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绿原酸对异育银鲫血液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含不同剂量绿原酸(0~0.04%)的饲料饲喂异育银鲫,分别对异育银鲫在摄食0、10、20、30 d时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绿原酸对异育银鲫血液中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正效应,但在效应时间上呈现出非同步的特点,其中血液白细胞以在饲料中添加200 mg/kg绿原酸饲喂30 d时最高,为1.894×107/m l,比对照组提高了43.70%(P<0.05);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在饲料中添加200 mg/kg绿原酸饲喂10 d时最高,为5 734.4 U/m l、239.72 U/m l,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59.7%、109.9%(P<0.05);而碱性磷酸酶活性则以在饲料中添加25 mg/kg绿原酸饲喂30 d时最高,为9.14 U/100m l,比对照组高145.7%(P<0.05),但在高剂量(400mg/kg)长时间饲喂时,将会抑制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的产生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壳聚糖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以体重20.5-24.8 g的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在其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1.0、1.5、2.0、2.5 g/100 g的壳聚糖,在23-25℃水温下饲喂30 d后,分别测定各组鱼的血清、脾脏、头肾的溶菌酶活性和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肌肉、肝胰脏和血清的SOD活性。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5-2 g/100 g的壳聚糖能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的溶菌酶活性(P〈0.05)和白细胞吞噬活性(P〈0.05),而对SOD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验鱼按投喂饲料的不同分为5组,其中对照组(RM0)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试验组分别以双低菜籽粕(DLRM)和普通菜籽粕(CRM)等氮替代对照组中50%(DLRM50,CRM50)和100%(DLRM100,CRM100)的豆粕蛋白。分别在投喂菜籽粕后的当天与第14、28、42、56天取样,测定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补体(C3、C4)含量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投喂菜籽粕后28d内,各项免疫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在第42天,DLRM100组、CRM100组的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PP、PI,CRM100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DLRM100组的C4含量,CRM100组的C3、C4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56天,DLRM100、CRM100组的各项免疫指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DLRM50、CRM50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和对照组都没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5.
    进行两个试验考察饲料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对异育银鲫生长、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一:采用平均体重为(240±20)g的异育银鲫鱼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对照组)、01%、015%和02%杜仲叶提取物,饲养8周后,各组异育银鲫增重率分别为1249%、1279%、1410%、1232%,其中添加015%杜仲叶提取物较对照组显著提高鱼体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测定表明:添加01%、015%、02%杜仲叶提取物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lasc,SOD)、溶茵酶(lysozyme,LSZ)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AKP),其中添加015%杜仲叶提取物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最显著;在肌肉品质方面,添加015%杜仲叶提取物可提高肌肉粗蛋白含量和肌肉耐折力(P<005),降低肌纤维直径和肌肉失水率(P<005)试验二:在基础饲料(含05%Cr2O3)中分别添加00%(对照组)、01%、015%和02%杜仲叶提取物,饲养平均体重为(553±35)g的异育银鲫,测定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肠道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添加015%杜仲叶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粗蛋白消化率、干物质消化率和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15%杜仲叶提取物可提高异育银鲫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促进生长,提高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力,改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异育银鲫幼鱼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水平半乳甘露寡糖对其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1%、0.2%和0.3%的半乳甘露寡糖,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试验鱼体初始体重为1.03 g左右,每天饱食投喂两次,饲养10周.结果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0.2%半乳甘露寡糖能显著提高异育银鲫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 <0.05),降低饵料系数(P<0.05) ,同时能够显著提高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P<0.05).  相似文献   

7.
半乳甘露寡糖对异育银鲫幼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异育银鲫幼鱼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水平半乳甘露寡糖对其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1%、0.2%和0.3%的半乳甘露寡糖,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试验鱼体初始体重为1.03 g左右,每天饱食投喂两次,饲养10周.结果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0.2%半乳甘露寡糖能显著提高异育银鲫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 <0.05),降低饵料系数(P<0.05) ,同时能够显著提高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P<0.05).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裙带菜凝集素对日本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给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注射了2.3 mg/尾裙带菜凝集素,并于注射后第24、48、72、96、120 h抽血取样,测定对虾体内8种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日本对虾血清中的凝集活性、酚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溶菌酶活性在24120 h时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凝集活性、酚氧化酶活性在24 h时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8倍、64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48 h时最大,是对照组的2.6倍;碱性磷酸酶活性、溶菌酶活性在72 h时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2.6倍、4.2倍;抗菌活性在24、72120 h时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凝集活性、酚氧化酶活性在24 h时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8倍、64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48 h时最大,是对照组的2.6倍;碱性磷酸酶活性、溶菌酶活性在72 h时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2.6倍、4.2倍;抗菌活性在24、72120 h时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24 h时最大,是对照组的1.3倍;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在24120 h时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24 h时最大,是对照组的1.3倍;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在2472 h、120 h时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72 h时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1.2倍、1.4倍。研究表明,注射裙带菜凝集素后可以明显提高日本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裙带菜凝集素对日本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裙带菜凝集素对日本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给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注射了2.3 mg/尾裙带菜凝集素,并于注射后第24、48、72、96、120 h抽血取样,测定对虾体内8种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日本对虾血清中的凝集活性、酚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溶菌酶活性在24-120 h时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凝集活性、酚氧化酶活性在24 h时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8倍、64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48 h时最大,是对照组的2.6倍;碱性磷酸酶活性、溶菌酶活性在72 h时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2.6倍、4.2倍;抗菌活性在24、72-120 h时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24 h时最大,是对照组的1.3倍;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在24-72 h、120 h时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72 h时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1.2倍、1.4倍。研究表明,注射裙带菜凝集素后可以明显提高日本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类是兼具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低等脊椎动物,而非特异性免疫在抵御外源微生物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概述了鱼类非特异性免疫抗原识别以及非特异性细胞毒细胞、吞噬细胞、溶菌酶、抗菌肽、干扰素、补体、白细胞介素、天然抗体、铁传递蛋白等在抵御病原感染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异育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苗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神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das hydrophila)菌苗免疫接种异育银鲫,通过测定受免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杀菌活性并通过鱼体攻毒试验,探讨了异育银鲫对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菌苗的免疫应答状况,结果表明,接种28d后,受免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和溶菌酶活性均值分别为1:18.89和156.36U/dml,相应的对照组则为1:0.83和138.68dU/ml;受免鱼血中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分别为63.38%和6.02,而对照组的分别库存47.95%和5.08;免疫组和对照组白细胞的杀菌指数分别为1.59和1.15,受免鱼的免疫保护力达到73.7%。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测定鲫血浆中甲磺酸达氟沙星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和SB-C18的保护柱;流动相:乙腈与磷酸盐缓冲液(含10 mmol.L-1磷酸二氢钠和15 mmol.L-1四丁基溴化铵,磷酸调节pH4.0)的体积比为8∶92;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30℃;检测波长282 nm.内标物为盐酸氧氟沙星.本研究建立的甲磺酸达氟沙星标准曲线在0.05~5.0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最低检测限为0.01 mg.L-1,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0%,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  相似文献   

13.
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4~26℃水温条件下,以10 mg.kg-1剂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织中药物浓度,研究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恩诺沙星在健康异育银鲫组织内的代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药物在组织中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口服给药后,药物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F)为86%,组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推测是由于药物在异育银鲫体内的肠肝循环作用所致。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均具有良好的组织分布,肾脏、肌肉、肝胰脏、鳃和血液5种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总面积(AUC)分别为624.2、965.9、721.8、298.0、239.6μg·h·mL-1和465.3、343.1、542.9、411.4、205.9μg·h·mL-1,最大药物浓度(Cmax)分别为33.48、16.91、26.44、18.71μg.g-1和15.30μg·mL-1,9.20、5.39、7.78、6.88μg.g-1和4.50μg·mL-1;药物在各组织中消除时间较长,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69.0、141.4、113.4、36.7、63.5 h和27.3、49.2、77.0、38.5、62.7 h。结论:恩诺沙星以10 mg.kg-1剂量单次口服给药,对细菌引起的异育银鲫病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但需注意药物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体重16.8~24.3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为研究对象,在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维生素C磷酸酯(其中Vc添加量分别为0.0、50.0、100.0、200.0、400.0、600.0、800.0mg/kg),在23~25℃水温下饲喂14d,以了解Vc对黄鳝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吞噬细胞活性在饲料中Vc添加量为400.0-600.0mg/kg时达到最高,而溶菌酶活性在Vc添加量为200.0mg/kg时达到最高。在不同组织中SOD的活性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当饲料中Vc添加量为50.0mg/kg时,SOD活性显著降低。这表明当饲料中V。添加量在400.0-800.0mg/kg时,黄鳝能获得最好的非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15.
饥饿对异育银鲫鱼种生长及部分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75尾均重为12.50g的异育银鲫鱼种随机放入3个水族箱,温度控制在22℃,采用循环流水系统,研究了不同饥饿时间(0、10、20、30、40d)对异育银鲫生长及部分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饥饿40d内,异育银鲫鱼种的体重先显著下降再趋向稳定,而含肉率和肠体比呈下降的趋势;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在试验期间血红蛋白含量与红细胞数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白细胞数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碧流河水库鲤和鲫生长特性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分析了碧流河水库鲤和鲫的生长特性。用臀鳍第3根鳍条(假硬刺)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优于鳞片。鳞片与之年轮比较,其吻合率:鲤4年轮组为81.8%,5年轮组为50%,6年轮组仅33.30/;鲫4年轮组为75%,5年轮组为28.6%,6年轮组下降为11.1%,7年轮组完全不一致。体长(L)与鳍条半径(R)增长呈指数关系,鲤L=0.5833R~(0.8716),鲫L=1.1965R~(0.6744)。鲤和鲫渐近体长分别为71.47cm和30.14 cm,渐近体重为7410.2 g和815.79 g。拐点年龄鲤t=6.15龄,鲫t=5.19龄。底栖动物现存量为1.62 g/m~2,鱼产潜力为8.1 kg/hm~2。鉴于水库春季水位仍将呈下降趋势,为维持和提高种群数量,必须注意其苗种的人工投放。  相似文献   

17.
 将平均体重为(25.2±1.7)g/尾的225尾鲫鱼(Carasslius auratus)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不同处理组的鲫鱼随机饲喂昆虫壳聚糖水平为0,0.25%,0.50%,0.75%和1.00%的饲料,研究昆虫壳聚糖对鲫鱼部分生长性能指标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昆虫壳聚糖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鲫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鲫鱼的生长性能未随昆虫壳聚糖水平的升高而不断增加,以0.50%壳聚糖水平组最佳;昆虫壳聚糖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鲫鱼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P<0.05),对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各个处理组中,以0.50%壳聚糖水平组肠道消化酶活性最高。综合分析上述结果后,认为昆虫壳聚糖在鲫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0%。  相似文献   

18.
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氨基酸不平衡Ⅱ、Ⅴ组,增重率和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平衡Ⅲ、Ⅳ组增重率分别提高20%、11.4%,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饲料中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增重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同时氨基酸平衡组的异育银鲫对饲料干物质、蛋白质及磷的利用率有提高的趋势;并可通过氨基酸平衡适当降低粗蛋白及鱼粉含量,进而节约蛋白资源,减少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9.
毒死蜱和丙溴磷对鲫鱼的毒性效应及其在鱼体中的富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毒死蜱和丙溴磷的环境生态风险,采用半静态法,测定这2种农药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急性毒性,以及在1/40、1/20和1/10 96 h-LC50值的作用剂量下持续暴露14 d和在清水中恢复7 d,对鲫鱼脑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影响(慢性毒性效应)。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鲫鱼肌肉、鳃、肝脏中2种农药的富集量。毒死蜱和丙溴磷对鲫鱼的96 h-LC50分别为0.184 9 mg/L和0.192 9 mg/L。在1/10 96 h-LC50值的作用剂量下连续暴露14 d,毒死蜱和丙溴磷对鲫鱼脑部AChE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5.36%和93.61%,而对CarE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76.07%和83.03%。在清水中恢复饲养7 d后,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此外,在鲫鱼组织器官中均检测到2种农药,且富集量都表现为肝脏鳃肌肉,其中,毒死蜱较易在鱼体内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