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调控棚内温、湿度采用地面传统畦灌方式的,在棚内两端各挂一只温度计,定时测定观察棚内温、湿度。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3—27℃,夜间温度控制在16—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  相似文献   

2.
一、农业防治1.调控棚内温、湿度。采用地面传统畦灌方式的,在棚内两端各挂1支温度计,定时测定棚内温、湿度,以确定是否放风降温及盖帘增温。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3~27℃,夜间温度控制在16~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当外界气温大于15℃时,逐渐昼夜通  相似文献   

3.
<正> 1 合理控制棚内温湿度 草莓扣棚后,生长期间温度控制在10℃~28℃为宜,湿度70%左右,通过加盖草苫、放风、喷水调节。生长各期温度具体控制如下:扣棚初期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夜温10℃~15℃;现蕾期白天温度在25℃左右,夜温8℃~10℃;开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温5℃以上。果实成熟白天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桂南地区夏季单栋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对单栋塑料大棚夏季小气候条件进行观测,并且对比分析棚内外小气候特征。[结果]棚内透光率为76%~79%,晴天相对较高,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平均增温1.1~2.9℃,晴天增幅最大,阴天最小;晴天22:00~06:00棚内气温出现"温度逆转",降幅为0.2~1.1℃;最高气温晴天及多云天棚内明显高于棚外10℃,阴天则为5℃;最低气温晴天及多云天棚内出现"温度逆转",但不足1℃;3种典型天气棚内各土层平均温度增温2.2~4.2℃;晴天与多云天气地表最高温度棚内较棚外增温达15~16℃,最低气温增温则仅为1~2℃,日较差达13~14℃;3种典型天气平均相对湿度棚内均低于棚外3%,但8:00~18:00棚内湿度平均低于棚外8%,其他时次棚内湿度则平均高于棚外3%。[结论]该研究为农业工作者指导夏季大棚生产提供切实的小气候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1 巧调温湿度 避开霜霉病发生的最适宜温湿度(温度18℃左右,湿度83%以上)。上午将棚温调控在28℃左右,湿度在75%以下;下午调温在23℃左右,湿度在70%左右。前半夜巧用低湿度,将棚内湿度调在80%以下;下半夜巧用低温,将棚内温度调在13℃以上。这样在不影响黄瓜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可控制病害发生。 2 巧用高温闷棚 选在晴天中午将棚封死,使棚温迅速升至43℃以  相似文献   

6.
<正>手机尾号为8120的用户问:大棚里的青椒有些烂果,应怎么防治?专家解答:防治青椒烂果的方法:(1)调控棚内温、湿度。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3~27℃,夜间温度控制在16~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2)人工操作消毒。在缓冲间与进大棚门前建长1.2米、宽1米的草垫石灰消毒池,每15天撒1次生石灰,保持池内湿润,进大棚作业双脚通过池内消毒,防止携带外界菌源。配备0.5%的高锰酸钾消毒液桶,如摘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利用塑料大棚饲养肉鸡的方式越来越盛行,其原因是鸡舍固定资产投资少、见效快,且冬季能充分利用塑料大棚的"温室效应",有利于棚内温度控制,能为肉鸡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但随着季节的不同,养殖棚内的温度控制也有不同。一、春、秋季棚内温度控制利用大棚饲养肉鸡最好的季节是春、秋两季,因为此时外界平均气温在10~25℃,相对湿度在60%~70%,棚内温度相对最易调控。一般通过调节薄膜的敞闭程度、方位和时间,就能将棚内温度控制在18~23℃,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为肉鸡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黑龙江省4~7月日光温室的小气候变化规律,于黑龙江省双城市公正乡的日光温室内进行小气候观测试验,以棚内外气温、地温及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及月变化为研究重点,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7月日光温室的总体增温效果显著,但增温效果在逐月减弱,4月下旬平均7.2℃,5月份平均6.7℃、6月份平均2.0℃,7月份平均1.9℃.4~7月棚内气温日最低值出现在5∶00~6∶00,12∶00~13∶00达最大值,16∶00后开始下降.4月下旬10cm地温平均增温9.5℃,5月份平均5.9℃,6月份平均-3.5℃,7月份平均-2.4℃.与棚内外气温日变化趋势相比,棚内外的10cm地温的日变化幅度小,速度慢.4~7月份棚内10cm地温日最低值出现在8∶00~10∶00,最高值在16∶00~22∶00,22∶00开始缓慢下降.4~7月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增加也比较显著,但湿度增加效果在逐月减弱.  相似文献   

9.
<正>棚温调控要均衡。番茄果实转色的适宜温度为24~25℃,最高不超过28℃,夜间温度控制不低于12℃。适宜的棚温有利于促进果实红熟,不但成熟快而且着色好,果实商品性好。因此,在管理上要使棚温防止忽高忽低,或突然降低,放风要放顶风,切忌冷空气从底部直接吹入棚内。打底叶不能过度。在摘除黄老病叶的基础上,果实周围如果叶片过大(大叶型品种)、过密的,适当摘除1~2片后,其余功能叶片一  相似文献   

10.
1.温度管理:播种到出苗期要密封保温。温度控制在30℃左右,一叶一心期的秧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超过28℃;两叶一心期的秧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三叶一心期的秧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0℃。遇到-7℃的低温时,要采取增温措施.增加覆盖物、生烟增温等,防止发生冻害,同时,也要严格防止棚内温度过高发生烧苗。  相似文献   

11.
春茬蔬菜进入结果期后,如畸形花较多,蔬菜质量差,卖不上高价。造成春茬蔬菜畸形果的主要原因是花芽分化不良,而蔬菜一般从3片叶开始就进行花芽分化。因此从春茬蔬菜定植后,就要培育壮棵,保证其花芽分化正常。一、调控棚温促快缓苗蔬菜定植后,为促其快速缓苗,要求棚内的温度相对高些。一般来说,白天温度控制在26~32℃,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较为适宜。当棚内温度超过32℃时要将棚上的放风口打开,但要注意分次进行,避免温度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12.
大棚葡萄生产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徒长。棚内高温高湿环境极易引起葡萄徒长,解决措施有:①控制温、湿度。催芽期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90%以上,以后温度提高到25~30℃,湿度降到60%~70%,特别是5~6片叶时应相对干  相似文献   

13.
<正>一、温度管理定植后一周内是缓苗的关键时期,白天保持25~30℃,不超过35℃不放风,夜间12~16℃。缓苗后适当降低棚内温度,一般白天25~28℃,超过30℃时要放风,夜间12~16℃。棚内最高气温不能超过35℃,以防化瓜,当外界夜温不低于10℃时,可昼夜通风。  相似文献   

14.
<正>1、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其发病部位在黄瓜中上部叶片,在田间观察时应掌握以下要点,每日上午8时左右,看叶背面是否有水浸状、多角形病斑、病斑上是否有灰霉层,若具备这三点可确诊为霜霉病。适宜发病环境是温度16℃~22℃,相对湿度在83%以上。该病病菌有两怕,即怕干燥、怕高温。干燥时病菌3~5天自然死亡。在棚内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把温度控制到45℃2小时,在喷施适当的药剂防治,很容易  相似文献   

15.
日光大棚促成杨梅提早成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杨梅Myrica rubra为试材,研究了日光大棚温度和湿度变化,及其对丁岙梅开花、果实发育和促成果实提早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1~5月中午前后棚内平均气温可达20.8~33.3 ℃,比棚外高11.4 ℃.寒流期间棚内气温比棚外高4.8~7.0 ℃,当棚外气温下降到-3.0 ℃时,棚内仍可保持在1.0 ℃.棚内20 cm深处地温稳定在12.0~14.0 ℃,比棚外高5.0~6.0 ℃.棚内空气湿度多在85%以上,比棚外高4%~5%.棚内适宜的温、湿度促成杨梅提早15 d和19 d萌芽和开花,果实生长发育期也相应提前,成熟期则提早14 d.大棚覆膜时间以12月底为宜,提前覆膜对更早成熟无相应效应.棚内单产8.865 t*hm-2,比棚外增长19.62%,经济效益提高4.2~5.7倍.还对有计划建立杨梅大棚栽培进行了讨论.图2表3参10  相似文献   

16.
<正> 1、温、湿度管理。辣椒定植后,前期白天气温高于30℃,用旧农膜作顶膜,遮光降温。有条件的可在农膜外盖草帘或覆银灰色遮阳网,遮荫降温,此时应注意日夜通风。9月中旬待台风过后(白天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可换上新农膜,揭掉草帘或遮阳网。10月上旬当夜间最低气温低于15℃时,应扣上两边围裙膜,夜间闭棚保温,保持夜间棚内温度不低于20℃。此期温度高、湿度大。花粉粒从花粉囊中飞出困难,影响雌蕊授粉受精,故要控制温度,注意通风,促进辣椒果实的正常生长.一般上午棚内温度达到28℃时通风,下午棚温  相似文献   

17.
1提高地温,促进缓苗 在管理上要"闷棚"以提高棚温.保证棚内温度白天为32~33℃,夜间不低于15℃.土壤温度在18℃以上.白天温度不高于35℃,一般不进行通风.缓苗期不浇水,以防降低地温.可适当加大棚内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18.
陈丹  范万新  梁萍  梁运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29-3630,3674
对桂南地区春季塑料大棚内外的光温湿特征的观测分析表明:棚内透光率很低,仅为52%~59%,晴天相对较高,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平均增温1.3~2.6 ℃,多云天气增幅最大,阴天最小;晴天棚内20:00~6:00气温出现"温度逆转",降幅为0.1~1.2 ℃;最高气温晴天及多云时棚内高于棚外7~9 ℃,阴天高3 ℃;最低气温晴天及多云时棚内出现"温度逆转",但不足1 ℃;棚内各土层平均温度增温效果阴天与多云天气接近,增温2~3 ℃,晴天地表0 cm负增温1.2 ℃;晴天及多云天气棚内12:00~16:00前后地表温度达到40 ℃以上;平均相对湿度棚内均高于棚外2%~4%,但中午前后高温时段棚内空气湿度低于棚外4%~8%,以晴天影响大,阴天小.  相似文献   

19.
夏季不同结构塑料大棚的小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夏季不同结构塑料大棚的小气候变化特征,为指导农事生产及大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棚附近裸地为对照,对单栋、三连栋、六连栋3种结构塑料大棚内外的夏季小气候进行了为期14 d的观测,同时对晴天、阴天、多云3种典型天气状况下3种结构塑料大棚的小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大棚相对照度为54%~79%,其值大小与大棚体积呈负相关;棚内日平均气温增温1.1~3.8℃,但晴天夜间单栋大棚气温会出现轻微的"温度逆转"现象;棚内气温日较差高于棚外4.0~10.2℃;0~20 cm土层地温平均增温1.6~3.4℃;棚内地温日较差大于棚外2.6~13.9℃,其值大小与大棚体积呈负相关;棚内日平均相对湿度低于棚外1%~5%,但全天各观测时次棚内减湿与增湿现象并存,白天以减湿为主,夜晚则出现增湿现象。通过数理分析,建立了棚内外150 cm光照、气温、空气湿度的相关方程。【结论】夏季单栋、三连栋、六连栋3种不同结构塑料大棚小气候特征差异显著,这种差异在晴天、阴天、多云天3种典型天气状况下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正温室蔬菜进入春季后,管理上与其他季节有所不同,抓住要点和重点,才能确保蔬菜产量高、品质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温度管理这段时间温室蔬菜基本都处于结果期,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棚内温度基本都能达到蔬菜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温度,但此期要特别注意温室内温度的调节,要加大昼夜温差。一般来说,喜温蔬菜白天温度控制在24~32℃,以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前半夜温度保持在18~20℃,以利于白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后半夜温度保持在13~15℃,以降低呼吸消耗。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