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稻虾(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是推进水稻绿色生产的重要方式,促进了水稻产业的提质增效,有利于水稻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稻虾综合种养在全国多地迅速推广,但当前稻虾还存在种养产量和效益不稳、稻虾种养技术亟待优化、尤其是优质高产抗倒水稻品种较为缺乏的问题。已有研究者针对稻虾连作或共生种养条件下的水稻品种选用开展了各有侧重的研究。本文阐述了目前稻虾种养下水稻品种筛选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稻虾种养模式对水稻品种特性的要求,提出了今后稻虾种养品种选育和筛选应用的发展方向,可为提高稻虾综合种养质量和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投放相同数量河蟹的基础上设置了“6比空”“12比空”和“18比空”3种水稻栽植方式,通过综合分析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河蟹产量等数据,明确适宜稻蟹生态种养模式下机械化操作的最优水稻栽植方式。结果表明,与普通稻蟹种养模式下的水稻产量相比,比空栽植方式通过边行效应增加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补充了一部分由于空行引起的水稻产量缺失,同时降低了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了整精米率和河蟹的回捕率。综合水稻和河蟹收入,以“12比空”栽植模式的产投比最高,达到2.83,比水稻单一种植模式增收13 575元/hm2,比普通稻蟹种养模式增收3 120元/hm2,是稻蟹生态种养经济效益较优的水稻栽植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稻虾共作种养模式的优势及综合配套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稻虾共作种养模式具有稻虾互利共生,投入少、效益高和有利于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等优势;介绍了水稻与小龙虾种养技术,涉及到稻田选择、品种选用、种植方式、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开挖虾沟、种植水草、防逃设施、虾苗放养、捕捞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实际效益.[方法]2020年在池州市大渡口镇进行水稻和小龙虾轮作种养模式示范.[结果]稻虾轮作种养模式示范总收益177800元,折26147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757.[结论]稻虾轮作种养模式作为农民稳粮增收、绿色环保的有效致富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稻-虾”轮作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农田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绍兴县从2007年开始,在省、市、县农技推广基金会的资助下,把绍兴传统的种稻和养虾两大优势产业有机结合,把农田一年一作单季稻改制成"稻-虾"两作,2009年发展到"虾-稻-虾"一年三作模式。经过5年的试验探索,不但稳定发展了粮食生产,又大幅度增加了粮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6.
稻鳖种养高效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生产历来是农业生产的主题 ,而增收又是农民热切的盼望 ,如何实现稳粮增收是当今农业科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 ,我们在不损坏农田的情况下 ,实施稻鳖轮回种养模式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00年这一种养模式已在德清县推广示范26.7hm2,并已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现就该模式简要总结如下 ,以供探讨。一、鳖稻种养模式鳖的饲养一般是温室快速养殖 ,但其品质相对差 ,市场价格低 ,本模式可实行鳖的露天仿野生饲养。鳖稻种养有两种模式 ,模式1是当年鳖稻种养模式 ,即5月20日前后放养300~350g重的幼鳖 ,至7…  相似文献   

7.
根据江苏苏北稻区的土壤、气候、耕作制度等因素,进行稻田套养小龙虾种养模式试验攻关与示范,并组装现有技术,包括稻田选择与改造、放养前准备、虾苗放养、生产管理、水稻栽培、小龙虾起捕等一系列种养管理措施,旨在为江苏苏北稻作区及我国其他相近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陈沫  李燕茹  嵇檬 《北方水稻》2020,50(2):53-55
近年来,洪泽湖地区市、县、乡镇倡导合理利用稻田资源,推广稻虾综合种养生态模式,洪泽区三河镇率先响应,从2017年底龙头合作社先行试水,到2018年底建成万亩稻虾共作连片示范基地,得益于政策扶持和政府督查推进,三河镇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大幅上升,全镇特色农业高效发展。从当前三河镇稻虾综合种养形势入手,分析稻虾共作生态及经济效益,为周边县区、乡镇开拓综合种养产业及三河镇下阶段生态农业振兴发展提供推广经验和适量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苏沿海地区虾稻共作种养模式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江苏沿海稻区的土壤、气候、耕作制度等因素,进行稻田套养小龙虾种养模式试验攻关与示范,并组装现有技术,制定江苏沿海地区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稻田选择与改造、放养前准备、虾苗放养、生产管理、水稻栽培、小龙虾起捕等一系列种养管理措施,旨在为江苏沿海稻作区及我国其他相近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20,(1):38-40
介绍了国审优质杂交水稻组合鹏优1269的特征特性,结合该品种在湖北潜江、安徽合肥虾稻共作模式的种植表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在适宜区域的虾稻共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超级稻机插秧栽培技术具有增产节本、效率提升、污染减轻和抗病增产等优点。介绍了浦城县盘亭乡超级稻机械插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设置不同稻作模式(水稻单作、稻虾共作)和氮肥管理(不施氮、常规施氮、减氮)两因素交互试验,研究氮肥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常规施氮和减氮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7 539 kg/hm2和7 328 kg/hm2,比水稻单作模式降低29.4%~32.3%,这主要是由于试验当年水稻移栽后连续降雨导致缓苗不利所致,也与深水淹灌下水稻有效穂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有关。相比水稻单作,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茎秆的株高、穂颈高、重心高、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平均增加12.9%、17.9%、8.0%、20.9%和33.5%,第2节间茎壁厚、抗折力和折断弯矩平均降低38.7%、16.8%和16.6%。在稻虾共作模式中,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减氮处理仅减产2.9%,水稻茎秆抗折力增加13.5%、倒伏指数降低1.8%。相关分析表明,茎壁厚度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和弯曲力矩与抗折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稻虾共作模式可保证水稻稳产,氮肥减施有助于提高该模式下水稻抗倒伏能力,降低倒伏风险。  相似文献   

13.
谷优21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福建福稻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生育期适中等特点,于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总结了2013年谷优2173在尤溪县作再生稻示范种植表现,介绍其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圣优996系福建科力种业有限公司与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建阳市引进圣优996种植,观察了其主要特征特性,总结出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5.
兰朝晃 《中国稻米》2014,20(5):79-80
针对福建省武平县部分稻田光温资源种植水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问题,在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了适宜武平作再生稻栽培的天优3301等高产品种,并对这些品种作再生稻进行高产栽培示范和最佳播种期比较试验,总结了"早播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闽北单双混作区,利用光热条件种双季稻不足一季有余的耕地发展再生稻生产,是大幅度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措施。头季稻与再生稻密切相关,是再生稻的基础,要取得再生稻高产,必须走好三步:一是种好头季稻,取得头季稻高产,二是获得高质量的稻桩,三是管好再生季。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大理州水稻高产创建工作中重点推广应用的水稻高产稳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该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旱育带蘖壮秧,合理稀植浅插,测土配方精确施肥,科学管水,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六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李伟海  赖清云  金军 《中国稻米》2015,(1):52-55,59
以2012年常州市水稻苗情哨田块的多点苗情监测数据为样本,分析归纳了种植方式、栽插丛数、播栽期、肥料运筹等因素对机插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稻较直播稻更高产,减穗增粒特征明显。机插稻获得高产的适宜栽插丛数为1.8万丛/667 m2,适宜移栽秧龄为15~20 d,氮肥运筹中基蘖肥与穗肥适宜比例为6∶4,基蘖肥中基肥与分蘖肥适宜比例为3∶7,分蘖肥最适施用时间为移栽后第2叶龄和第3叶龄。提高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是提高机插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C两优华占是新选育的两系杂交稻,具有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特征特性,在百亩高产示范种植中,配套相应的集成栽培技术,大面积长势平衡,穗数多,籽粒饱满,经农业部组织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单产11.86 t/hm2,达到了超级稻的产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直播-再生稻栽培试验及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杂交稻为材料,探索直播—再生稻栽培技术。安排再生稻头季播种期时,应当根据品种的生育期特性,把再生稻再生季的抽穗扬花期安排在9月中旬为宜。水稻品种的分蘖能力不同,会影响到再生季的有效穗数,直播-再生稻栽培要选用分蘖力较强的品种为宜。再生穗着生节位高度与品种特性有关。直播稻栽培的关键技术是:保匀苗、除杂草、防倒伏和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