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不同杂交玉米组合的农艺措施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秀兰  朱芳华 《玉米科学》1999,7(3):042-044
采用3个杂交玉米组合、3种密度、不同穗肥用量和不同基肥处理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中,种植密度是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其次为穗肥与基肥处理,3个杂交玉米组合产量差别不明显。高产的最优组配是南玉847、密度75000株/hm2、穗肥施尿素120kg/hmhm2与基肥用绿肥压青。  相似文献   

2.
1996年,采用穗期施化学氮肥(不同施用量)、冬作豌豆采收后豆苗压青作绿肥和生长激素(生多素)处理,结果认为三种措施配合的效应较好,有增产作用。绿肥压青主要通过增加穗长和行粒数对产量起作用;生多素宜配合施用。在土壤肥力较高的情况下,单一处理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田间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穗肥氮施用比例对两系杂交水稻氮素吸收、籽粒氨基酸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两系杂交早稻施N 180 kg/hm2,30%作穗肥、70%作基肥的稻谷产量最高,比施N 180 kg/hm2 10%作穗肥和施N 120 kg/hm2 30%作穗肥两个处理均增产6.2%。晚稻在施N 210 kg/hm2条件下,仍以30%作穗肥处理的稻谷产量最高。3个施氮量平均,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均表现为30%作穗肥>20%作穗肥>10%作穗肥,氮肥利用效率表现为30%作穗肥<20%作穗肥<10%作穗肥。与其他氮素穗肥比例处理比较,氮肥30%作穗肥、70%作基蘖肥的分配方案能提高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0.09~0.38个百分点,其中又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增加较多,赖氨酸次之;且稻米产量、总氨基酸积累量和必需氨基酸积累量分别增加5.4%~27.5%、5.4%~30.4%、15.1%~36.0%。  相似文献   

4.
湘北红壤旱地玉米适宜施氮量及施氮时期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良学  安瑞春 《玉米科学》1997,5(4):065-066
研究结果表明,湘北红壤旱地玉米施氛增产效果显著,但不是施氮越多越高产,适宜施氮量为225kg/hm2左右产量高,氮肥报酬高。氮肥分三次施增产效果最好,其中25%的氮作基肥,25%的氮作苗肥,50%的氮作穗肥,生产上应施足基肥,轻追苗肥,重施穗肥。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合优质麦的肥料运筹方式,明确基肥、壮蘖肥和穗肥的产量效益,以镇麦10号为材料,探究不同的肥料运筹对镇麦10号产量、经济效益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壮蘖肥和穗肥相比,穗肥的产量最高,净效益最好,显著高于基肥和壮蘖肥;其中基肥的产量高于壮蘖肥,净效益低于壮蘖肥,但是差异不显著。基肥中分别施用磷酸二铵、复合肥、氯化钾,以及追肥中分别施用磷酸二铵、复合肥、氯化钾和基肥追肥都用复合肥共7个处理相比,基肥追肥都用复合肥的处理产量较其他处理好,净效益也较其他处理好,平均增加7.9~20.8元/667 m2。在品质方面,基肥中施用复合肥和氯化钾可以改善镇麦10号的品质,而追肥对其品质的提升作用不显著。因此,镇麦10号的最佳施肥方式为:基肥(尿素11.0 kg/667 m2+复合肥22.5 kg/667 m2)+分蘖肥(尿素9.0 kg/667 m2)+拔节肥(尿素10.0 kg/667 m2+复合肥12.5 kg/667 m2)+穗肥(尿素7.5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追施不同肥料对马铃薯品种抗疫白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追施对马铃薯品种抗疫白产量的影响,设计4个处理,每667 m2施①基肥:二铵16 kg+尿素15 kg+硫酸钾15 kg(对照);②基肥:二铵16 kg+尿素8.6 kg+硫酸钾15 kg,追肥:尿素6.4 kg(追氮区);③基肥:二铵16kg+尿素15kg+硫酸钾7.5kg,追肥:硫酸钾7.5kg(追钾区);④基肥:二铵16kg+尿素8.6kg+硫酸钾7.5 kg,追肥:尿素6.4 kg+硫酸钾7.5 kg(追氮、钾区)。结果表明,追施钾肥的产量最高,其次是追施氮肥和钾肥,但二者差异不显著,排在第三位的是追施氮肥,不追肥的产量最低,但追施氮肥和钾肥的商品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紫云英又名红花草,属1年生或越年生豆科植物,是南方稻区主要的冬季绿肥兼牧草。紫云英产量高,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鲜嫩汁多,既是一种很好的青饲料,又是优质绿肥。紫云英鲜草压青作基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使稻田达到节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施用硼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硼肥在油菜种植上的增产效应,2008-2009年在浏阳进行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油莱专用肥、增施爱棵硼或者在抽墓期喷施流体硼肥均能促进油菜生长,增高增枝增荚,提高油菜产量。以每公顷施油菜专用肥600kg为基肥,尿素150kg为追肥的增产效果最显著;抽墓期每公顷喷施硼肥900g增产效果较好。与对照相比,施硼各处理增产幅度为63~696kg/hm^2。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减施化肥条件下,间作绿肥压青还田对甘蔗生长的影响及化肥的替代作用。试验设计了6个处理,处理1(CK):甘蔗常规施肥;处理2(H-LY):化肥减施25%+12%营养元素当量绿豆绿肥还田+13%营养元素当量有机肥;处理3(H-LQ):化肥减施25%+全量绿豆绿肥还田;处理4(H-Y):化肥减施25%+25%营养元素当量有机肥;处理5(H-HD):化肥减施25%+25%营养元素当量黑豆绿肥还田;处理6(H-HQ):化肥减施25%+全量黑豆绿肥还田。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绿豆绿肥和黑豆绿肥在生育前期甘蔗的分蘖和甘蔗总苗数都较常规处理降低,间作黑豆还降低了甘蔗的叶片宽度。甘蔗化肥减施25%条件下,间作绿豆绿肥全量还田、12%营养元素当量间作绿豆绿肥还田+13%营养元素当量有机肥替代的蔗茎产量和经济效益均达到常规对照水平。但间作黑豆压青还田导致甘蔗减产,降低经济效益。兼顾甘蔗产量、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及蔗地的地力提升各方面,甘蔗间作绿豆绿肥全量还田可以替代25%的甘蔗化肥,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福建杂交玉米单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单因素与多因素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福建杂交玉米单作栽培的4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对杂交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呈负向线性关系,种植密度与播种期、施氮量、追肥方法之间存在着显著互作效应。福州地区每公顷5250kg以上的优化栽培组合方案是:7月25日至8月5日间适时早播,每公顷保苗基本苗75000~82500株,施氮素150~180kg,基肥:拔节肥:穗肥为3∶3∶4。  相似文献   

11.
针对稻麦两熟田机插秧生产中采用"重底(复合肥25 kg)+早追(尿素10 kg)"施肥方式存在的返青迟、前期分蘖少、后期群体大但小分蘖多、产量不高的问题,研究了3种施肥方式对黄华占机插群体构建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底肥施复合肥25 kg+碳铵25 kg,穗肥施尿素5 kg"的施肥方式,机插后秧苗返青快,分蘖发生早,群体形成快,穗数和着粒数适中,结实率高,千粒重较高,产量可达599.20 kg/667 m2,施肥比较效益140.58元/667 m2;采用"底肥施碳铵50 kg、追肥施尿素5 kg、穗肥施尿素5 kg"的施肥方式,机插秧返青分蘖快,群体适中,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达591.64 kg/667 m2。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磷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影响,2019年在水稻上进行了施磷酸二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若要获得10 500 kg/hm~2以上的产量,五氧化二磷最佳施用量为86.25 kg/hm~2左右,折合成磷酸二铵约187.5 kg/hm~2。水稻施用磷肥分两次施用效果较好,第一次作基肥使用,施磷酸二铵112.5~50 kg/hm~2;第二次作穗肥(倒四叶左右)使用,施磷酸二铵75 kg/hm~2。  相似文献   

13.
绿肥压青改土对秋植蔗高产群体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在大田生产条件下,通过选用花生、大豆、绿豆三种绿肥进行压青改土,研究改土后对秋植蔗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其结果表明:三种豆科作物压青均能起到增产增糖的效果,其中以大豆压青效果最好,其次是绿豆,花生是收获荚果后压青,效果最差,说明绿肥养地在大田生产上是有效可行的,对广西甘蔗的生长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氮肥运筹对晚稻武运粳7号物质积累和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运粳7号为材料,在等量氮条件下研究施氮比例对晚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后期施氮比例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干物质积累,基肥施氮比例为45%~55%利于拔节-抽穗期干物质的积累和有效穗的形成,以及适宜的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产量与基肥施氮比例存在显著的抛物线关系,当基肥比例为53.76%时晚稻产量达到最高,为8 494.14 kg/hm^2。本试验研究表明,在与目标产量相适宜的氮肥施用总量(180 kg/hm^2)下,基肥为45%~55%、分蘖肥为30%、穗肥为15%~25%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机插水稻的生育特点,在安徽沿江地区开展了机插单季稻高产高效肥料运筹试验。结果表明,控氮减磷增钾配方施肥技术适合机插水稻,其措施主要包括:氮肥基施量应控制在108 kg/hm~2以内,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4∶4∶2;磷肥基肥、穗肥比例为8.5∶1.5;钾肥基肥、穗肥比例为7∶3或4.6∶5.4。当目标产量为9 000~9 750kg/hm~2时,机插一季稻配方施肥推荐用量为:每hm~2施N 195~210 kg、P2O572 kg、K2O 120 kg。穗肥氮、磷、钾肥分别占其总量的20%、15%、54%时,机插稻群体和产量构成较合理,有利于高产高效。机插一季稻群体生长量大、生育期较长、耗钾量多,穗期补施钾肥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基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和提苗肥中添加尿素对稻茬烤烟的早生快发效应,以云烟87为材料,于2022年在湖南郴州烟区采用双因素试验,基肥设计添加微生物菌剂和不添加微生物菌剂2个水平;提苗肥设置单施烟草专用提苗肥、单施尿素、烟草专用提苗肥和尿素混施3个水平,研究微生物菌剂、提苗肥及其互作对团棵期烤烟根系、农艺性状、SPAD值、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添加微生物菌剂和烟草专用提苗肥配施尿素可提高烤烟根系活力和叶片SPAD值,促进烤烟根系发育和地上部生长,有利于烤烟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这种促早生快发措施对根系的影响大于对地上部的影响。在基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主要促进根系生长与氮素积累,提苗肥添加尿素主要促进地上部生长和干物质、磷、钾积累;添加微生物菌剂对促早生快发的贡献率为34.49%,提苗肥的贡献率为38.61%,两者互作的贡献率为26.90%。因此,在稻茬烤烟穴施基肥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并在提苗肥中配施尿素,可促进烤烟早生快发,有利于实现稻作烟区云烟87的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南方晚粳稻适宜的氮肥运筹,设计3个不同施氮水平,分别为N210(210 kg/hm~2)、N255(255 kg/hm~2)及N300(300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施氮比例为5∶2∶3,并在N255施氮水平下设置4种不同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施氮比例,分别为BR6(6∶2∶2)、BR5(5∶2∶3)、BR4(4∶2∶4)及BR3(3∶2∶5),研究氮肥运筹对晚粳稻产量、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晚粳稻产量先增后降,与N255处理相比,N300及N210处理分别降低1.8%~2.0%和6.0%~7.2%。随施氮量增加,晚粳稻氮素总积累量增加,抽穗至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及该阶段占总氮素积累量的比例、氮素偏生产力及氮素收获指数均降低。随基肥施氮比例降低,晚粳稻产量、氮素偏生产力及氮素收获指数均先增后降,镇稻11号和甬优2640分别在BR5和BR4处理时最高,但两品种在这2个处理间的差异均不显著。随基肥施氮比例降低,晚粳稻成熟期氮素积累量、抽穗期至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及该阶段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均增加。在江西等双季稻区,建议施氮量以255 kg/hm~2,基肥、蘖肥、穗肥的施氮比例以(5∶2∶3)~(4∶2∶4)为宜,具体因品种特性而异。  相似文献   

18.
以早熟晚粳新品种武运粳30号为材料,探讨在机插条件下不同密肥管理对该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株距为29.7 cm×9.9 cm、每丛5.3株苗规格下武运粳30号产量最高。建议在今后的机插生产中,尽量调小株距、加大抓苗量,达到适宜的群体关系,促早够苗,以获得足够多的有效穗数;在穗肥施用方面,在中期及时搁田、及早落黄的基础上,分2次(倒4叶期和倒2叶期)施穗肥,每667 m~2用量为10 kg尿素或9 kg尿素+9 kg复合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9.
1根据茶树的需肥特性进行科学施肥。提高春茶产量的施肥措施:(1)秋冬重施基肥加化肥:一般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进行施,也可结合冬深翻,667m2施农家土杂肥1500kg或饼肥100kg以上,外加施20kg的复合肥或10kg的尿素,在树冠边缘垂直下方开沟(深20cm)与基肥同时施用,并及时覆土。(2)早施催芽肥,讲究施肥法:春茶是上年的越冬芽萌发的第一轮新梢采制而成,当茶芽伸长到鱼叶初展时就施催芽肥效果好。一般在开采前20d施下,一定要沟施,边施肥边覆土。(3)喷施叶面肥与生长激素相结合:在茶树萌发初期(1月上、中旬),以1%尿素结合300倍液的茶叶催芽丰产素等…  相似文献   

20.
方志明  邓松  余敏  黄雄  邓猛 《作物研究》2022,(3):196-198
优质中稻新品种深两优1124在临湘市种植推广已有两年,为明确其适宜肥料施用量,2021年在羊楼司镇开展深两优1124肥料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增加基肥和追肥施用量对深两优1124有增产作用;深两优1124一般栽培时,以每公顷基施450 kg史丹利复合肥,追施325 kg尿素最佳;作高产栽培时,以每公顷基施750 kg史丹利复合肥,追施325 kg尿素产量最高,实际产量可达11.02 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