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探明鸡球虫保护性免疫机制,通过人工复制的鸡球虫病鸡,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分别检测了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初次感染雏鸡后,盲肠局部和免疫器官中IgG生成细胞数的动态变化,循环血液中特异性IgG水平的动态变化;雏鸡母源抗体的动态变化和不同抗体水平雏鸡的抗球虫能力。结果表明:(1)攻毒后雏鸡盲肠粘膜、脾脏、法氏囊、盲肠扁桃体中的IgG生成细胞早于第2~3d(d)开始增殖,在第9~12d达到峰值,随后即开始下降,盲肠扁桃体中的IgG生成细胞数在第22d仍高于对照组。(2)雏鸡感染E.tenella后第6d即可在循环血液中检测到特异性IgG,于第18d达到峰值,第30d降至感染后第7d时的水平。(3)特异性母源抗体IgG水平高的雏鸡,抗球虫水平高。雏鸡母源抗体IgG水平随日龄增长逐渐下降,同时雏鸡的抗球虫水平也随之降低,母源抗体IgG水平与抗球虫能力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和Dot-ELISA,分别检测了雏鸡初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后,盲肠局部和免疫器官中IgG生成细胞数的动态变化、循环血液中特异性IgG水平的动态变化、雏鸡母源抗体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抗体水平雏鸡的抗球虫能力。结果表明,(1)感染后2-3d,盲肠粘膜、脾脏、法氏囊、肓肠扁桃体中的IgG生成细胞即开始增殖,9-12d达峰值,随后开始下降,盲肠扁桃体中IgG生成细胞数在22d时仍高于对照组;(2)感染后6d即可在循环血液中检测到特异性IgG,18d达峰值,30d降至感染后7d时的水平;(3)特异性母源抗体IgG水平高的雏鸡,抗球虫能力高,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人工复制的鸡球虫病鸡,利用免疫组化技术等方法,检测了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初次感染雏鸡后,盲肠局部和免疫器官中IgG生成细胞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攻毒后雏鸡盲肠粘膜、脾脏、法氏囊、盲肠扁桃体中的IgG生成细胞分别于第3、3、3、2d开始增殖,在第12、12、16、9d达到峰值,随后即开始下降,盲肠扁桃体中的IgG生成细胞数在第22d仍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雏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与体内NO的生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研究了雏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与其体内一氧化氮生成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在预试基础上,1日龄黄羽肉用雏鸡饲喂基础日粮2周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和0.5×10  相似文献   

5.
雏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脂质过氧化物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柔嫩艾美耳球虫 (E.tenella)对感染雏鸡的损伤机制 ,本试验给 10日龄海兰白公雏鸡口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 8× 10 4个 /只 ,在感染后 2、4、6、7、9、12、16和 2 1d分别各取 5只雏鸡剖检 ,取盲肠并采血 ,观察盲肠病理组织学变化 ,测定盲肠组织及血清中的丙二醛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水平。结果表明 ,雏鸡在感染 E.tenella后 2~ 4d,盲肠开始出现损伤 ,同时 SOD和 GSH- Px活性也开始下降 ;感染后 4~ 7d,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细胞大量变性、坏死崩解 ,发生严重损伤时 ,盲肠及血清中 MDA含量显著增加 ,并持续到 9d,同时 SOD和 GSH- Px活性也显著下降 ;感染 9d后 ,损伤的盲肠组织及 MDA、SOD和 GSH- Px水平逐渐恢复 ,至 2 1d基本达到正常  相似文献   

6.
外源性一氧化氮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酸化亚硝酸钠作为一氧化氮(NO)供体处理新收取的柔嫩艾美尔球虫未孢子化和已孢子化卵囊,来探讨外源性NO对球虫卵囊的抑杀作用。另外通过内服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试验来观察外源性NO对球虫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酸化亚硝酸钠溶液(pH=1)对球虫卵囊的孢子生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mmol/L酸化亚硝酸钠溶液对卵囊孢子生殖的抑制率可达100%;但不经酸化的亚硝酸钠溶液和相同pH的盐酸溶液对卵囊的孢子生殖没有明显影响。经20mmol/L以上浓度酸化亚硝酸钠处理的孢子化卵囊也失去了对雏鸡的致病力,但直接内服GSNO溶液则没有明显的抗球虫作用。这提示外源性NO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未孢子化和孢子化卵囊均有抑杀作用,但直接内服没有明显的抗球虫病作用。  相似文献   

7.
雏鸡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理组织学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人工感染雏鸡,在不同时间内观察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方法10日龄伊莎褐雏鸡分别口服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5×104/只,每天观察临床症状、粪便及病死状况,并在接种后3、5、7、9、11、13、17、19、21 d各捕杀3只,进行剖检,观察各组织器官病理变化。结果被感染雏鸡4 d后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顿;5~13 d可视黏膜、冠、垂髯苍白,消瘦、腹泻,血便排出,严重者粪便如水样带血或为全血,继而死亡。剖检,盲肠明显肿胀,出血严重,肠腔内有较坚硬的干酪样肠芯。病理组织学以出血、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并在肠及肠腺上皮细胞内见有数量不等的裂殖体,盲肠扁挑体淋巴滤泡明显增大,淋巴细胞增生;15 d后受损肠粘膜渐渐修复,21 d盲肠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雏鸡感染孢子化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后,盲肠损伤最为严重,具有典型病变。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对鸡血清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柔嫩艾美耳球虫与宿主相互作用,将240只体重接近的7日龄海兰灰公雏鸡分为4组:A组为不感染不诱导凋亡组;B组为不感染诱导凋亡组;C组为感染不诱导凋亡组;D组为感染诱导凋亡组。诱导凋亡的处理方法是采血前2.5 h按6.4 mL/kg体重灌服40%酒精诱导凋亡,不诱导凋亡的处理则同时灌服与40%酒精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替代。于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每只鸡感染1×105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后第24、48、72、96、120 h,每组抽取10只鸡心脏采血,制备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色素C(Cyto-C)、半胱氨酸蛋白酶(Cas)-9、Cas-8、Cas-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Bcl-2相关X蛋白(Bax)、Bcl-XL、BH3结构域凋亡诱导蛋白(Bid)的浓度。结果显示,感染后24、48、72、96 h D组Cyto-C、Cas-9、Cas-8、Cas-3的浓度均低于B组,感染120 h D组Cyto-C、Cas-9、Cas-8、Cas-3的浓度均显著高于B组(P<0.05),感染24、48、72、96 h D组Bcl-2/Bax和Bcl-XL/Bid值均高于B组,感染120 h D组的Bcl-2/Bax低于B组,Bcl-XL/Bid值高于B组。说明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早期通过Bcl-2/Bax值、Cyto-C、Cas-9、Cas-8、Cas-3浓度的增加来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感染中晚期通过Bcl-2/Bax值、Cyto-C、Cas-9、Cas-8、Cas-3浓度的降低促进宿主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马杜霉素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马杜霉素按 0 .0 0 0 5 %的比例混入饲料 ,作用于鸡体内柔嫩艾美耳球虫 (Eimeria tenella) ,透射电镜观察 ,发现裂殖体变小 ,内含裂殖子的数目减少 ,裂殖子膨胀变为椭圆 ,裂殖子间 (带虫空泡内 )微管结构模糊、膨胀 ,裂殖体中有髓鞘样结构出现 ;细胞膜外突和细胞质分离形成空隙 ,细胞膜有破损、结构模糊 ;细胞质出现空泡化 ,内部出现附加体和髓鞘样结构 ;少数细胞核的外膜外突和内膜分离 ,有的部位的核膜模糊、破损。裂殖子顶体结构发生异常变化 ,棒状体消失 ,微线数目减少或者消失。线粒体表现为形态改变 ,肿大变圆 ,或者变为马蹄形 ,内膜和嵴脱落 ,内部形成空泡、膜状结构、螺旋状或者髓样结构 ,线粒体的嵴与长轴平行排列 ,且贯穿线粒体。作者推测 ,抗生素类抗球虫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 ,通过使虫体结构的完整性受损 ,抑制虫体的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等生理机能 ,达到杀死虫体或者抑制虫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药对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鸡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药对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鸡免疫水平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鸡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以及CD8+T细胞亚群数目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球虫后,感染给中药组鸡CD4+、CD8+T细胞亚群数目及百分比(CD4+T/CD8+T)均高于感染不给药组,9d时,感染给中药组最高,分别为9.77和7.53,与感染不给药组差异显著(p0.05)。感染球虫组CD4+T/CD8+T比值均低于不感染组,感染给中药组在接种后第6d和第9d均高于感染不给药组。感染给中药组、不感染给中药组和不感染不给药组CD4+T/CD8+T平均值均在2-1之间,分别为1.11、1.33和1.25,而感染不给药组仅为0.93。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病的免疫机制,试验从分子水平、细胞、亚细胞对人工攻毒病鸡特异性抗体、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在抗球虫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如下:一是雏鸡感染E.tenella后,第6天即可在外周血液中检测出特异性IgG,于第18天达到峰值,第23天开始下降,第30天时降至感染后第7天的水平;二是揭示了雏鸡感染E.tenella后,鸡体IgG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主要免疫器官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和盲肠局部的IgG生成细胞于第2天和第3天开始增殖,在第9天至第16天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盲肠扁桃体中的IgG生成细胞在第18天降至对照组水平,盲肠、脾脏和法氏囊中的IgG生成细胞数在第22天仍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中药复方的筛选(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人工感染发病方法,对由常山,柴胡,青蒿、白头翁,地榆,黄芪等十多味中草药按照不同的组成和配比组成的12个中药复方的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方6和12效果最佳,抗球虫指数分别达131.13和132.15,较感染不给药组分别提高了138.85%和140.71%,存活率也均达100%,相对增重率分别为71.13%和73.15%,较感染不给药组分别提高了17.23和19.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雏鸡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后鸡血清蛋白醋膜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E.tenella卵囊感染雏鸡,通过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检测 5种血清蛋白百分含量的变化。分别在感染后 3d和 7d进行采血检测。结果如下:试验组的蛋白 (% )在感染后 7d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的α_1球司法部白(%)在感梁后7d比在3d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的γ球司法部白(%)在感染后7d极显著高于3d和对照组(p<0.01)。α_2球司法部白(%)在组间和组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将无球虫雏鸡随机分为2组,在9日龄和16日龄分别进行首免和二免。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球虫抗体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雏鸡的抗体水平动态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并且在二免后第11天出现峰值(0.398),其后稳定地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照组抗体水平稳中有降。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表明,紫外线减毒柔嫩艾美耳球虫YL株有较强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球敌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秦皇岛株的效力,选择68只海兰褐公雏随机分成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球敌1组(0.2mL/L水)和球敌2组(0.4mL/L水),每组17只鸡.在14日龄,除阴性对照组外,每只鸡接种1.2×105个柔嫩艾美耳球虫.结果表明,球敌1组和2组鸡的ACI分别为186.63和187.06,表明球敌属高效抗球虫药,且促生长作用显著,整个试验期内的增重分别比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提高65.16%(P<0.01)、55.20%(P<0.01),6.63%(P>0.05)、0.21%(P>0.05),并能显著缓解因球虫感染引起的Hb含量的下降,提高胸腺和法氏囊指数.  相似文献   

16.
柳洪洁  牛钟相 《中国家禽》2007,29(10):16-18
在对雏鸡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6、8、13、20天,分别对感染雏与未感染雏盲肠内容物中梭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乳酸杆菌、类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和肠杆菌等8种主要正常菌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在球虫感染第20天,感染组有益菌如乳酸杆菌的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有害菌如梭杆菌、葡萄球菌数量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其中梭杆菌差异显著(P<0.05),葡萄球菌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
将试验鸡分为5组,每组1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鸡均用柔艾美耳球虫(E.tenella)进行免疫和攻毒接种,其中3组分别给予氨基胍(AG),N^W-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和L-精氨酸(NOS底物,L-Arg)处理,结果表明,血清中NO^-2浓度以AG处理组最低,L-NAME处理组和L-Arg处理组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但都显著低于免疫攻毒组(P<0.05),AG处理组盲肠肥大细胞(MC)数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极显著地高于其他组(P<0.01),免疫攻毒组盲肠MC数明显高于L-NAME处理组和L-Arg处理组,而L-NAME处理组与L-Arg处理组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AG处理组鸡盲肠组胺(HT)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LAME处理和L-Arg处理组的HT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都高于空白对照组而你于免疫攻毒组。体外试验明,磷酸组织胺能够明显抑制伴刀豆球蛋白A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诱导增殖作用(P<0.01),结果提示,E.tenella感染鸡盲肠MC数与HT含量之间未见明显的相关性,活化的MC或其分泌物HT和NO产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另一方面,NO也可能抑制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用单卵囊接种技术培育了山东株(S)和黑龙江株(H),然后将山东株(S)和黑龙江株(H)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孢子化卵囊同时喂给雏鸡,收获卵囊,提取基因组DNA,再利用RAPD技术对它们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分析了19株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的DNA分子,确定了1株为山东株和黑龙江株的杂交株(F1)。这一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球虫的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鸡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后某些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日龄AA鸡36只均分为3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经口感染E.tenella卵囊35万/只和7万/只,第三组为对照组,对病鸡10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如下:(1)血清葡萄糖含量在感染后5天(5天)和8天与感染前(0天)无显著差异(P>0.5)。(2)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的含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在5天均显著低于0天(P<0.5),第一组所降的幅度较第二组大,其中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在两组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5);甘油三酯含量和磷酸磷酸酶活性在8天继续下降,其他指标在8天都有不同程度回升。(3)两感染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第一组的血清尿酸含量在5天显著高于0天(P<0.5),到8天又回落。第二组尿酸含量在0天、5天和8天之间无显著差异。(4)球蛋白含量在5天和8天均显著高于0天(P<0.5)。(5)胆碱酯酶活性在第一组的8天显著高于0天和5天(P<0.5),在第二组的0天、5天和8天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将山东株(S)与吉林株(J)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通过单卵囊技术接种雏鸡,收获卵囊后提取基因组DNA,利用RAPD技术分析DNA,筛选出杂交株(F1),再用该F1代与黑龙江株(H)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单卵囊接种雏鸡,相同方法鉴别筛选,确定了1株为山东株、吉林株和黑龙江株三个地理株的杂交(F2)卵囊。该结果为深入研究球虫的免疫机制奠定了基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