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于奎 《茶业通报》2003,25(1):24-24
金寨县张冲乡位于大别山响洪甸水库上游山区,现有茶园面积406.7hm2,其中地处海拔500m以上的高山茶园就有43.5hm2。这些高山茶园是70年代开辟栽植的,大多属单行栽梯式低产茶园。从90年代末开始我们就对这些低产茶园逐年进行了改造。由于这些改造的高山低产茶园地处高山地区,森林覆盖度大,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昼夜温差大,很适宜栽培高山反季节蔬菜。因此我们在低产茶园改造过程中,夏季在茶园套种高山蔬菜,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收益来弥补由于低改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对茶树萌发的新梢起遮荫保水作用,对茶…  相似文献   

2.
李述经 《茶业通报》1992,14(3):27-29
茶园土壤是茶树的生长基地,土壤肥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发育和茶叶的产量质量。新垦茶园由于红黄壤的土质酸瘦粘重板结,有机质缺乏,合氮量低,缺磷少钾,极不利于幼龄茶树的成长。因此利用幼龄茶园,树冠覆盖度低,行间土地空旷时期,进行绿肥间作用以压青,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氮、磷、钾肥分;由于有机物质的积累,能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质疏松,增强渗透性,提高土壤的透气、吸水蓄水和  相似文献   

3.
罗新民 《茶业通报》1998,20(1):21-22
宁国市园艺场1991年拥有茶园415亩,由于多年重采轻管,单施化肥,不施有机肥,主采春茶,轻采夏茶,不采秋茶,茶树形成"二层楼"现象,没有像样的树冠采摘面,芽叶密度小,重量轻,经济效益差。1991~1992年,连续两年对220亩低产茶园分期分批实施综合技术改造,主要抓了更新树冠,加强肥培,适时轻修剪,早采多产名优茶几个重要环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综合改造技术措施(一)改造树冠为了尽量减少当年茶叶经济效益的损失,同时保证茶树改造后的恢复,1991年5~6月分两批改造了120亩低产茶园。5月中下旬,对20亩树冠和骨干校都已…  相似文献   

4.
要实现茶园优质高产高效,必须通过人为修剪培育高产树冠,但茶园高产树冠培育不是单纯的修剪,而是系统、综合的技术措施。目前全国新建茶园比例大,找出当前茶园高产树冠培育存在问题,寻找茶园高产树冠培育路径,供大家在生产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于1982年对凫峰杨树林间种乌桕林茶园的茶叶生化成分、茶园光照、温度和土壤主要浓化性状以及经济效益、适宜密度等六个方面的调查分析(已发表于本所84年二期“茶叶科学简报”)。结果表明,茶园间种乌桕林深刻影响着凫峰场树林绿茶的品质。但  相似文献   

6.
不同贮藏方法对庐山茶树种子活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茶树抗寒能力是发展高山茶园的重要环节,播种繁殖是引种抗寒品种建立高山茶园的有效方法,茶树种子活力是影响茶树种苗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室内盒藏、冰箱冷藏和茶园堆藏的条件下,采用"茚三酮溶液显色法"和"TTC定量法"对茶树种子的氨基酸外渗量、脱氢酶活性等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堆藏法能够较好地保持茶树的种子活力,出苗率高,幼苗健壮,是高山茶园种苗繁殖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高山茶园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生长发育的茶叶内含物丰富,香味浓,品质优。常言道:高山出好茶,这是一般平原丘陵茶叶无法媲美的。但高山茶园由于冬季寒冷和早春寒潮的侵袭,常使茶树遭受冻害,造成茶叶减产、茶农减收。笔者对高山茶园茶树防冻技术进行多年探究,总结了一套综合防治冻害的措施,防治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选择抗寒品种高标准建园,为茶园抗寒打好基础我国茶区辽阔,南北纬度跨越大。南部茶区栽培  相似文献   

8.
潜山县现有茶园总面积3万面,其中60年代前后发展的茶园约占15%,这部分茶园由于当时建园基础差,栽培管理粗放,树势减退,单产水平低。而七十年代后期发展的部分茶园,树势也在衰退,使低产茶园面积比重扩大。据统计,全县2.5万亩成龄茶园中,亩产低于25公斤的茶园约达8000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1/3。在这些茶园中,多数树龄不算太大,骨架基本完好,但由于不修剪或修剪不当,采摘过度致使树势衰退,有的树冠形成“两层楼”,叶层薄,叶面积指数低,鸡爪枝也大量出现,茶叶单产明显下降。根据目前  相似文献   

9.
王世斌 《茶业通报》1993,15(3):15-16
一、建立立体茶园的意义立体茶园是指在垂直面上,进行多层次利用,被选用的种群依光照的递减而占有不同的垂直位置,出现在地面上不同的高度和地面下不同的深度,形成“树木—茶树”两层结构或“树木—茶树—农作物或药材”三层结构的茶园。其目的在于挖掘土地资源的内涵潜力,采用经济合理的现代化栽培技术,进行集约化调控栽培,以较低的经济投入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实行机采的茶园,绝大多数是原来手工采茶的群体品种茶园,经过适当树冠改造后实行采茶机采茶,这类机采茶园由于茶树品种混杂,生物学特性差异,常会产生一些不利于机采的因素,从而降低采摘鲜叶质量。另外,机采茶园我们目前多数是实行春茶手工采摘幼嫩的名茶,至春茶末期和夏秋茶才使用采茶机采摘大宗茶或乌龙茶鲜叶原料,这样也会影响树冠采摘面,都必须在机采前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才能使机采达到最佳效果。1整平树冠面对于已实行机采的茶园,虽然原来已在秋茶时形成了平整的树冠面,但是,春茶萌发时茶树品种不同,发芽时间不同、生长快慢也有…  相似文献   

11.
茶树"矮、壮、阔"树型是丰产、优质茶园的主要特征。而形成"矮、壮、阔"树型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对茶园进行综合修剪法。由于茶树修剪劳动强度较大,加上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城务工,致使不少茶园形成"小老树"、"二层楼"和茶树冠面生产小桩数减少,造成茶企和茶农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我们针对茶叶生产中的现实难题,遵循茶叶生产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发展规律,连续四年开展了人工修剪与机械修剪的工效、效益和产量综合因子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玉米间种草木樨是黑龙江省在中、低产地区生产上开辟的肥田养畜新路。试验示范面积已达11.5万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我所于1986~1988年,在本所试验田进行了玉米草木樨间种效应研究,旨在揭示间种效益产生机理,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广西地方优势作物木薯与绿豆间种的标准化栽培,指导农户进行科学合理生产种植,良种良法配套,以获取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木薯间种绿豆生产的选地整地、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绿豆收获等方面阐述木薯间种绿豆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张宿宏 《茶业通报》2001,23(2):34-34
高山茶以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 ,造就其特有品质 ,这已是众所公认的实事 ;而高山茶因不施用化肥、农药少、无污染、保持了绿色食品的特征。如何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 ,以带动茶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将有十分广阔的前景。1 高山茶的现状与利用情况高山茶区因其地理条件所限 ,交通、信息闭塞 ,多数是落后贫困地区 ,大多存在茶园产出水平低 ,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状况。1 .1 茶园投入与产出水平低 首先 ,经常性生产投入低 ,生产管理粗放 ,广种薄收。其次 ,多数茶园建园早 ,年久失修 ,树龄老化 ,茶园立地条件受到破坏 ,生存条件恶化。第三 ,群体种…  相似文献   

15.
正一、茶树栽培技术茶树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栽培地区年降雨量在1 000~2 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5~25℃之间,以酸性红黄壤、黄壤、红壤的高山丘陵环境为宜。1.茶园建设选择无污染的生产基地,沿高山丘陵山地等高线开垦梯田带状茶园,茶园施足有机肥,选用优质、抗病虫茶树品种,种植绿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对于铅污染严重的茶园采用有效的铅污染调控技术,选用铅污染的改良剂(钙镁磷肥、白云石粉和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糯玉米高山反季节栽培适宜种植密度,通过糯玉米‘闽糯0018’闽东高山反季节栽培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在5.7万株/hm2时,鲜苞商品性状和产量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协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密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鲜苞产量及经济效益。糯玉米‘闽糯0018’闽东高山反季节大面积栽培时种植密度应控制在5.7万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一、高山名茶过去历代只是为少数王公贵族与文人雅士作为贡茶而生产,以致数千年来高山名茶无法成为大众化的商品为市场的需要服务。高山茶晶质肯定比平地、丘陵茶好。但生长期短。冻害严重。有成园困难。产量低而不稳等缺点,笔者在庐山植物园从事庐山高山茶的试验研究与调查数年,从理论与实践上基本解决了茶园管理中的一些问题。特整理报道。  相似文献   

18.
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人工复合茶园生态系统利用茶树耐阴喜湿、且植株为灌木或小乔木、根系较浅等特点,合理选择不同高度树冠和根系深浅的植物,组成2~3层林冠及地被层的生态系统。它强调物种间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充分利用地力,并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良好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生态平衡施肥与有机茶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金  杨普香 《茶业通报》2004,26(3):117-118
“生态平衡施肥”模型是同时满足高产、低投、无污染、优质等多目标的最佳肥料投入组合。本文就“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在有机茶园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指导有机茶生产,而实现有机茶园施肥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最佳,使有机茶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试验目的夏茶前后的茶园锄草工作,由于春夏茶采摘间隔短,又恰好是夏收、夏种农忙季节,因农活忙、季节强、劳力紧,故多年来茶园夏锄工作,只少数因间种而锄草外,专业茶园是大都不锄草的,对茶叶产量、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再者,夏季暴雨多,锄松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