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Pestofotiopsis sp.感染核桃引发的真菌病害是影响大理州核桃产业发展的主要真菌病害类型。经过连续3年的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和腈菌唑5%高渗乳油2000倍液对Pesta-lotiopsissp.为害的枝、叶、果均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二者差异不显著;70%甲基托布津粉剂1000倍液仅对果实病害的防治有明显效果,对枝、叶的防治效果则较差。 相似文献
2.
3.
4.
5.
核桃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核桃黑斑病1.1病害症状细菌病害,主要为害幼果、叶片,也为害嫩梢和芽。幼果感病后,初生黑褐色小斑,后迅速扩大凹陷变黑,外围有水渍状晕圈,最后 相似文献
6.
7.
8.
核桃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枝枯病。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枝干,造成枯枝和枯干,严重时可造成大量枝条枯死,对产量影响较大。病害先从幼嫩短枝开始发生,然后向下蔓延直至主干。受害枝条皮层初呈暗灰色,后变浅红褐色,最后变成深灰色,并形成很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枝上的叶片逐渐变黄、脱落,枝条枯死。湿度大时,病部长出大量黑色短柱状物(即分生孢子)。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部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受地理位置和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辽宁省核桃腐烂病发生较为严重.为筛选出防治核桃腐烂病的有效方法,采取不同药剂及不同病斑处理方式对核桃腐烂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不同药剂防治效果为菌毒清>退菌特>护树将军>甲基硫菌灵>石硫合剂;不同新型药剂使用3种处理方法的防治效果为方法2>方法1>方法3,方法2即对病斑进行划痕后...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本文根据洛南县核桃生育期以及春季低温霜冻对核桃生长结果危害的实际,对洛南县核桃低温霜冻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采用林业措施、物理措施、化学措施等综合预防措施及灾后补救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核桃黑斑病发病侵染规律及原因分析,采取加强水肥土管理,合理修剪,减少密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谨防蛀果害虫;越冬管理;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防治,可有效控制核桃黑斑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由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引起的黑斑病严重威胁着我国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掌握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以及防治措施,明确未来研究的热点、难点和重点十分重要。 方法 基于文献计量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中有关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文献开展分析。 结果 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害的危害症状、病害循环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关于该病菌的研究尚缺乏诸如分泌蛋白、致病机制、互作机制等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以及病菌早期快速检测、全程绿色防控等常规性的研究报道。 结论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病原主要为树生黄单胞菌胡桃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 Juglandis,该病的危害程度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大,防治的关键时期是核桃的展叶期和花期等,主要选择铜制剂 + 代森类、抗生素类 + 代森类等类型的混合药剂。未来应关注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的致病因子和致病机制研究,为病菌早期快速检测和全程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明确四川核桃褐斑病的病原菌及其发病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四川中江核桃果园自然发病的核桃病原菌进行分离,并回接检测分离物的致病性;结合孢子形态学、ITS序列和gdp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对核桃褐斑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分离得到6种真菌,回接只有菌株ZJ5能使核桃发病;孢子形态和多序列比较分析将菌株ZJ5鉴定为链格孢菌;调查明确了核桃褐斑病的发病规律。[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了四川核桃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菌,并揭示了该病原菌的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6.
核桃腐烂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桃腐烂病是陕西镇安核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试验研究表明,根据该病发生规律,在抓好林业防治的基础上,采用林业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几种拮抗菌对杨树烂皮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ichoderma3个菌株及Chaetomium sp.与杨树烂皮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的对峙培养试验的结果表明:试验中采用的Trichoderma viride1,Trichoderma viride2,Trichoderma harzianum及Chaetomium sp.对杨树烂皮病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Trichoderma viride1对病原菌的相对抑制效果最好,且其相对抑制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长,在74h时达到最高,抑制率可达到64.55%;其相对抑制效果也达到最大,为11.49;其它3个菌株的相对抑制效果在对峙培养74 h时也达到最大,介于1.77~4.15之间。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