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种高山杜鹃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贮藏方式、不同光照和温度处理时大白杜鹃(Rhododendron decorum)和露珠杜鹃(R.irroratum)种子的发芽情况,探索最适合高山杜鹃萌发的条件.结果表明,室温干藏是两种高山杜鹃最佳的贮藏方式;光照14 h时有利于种子萌发;大白杜鹃在变温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极显著提高,露珠杜鹃在恒温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种子》2020,(7)
为探究大字杜鹃种子的萌发特性,以采集的野生植株种子为供试材料,观测其种子形态、千粒重、生活力、吸水率,并通过培养皿滤纸法研究GA_3浓度、GA_3浸种时间和温度对大字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字杜鹃种子千粒重为(0.341 2±0.000 5)g,成熟种子生活力高且种皮透水性良好;赤霉素对大字杜鹃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其中在浓度为500mg·L~(-1)的GA_3溶液浸种10 h,温度25℃条件下,大字杜鹃种子4 d即可发芽,发芽率达88.00%,发芽势为84.67%,发芽指数达78.63。生产中可采用此法对种子进行处理,为大字杜鹃的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滇南杜鹃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诗雨  杜娟  李叶芳  陈鑫  关文灵 《种子》2019,(9):73-76,80
为探究滇南杜鹃种子的萌发特性,以采自云南禄丰的滇南杜鹃种子为研究材料,观察并测定其形态、种子千粒重及吸水率,统计了种子在不同温度、不同光照、不同浓度GA3及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滇南杜鹃种子呈卵形至长卵形,种皮红褐色,两端有翅,长(1.60±0.18)mm,宽(0.54±0.08)mm,千粒重为(0.1296±0.005)g。2)在15℃/25℃变温24h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达84.33%,发芽势为34.33%;在5℃/15℃变温12h光照/12h黑暗和24h黑暗以及30℃恒温24h黑暗条件下种子均不萌发。3)在100~5000mg·L^-1的GA3处理范围内,随浓度的提高,滇南杜鹃种子的发芽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0mg·L^-1GA3浸种效果最好,发芽率达87.00%。4)在5%~20%的PEG胁迫范围内,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滇南杜鹃种子的发芽指标显著降低,发芽启动时间推迟,发芽持续时间延长;20%PEG下,滇南杜鹃种子完全未萌发。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对露珠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露珠杜鹃种子采用不同温度、光照、pH值、贮存方法、激素、温水浸种等处理.结果表明,萌发速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且以30℃为最快,发芽势也最高,但最终发芽率以25 ℃最高,为78%;在每日光照8 h比黑暗处理最终发芽率高,光照下最终发芽率为79%;根据pH值梯度处理也呈现不同发芽率,以pH为6时最高,最终发芽率为90%;贮存方法以风干脱粒低温贮存效果最佳,最终萌发率为80%,不同浓度赤酶素处理发芽率不同,以400 mg/L赤酶素处理为最高,最终发芽率为88%;浸种36 h最有利促进露珠杜鹃种子萌发,最终发芽率为89%;不同的水温浸种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对露珠杜鹃种子采用最适温度、光照、pH值、贮存方法、激素、温水浸种等综合处理,露珠杜鹃种子最终发芽率在90%以上.此外,必需测定其千粒重与种子活力.目的为露珠杜鹃的种质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耿晓东  吉爱伟  周英  汪成忠  钱剑林 《种子》2022,(1):106-110,116
通过统计种子潜在产量、生活力、抑制物萌发以及多种处理条件下的发芽指标等,明确射干种子的适宜萌发条件.探究种子耐NaCl胁迫的幅度范围.结果表明,射干种皮透水性良好.自然环境贮藏条件下种子生活力在2年内下降幅度不显著;射干种皮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发芽有显著抑制作用;昼夜变温处理和层积处理后射干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探讨大叶千斤拔种子发芽最佳基本条件和种子的寿命,为栽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测定种子的吸水率;通过磨破种皮、热水处理和浓硫酸处理等找到破除种子硬实的最佳方法;考察不同温度和光照、发芽床、贮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叶千斤拔种子吸水率为31.26%,种皮透水性差是影响种子发芽的关键因素。种子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5~30℃,发芽前用磨擦种皮+80℃热水浸种4 h的方法可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66.67%;光照和发芽床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种子在4℃低温条件下贮藏3年发芽率仍有61%,贮藏4年发芽率降至32%。综上,大叶千斤拔种子为硬实性种子,发芽前需要预处理;种子为高温萌发型、光中性种子;种子寿命在4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麻疯树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杨琳  徐莺  陈放 《种子》2007,26(5):88-89
比较分析了麻疯树种子在不同温度、种皮处理、光照条件及播种深度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显著影响,30℃时最有利于种子萌发;剥壳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未剥壳种子;而光照对种子萌发没有明显作用;播种过深会抑制种子萌发,实际生产中适于浅播。  相似文献   

8.
马蔺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分析马蔺种子的体眠机理,对马蔺种子种皮透水性、种胚发育状况、萌发抑制物质以及暖层积(25℃)期间的一些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马蔺种子种皮及胚乳组织较致密,种子吸水缓慢,种皮携带萌发抑制物质;暖层积之后种子内的萌发促进物质GA<,3>含量上升,抑制物质ABA含量下降,种皮萌发抑制物质消失,发芽率显著提高.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马蔺种子属于综合休眠,种皮对种子萌发有限制作用,种胚存在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9.
凯里杜鹃的种子特性及萌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鹏  蒋影  顾毓兴  桂豹  赵财  吴洪娥 《种子》2017,(5):84-87
为研究提高凯里杜鹃种子发芽率的途径与方法,以雷公山地区采集的野生凯里杜鹃种子为试材,通过种子形态观察,测定长宽、千粒重及吸水率,研究不同贮藏方式、不同光照时间及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凯里杜鹃种子极小,千粒重仅为(0.113 4±0.000 06)g,吸水吸胀主要集中在前4h,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1 000 mg/L),GA3处理及贮藏方式(室温干藏与低温沙藏)均对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影响不大,而光照对其影响较大,其中全光照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傣药倒心盾翅藤种子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倒心盾翅藤种子的萌发特性。方法:测定倒心盾翅藤种子的形态、千粒重和含水量等指标,利用不同温度和光照、种子带翅或不带翅、不同成熟度、贮藏等处理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倒心盾翅藤种子发芽适温为25~35℃,其中30℃条件发芽率最高,光照或黑暗条件均可。果翅对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会影响种子发芽速度和整齐度。不成熟种子采集后经过贮藏后熟,可显著提高发芽率。种子在室温条件下贮藏6个月,发芽率仍高达93.68%,但贮藏12个月后发芽率显著下降。结论:倒心盾翅藤种子属于高温萌发型、光中性种子;种子最适贮藏时间不超过1年。  相似文献   

11.
孙卫邦  孔繁才 《种子》2002,(6):8-9,21
紫花醉鱼草是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海拔 2 70 0~ 380 0 m的一种野生观赏灌木 ,其种子长圆形 ,褐色 ,周围有翅 ,大小约 0 .5 mm× 0 .5 mm,千粒重 0 .0 5 5 g。在 2 0℃及 2 5℃的发芽温度下第 15 d的发芽率分别为 94%和 98% :在抑制紫花醉鱼草种子发芽的 30℃的温度下 ,180 0 lx~ 30 0 0 lx的人工光照和每日光照 16~ 2 0 h能促进种子萌发。在 2 5℃的发芽适温下 ,照光能使紫花醉鱼草种子萌发提前 1~ 3d。低温高海拔的生境和其种子萌发对高温与光照的需求 ,可能是紫花醉鱼草在自然环境中不能自然繁殖成为蔓延性杂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迷人杜鹃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迷人杜鹃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抗氧化保护酶和代谢产物的测定,了解这些生理指标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含量或活性都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则相反,在萌发过程中逐渐减少.说明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协同作用,降低了脂膜氧化程度,促进发芽.  相似文献   

13.
R. Franke 《Plant Breeding》1991,107(4):303-308
One hundred years after the creation of the first true triticale crosses of Rimpau , several recent cultivars of triticale and rye have been crossed with two of them. Recombinants of the awned type of Rimpau 's triticale (10) with ‘Grado’, ‘Lasko’ and ‘Otello’ exhibited a prolonged vegetative period, a shorter straw, an improved lodging resistance, good yielding capacity and higher disease resistance as compared to ‘Lasko’.  相似文献   

14.
张妙娟  张若晨 《种子》2020,(4):50-54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珍稀濒危植物独叶草SCoT-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建立最佳的独叶草SCoT-PCR反应体系,并利用36份种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独叶草SCoT-PCR的最优反应体系(25μL)中:Mg^2+为1.5μL、dNTPs为1.50μL、Taq酶为0.3μL、Primer为1.2μL、DNA为3.0μL。建立的SCoT-PCR反应体系可用于该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金铁锁种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依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1-3543.7-1995),进行金铁锁种子净度、千粒重、水分、发芽率的测定,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金铁锁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金铁锁种子净度92.0%、千粒重2.31 g、含水量10.9%、发芽率95.7%、发芽势48.3%.  相似文献   

17.
金铁锁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剂,以总皂苷提取率为指标来确定金铁锁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如下:提取温度为70℃、乙醇浓度为80%、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8,该方法成本低、结果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8.
不同化学保鲜剂对W.默科特柑橘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地下室内用不同化学保鲜剂处理贮藏W.默科特柑橘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以3%碳酸氢钠+0.67 g/L抑霉唑+0.67 g/L双胍盐+0.27 g/L 2,4-D+塑料袋单果包装贮藏W.默科特柑橘,可有效地减少果实的腐烂率和失重率,在地下室可以贮藏60 d左右。  相似文献   

19.
《Soil Technology》1992,5(3):271-281
We have analyzed runoff waters from spoil heaps and scalped land surface in a sulphide mining area in Galicia (N.W. Spain). In comparison with uncontaminated waters, there are marked increases in H+ (up to 10−3 M), SO42−, Al, Mn, Zn, Cu and Ni, to levels strongly toxic to fish (up to 2500, 100, 80, 7, 2 and 2 mg L−1, respectively). Not only Me-sulphate species, but also simple ions increase in concentration, the latter being considered as more toxic than the complexed forms. The solution extracted from soil affected by acid waters differs little from such waters, while the solid fractions shows a total increase of these elements, principally in forms more or less easily extractable (which we take to be exchangeable, organically complexed and barely crystalline minerals). Plant material collected on these soils reflect the extent of existing contamination, their concentration of these elements increasing many times with respect to reference samples.  相似文献   

20.
金铁锁生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摘要: 对滇西北及周边部分地区金铁锁野外生态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金铁锁一般出现在海拔2400~3400 m有一定空旷度的砾石或石灰质岩石山坡中;土壤主要为紧实、干燥而贫瘠的石灰岩红壤土或黄砂壤土。对金铁锁分布影响较大的因子是土壤、湿度和温度。对金铁锁生态学特征的了解有助于对它进行人工引种驯化及规范化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