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究日粮中添加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对芦花鸡(Gallus domestiaus)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与肠道形态的影响,选用49日龄的脱温健康芦花鸡1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设4个藜麦添加水平,即日粮中添加4%(Q4)、8%(Q8)、12%(Q12)的藜麦籽实...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饲粮微量元素不同添加模式对肉仔鸡生长和胴体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探寻肉仔鸡饲粮中微量元素平衡模式,为饲粮中合理添加微量元素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240只1日龄AA肉仔鸡,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分别按不同模式添加微量元素:按照NRC(1994)肉鸡推荐量以无机形式添加微量元素(T1,1—42日龄铜、铁、锰、锌和硒添加量分别为8、80、60、40 和 0.15 mg·kg-1);按照中国鸡饲养标准(农业行业标准NY/T 33-2004)中肉鸡推荐量以无机形式添加微量元素(T2,1—21日龄铜、铁、锰、锌和硒添加量分别为8、100、120、100和0.3 mg·kg-1;22—42日龄添加量分别为8、80、120、80和0.3 mg·kg-1);按照课题组前期微量元素需要量研究结果以无机形式添加微量元素(T3,1—21日龄铜、铁、锰、锌和硒添加量分别为4、40、110、60和0.35 mg·kg-1;22—42日龄添加量分别为0、30、80、40和0.35 mg·kg-1);按照实验室前期结果以有机形式减量添加微量元素(T4,1—21日龄铜、铁、锰、锌和硒添加量分别为2、30、80、40和0.25 mg·kg-1;22—42日龄添加量分别为0、15、50、30和0.25 mg·kg-1);按照NY/T 33-2004中肉鸡推荐量以有机形式添加微量元素(T5,1-21和22-42日龄铜、铁、锰、锌和硒添加量同T2)。无机微量元素源分别为饲料级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亚铁、一水硫酸锰、一水硫酸锌和亚硒酸钠,有机微量元素源分别为饲料级蛋氨酸铜、甘氨酸铁、蛋氨酸锰、甘氨酸锌和酵母硒。试验期42d。【结果】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 T2组的22—42日龄料重比显著高于T1、T4和T5组(P<0.05),而T2与T3组无显著差异(P>0.05); T2组的1-42日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2日龄肉仔鸡胴体性能及胸肌和腿肌的L*值、a*值、pH和滴水损失均不受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影响(P>0.05),但T5组的胸肌b*值显著高于T1和T3组(P<0.05),而与T4组无显著差异(P>0.05);T4组的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T1和T5组(P<0.05),肌肉嫩度相对较好。【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减量添加有机微量元素(T4, 1—21日龄铜、铁、锰、锌和硒添加量分别为2、30、80、40和0.25 mg·kg-1;22—42日龄添加量分别为0、15、50、30和0.25 mg·kg-1)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系菜用藜麦的品质及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的菜用藜麦品系,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提供的13个菜用藜麦品系LMV2018013~LMV2018025的产量、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LMV2018018产量12 399.6 kg/hm2、硝酸盐含量1 760 m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93%、粗蛋白含量89.1 mg/kg、维C含量574 mg/kg,产量高,营养及食味品质佳,综合表现突出,适宜进一步选育,审定后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饲粮中微量元素不同用量组合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指标与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岭南黄鸡为试验鸡,共设3个处理:组1饲粮微量元素水平参照NRC(1994)[14]的营养需要量;组2参照广东典型市售鸡矿产品的微量元素水平;组3参考本课题组前期的微量元素需要量的研究结果。饲喂周期63d。结果表明:1~21日龄阶段,与组1试鸡相比,组3和组2试鸡的平均日增重与平均日采食量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22~42日龄阶段,与组1试鸡相比,组3的末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组1与组2试鸡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43~63日龄阶段,组3试鸡的末重较组1、组2试鸡均显著提高(P0.05)。组3试鸡的半净膛率相较于组1显著增加(P0.05)。63日龄胸肌肉品质分析表明,与组1试鸡相比,组2与组3试鸡的肉色红度值显著提高(P0.05)、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且组2试鸡剪切力、组3试鸡的肉色黄度值显著降低(P0.05)。综上,饲粮微量元素不同组合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指标与肉品质影响显著,组2和组3均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其中组3对生长性能的促进作用优于组2。  相似文献   

6.
藜麦营养成分及多酚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藜麦是一种全营养完全蛋白"假谷物",其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常规营养成分,还含有多酚、黄酮、皂苷、槲皮素、凝集素等生物活性营养成分。据报道,藜麦提取物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性,其中,藜麦种子、芽和叶片中含量很高。因此,藜麦是一种难得的抗氧化食物。综述了藜麦营养成分及其多酚抗氧化性研究进展,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高原环境对藜麦营养成分的影响,将来自青海西部地区柴达木盆地乌兰县、德令哈市(3000 m,高海拔干旱地区)和青海东部地区大通县(2300 m,高海拔半干旱地区)的8个藜麦品种(系)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运用AMMI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粗纤维、蛋白质、β-葡聚糖、碳水化合物和α-维生素E等含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总糖含量受品种和环境双重影响,交互作用对粗纤维含量有显著影响;(2)参试藜麦品种(系)各营养成分稳定性存在差异。在高原藜麦栽培时,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优势,在重视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同时,因地制宜地选取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8.
海拔和经纬度对藜麦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确定藜麦在甘肃省的适宜种植区,通过对甘肃省12个生态区(7市12县)种植的藜麦进行田间调查及分析检测,探讨海拔和经纬度对藜麦生育期、长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理位置对藜麦生育期、长势和籽粒品质均具有显著影响,变异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生育期、产量、品质、株高。藜麦生育期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经纬度呈显著相关(P<0.05),籽粒产量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海拔和经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粗蛋白含量和海拔与生育期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粗脂肪与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株高、产量和品质均与海拔存在显著回归关系,说明海拔是影响藜麦生育期、长势和品质的主要生态因子,高海拔区种植的藜麦植株生育期明显增长,粗蛋白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海拔对藜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藜麦产业发展提供依据,以陇藜1号和陇藜4号为指示品种,在海拔分别为2 912、2 730、2 151、1 980 m的临潭县城关镇、天祝县松山镇、通渭县马营镇和平川区种田乡进行了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随海拔升高,藜麦灌浆期至成熟期延长,生育期也随之延长;随着播期的推迟,藜麦生育期呈缩短趋势,产量也降低。单株重、千粒重是直接影响藜麦产量的主要性状。产量变异系数陇藜1号 < 陇藜4号,说明陇藜1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且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藜麦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在天祝县松山镇藜香村以陇藜1号为试验对象,设置白膜覆盖、黑膜覆盖、降解膜覆盖和露地(CK)共4个处理,进行了不同覆盖材料对藜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材料对藜麦产量的影响显著,产量排序为黑色地膜平铺穴播>降解膜平铺穴播>白色地膜平铺穴播>露地不覆膜穴播(CK),为今后建立藜麦高产覆膜模式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集相同条件下饲养的贵妃鸡、三黄鸡的同侧胸肌、腿肌,分别测定并比较其肉质感官品质、常规化学组分和肌肉组织学指标,为贵妃鸡肉品质评价、育种及品种推广工作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贵妃鸡的肌肉贮存损失、胸肌剪切力和肉色显著低于三黄鸡;贵妃鸡肌肉熟肉率、pH值、肌纤维密度、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高于三黄鸡,而腿肌和胸肌的肌纤维直径、水分含量、腹脂率和皮下脂厚均低于三黄鸡,但差异不显著.总体上比较,贵妃鸡的肉品质优于三黄鸡,但肉色在今后的改良中应该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高剂量辐照灭菌处理对宠物食品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以鸡肉脯为材料,研究了4 kGy、6 kGy、8 kGy、10 kGy、15 kGy、20 kGy、50 kGy、100 kGy和200 kGy的60Coγ射线对其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肉脯经4~200 kGy辐照后,与对照相比,鸡肉脯中的脂肪含量差异比较明显,但与辐照剂量没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且辐照后脂肪含量最高的(8 kGy)比对照中的含量高2.8%,最低的(20 kGy和100 kGy)比对照中的低5.6%;辐照后鸡肉脯中的蛋白质含量都高于对照,当辐照剂量达到8 kGy时蛋白质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中的含量;碳水化合物低于对照;粗纤维、17种氨基酸、微量元素(钙、铁、锰、镁、钠)等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锌、钾、磷的含量仅15 kGy、6 kGy和20 kGy处理与对照中的含量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经50 kGy以下剂量辐照处理后,鸡肉脯的色泽、风味与滋味、口感无明显变化,可接受性程度好,当剂量达到100~200 kGy时颜色轻微变浅,呈棕色或棕褐色,但不影响品质,风味与滋味没有明显变化,可接受性程度良好。  相似文献   

13.
溧阳鸡产肉性能及肌肉品质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8周龄溧阳鸡为素材,测定其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化学指标。结果表明:溧阳鸡产肉性能良好,8周龄屠宰率在88%以上,全净膛率在60%以上;胸、腿肌pH值分别为5.93、6.40;胸肌失水率大于腿肌,但胸肌剪切力小于腿肌;腿、胸肌水分含量为710-740g·kg-1;脂肪含量母鸡胸、腿肌分别为8.4、23.0g·kg-1,公鸡分别为6.6、20.6g·kg-1;蛋白质含量母鸡胸、腿肌分别为218.4、181.0g·kg-1,公鸡分别为228.1、194.7g·kg-1。各指标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添加酵母核酸对肉鸡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320羽Avian雏鸡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设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酵母核酸0.05%、0.1%和0.2%,42日龄时,进行屠宰试验, 每组16羽(每个重复4羽), 共64羽, 采集胸肌肌肉样品,测定有关肉质的指标.结果表明,酵母核酸显著提高了胸肌粗蛋白含量3.21%~3.80%(P<0.05),粗脂肪含量则呈下降趋势(P>0.05),干物质、灰分各组之间无明显影响;添加酵母核酸显著提高肌肉肌苷酸和腺苷酸含量,分别为22.16%~35.03%(P<0.05)、41.44%~55.86%(P<0.05), 次黄嘌呤含量各组之间无明显的影响;具有提高肌红蛋白含量的趋势(P>0.05);添加酵母核酸显著提高了胸肌中甘氨酸、酪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其中,试验组1甘氨酸提高了44.97%(P<0.05),试验组2亮氨酸提高了17.67%(P<0.05),试验组3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了37.34%(P<0.05)、29.24%(P<0.05)、17.39% (P<0.05)、14.44%(P<0.05)、10.94%(P<0.05).添加酵母核酸对肉鸡胸肌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鸡肉在两种贮藏方式下鸡肉品质的变化情况,为鸡肉的保鲜提供参考。将新鲜鸡胸肉分别贮藏于常规冷却(0 ~ 4 ℃)和微冻(-3 ~-5 ℃)条件下,对鸡胸肉的新鲜度、肌原纤维蛋白理化、乳化特性及水分状态和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相比0 ~ 4 ℃冷藏,微冻有效延缓了贮藏期鸡胸肉pH值、TAC和TVB-N值的上升过程(P < 0.05),感官评分在第15天仍在5分以上;针对肌原纤维蛋白特性,微冻贮藏条件下,肌原纤维蛋白的质量浓度、溶解度、总巯基和活性巯基含量、乳化能力指标均显著优于同期常规冷却保鲜(P < 0.05),且黏度上升缓慢;另外,冷藏鸡胸肉T23值和S23峰面积的变化显著(P < 0.05),而微冻贮藏鸡胸肉T23值和S23峰面积随贮藏时间变化减缓,能够有效保持肉品的保水性能。可见,微冻贮藏成本低,对设备要求低,且能够有效阻止微生物繁殖、减缓肉品腐败进程,抑制肌原纤维蛋白的分解和变性程度,保护肉品的保水能力,在肉品保鲜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云南地方鸡肉质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内质品质评价的指标很多,其中肌纤维直径、嫩度、pH值、系水力、水分、蛋白质及肌间脂肪含量是常用的也是重要的指标,本研究通过对3个云南地方品种(茶花鸡、武定鸡、盐津乌鸡)以及广西内杂鸡的常用指标比较,结果表明:3个地方品种在肌纤维直径、嫩度、系水力方面均优于内杂鸡。pH值差异不显著。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茶花鸡和武定鸡比较接近,并显著高于其它鸡。综合各项结果,3个地方品种内质品质优于内杂鸡,茶花鸡为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对鸡肉品质及蛋白性质的影响。【方法】向鸡肉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2%,0.6%和1.0%的BC,以100%肉(CM)、90%肉+10%水(CW)和添加质量分数2.0%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的鸡肉为对照组,测定烘烤之后鸡肉饼的保水性、质构特性、颜色及微观结构,利用动态流变仪对生鸡肉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进行测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傅里叶中红外光谱(FTIR)测定BC对鸡肉蛋白变性温度和化学基团的影响。【结果】持水力结果表明,鸡肉饼的水分损失率随BC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当BC添加量为1.0%时,水分损失率最小(12.82%),且显著小于CM(13.95%)和CW(15.48%)。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结果显示,随BC添加量的增加,鸡肉中油滴尺寸逐渐减小且分布更加均匀。扫描电镜图片进一步证明,BC和蛋白质良好兼容,鸡肉饼的微观结构更加紧凑。常温下,添加BC的鸡肉,其G′和G″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BC的添加量呈正相关。温度升高时,G′和G″随BC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DSC和FTIR结果表明,BC对鸡肉蛋白的变性温度与化学基团无显著影响。【结论】BC具有良好的保水性,添加BC(0.2%~1.0%)可以不同程度降低鸡肉饼的水分损失;BC不影响鸡肉蛋白的变性与化学基团的变化,表明BC与蛋白质之间的作用力属于非共价相互作用。当BC添加量为0.6%时,其对鸡肉品质的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实验室近几年的研究工作,对鸡母体营养与子代胴体品质间的母代效应与子代补偿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分析了肉种母鸡产蛋期营养对产蛋性能、子代生长性能、子代内脏器官发育、子代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等方面的影响,阐述了母鸡产蛋期营养是否对后代产生母体效应、母体效应的延续性以及子代后续生长过程中是否存在补偿生长效应;同时,对子代血液生化指标、激素水平以及肉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母体效应对子代鸡生长性能及肉质性状影响的代谢机理和分子机理,为改善鸡肉品质提供除遗传和当代营养以外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和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I- 10 0 0 T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 7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130例、急性肝炎35例、重型肝炎38例、肝炎肝硬化70例)及4 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镁、铁、铜、锌的水平。结果:各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锌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 1)。除急性肝炎组外,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镁、铜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 1) ,血清中镁、铜、锌水平以重型肝炎组最低。各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铁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 .0 1) ,以重型肝炎组最高。结论: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微量元素,对了解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