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夏南部山区杏鲍菇生产过程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是宁夏南部山区菌草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厂化生产方式需要一套符合杏鲍菇栽培特点的生产控制流程和管理方法.基于MCGS组态软件设计开发的杏鲍菇生产过程监控系统,涵盖杏鲍菇生产过程中培基配料、装袋、接种、出菇等各个工艺环节.通过实时监控,可以直观而准确地反映杏鲍菇生产过程的运行状态,符合宁夏南部山区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控制需求,为杏鲍菇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管理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杏鲍菇为代表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是最具现代农业特征的产业化生产方式.为此,结合宁夏南部山区发展菌草产业的实际需求,从机械本体结构和伺服控制系统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杏鲍菇固态接种机的设计方法.其中,培养基自动传送系统、菌种推进系统、曲柄滑块机构以及整机的三维数字化模型采用CAXA和Solidworks进行设计;控制系统以可编程序控制器为核心器件,结合变频调速技术和步进控制技术实现整机的自动控制,模拟运行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杏鲍菇生产溯源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应用温湿度传感技术、DTU数据远程传输技术、ZigBee无线局域网建立、组态王监测及数据库管理技术。用户通过上位机监测平台能查看系统对菇棚内温湿度数据的报警记录、实时监测、历史记录,也能向数据库录入某批次杏鲍菇的生产厂家编号、接种日期、生产批次、培育期时间、出菇期时间、各环节操作人员编号等生产信息。系统还用图示的方法对杏鲍菇整个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进行直观和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杏鲍菇是珍稀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栽培杏鲍菇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总结杏鲍菇栽培技术要点,详细介绍出菇前后各阶段管理及采收的方法,以期为杏鲍菇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只有人工和半自动机型,生产效率低、接种量精度差、污染率高,不能达到食用菌袋栽规模工厂化生产要求。根据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生产技术要求,对食用菌液体接种的自动运输、定位接种、检测等自动化连续作业进行研发设计,分析柔性接种定位难、接种量不均匀、污染率高等问题,提出了规模化生产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机研发设计方案,可极大提高接种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我国食用菌行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气动PLC控制的食用菌锥形种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食用菌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食用菌锥形种木的生产机械。该机械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以气缸作为执行元件,具有自动送料、削尖和下料3种功能,可与枝条生产机械、自动接种机械和装袋机等一起组成食用菌接种生产线。实验表明,该机生产锥形种木的效率为6个/min,是人工生产效率的12倍,且具有质量稳定、能够连续工作的特点。目前,该机已批量生产并将陆续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7.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杏鲍菇生长发育过程,应用多传感融合技术、GPRS无线通讯技术、组态王监控技术及图像传输技术实现对温室内主要环境因子及杏鲍菇生长发育过程的无线远程监控及数据采集存储。应用Matlab数据拟合工具箱,完成对室外及缓冲区环境因子的数据拟合。该研究为将来分析温室内外环境因子与杏鲍菇生长发育状况的数据关系,建立适合于西北冷凉地区生长的杏鲍菇数学模型,以及工厂化周年化生产杏鲍菇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产化苹果汁生产工艺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苹果汁的加工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约在1930年,始于欧洲和美国,北美的苹果汁工业化生产大约始于1937年。我国的苹果汁生产近年已初具规模,国内不少企业从意大利、德国、瑞典和美国引进现代化的苹果汁生产线。也有许多企业采用国产化苹果汁生产线  相似文献   

9.
菇棚内环境因子的有效控制与自动化调节是杏鲍菇周年化生产得以实现的关键。依据宁夏南部山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杏鲍菇的生长特性,运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和MCGS组态技术,设计了一种区域适用的菇棚环境监控系统。其中,以可编程序控制器为核心的硬件组态和上位机监控界面的开发是系统设计的关键。模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克服气候变化对菇棚温、湿度及CO2含量的扰动,符合宁夏南部山区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以区分大规模定制与大规模生产的异同为切入点,在阐明产品标准化、模块化之于大规模、多品种、低成本生产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用户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介入特征,较为全面地讨论了大规模定制这一全新制造理念的缘起、优势、类型及实施模式.并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实际,提出了"准大规模定制"的概念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