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从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导数的概念出发,引出了经济管理学中重要的概念边际函数,通过介绍经济科学中常用的函数及大量的实例,探讨了高等数学在经济管理学中的应用,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分方程建模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用数学模型微分方程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思路,研究了相关问题的一些特征。随着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分方程也越来越与其它学科密切相连,并成了处理某些实际问题很好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996、2007年天镇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分析,可知1996-2007年间,各类用地扩张面积由大到小的地类是:未利用地、林地、园地、居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用地面积减少数量由大到小排列为耕地、牧草地、水域。12a内,不同乡镇不同地类的土地利用年变率不同;全县园地及牧草地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最大,而且这两种地类土地利用年变率区域差异大。研究期间,除赵家沟外,其余乡镇的土地利用开发潜力增大,并且这些乡镇大部分位于平川区。天镇县各乡镇的建设用地率都变大,说明所有乡镇的用地都处于发展中状态。  相似文献   

4.
中学数学新教材在高三引入导数的内容,拓展了学习和研究的领域,以导数为工具研究函数的变化率,为解决函数极值问题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和更简便的手段,使高中数学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得以解决.为大学阶段高等数学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辽宁西部建平地区近60 a的气候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变化、相关系数及多元回归等方法,研究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953—2012年蒸发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中,年蒸发量每10 a平均减少约49 mm,大田作物生长季(4—9月)蒸发量每10 a平均减少约47 mm;1983,1984年蒸发量发生气候跃变,跃变之后比跃变之前年蒸发量平均减少164 mm,作物生长季蒸发量平均减少145 mm;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平均最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及水汽压等因子与蒸发量显著相关,其中,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平均最低气温、平均风速与蒸发量完全显著相关,完全相关系数分别为0.437,0.316,0.270,0.295;用主要影响因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拟合结果基本能反映当地蒸发实测值,准确率达83.8%。  相似文献   

6.
苹果枝条交流电阻变化率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五年生红星/山定子、国光/山定子、红富士/山定子、秦冠/山定子、金冠/山定子等品种为材料,在旱地、水浇地条件下的树冠体积比、单株累计产量比及新梢生长量比作为抗旱系数,研究发现,在自然水分渐缺过程中,果树枝条交流电阻变化率与抗旱系数、叶片离体24小时保水力呈负相关关系。试验认为,枝条交流电阻变化率可作为果树抗旱性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得到一组优化解;从而构造了相应的指数函数模型:y=m(e-k1t-e-k2t),较圆满的解答了提出的问题,并对其他未涉及的特殊情况和不同时间内人体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变化作出相应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赵冬艳  谷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40-14941
利用大连市近60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对稳定通过≥0℃、≥10℃的积温和积温日数及其变化率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大连市农耕期各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年来大连市稳定通过≥0℃、≥10℃的积温和积温日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稳定通过0℃积温、积温日数比稳定通过10℃的上升趋势显著。除第1个30年稳定通过0℃积温呈非常缓慢的递减趋势外,其余各时间阶段通过0和10℃的积温呈递增趋势,且前期递增趋势较弱,后期增强,第3个30年最强。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日数各阶段均呈递增趋势,后期较前期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9.
赵红杰  李杨  柏继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088-8089,8210
相关变化率问题是高等数学导数部分的一个内容。它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但目前的高等数学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阐述得比较少,只是列举一两个例子,学生不能很好地了解相关变化率问题的应用,甚至对其求解方法感到困惑,因此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该文旨在通过展示相关变化率问题的一些实际应用,重点介绍其求解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给出考虑负载变化率情况下有功发电分配的最佳方法。最佳问题采用对偶线性规划法求解。该方法比较可靠,快速,灵活,易于程序编制而且要求内存较少。文中给出一个23个节点,30条线路及24台发电机的系统,结果包括不同经济分配间隔及系统负荷变化时的有功发电分配。  相似文献   

12.
以泵站节能的观点 ,对宝鸡峡北昌泵站异步电动机组的无功补偿容量进行了分析计算 ,找出了该站无功补偿容量与功率因数、投资变化率及年电费回收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认为 ,在北昌泵站采用单机补偿方式运行时 ,无功补偿容量定为 70 k V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冷藏条件下鳙鱼阻抗特性与鲜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在冷藏(3℃)条件下鱼体阻抗特性及鱼片鲜度指标的变化。对鱼体相对阻抗变化率Q和鱼片鲜度指标(K值、w(TVB-N)、细菌总数及感官评分)进行测定,分析Q与K、w(TVB-N)、细菌总数和感官评分的相关性,建立其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鳙鱼鱼片在3℃贮藏至第12天感官评分为14,K值为74.1%;w(TVB-N)为16.1mg/100g;细菌总数1.30×105 CFU/g;鱼体Q降至12.7%,失去感官食用价值。Q与K、w(TVB-N)、细菌总数和感官评分的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993、0.971、0.977和0.981,达极显著水平,表明Q与各鲜度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3℃贮藏条件下采用Q快速、无损伤地评估鳙鱼鱼片鲜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刘雷艳  安裕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54-9456
以毕节石灰岩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1992、2000、2008年的遥感影像和1∶5万地形图提取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信息。在宏观方面以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率方法揭示了不同时期各类型面积变化状况,数据显示各类型变化率逐渐减少,说明土地利用结构趋于稳定;在微观方面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内部转移矩阵表现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和方向,各类型动态变化的比例整体上趋于减少,说明土地利用类型内部流转性降低,整体上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50余年来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河南省耕地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49~2003年河南省耕地总量大致经历了2个增长期和1个减少期,人均耕地基本上呈逐年减少趋势;借助GIS分析了河南省耕地的空间变化规律,东部和中西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位于东部地区的区域相对变化率较大,中西部区域相对变化率较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揭示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三大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和分析结论对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数据挖掘,使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温室温度系列参数因子、辐射系列参数因子信息,提出一种有别于常用的、基于季节时间的温室状态分类方法。对温室状态进行基于参数因子数值的分类,并求出各类别可靠的判别函数,然后分析各数据类型中温室温湿变化率的相互影响,得出其相互作用函数。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数据挖掘,使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温室温度系列参数因子、辐射系列参数因子信息,提出一种有别于常用的、基于季节时间的温室状态分类方法。对温室状态进行基于参数因子数值的分类,并求出各类别可靠的判别函数,然后分析各数据类型中温室温湿变化率的相互影响,得出其相互作用函数。  相似文献   

18.
商丘地区近47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商丘市所辖8个代表站1961~2007年47年的逐月地面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滑动平均、累积距平等方法对气温变化趋势进行诊断分析,用滑动t-检验法、Yamamoto法、Mann-Kendall法等统计方法,对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可能的突变点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近47年商丘年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078℃/10年;其间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的增暖期,80年代的气温变冷期,90年代中后期又进入了一个较强的增暖期;春、秋、冬3个季节的平均气温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冬季上升幅度较大,气温变化率为0.382℃/10年,明显高于春、秋两季的0.084、0.049℃/10年;而夏季的平均温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气温变化率为-0.169℃/10年。3种方法检测结果综合来看,四季突变时间不同,1993年是年平均气温由冷转为增暖的突变点,可信度达99%。  相似文献   

19.
杉木人工林南北坡向树高-胸径生长曲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SPSS为统计工具,将坡向分成南面坡和北面坡,对桃源县杉木人工林的胸径及树高曲线进行了拟合。Compound模型表明:同一胸径下,生长于南面坡的杉木,其树高和生长速度高于北坡;长势好的树木,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生长速度更好。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相符,为杉木林的经营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定量分析江西省耕地的动态变化、耕地的空间差异以及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区位关系的基础上,剖析江西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度,最后提出正确处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对策,探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和谐发展,保障地区间公平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