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种子老化对扁蓿豆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SR分子标记对经老化处理的不同发芽率水平扁蓿豆种质进行遗传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1)用10个有效引物对4个不同发芽率种质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2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1~4之间,平均为2.5个;(2)老化处理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等遗传参数与对照相比都有所下降,表明老化处理后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低于对照;发芽率为20%时,等位基因数呈显著性差异,说明扁蓿豆种质更新发芽率临界值在20%~40%之间;(3)SSR分子标记可以作为老化扁蓿豆种子遗传完整性变化的检测方法,对于异质种质资源材料,低的发芽率更新标准不利于种质资源遗传完整性的保持。  相似文献   

2.
AFLP分析人工老化对扁蓿豆遗传完整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宿宇  王建光  卢新雄 《草地学报》2012,20(1):125-129
采用AFLP分子标记对经过人工老化处理的不同发芽率水平的扁蓿豆(Trigonella ruthenica L.)种质(00-408)进行分析,以探索人工老化在分子水平上对扁蓿豆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处理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比、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低于对照群体(P>0.05)。因此,人工老化处理使扁蓿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有所下降,但对其遗传完整性没有显著影响,由此表明扁蓿豆种质的耐贮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扁蓿豆不同品系ISSR标记遗传差异和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扁蓿豆4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差异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7个有效引物对4个品系进行PCR扩增,共获得73个等位基因位点,每条引物平均检测出10.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5%。各品系的Nei’s遗传多样性为0.2569,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046。Nei’s指数估算和分子方差分析均表明,扁蓿豆4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品系内,4个品系间亦出现了较大的遗传分化(Gst=0.1324)。品系00-61、90-36、00-81和93-21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3.97%、79.45%、82.19%和83.56%;Nei’s遗传多样性(H)分别为0.2050、0.2153、0.2264和0.2474;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3222、0.3396、0.3538和0.3821。各品系的遗传参数大小排序均为品系93-21品系00-81品系90-36品系00-61。采用系统聚类和主坐标分析(PCA)两种方法所获得的聚类结果一致,即品系00-61和00-81遗传差异相对较小,其次是品系90-36,品系93-21与各品系的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遗传多样性的量化与分类是收集和利用种质资源的重要前提。运用SSR和ISSR技术分析扁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到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18对,ISSR引物18条。SSR引物共扩增到109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0.09%,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69~0.885。ISSR引物共扩增到125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7.08%,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48~0.811。对2种标记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扁蓿豆材料部分聚为1类,黄花扁蓿豆材料大部分聚为1类。Mantel检测显示,2种标记的遗传相似性呈显著相关(r=0.019 6,t=0.121 2),扁蓿豆比黄花扁蓿豆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稍高,细叶扁蓿豆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低频电流对扁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通过低频电流处理多年生豆科牧草扁宿豆种子,改善其种皮透性提高种子发芽率,实验结果表明,对野生性强,硬实率高的匍伏型扁蓿豆的种子作用不明显,栽培多年的直立型扁蓿豆1.5A电流强度下处理50分钟,发芽势提高20.5%,对种子萌发出苗整齐有明显效果,对生长发充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尤其对地下根系的发育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扁蓿豆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集于甘肃镇原、天水和景泰的3份扁蓿豆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浓硫酸浸种、温度以及光照、预冷处理条件下扁蓿豆种子的发芽特性,确定扁蓿豆种子适宜发芽条件及发芽试验的初次和末次记数时间.结果表明,98%浓硫酸浸种10~40min均显著提高了扁蓿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其中30~35min处理下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3份扁蓿豆种子在15~30℃温度范围内均能发芽,适宜发芽温度为25℃恒温,其次为30℃恒温.8h、750~12501x光照有利于扁蓿豆幼苗的子叶脱离种皮,也有利于鉴别种苗健康程度.5℃预冷7d处理对扁蓿豆种子发芽促进作用不明显.在25℃恒温光照条件下扁蓿豆种子发芽试验的初次和末次计数时间分别为第6d和第14d.  相似文献   

7.
以1/2 MS培养基为种子发芽床,用摩擦、划破种皮、H2SO4溶液、NaOH溶液等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扁蓿豆种子处理后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划破种皮发芽率86%,发芽指数15.97;摩擦处理发芽率71%,发芽指数12.94;摩擦后放置30 d发芽率65%,发芽指数11.54;98%用H2SO4溶液处理15 min降低扁蓿豆种子硬实率的效果较好,其发芽率可达84%,比对照提高59%,发芽指数13.45,比对照提高了78.7%,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饱和NaOH溶液处理15 min的效果次之:发芽率达77%,发芽指数12.14;均比对照高,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中东部野生扁蓿豆种子硬实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蓿豆是抗逆性极强的优良牧草,但其种子发芽率低,具有65 %~75 %的硬实。在恒温25℃时发芽率较高,在变温20 ~30℃时发芽率最高,若温度超过30℃或低于15℃时发芽被抑制,但短时间高温处理有利于促进发芽。采用机械或浓硫酸处理,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高40.6 %和45.6 %。野生种子的硬实率与采集地气温,特别是与7月份温度有着很高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不同产地的种子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以赤峰市北部采到的居群硬实率最高,比呼和浩特市采集的居群高9 %。随着储藏年限的推移,种子的硬实率不断下降,发芽率增加,储藏3.5年的种子发芽率达到了67.0 %,表明扁蓿豆种子采集后通过室温储藏可以达到提高发芽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吴小培  沈迎芳  王海庆 《草业科学》2016,33(6):1136-1146
利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7个青藏扁蓿豆(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以及来自上述地区和内蒙古的3个扁蓿豆(M.ruthenica)野生群体,根据叶绿体trnL-trnF基因间隔区序列,对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对161个个体的trnL-trnF序列的分析,共检测到11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定义了14种单倍型。对单倍型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分析显示,青藏扁蓿豆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可能存在避难所,同时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区可能发生了青藏扁蓿豆向扁蓿豆群体的基因入侵。空间分子变异分析和基于K-2P遗传距离的群体聚类均支持将上述群体分为扁蓿豆和青藏扁蓿豆两组,组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大。分子变异分析表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明显大于群体间的变异,但部分群体间存在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错配分布和中性检验表明,在采样范围内两种扁蓿豆都没有经历明显的近期种群扩张。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复杂的地形结构、冰期时的气候波动以及扁蓿豆本身的进化历史可能是造成其现今遗传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10%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扁蓿豆4个品系的种子可溶性蛋白和盐溶蛋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扁蓿豆4个品系种子可溶性蛋白和盐溶蛋白总带数分别为62和31;相对迁移率分别在11.3%~92.6%和7.4%~92%之间;谱带分子量分别在5.90~107.62KD和14.64~107.38KD之间.4个品系在种子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上都具有自己的特征带,品系之间在谱带数目、位置、宽窄和颜色深浅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盐溶蛋白指纹图谱谱带数目相对较多,但依据带的出现、缺失、宽窄和颜色深浅差异,同样可以鉴定扁蓿豆不同品系.可溶性蛋白和盐溶蛋白指纹图谱一致表明,品系90-36具有较高的品系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扁蓿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为二倍体豆科优良牧草,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长于温带和寒温带。通过对扁蓿豆在表型、染色体、蛋白质及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表明扁蓿豆是很具潜力的牧草植物,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根据国内的扁蓿豆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扁蓿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述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研究工作进展,包括分类学地位的变化以及分布范围、遗传多样性、生物学特性、农艺学特性、育种与引种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并针对扁蓿豆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应当集中在扁蓿豆的适应区域、抗逆基因的筛选、英果开裂问题以及进一步的建立人工草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扁蓿豆的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抗旱性、耐盐性、抗寒性和抗病虫等四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包括植物学特性、种子特性、物候期及根、茎、叶的生长发育、利用价值及分布和抗逆性方面的研究概况。并针对扁蓿豆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应当集中在扁蓿豆的适应区域、抗逆基因的筛选、荚果开裂问题以及进一步的建立栽培草地等方面,以期对我国扁蓿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开发利用、新品种选育及北方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扁蓿豆生产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来自内蒙古13个地区的20份野生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材料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栽培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株高、生育期、株高生长速度、干鲜比、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等指标建立评价模型,综合评价各材料的栽培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栽培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材料有来自锡林郭勒盟灰腾梁的M 4、通辽市的M 8、锡林郭勒盟西苏旗的M 5和通辽市的M 6,而来自包头市达茂旗的M 20、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M 19、锡林浩特市的M 3和赤峰市的M 10栽培生产性能较低。根据各性状指标的权重比较种子产量所占的权重为株高>生育期>株高生长速度>干草产量>鲜草产量>干鲜比。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陇中干旱区扁蓿豆种子生产的最佳种植方式,以期为该地扁蓿豆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于2017-2019年在甘肃定西设置垄沟覆膜、地膜平覆、垄沟覆秸、平作覆秸、垄沟和平作(对照)研究了扁蓿豆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结果表明,种植前3年扁蓿豆植株绝对高度、分枝数、主根长度、光合特性、荚果数、种子数、实际种子产量和表...  相似文献   

16.
王天佐  张文浩 《草地学报》2020,28(1):268-272
为开发一种高效的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转化体系,本试验以‘中科1号’花苜蓿为材料,使用发根农杆菌作为介导进行毛状根转化,并分析毛状根发生率和转化率。试验表明:利用本研究开发的方法可使花苜蓿在一周左右产生毛状根,其发生率可达72%;经鉴定,毛状根中成功转入基因并超表达的占66.7%。花苜蓿毛状根转化体系的建立将为其功能基因研究提供有力的手段,进而为苜蓿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0、10%、15%、20%和25%)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不同生态区的6份扁蓿豆种质材料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6份扁蓿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根长及幼苗干质量均呈下降趋势,而根长与芽长的比值则逐渐增大;采用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干旱胁迫下扁蓿豆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来源于通辽市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的02972及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的02988和03056的抗旱性较强,而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的02982抗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