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山楂粉蝶核型多角体病毒(AporiacrataegiNPV简称AcrNPV)对其4龄虫食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为50%左右,病毒浓度为3.325×107PIB/ml时,AcrNPV毒力强,杀虫效果好。第9d,20h感病幼虫的死亡率达100%。感病幼虫与健虫食量相比,1~3d下降16%;4~6d下降46%;7~9d下降82.4%。因此在山楂粉蝶幼虫3龄末,4龄初施毒防治,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山楂粉蝶的生物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莉 《北京农业》2008,(5):33-34
1 山楂粉蝶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利用山楂粉蝶幼虫被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后,初期行动迟缓。体色呈微黄褐色。死亡前以尾足或腹足攀住枝干,头部下垂或稍抬起。病死幼虫尸体薄脆,稍触即流出红褐色液体。感病幼虫1-3天食量下降16%。4~6天下降46.8%。7~9天下降82-4%,田间自然感病率37%~42%。每株喷15升病毒液。或每株用病毒死亡虫尸3~4龄幼虫12~13头,  相似文献   

3.
蜀柏毒蛾核多角体病毒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病毒悬液浸渍柏木叶,饲喂感染3龄初蜀柏毒蛾幼虫,感染浓度与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式为y=3.335+0.314x;LC50值为2.036×105PIB/ml.以4×106、4×107和4×108PIB/ml3种浓度病毒感染3龄初幼虫,其LT50值分别为7.84、7.61和6.85d.试验表明,同一浓度病毒(4×107PIB/ml)对不同龄期幼虫的感染力不同.幼虫死亡率随龄期增大而降低,从2龄的89.5%降到5龄的67.07%;LT50值随着龄期增大而延长,从2龄的6.88d增加到5龄的8.45d.温度对幼虫感病死亡速度有一定影响,但对总死亡率影响不大.病毒在冰箱中(4℃)保藏一年,对其活性影响不大,而在室温下保藏一年,其感染力下降46.3%~54.7%.  相似文献   

4.
质型多角体病毒(CytoplasmicpolyhedrosisVirus,简称CPV)感染赤松毛虫幼虫后,幼虫死亡率随感染龄期的增大而减小,随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增大;老熟幼虫感病后死亡率低,但幼虫化蛹死亡率高达533%.羽化率仅为251%~275%,成虫产卵量比未带毒成虫产卵量减少409%,部分成虫甚至不产卵,卵孵化率较对照低10~20个百分点,且子代幼虫带毒率高达611%,死亡率达498%.CPV与Bt混用,可迅速降低幼虫的取食量,处理后第5天幼虫的排粪量约为单用CPV的1/2~2/3,LT50值最大差36d,LT90值最大差69d.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于1982,1987,1988和1992年在东北地区的辽宁海城、沈阳、大连和吉林公主岭4个观察圃中系统观测了含有不同抗白粉菌基因的小麦品种和拟等基因系的白粉病病情:Pm1、Pm5、Pm7及Pm3a或Pm3b和Pm3c的病情均达20MS以上,感病严重.Pm2+6,Pm2或Pm4抗性较强,病情仅达0~5HR.采用离体活动圃鉴定法观测表明:1987~1988年各病圃白粉菌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为:V7(67.2%~80.4%,平均74.0%),V1(67.9%~78.1%,平均73.1%),V3c(61.9%~71.4%,平均67.6%),V5(62.3%~73.1平均67.3%),V3c(43.0%~51.8%,平均48.7%),V3a(32.7%~47.8%,平均39.5%),V5(15.6%~26.5%,平均20.25%);出现频率较低毒力基因为V2+6(0%~1.6%,平均0.51%),V2(2.1%~7.6%,平均4.05%)和V4(5%~12.6%,平均8.6%)。  相似文献   

6.
油菜茎象甲的生物学特征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茎象甲原是陕西渭北塬区白菜型冬油菜上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对关中甘蓝型冬油菜的为害也越来越重,被害株率达45.0%~65.0%,受害株减产50%左右。幼虫平均历期一龄5.5d,二龄5.4d,三龄至四龄合计为7.0d,前蛹期与蛹期平均共24d左右;幼虫发育起点温度7.67℃,幼虫期需有效积温149.9日度,蛹期发育起点温度7.90℃,有效积温221.3日度。同时,对久效磷-羊毛脂涂茎防治幼虫的效果进  相似文献   

7.
在落叶松人工林内利用落叶松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ZrNPV)对落叶松绶尺蠖2、3、4龄幼虫进行了防治。使用浓度为103×107PIB/mL的防治效果: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73.53%;4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67.51%。使用浓度为1.03×108PIB/mL的防治效果:2龄虫校正死亡率为90.81%;3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89.47%;4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86.49%。同时证明落叶松绶尺蠖幼虫的龄期越小其死亡率越高、致死时间越短.防治的最适虫龄以2或3龄幼虫为佳。  相似文献   

8.
AcNPV对甜菜夜蛾二龄幼虫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甜菜夜蛾二龄幼虫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两种毒株采用生物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对AcNPV两毒株杀虫毒力及杀虫速率的分析表明:以甜菜夜蛾活体增值的AcNPV A株(LD50=131.8PIB/头)比用草地贫夜蛾细胞株(Sf9)增殖的AcNPV B株(LD50=1696.8PIB/头)毒力要高10倍,而毒杀速率,也以AcNPV A株(LT50=4.46d)比AcNPV B株(LT50  相似文献   

9.
利用Browder和wolfe分别提出的毒力频率法比较了河北、山东、河南和陕西4省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基因及其频率、分布和组合,为相应抗性基因及其组合的利用和布局提供依据。结果表明:V2a、V3c等7个基因在4省的相对频率均在14.71%以下,属于稀少毒性基因;V2d,V3c等7个基因的频率均高于50.96%,属于优势毒性基因;V11,V20,V27,和V32的频率为15.87~49.15,属于中间类型;V1,V2b等11个毒性基因的频率在4省间则有较大的差异。各省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毒性基因频率较低的相应的抗性基因。在毒性基因组合方面,在6个优势毒性基因中,V3Rg,10,17,23,26和V3Bg10,14ab,17,26在4省均为优势组合,频率均在9.68%以上。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绶尺蠖(ZetheniarufescentariaMotshulsky)核型多角体病毒(ZrNPV)是一株对落叶松绶尺蠖幼虫具有很强感染力的病毒。本文主要对多角体进行了电镜扫描及超薄切片观察,对该病毒的致病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多角体大小为0.8~2.3μm,形状为三角形、四角形至不规则形;病毒粒子为杆状、多粒包埋,大小为180~230×30um。该病毒在自然界发病率为75%以上;室内用1.26×106PIB/mL~1.216×108PIB/mL;接毒试验其校正死亡率1龄幼虫为74.83%~96.23%;2龄幼虫为65.96%~96.81%;3龄幼虫为61.72%~91.55%;4龄幼虫为55.73%~93.56%。  相似文献   

11.
甜菜夜蛾颗粒体病毒毒力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菜夜蛾2—3龄幼虫为供试虫,对国内外首次发现的甜菜夜蛾颗粒体病毒(Laphygmaexiguegranylosisvirus,LeGV)进行了生物测定.在23—25℃相对湿度70%—80%下其样品死亡机率值与浓度对数值的回归方程是y=0.45x+3.76(r=0.99),LC50=572.4颗粒体·mL-1,LC50的95%置信区为158—2084颗粒体·mL-1.甜菜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对LeGV的敏感性不同,初孵幼虫敏感性最强,2、3龄次之,4龄幼虫极不敏感.此外,贮藏期温度对LeGV感染力的影响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葡萄透翅蛾幼虫是孵化后绝大部份蛀入嫩茎,仅有少数蛀食叶柄,被蛀嫩茎外部次日即现状淡紫红斑,故可凭此症状确定始孵育及虫量以指导防治,按幼虫头宽及体长分龄,今年始孵期为5月25日左右,5月26~30日主要为1龄,6月1~7日主要为2龄,6月9日,2龄仍占60%,但20%已进入3龄,初龄不能蛀穿茎节,遇节钻出虫道烟转移 蛀食,2龄后期,才能蛀穿茎节,3龄以后,才能蛀入2年生茎,2龄初期,转移率16.7%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烟草粉螟的生活史及发生消长规律、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重要天敌种类。在贵阳,该虫每年发生3~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分别在5月下旬、8月上旬和10月中旬形成3个虫口高峰。其重要的寄生性天敌为麦蛾茧峰,捕食性的有绥伦螨、肉食螨、家隅蛛等。在21~30℃,相对湿度70%~80%的情况下,成虫寿命5~12d,单雌产卵量约105粒,卵历期4~11d,幼虫6龄,历期29~67d,蛹期9~23d。3龄幼虫食量大增,被害烟叶呈中至大的孔洞,甚或只留叶脉。调查表明,烟包表面的幼虫数量明显高于烟包内部,低龄幼虫及越冬幼虫多分布在烟包表面及包内表层,而中高龄幼虫多分布在烟包内深层处。据此提出了一套集检疫、物理、生物、化学相结合的IPM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4.
福建明溪桃蛀螟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蛀螟为福建省桐棉马尾松(PinusmassonianaVar.tongmiangensis)的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明溪一年发生3代或4代,以3~4龄幼虫在虫苞内越冬,幼虫共5龄,翌年3月上旬开始活动为害,以幼虫吐丝将嫩梢针叶缀合成虫苞,取食针叶,为害期长(从上/3~上/11),常致嫩梢枯死.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80%敌敌畏乳油10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和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混合防治幼虫,均获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红星盘瓢虫生物学和捕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于(29.3±2.4)℃及(73.3±7.0)%RH的平均温湿度下,红星盘瓢虫世代历期平均需20.83d,其中卵期(2.23±0.42)d.第一龄至第四龄幼虫依次为(1.43±0.50)d,(1.05±0.23)d,(1.17±0.38)d,(2.61±0.53)d,蛹期(2.75±0.59)d,发育期的死亡率占所有供试虫数的56.15%,其中以卵期28.07%最高。雌虫的产卵前期平均需(9.59±3.18)d.雌虫平均产卵(79.24±61;45)个,每雌的日平均产卵量为(3.94±2.98)个卵,其日产卵高峰则以5~7日之周期呈现。雌雄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19.91±5.75)d和(12(71±5.39)d,雌雄性比为1.381:1.红星盘飘虫各龄幼虫期对橄橙垦室木虱若虫的日平均捕食量依次为(63.8±43.28),(101.9±49.09),(139.6±75.92),(189.13±44.93)头,成虫则为(369.59±27.41)头,且日捕食量呈6~8日之周期增减,红星盘瓢虫成虫对橄榄星室木虱若虫的功能反应方程为Na=0.8983Nt/(1+0.0004933Nt),符合HollingⅡ  相似文献   

16.
阿拉善左旗双峰驼阴道蝇蛆病是由黑须污蝇所致。其幼虫在驼阴道由Ⅰ龄发育为Ⅳ龄需5~7d.在阿左旗地区的7~8月间,在平均地温(上层深5~10cm)28.26℃、平均空气湿度55.66%的条件下,蛹羽化成蝇需12~14d.成蝇寿命为9~27d.该蝇以蛹的方式越冬。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及实地调查,明确了黄斑露尾甲生活史等基本生物学特性,并据此提出相应防治对策。该虫世代重叠明显,日平均气温达10℃为越冬后起始活动温度,每代历期约20~25d,其中产卵前期平均4.68d,卵期平均2.14d,一、二、三龄幼虫期分别为3.42d、3.2d和5.46d,蛹期平均为6.64d。12月以老熟幼虫、蛹、成虫越冬。防治宜用药帘击杀  相似文献   

18.
MDV感染鸡羽毛根病毒抗原和DNA的动态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羽14日龄鸡分别以马立克氏病毒(MDV)BJ-1株接毒,采集羽毛根作为MDV琼扩抗原和MDVDNAdot-blot杂交的动态检测样品。接毒后第10d至第8周的检测结果显示,鸡羽毛根MDV琼扩抗原及MDVDNA可分别在接毒后第14d(37.5%,3/8)和第12d(33.3%,3/9)检出;接毒后第17d至第5周,鸡羽毛根MDV琼扩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均大于80%;第6,7和8周时,则分别降至66.7%(4/6),50%(3/6)和40%(2/5)。而MDVDNA的检测,除1只鸡直到第4周才呈阳性外,其余在接毒后第14d至第8周中均保持100%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核桃叶制茶时适宜的杀青温度为80~100℃,杀青时间为3~5min。核桃茶叶富含Vc和黄酮类物质,而茶多酚含量只4.5%,核桃茶汤中Vc及黄酮类含量比龙井茶汤高3-4倍,就Vc浸出量而言,在水温90~95℃时,核叶茗与三泡台的最佳冲泡时间分别为5~7min和7~9min。核叶茗营养成分含量高,香气浓,口感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以甘蓝(bressicaoleracea)子叶为外植体,成功地将抗潮霉素(Hyg~r)基因和抗卡那霉素(Km~r)基因导入甘蓝品种,培育出转基因植物的技术研究成果.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IAA2mg/1,BA4mg/1,蔗糖20mg/1和琼脂8.0mg/1,进行高再生率基因型选择,结果19个品种的再生芽发生率在0%~90%之间。对高再生率的品种进一步试验,进行不同激素浓度的适宜培养基的选择。结果表明:以IAA3mg/1和BA4mg/1的MS固体培养基诱导甘蓝子叶,其再生芽发生率高达95%~100%;每个外植体平均可诱导出2.4~3.9个再生芽。抗生素耐性试验结果指出,培养基中含有500mg/1羧苄青霉素几乎时再生芽的发生率和再生芽个数无影响,只是诱导的再生芽相对发育缓慢,体态弱小。用卡那霉素和潮霉素所进行的致死试验结果是:虽然致死率因基因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培养基中含有Km20mg/1和Hyg20mg/1以上基本可以使所有的外植体死亡而无幼芽的再生。选择时期的试验结果显示,在外植体与EHA101农杆菌共培养3~l0d范围内,共培养6d和7d进行选择分别获得3%~5%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