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产品供应链中供应商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演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供应链中,供应商的选择对企业竞争以及整条供应链的效率都至关重要。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价格等因素是核心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从供应链中农产品供应商角度出发,构建了对其进行绩效评价的16个指标,并以某一加工企业为例,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物流中心的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运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多宏  李愈  赵红霞  张江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87-7590,7594
简述了封闭供应链的概念;介绍了以物流中心为核心企业的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构成及农产品物流中心作为核心企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农产品物流中心作为核心企业的作用,即农产品物流中心具有信息交换、集散、储运等功能;提出了农产品物流中心作为核心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包括具有稳定的收益预期和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规模、较强的号召力和供应链管理思想。从农产品物流中心(包括转运、仓储、流通加工节点及信息平台、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生产基地、生产资料供应商、零售商4个方面探讨了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功能设计。进而在研究基于物流中心的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运作目标和服务对象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运作思路:物流中心以当地主要农产品为依托,以大宗农产品集散为主;选择恰当的战略合作伙伴;与合作伙伴签订契约;执行供应链运作方案;维护供应链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产品供应链处于重要地位。本文则是选取大连地区农村合作社的农产品供应链数据建立公式与模型,运用SCOR模型从该模型的五个过程进行论证构建三层次模型,同时考虑农产品供应链的特殊性,三层次与农产品供应链的供应商、核心企业和顾客进行对应,做出对农产品供应链的不同影响因素的分数做出评价。从而影响核心企业对最上游供应商的选择,得到对核心企业选取供应链的上下游的影响意见,有助于提高大连市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王多宏  李愈  赵红霞  张江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167-3168,3174
界定了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定义,它由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顾客)5方构成。分析了分销商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面向上下游企业的农产品订单作业成本、库存成本和供应运输成本3种,并据此建立了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概念模型。通过动态规划的思想构建了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的4阶段优化模型,即在农产品供应链具有约束条件、销售量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考虑具有动态系统和约束条件的供应、生产、分销、零售4阶段的库存成本、供应运输成本和订单作业成本之和的优化问题,从而为供应链管理中的各项分析和决策活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信息不对称是农产品供应链上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主导因素,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从整体上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分析。将供应链主体简化为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用典型问题分析方法,将消费者和政府作为典型的委托人,农产品零售商和生产(加工)企业作为典型的代理人进行单独分析,分别建立农产品零售企业与消费者,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与政府间的博弈模型,得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影响企业供应安全农产品的主要因素是零售企业提供不合格农产品的损失和政府监督成本的高低的结论,并基于中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研究指出"社会共治"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蜀晋  杨庆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206-19208
分析了构建基于3PLs的农产品供应链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表明3PLs能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3PLs使物流服务同质化经营变为专业化经营;3PLs使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主体联盟化。构建了基于3PLs的农产品供应链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该结构包括网络通信层、软硬件环境层、数据库层、应用层4个层次,含集中控制、运输流程管理、物资车辆调度、客户关系、仓储管理、客户查询、财务管理7个功能模块;并提出了基于3PLs的农产品供应链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3PLs的管理主要包括采购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计划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7大模块,从而得到农业企业内外部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基于3PLs的农产品供应链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信息的有效共享,使之围绕3PLs核心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依靠供应链网络体系建立固定关系的供应链,能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7.
以单个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依据供应商采取的保鲜温度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保鲜成本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研究收益共享契约下供应商的最优保鲜温度设定问题。首先对比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2种情况,得出设计契约可以改进供应链效用;其次建立收益共享契约模型,以协调供应商的保鲜成本与效用的关系;最后求解出最优保鲜温度对应的契约参数取值,在保证生鲜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供应链效用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供应链内部,生产者与监管者、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共同决定了生产者最终行为,影响农产品的安全供给。本文研究了农产品供应链主体之间、供应链主体与消费者及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问题,结果表明,在一次性市场交易中的博弈结果为上下游企业必然选择"劣质、低价",而无限次的博弈为"优质、优价"的安全供给创造了可能性;企业也可能为了长期利益选择合作,实现食品安全供给;消费者在交易和博弈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弱势地位,被迫承受较低的农产品安全境况,促进了农产品生产者掺假行为。提出要依靠不断完善的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介入,采取有效政策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供给。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生鲜农产品受产品新鲜度的影响,以联合契约对生鲜农产品三级供应链协调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构建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模型,分析集中决策下生鲜农产品的最优订购策略。然后在分散决策下,考虑生鲜农产品的价值损耗成本,设计供应商-分销商采用回购契约,分销商-零售商采用期权契约的联合契约机制;并对比研究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均采用期权契约的决策模型。最终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考虑价值损耗因素,联合契约可以实现生鲜农产品三级供应链协调;且在以供应商为核心主体的供应链系统中,供应商更偏向于采用联合契约,以分销商为核心主体的供应链系统中,分销商更偏向于采用期权契约。  相似文献   

10.
秦立公  张勇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215-218
新零售下,农产品供应链成本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农产品供应链需要更多的资金促进整体的改造和升级.而供应链金融的运用与创新,正是新零售下农产品企业寻求新增长点的关键动力.在农产品供应链容易出现资金缺口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以及销售环节,对银行与农产品中小企业进行博弈分析,并通过数值仿真,发现:在生产环节二者均衡较为稳定,而在加工环节与销售环节均衡点不断向右下方运动,银行给予农产品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可能性将随着贷款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世界级城市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级城市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可分为“市场流通”和“市场外流通”两大部分。市场流通,即农产品经各类批发市场集散、交易、形成价格后,经零售市场最终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市场外流通,则指农产品不经批发市场交易而径直转移到零售机构、消费团体或出售给个体消费者的过程。该课题研究了东亚模式东京都、西欧模式巴黎、北美模式纽约等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模式,总结了上述三大世界级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建设模式及其经验教训,可为领导和农产品流通管理部门及流通企业研究与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提供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消费者健康、三农发展、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重大问题,是一项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批发和零售各环节的复杂系统工程,亟须从供应链视角探寻管理措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是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主体,以提高农产品供应链产业化程度、标准化程度、市场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在实践中形成了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源头控制型、加工控制型、流通控制型、终端控制型和营销控制型等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既要加强内部控制,又要加强与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同时应注重法律、媒体和市场等农产品供应链环境因素。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应立足各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科技进步和消费需求变化等实际,进行角色选择和职能定位,选择内部控制、外部协同和环境调适等质量安全管理路径,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整体最优。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供应商利他偏好和过度自信,建立农产品供应链激励机制模型,同时分析了供应商仅具有利他偏好、供应商同时具有利他偏好和过度自信2种情形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问题,且得到了供应商和零售商双方努力投入、农产品质量以及供应链整体效用的最优解,进而分析了利他偏好和过度自信对供应链质量激励的影响。结果表明,供应商的利他偏好和过度自信能够显著影响供应链的最优决策,且能够提高双方努力投入、农产品质量以及供应链整体效用。此外还表明,收益分享系数对双方努力投入和供应链效用也具有显著影响。最后采用数值分析验证了利他偏好和过度自信对农产品供应链激励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第二节2019年农产品电商现状2019年中国农产品电商现状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总结,即农产品网上期货期(货权)交易、农产品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农产品B2B网上交易、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农产品跨境电商。一、农产品网上期货(期权)规模增加2019年郑州、大连商品交易所先后上市红枣、粳米期货品种,上海、郑州、大连三个交易所先后上市天胶、棉花、玉米三个期权品种,加上以前苹果、生猪、白糖、棉花等农产品期货,形成特有的期货板块,并且创新了许多农产品期货+期权+保险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探索了网上基差交易。  相似文献   

15.
对农产品二级供应链系统进行研究,在确定系统边界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产品二级供应链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并对因果反馈回路进行分析。构建了农产品二级供应链系统动力学流图,并以广州市某农产品零售企业为背景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农产品二级供应链系统上游批发商比下游零售商具有更大牛鞭效应。对零售商和批发商补货延迟进行敏感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批发商补货延迟对批发商的波动性影响较大,供应链决策者可以考虑把批发商库存设定在离农产品种植地靠近的地点来缩短批发商补货延迟时间,达到降低供应链牛鞭效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产品交易过程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应在传统的电商平台基础上,构建农产品交易大数据,建立农产品交易云服务和云应用,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的业务和管理协同,以促进现代农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中构建了单渠道、供应商开通直销渠道和零售商开通直销渠道3种渠道结构,以零售商为Stackelberg领导者,针对生鲜农产品在价值损耗和消费者需求等方面进行特征分析,重点探讨了市场偏好、生鲜农产品价值衰减系数和有效价值期3个参数对生鲜农产品在双渠道供应链决策中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价值衰减系数增大、有效价值期缩短,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和线下价格都会降低;零售商开通直销渠道并不会影响供应商的批发价格决策;当供应商开通直销渠道时,零售商的线下价格随着网络直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提高,供应商的直销价格随着网络直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提高;当开通直销渠道时,总利润会随着直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先减少后增多。  相似文献   

18.
杨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36-16338,16341
通过综述前人观点,介绍了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的内涵及特征。构建了由核心网络和支撑网络所组成的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并简述了这种供应链的3种运作模式: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模式;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模式;以连锁零售企业为核心的模式。并对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表明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能使得农业产业集群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和知识共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敏捷的市场适应能力、独特价值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网络销售渠道与传统销售渠道并存的双渠道销售模式。双渠道销售模式可以实现渠道间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更好地满足顾客差异化购物偏好、提升客户忠诚度、提高供应链效率。通过构建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模型,研究由供应商与零售商组成的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混合渠道协调问题,探讨收益共享契约参数变化情况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最终目的是使分散状态下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等于集中状态下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因此,通过合理设置收益共享契约参数,能够实现传统销售渠道与网络销售渠道的协调。为了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零售商需将其传统销售渠道的部分收益共享给供应商,以换取较低的批发价格;供应商愿意提供较低的批发价格,而不愿共享较多的网络销售渠道收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随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不断融合,物联网、冷链物流的发展,新零售等新兴模式的不断涌现,生鲜电商近些年成为电商细分行业中迅猛发展的重要品类之一,为确定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的影响因素及量化各因素影响程度,给政府和生鲜电商企业提出建议和意见。方法运用德尔菲法选取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影响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各个因素对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的影响力度。结果影响国内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相关因素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国内生产总值、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生鲜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网络零售规模、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生鲜产品规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冷链物流仓储规模、农产品冷链物流总额、城镇人口规模。结论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是推动国内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额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国内生产总值(GDP)、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生鲜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网络零售规模对国内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规模增长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生鲜电商企业可以线上线下共同发展,降低物流配送方面的成本,严控生鲜电商产业链关键环节,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