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落实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按计划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发挥产业技术体系特色和优势,形成一套体现福建省现代农业优质高效特色的水稻产业技术体系,2020年1月14日,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福州召开2020年度项目启动会。体系首席专家黄庭旭研究员及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和体系的部分成员参加了会议。上一轮体系首席专家、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郑家团研究员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黄庭旭首席专家主持。  相似文献   

2.
正为加强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简称体系)的内部交流,宣传体系近年来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成果,2021年4月18日,体系首席专家黄庭旭研究员召集体系及福建省水稻联盟成员在海南福建省南繁育种新品种展示基地召开现场观摩会。参会人员对展示品种进行详细观察,对品种的优缺点进行评价。通过此次观摩,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福建省水稻育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尤其是育成了米质优、抗病、  相似文献   

3.
《茶叶科学》2021,(1):57-57
2021年1月6—7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2020年度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6位研究室主任、27位岗位专家和29个试验站站长及部分团队成员参加会议。体系首席科学家杨亚军研究员汇报了体系年度工作进展,从重大关键问题的技术攻关进展、服务县域经济进展、服务政策咨询建议、开展应急性服务、科技扶贫工作、对接服务企业等9个方面全面总结了2020年度体系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绩。各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分别进行了述职汇报。  相似文献   

4.
《中国稻米》2008,(1):F0003-F0003
刘文炳,农业推广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为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制种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福建省优秀专家及福建省农业科学家。现为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所长,福建省水稻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基地主任.福建东方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省尤溪东南超泰米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福建省海峡品牌经济发展科学研究院荣誉院长兼首席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7月19日,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团队首席专家、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黄庭旭研究员带领植保、栽培、推广和种子生产岗位专家、泉州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等,深入到晋江市磁灶镇洋宅村李锦成农场调研指导,听取情况介绍,查看了用无土基质机械稀播培育水稻机插盘秧秧苗生长情况。黄庭旭首席就目前国内最新研发的水稻机插水卷苗育秧技术作了情况介绍和交流,并详细询问农场对杂交水稻新品种类型、栽培、病虫害防治等相关技术需求,表示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将依托自身优势助力农场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1年福建省"虫口夺粮"保丰收实施方案》。据了解,2021年福建省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稻曲病等重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对粮食稳产增产将造成直接威胁。根据品种布局、栽培条件、气候因素、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特点等综合分析,预计2021年全省水稻、马铃薯、玉米等粮食主要病虫害总体发生趋势为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7.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08年度工作会议于2008年12月21至23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对各功能研究室主任、首批入选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本年度的工作进行考评,讨论2008年新增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的任务规划,讨论并修改<2008年度大豆产业技术发展报告>和<2008年度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学习农业部关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有关文件,安排2009年度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稻米》2011,(1):70-70
2010年12月26~28日,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2010年度工作总结和考评会在浙江杭州召开。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  相似文献   

9.
吴建华 《中国稻米》2009,(4):F0003-F0003
读罢作家周大文35万字的传记作品。掩卷深思,心底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部描写刘文炳立足尤溪,从农50年,两次辞官,敢于开拓,勇攀高峰,取得杂交水稻三项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水平的感人作品:也是一部叙述刘文炳如何从一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著名杂交水稻制种育种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福建省优秀专家,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5月15日,谢华安院士带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占志雄所长、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黄庭旭副所长等一行5人赴宁化县参加第二届河龙贡米后备品种品质鉴评会。鉴评会由宁化县农业农村局、河龙乡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三明河龙贡米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宁化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明朗、三明市农业科学院许旭明院长、宁化县农业农村局张少敏局长等30余人参加鉴评会。由谢华安院士、三明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叶》2011,(9):30-30
8月24~25日,福建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在福建安溪县举办。来自福州、三明、漳州、龙岩等九个设区市农业(茶业)局的专业人员,福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及福建省农业厅有关专家共计60多人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12.
中优2155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优质早熟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于2008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介绍了中优2155在尤溪进行烟后杂交稻制种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福建稻麦科技》2009,27(4):13-13
记者从日前在顺昌召开的全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会获悉,福建省自2009年6月启动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来,项目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全省10个综合试验推广站展示优质水稻面积超过2万亩,辐射带动180多万亩,其中建设千亩核心示范片10个,百亩核心示范片47个;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2011,(1):20
2010年12月23~28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2010年度年终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亚军研究员、福建省农业厅科教处程书田处长、福建茶叶产业首席专家高峰推广研究员,国家茶叶产业体系全体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十二五"新增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等近80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讯     
《中国茶叶》2012,(8):17-22
正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举办2012年度年中工作会议本刊讯7月18~20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召开2012年度年中工作会议,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部分团队成员,纳溪区政府有关领导、纳溪区农业干部等11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首席科学家杨亚军研究员传达了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讨会会议精神,还对体系经费使用、人员调整、体系挂牌、会议举办等几个具体问题的要求进行了传达。  相似文献   

16.
永兴A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野败型优质水稻三系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强、米质优等特点,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永兴A特征特性和多年繁殖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7.
N两优76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武夷山科力兴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利用母本N15S、父本南恢769杂交育成的晚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21年分别在建阳区莒口镇后山村、武夷山市岚谷乡吴屯村作晚稻种植,均表现出分蘖力强、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总结了N两优769在建...  相似文献   

18.
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N两优501系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N15S与恢复系南恢501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N两优501父母本的特征特性,结合5 a多地的制种实践,总结出N两优501在闽北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尤溪红茶采制工艺中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的技术参数,总结尤溪红茶的初制加工技术,以期进一步开发优质尤溪红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历史悠久的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是福建省省级水稻科研专业所,不仅是福建省水稻科学的奠基者,而且已自成科研体系、开创独具特色的水稻科学相关的研究学科,科技资源雄厚,内设机构合理,科研与开发水平先进,具备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引领未来水稻科技发展的水平,为福建省粮食安全、持续发展和海峡西岸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三农服务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福建省水稻科学发展史上占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