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兰州主城区为例,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在对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公园绿地供需匹配性进行评价,并探究其成因。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总体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不同类型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公园呈现“均匀式”布局态势,专类公园呈现“双核心”空间格局,社区公园呈现“西密东疏”的集聚特征。2)主城区公园绿地供需匹配程度总体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空间分布特征;从西北—东南向剖面来看,总体呈现出“M”型分布态势;不同类型公园绿地供需比值均大致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各类公园绿地分布数量、面积和服务半径的差异,不同类型公园绿地与人口供需匹配程度也存在差异。3)人口分布、交通路网、公园绿地自身及周边环境是影响城市公园绿地供需匹配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中部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风险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30年来广东省中部沿海地区17个验潮站的风暴潮资料,计算了多年一遇风暴潮增水值,确定广东省阳江—汕尾沿海地区多年一遇风暴潮的淹没范围,对不同区域风暴潮的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从系统学角度出发,对阳江—汕尾沿岸风暴潮灾害易损性因子进行综合分析,从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滨海构造物和承灾能力5个方面对风暴潮承灾体进行易损性评估,建立了广东省中部沿海地区风暴潮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易损性评估模型.在风暴潮灾害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了广东省沿海中部地区多年一遇风暴潮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未来多年一遇风暴潮情景,对阳江—汕尾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绘制广东省中部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价图.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周口市建成区公园绿地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方法】以周口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形理论、核密度估计法等方法,对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具体分析,然后根据公园绿地的空间矢量数据和人口栅格数据获取了供需空间分布特征,再使用改进后的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价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和供需匹配性,最后通过对公园可达性及供给和需求的聚类分析进一步剖析供需差异化的成因。【结果】1)周口市的公园绿地空间布局表现出整体集中、局部分散的特征,公园绿地主要集中在河流两侧,整体呈现为两条带状分布。其中新城区公园绿地数量明显多于老城区。2)周口市公园绿地密度从建成区中心向周围不断衰减。3)周口市建成区公园绿地供需匹配程度总体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区域公园绿地供需匹配程度差异明显。4)周口市建成区的老城区大部分区域位于低供给高需求低可达性区域,新城区大部分位于中高供给中低需求中高可达性的区域。【结论】针对周口市不同分区公园绿地的特征,提出优化建议并给出构建方案,同时为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布局以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7,(8):5-6
规划基于安徽休宁横江国家湿地公园现状,依据《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的评估指标体系,着眼于区域整体生态分析与评价,构成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与湿地景观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安徽休宁横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具有其特殊性。以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调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原则,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六公园绿地景观功能规划是在上海市的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绿地具体位置、服务人群、原始地貌等特点的分析,将六个公园绿地的景观功能进行统筹考量,在运动休闲的景观功能基础上,细分各类景观功能,使六个公园绿地赋予了不同的出景观功能。一号公园主要景观功能为音乐教育、二号公园主要景观功能为市民生态休闲活动、苏州河50m带状公园主要景观功能为滑板和极限运动以及水上运动、中新泾福地公园以佛教祈福和收藏、新泾公园主要的景观功能为民俗活动。这些景观功能的区分为今后六个公园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上海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选取了绿地景观构成、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最小距离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和景观分维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上海市建成区范围内的7个公园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城市公园绿地总体上趋于随机分布,公园平均连接水平较低;公园绿地中平均林地景观面积最大,其次是林灌草综合体景观,草地面积最小;林灌草综合体破碎化程度最高;草地景观次之,林地斑块破碎化程度最低;公园中景观斑块分维数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8.
为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改造、管理、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徐州市大龙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景观功能分区入手,研究景观格局与景观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除湖泊游览区,其他分区均是以绿地景观为主;娱乐休闲区人为干扰最为强烈,绿地斑块多而小,硬质铺装、建筑的斑块密度、形状指数也最大;湿地生态观赏区道路斑块密度最大;娱乐休闲区景观破碎度高,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具有较高的景观异质性;文化展览区的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居第二位;湿地生态观赏区主要功能是保护湿地环境,并进行湿地生态科普宣传,其景观尽量保持原貌。不同功能区的景观格局基本符合景观功能要求,斑块布局较合理。大龙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和建设均做到生态保护和旅游休闲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类型之一,是城市游憩绿地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对其植物景观的质量进行评价研究至关重要。选择对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感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用层次分析法来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美感评价体系;并用AHP-模糊综合评价对国内第一个城市湿地公园——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具体的植物景观实例进行美感评价,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定性与定量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0.
熊建新  黎文勤  黄婉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99-10402
结合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实例,阐述了城市绿地的重要性及绿地景观的生态功能(表现在生活和生产方面)、人文功能(表现在城市历史发展的积累、沉淀、更新标志),以及湿地区域构成、湿地存在区域较多、湿地花卉种类繁多及造景类型多样的现状,分析了红谷滩绿地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即植物种植设计在空间分布不合理且实用性差;绿地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缺乏参与性;植物景观单一,缺乏文化底蕴。在绿地景观设计理论基础上,借鉴一些发达城市的成功案例,深入城市绿地景观的地域性研究,提出了优美性、功能性、以人为本、地域文化延续性和生态性设计原则,旨在为利用不同因素进行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实现地域特点景观生态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宿舍气氛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宿舍总体气氛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宿舍的总体气氛好于男生宿舍,且在整洁舒适度、有序条理度、学习信任与合作、生活合作度、学习态度方面都显著优于男生宿舍;从年级而言,总体气氛从大一至大三呈现下滑趋势,到大四略有回升。不同年级之间除了在交往态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其余各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来,永寿县异常偏暖集中在90年代初期,偏冷集中在1993年以前。70到80年代为丰水期,90年代为枯水期。历史上年降水显著偏多主要在80年代期,异常偏多不存在,1974年异常偏少,而显著偏少是1992、1994年。近几年年平均气温明显升高,年降水量明显减少,特别是以春季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最为显著。气候变化以变暖为主要特征,温度变化是直接和主动的,而降水的的变化是间接和被动的,是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尹萍 《北京农业》2012,(30):116-1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的温度变化一直在不断地上升,这给一些草原区的畜牧业带来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经过对草原区45 a的气候的分析和牧草量的多少,找出了现代气候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实践证明草原气候的暖干化比较明显,温度也在增加、降水量在不断减少。影响着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的大小,以降水量、温度对牧场气候生产建立一个实验,对温度和降水进行综合分析温度降低降水量增加时,牧草气候的生产潜力就会增加。  相似文献   

14.
利用阿尔山1971-2010年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分析阿尔近40年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和NCEP(NNRP1)再分析资料模拟2006年重庆三峡区域的气候情况,根据三峡建设情况设计控制试验和敏感试验.对比两组试验的结果,讨论三峡局地下垫面极端变化给西南地区东部的气温、降水、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风场等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库区皆为水面的下垫面条件下,长江以北(南)区域的2006年平均气温略有上升(下降),川渝北部夏季气温有所上升,其余地区的夏季气温则略有降低;西南地区东部的2006年总降水量和夏季总降水量都有所减少;研究区域内的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均有所升高;风场变化随高度增加而迅速衰减,夏季风场的变化较年均风场明显,且扩展到较高的高度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降低灾害风险,利用朝阳地区7个观测站的降水和气温历史资料,通过气候统计和95(5)百分位等方法,分析了朝阳地区春季天气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3年4—5月朝阳地区气候出现异常变化,发生了温度极端冷气候事件和降水极端偏少事件,对朝阳地区的种植业、畜牧业等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我国在未来气候变化下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模型模拟研究的概况,主要包括粮食产量和敏感性、脆弱性研究。作物模型与气候模式相结合的模型模拟研究是目前的主流方法。虽然我国的模型模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当前研究所用的作物模型大多是国外的模型,国内的模型模拟水平还有待提高。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在气候模式本身、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应用技术的不确定性、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和农业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等方面应进行重点研究,为准确评价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朝阳地区霜期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霜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为朝阳地区霜期农业顺利发展、趋利避害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朝阳1953—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倾向率、标准偏差统计方法,分析霜期光热水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 a来,因气候变暖朝阳地区霜期缩短趋势明显,气象要素有不同的表现。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近20 a里霜期气温升高2.0℃,日照时间减少159 h,降水量增加6.6 mm,阴天日数变化平稳。光能资源丰富、气候变暖明显是朝阳地区霜期农业气候特点,霜期自然灾害发生率低对霜期设施农业发展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9.
瓦房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6):664-668
应用气候倾向率、有序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瓦房店地区1961—2010年气温、降水、日照等资料。结果表明,瓦房店地区年平均气温有明显升高趋势,平均每10 a升高0.201℃,其中,冬季增温最为显著,平均每10 a升高0.443℃;稳定通过0,10℃的活动积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平均每10 a分别增加32.2,26.9℃.d。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中,春季降水增加,夏秋冬季减少。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趋势。气温突变在1985年,突变后气温升高0.7℃;降水量突变不明显;日照时数突变在1984年,突变后日照时数平均减少281.2 h。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夏玉米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充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评估气候变化对玉米生长的可能影响,利用河南省118个气象站1961-2008年气象观测资料,对夏玉米生育期内光、温、水气候资源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变化幅度的空间分布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光能资源空间分布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年际间下降趋势显著,平均每10a太阳辐射减少50.2MJ/m2,日照时数减少37.6h。热量条件稍有改善,播种开始日期显著提前,平均每10a提前2d;可生长日数显著增加,平均每10a增加2.85d;适宜生长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年际间波动增大;近50a夏玉米生育期大部分地区积温总体表现为减少趋势,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以增加趋势为主,空间分布上豫西、豫西南减少显著,平均每10a减少20℃.d以上。降水年际间波动较大,呈不明显的增加趋势。总体来看,光照资源减少,热量条件年际间波动性增大,降水时空分配更加不均,增加了多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加大了玉米生产的气候风险。应通过筛选品种、调整播期、改进生产措施等途径趋利避害,保障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