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河北省中南部地区1994--1995年间,87个鸡场,3200万只鸡发生鸡包涵体肝炎的系统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病鸡发生以肝脏严重变性、坏死,并在肝细胞核内形成核内包涵体的特征性病变。同时,机体免疫器官发生广泛损伤,产蛋鸡生殖器官发迟缓或停滞。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利用鸡包涵体肝炎自然病例的肝组织,通过SPF鸡胚连续传代和鸡胚肾细胞培养,分离到一株鸡包涵体肝炎病毒HA株.该病毒株的核酸型为DNA、无束膜、对乙醚、氯仿具有抵抗力;且其对酸有抵抗力,对热敏感。电镜观察发现,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80~100nm。用2、3、4、5、8型的标准阳性血清迸行中和拭验,证明HA株为血清型2型。回归试验表明HA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利用鸡包涵体肝炎自然病例的肝组织,通过SPF鸡胚连续传代和鸡胚肾细胞培养,分离到一株鸡包涵体肝炎病毒HA株。该病毒的核酸型为DNA、无束膜、对乙醚、氯仿具有抵抗力;且其对酸有抵抗力,对热敏感。电镜观察发现,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80-100nm。有2、3、4、5、8型的标准阳性血清进行中和试验,证明HA株为血清型2型。回归试验表明HA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以自行分离的野毒FAV—b株的肝组织毒、细胞培养物,分别经尿囊接种于13日龄鸡胚,继续孵化至18日龄,断孵移至4℃冰箱处死进行系统的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本病毒主侵肝脏,引起变质性肝炎、肝出血,少数例发生肝包炎,镜检在高度变性的肝细胞内出现嗜碱性或嗜酸性核内包涵体与本病的特征性病变,具证病意义;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核内有晶格状排列、直径70~88nm的病毒粒子,同样的病毒粒子也见于胞浆内。脾脏淋已细胞数减少,网状组织活化增生;肾肿胀镜检呈急性肾病形象,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嗜碱性核内包涵体;在高度变性的胰腺上皮细胞内也偶见嗜碱性核内包涵体。  相似文献   

5.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禽腺病毒Ⅰ群中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并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发性死亡率增加、出血性肝炎和贫血为特征。该病多见于3~7周龄肉仔鸡和青年产蛋鸡、常伴随传染性囊肿发生。笔者处理了一起的鸡包涵体肝炎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鸡包涵体肝炎(InclusionbodyHepatitis,IBH)的发病过程中,机体受IBHV刺激后B淋巴细胞在脾脏中的消长规律。将18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成对照组90只,攻毒组90只,分别在攻毒后1d、3d、5d、7d、9d、12d、15d、20d、25d,心脏采血致死,取其脾脏,分离其淋巴细胞并制成悬浮液,在流式细胞仪上用双染色法检测脾脏中Bu-1+B淋巴细胞。结果表明:脾脏Bu-1+B淋巴细胞1dpi就显著升高(p<0.05)。在病情最重的5dPi、7dPi、12dPi、25dPi(dayspostinfection)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说明对IBH的免疫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鸡腺病毒血清型2型、3型和地方株A株、B株制备的琼扩抗原检测鸡包涵体肝炎,结果表明抗原具有群特异性,但不具有型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测鸡包涵体肝炎(Inclusion Body Hepatitis,IBH)的发病与防御过程中,鸡外周血特异性B淋巴细胞的消长规律,揭示其发病与防御过程中的分子免疫机理。将18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攻毒组,每组90只。用鸡腺病毒Ⅷ型毒株(FAV-8)1:50倍稀释,按0.3mL/只口服接种攻毒组,分别于攻毒后1d、3d、5d、7d、9d、12d、15d、20d、25d,心脏采血致死,收集血液,分离淋巴细胞并制成悬浮液,在流式细胞仪上用双染色法检测其中的Bu-1 B淋巴细胞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血液Bu-1 B淋巴细胞数量于攻毒后1、5、7dPi攻毒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攻毒7dPi~12dPi明显上升(P<0.05),在12dPi、15dPi、25dPi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在3dPi、9dPi、20dPi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IBH的免疫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FAV-Ⅷ型禽腺病毒口服接种感染2日龄SPF雏鸡,攻毒后取不同日龄的肝脏于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并进行石蜡包埋,石蜡切片进行原位杂交染色。结果表明:着染部位主要出现在坏死灶或血管周围成团或散在的淋巴细胞胞浆内,在病情严重时5 dpi开始增多,12 dpi表达量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直到30 dpi基本消失。说明鸡包涵体肝炎过程中肝脏IL-2的mRNA大量增加,可能与T淋巴细胞的增多有关;而且IL-2作为免疫增强剂与抗病毒感染和病症恢复也有关。  相似文献   

10.
鸡包涵体肝炎 (InclusionBodyHepatitis ,IHB)是由禽腺病毒 (FowlAdenovirus)引起 2~ 7周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随着我国养鸡业的迅速发展 ,该病先后在我国的辽宁、河南、山东、内蒙、河北等地发生 ,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据资料报道 ,有些地区鸡腺病毒的感染率高达 2 0 %。鸡包涵体肝炎病毒能够抑制鸡的免疫系统 ,导致免疫失败 ,因此 ,其危害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鸡包涵体肝炎病的防治 ,目前尚无良好的疫苗使用。为此 ,用鸡Ⅷ型腺病毒试制了鸡包涵体油乳剂灭活苗 ,并对其安全性、免疫原…  相似文献   

11.
在提纯昆虫病毒包涵体及其病毒粒子的电镜样品制备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电镜下观察,包涵体及其病毒粒子图像清晰,显示了病毒粒子的形态特征,可达到昆虫病毒电镜鉴定之目的.与此同时,还观察到某些包涵体表面呈蜂窝状或沟型凹陷等“前多角体”的特殊构造;多角体块状蛋白质晶格、多角体外膜以及杆状病毒粒子蛋白亚基斜纹花样、病毒粒子囊膜等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2.
王明成  赵飞  张锐瑞  朱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91-8491,8543
观察患狂犬病的牧羊犬大脑皮层海马的锥体细胞浆内的包涵体。对一只患狂犬病的牧羊犬进行病理学剖检及抗原检测,并取病犬大脑皮层的海马回部组织制作组织学切片观测包涵体。病理剖检结果表明,尸体无特征变化。取犬唾液和脑组织匀浆液进行抗原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根据发病情况、病理学剖检及抗原检测,可诊断为狂犬病。在患狂犬病的牧羊犬大脑皮层海马的锥体细胞浆内有2~5μm的圆形或椭圆形紫红色的包涵体。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猪生长激素基因工程菌不同表达了效率时细菌总蛋白的含量以及包涵体中重组猪生长激素占包涵体总蛋白的比值。结果表明:随着表达效率的提高,细菌总蛋白含量缓慢增加,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当表达效率增加,包涵体中重组猪生长激素占包涵体中总蛋白的百分数也增加,两者上升超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鸡传染性法式囊病毒(IBDV)VP2原核表达蛋白的纯化和复性。[方法]对原核表达的IBDVVP2蛋白进行可溶性与不可溶性分析,并利用溶菌酶、Triton-100、尿素等试剂进行纯化和复性,对复性前后的蛋白分别与特异性多抗进行Dot-ELISA。[结果]可溶性与不可溶性分析的结果表明,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Dot-ELISA表明,复性后蛋白的反应活性增强了10倍,对复性后的蛋白与IBDV16株单抗进行Dot-ELISA,其中有11株与其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复性后的蛋白与鸡传染性法式囊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反应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利用泡桐灰天蛾颗粒体病毒资源,为开展害虫生物防治提供依据,对首次在湖南分离到的泡桐灰天蛾颗粒体病毒进行了研究。采用SDS-PAGE垂直板依电泳,测得此病毒包涵体蛋白分子量为3×10^4u;用电镜法观察,其DNA呈松弛的闭环状双链,平均长度约为23.9μm,分子量为47×10^6u;用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其分子量为45.4×10^6u。  相似文献   

16.
利用BL21/pET-32a-Nanog表达菌株诱导表达Nanog融合蛋白,经破碎、高速离心、洗涤,获得Nanog蛋白粗制品,用8 moL/L尿素变性溶解Nanog融合蛋白,离心取上清,进行Histrap HP亲和层析纯化,复性,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得到了纯度为97%以上的重组小鼠Nanog蛋白.建立了一种可行的从包涵体中纯化重组小鼠Nanog蛋白的方法,为Nanog蛋白的活性检测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简析包涵体纯化处理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涵体是指细菌表达的蛋白在细胞内凝集,形成无活性的固体颗粒。对于从事生化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而言,包涵体的纯化是一个十分重要和棘手的问题,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简述了包涵体的纯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重组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了研究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重组蛋白的表达特点 ,探讨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可溶性蛋白与包涵体出现的特点 ,从表达载体中表达了植物ACC合成酶 .经SDS PAGE电泳与双波长扫描分析 ,确定目的蛋白随表达时间、菌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其最佳表达时间为 2 5h ,菌液密度OD6 0 0 为 0 6 ,IPTG的最佳浓度为 0 6mmol L ,此时目的蛋白含量占全菌蛋白含量之比最高 .植物ACC合成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未能检测到可溶性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禽腺病毒4型的禽源细胞感染模型,并考察细胞培养毒株对动物的致病性,将实验室2014-2017年间分离的5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接种鸡肝癌细胞(leghorn male hepatocellular cells,LMH)并盲传,选取各病毒的LMH细胞培养物,按一定剂量经腿部肌肉注射接种4周龄SPF鸡;记录试验动物的发病情况,剖检采集发病或死亡鸡的脏器并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并分析病毒细胞培养物感染SPF鸡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发现:5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在LMH细胞上盲传至第4代时开始出现I群禽腺病毒所致的特异性细胞病变,提取培养物中病毒核酸并进行PCR鉴定,均能扩增出大小约564bp的特异性扩增片段,表明病毒能在LMH细胞上稳定增殖。选取各病毒第10代细胞培养物进行SPF鸡回归试验,发现细胞培养上清接种4周龄SPF鸡后第3天开始,有部分鸡开始精神沉郁,食欲消退、卧地不起瘫痪并迅速死亡,病理剖检及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HB-1、HB-2、HB-3和SD-1毒株保持对4周龄SPF鸡的致病性,病死鸡中能观察到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而对照组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以上结果表明,LMH细胞可用于禽腺病毒增殖传代,是开展禽腺病毒分子致病机制研究的理想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20.
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重组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研究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重组蛋白的表达特点,探讨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可溶性蛋白与包涵体出现的特点,从表达载体中表达了植物ACC合成酶.经SDS-PAGE电泳与双波长扫描分析,确定目的蛋白随表达时间、菌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其最佳表达时间为2.5 h,菌液密度OD600为0.6,IPTG的最佳浓度为0.6 mmol/L,此时目的蛋白含量占全菌蛋白含量之比最高.植物ACC合成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未能检测到可溶性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