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造低产油茶林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茶油有"液体黄金"之称,为品质优良的食用油。全国油茶种植面积目前约有450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而低产油茶林为4144万亩,占油茶林总面积的92%。因此,发展油茶生产,潜力十分丰富。为逐步形成资源相对稳定充足,产出效益显著提高的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我国近期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建设50个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广西是油茶产业的重要生产地区,现有油茶林面积600万亩,种植面积居全国前三位。其中昭平县是广西油茶林重要种植县之一。昭平历史上有着种植油茶的传统,现尚存多个百年以上老茶园,具有进一步开发油茶生产的良好基础。因此,认真研究昭平县油茶林现状,  相似文献   

3.
宜春市袁州区是全国四大“中国名优特经济林油茶之乡”之一,产量居全国首位,亩产为全国平均亩产的2倍。作为全国最大的油茶生产基地,如何应对WTO?不久前,我们来到袁州区采访,与该区有关领导一同憧憬油茶香飘世界的美好未来。“吃不好”与“吃不饱”袁州区有油茶林资源面积80.5万亩,占有林地总面积的40%,常年产茶油300-400万公斤,产量不可谓不高,但与该区提出的油茶产业产值达到或超过粮食产值的目标,尚存差距。袁州农民栽种油茶已有2300多年历史。目前,全区茶油总量的70%来自于30%的优质油茶林,大…  相似文献   

4.
让油茶林覆盖山区 我国现有油茶林面积300万hm^2,主要生长在淮河、长江流域及其以南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荒山丘陵,不与粮食争地。其中,湖南种植面积最大,118.53万hm^2,占全国油茶总面积近40%,其次是江西,现有油茶林74.67万hm^2.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湖南、江西两省被列为我国两大油茶中心产区。  相似文献   

5.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全国油茶林面积为5500万亩,平均亩产油仅3~4公斤.主要原因是品种杂劣,管理粗放.近年.湖南省完成了世界粮食供应计划署援建的0万亩油菜低产林改造工程.承担了国务院下达的南方油茶低产林改造综合开发项目,总结出油茶低产林改造的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6.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油茶的低产低效是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高原山地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问题,促进老油茶林增质增效。2004年来,通过开展油茶低产林整形修剪、良种换接、保花保果、配方施肥、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研究,并用研究成果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产量从改前的产鲜果202.5 kg/hm2,产值324元,提高到产鲜果4 725 kg/hm2,产值7 560元/hm2,产量和产值提高了23倍。2009年以来,用此技术在云南省文山州共推广改造油茶低产林1.33万hm2,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低产油茶林已经成为制约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立足于低产油茶林研究现状,初步分析了赣州市油茶低产林形成因素,并对主要改造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和提炼,旨在为赣州市低产油茶林综合改造措施的形成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1):F0002-F0002
湖南省是我国油茶种植大省,2007年全省油茶面积1778万亩,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39%,全省122个县中有120个县种植有油茶,其中有3个县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年产茶油10万吨,占全国茶油总产量的一半,油茶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油茶产业总产值50多亿元。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现有油茶林面积大,但普遍存在单位面积株数过多、冠幅小、交叉重叠枝多、单位面积产量低的现象。4年来,"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低产成因,开展施肥和修剪等油茶低产林分改造技术研究,探索适合种植农户操作的油茶改造技术。监测数据显示,改造后油茶林鲜果产量比改造前增长72.8%,是对照林的2.1倍。本文对课题组所应用的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总结,旨在指导当地油茶种植,增加油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陕南是我国油茶地理分布的北缘,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度兴起油茶热,其后因多种因素形成了一定面积的油茶低产低效林,选择具有代表性安康市9县1区开展油茶低产林调查,因地制宜地提出改造措施,并抓点示范指导油茶低产林提高单产,发挥种植效益,推动秦岭南麓油茶产业的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186-187
近年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迅速,为给油茶良种优质树木的培育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对油茶湘林系列多个无性系的生长规律进行分析,试验品种主要有3批,一批为2007年种植7个品种,第2批为2008年种植6个品种,另一批为2010年种植16个品种。结果表明:不同湘林系列油菜品种之间没有差异表现,而不同年份之间出现极其显著的差异,但湘林油茶系列品种初步长势很好,在未来有很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邱梓良  邹国岳 《北京农业》2013,(21):226-227
基于分析广东省紫金县油茶林发展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对紫金县今后油茶产业的发展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湖南油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2018年已有油茶林面积146.67万hm~2,一直居中国油茶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的首位,为全国油茶产业第一大省。但目前湖南油茶产业存在农户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市场机制不健全,科技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为了使湖南油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建议应加强油茶食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宣传力度;将油茶产业列为扶贫攻坚的重点支持产业;切实加强老旧油茶林提质改造支持力度;制订保护油茶产业利益的法规与政策措施;创新油茶产业市场机制;强化油茶产业科技支撑水平。  相似文献   

14.
赫章县油茶低产林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5):83-85
针对目前贵州省赫章县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了赫章县油茶低产低效益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现阶段赫章县油茶低产林的改造技术措施,为提高赫章县油茶的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景宁县油茶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景宁县油茶产业发展概况1.1油茶生产现状和发展目标我县是全国100个生态示范县,又是浙江省重点林业县。全县现有土地面积19.47万hm2,其中林业用地16.16万hm2,耕地0.78万hm2,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木本植物油茶自古以来就是我县产业基础比较好的一项传统农业产业,发展油茶生产既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地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国家和地方对油茶产业的重视和支持,赣北地区油茶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企业和大户造林积极性高,造林面积增长较快。但由于油茶生长周期长、部分林农和大户林业技术缺乏,重造轻管现象较普遍,造成油茶林林分低下,一部分油茶林成了低产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茶的增产增收和林农的积极性,且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舒城县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及其成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油茶是安徽省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作为安徽省重要的油茶大县,大面积的油茶低产林严重影响着舒城乃至全省油茶产业的发展。该文通过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对舒城县山七镇要元村的油茶低产林进行了系统改造,改造后的平均产油量分别达到285、330、360 kg/hm2,远高于改造前的90、165、210 kg/hm2,最终增产率分别达216.67%、100.00%、71.43%。该文所采用的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在舒城县乃至全省油茶低产林改造中均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品种混杂、管理粗放、林分老化、资金投入不足等方面分析了舒城县油茶低产林的原因,并提出了低产林改造技术,以促进该县油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油茶低产林已经成为制约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初步分析了赣州市油茶低产林形成因素,并对主要改造技术和对策进行总结,旨在为赣州市低产油茶林综合改造措施的形成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贵州旱坡地油茶低产林改造及抚育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油茶产量低和效益差是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贵州山区老油茶林低产低效的技术问题,促进老油茶林增产增收,从低产林现状、低产林改造技术、高接换优、提高坐果率、病虫防控、适时采收等方面阐述了旱坡地油茶低产林改造及抚育管理技术,以供茶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