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任务更为艰巨.应引起国人的关注和重视。 一、防控人兽共患病要坚持一个方针四个原则 (一)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影响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的因素很多.除了病原微生物之外.还有环境因素,社会因素,机体本身的因素以及卫生保健因素等.这些因素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预防这些影响因素决不是运用生物医学和兽医学的方法所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有关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的蜱及其传播的人兽共患病作一赘述。其中包括蜱的生存种类与一般自然地理特征的关系、蜱媒疾病与季节气候之间的关系、传播疾病的蜱媒的界定、蜱媒与疾病的关系、蜱媒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蜱媒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热区军犬蜱媒人兽共患病的调查佟世德潘华马玉海蒋忠军陆振豸宋阳孙洋(广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广州510507)我国疫病媒介规律曾有“南蚊北蜱”之说。近年,了解到南方蜱类也不少。国内有关犬的蜱媒疫病几乎没有报道。为了解热区军犬蜱媒疫病而进行了本研究。1材...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中国动物保健》2009,11(8):13-13
2009年初,甲型H1N1病例在全球蔓延,中国也未能幸免,据卫生部统计,截止7月28日,中国内地已累计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有1930例(2009年7月28日,新华社)。人兽共患病近几年来频繁爆发,而且散发性病例逐渐增多。我国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就此问题,本期“关注”中,郑四清、梁又荣、李丛生在《对当前人兽共患病频发的思考》一文中介绍了人兽共患病的流行特点和频繁爆发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了重要的科学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宠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带来的人兽共患病问题也接踵而至。本文分析了宠物源人兽共患病的病原情况和防控现状,阐明了我国宠物源人兽共患病防控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提出了加速提高宠物医疗技术水平、加快宠物药品的研制与注册等建议,对于防控宠物源人兽共患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黑龙江省尚志市某林区革蜱携带微生物种类的特点,试验采集游离蜱,随机取雌雄革蜱各96只,提取蜱足和其他部位的DNA样品分成雌蜱、雄蜱和蜱足3组,分别扩增16S r DNA基因V3~V4区,应用Illumina Hi 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深度测序,并对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蜱足组代表外环境微生物群,在去除蜱足组所携带微生物的有效序列后,对雌蜱和雄蜱两组革蜱体内的微生物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雌蜱和雄蜱两组样品共获得60 954条有效序列,平均序列长度为423 bp,包括651个分类操作单元(OTU),共192个科,309个属;其中检测到25类致病微生物,分别包括布鲁氏菌科、巴斯德氏菌科和分支杆菌属等常见人兽共患病菌,以及考克斯氏体属、立克次氏体属、无形体属、疏螺旋体属和埃立克体属5类蜱传病原;分析发现雌蜱和雄蜱携带的病原种类和丰度均不同,其中雌蜱中蜱传病原的种类多于雄蜱。说明采自尚志市某林区森林革蜱体内的微生物群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雌蜱和雄蜱微生物群的多态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森林脑炎是由蜱传脑炎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主要发生于野生动物,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对森林脑炎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森林脑炎是由蜱传脑炎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主要发生于野生动物,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对森林脑炎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B,JE)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或乙脑,是由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毒性传染病,是我国医学乙类法定传染病,二类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1]。在自然条件下,JEV可以感染人和多种动物,  相似文献   

10.
蜱是一种重要专性吸血的生物,可传播多种病原体和人兽共患病。蜱虫通过信息化合物进行化学通讯,蜱虫的信息化合物包括蜱信息素和种间素(他感化合物)。论文综述了蜱信息素、蜱种间素(他感化合物)以及这两种信息化合物的协同作用,为干扰蜱类的搜寻定位寄主、控制蜱虫危害和减少蜱媒病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山东省聊城市规模化驴场中马流感病毒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来源。[方法]从聊城的规模化驴场采集病料和血清,通过HI试验检测驴血清中的马流感病毒H3N8亚型抗体的阳性率。使用RT-PCR技术扩增肺脏和鼻腔棉拭子样品中的马流感病毒M基因,对获得的马流感病毒M基因与不同流感病毒的M基因进行序列比对,推测其来源。[结果]HI试验表明,120个血清样品中马流感病毒H3N8亚型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3.3%(40/120);其中,母驴的马流感病毒H3N8亚型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2.5%(17/40)、公驴为32.5%(13/40)、驴驹为25.0%(10/40)。通过RT-PCR检测发现,32.3%(21/65)的样品可测出目的条带。通过序列比对得出,该试验获得的流感病毒M基因与马属动物的H3N8亚型流感病毒高度同源(CY032222、CY032318、CY028821等),同源性最高可达99.8%。[结论]马流感病毒在聊城周边的数个规模化养驴场发生流行。该研究从驴体内分离的流感病毒M基因属于马流感病毒H3N8亚型M基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确定内蒙古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发生的疑似羊口疮的病原。[方法] 无菌采集疑似羊口疮病料7份,经剪碎、研磨、离心等处理后接种山羊皮肤成纤维细胞(goat skin fibroblasts,GSFs)培养;对分离到的病毒毒株进行电镜观察;利用B2L基因引物进行特异性PCR鉴定,对获得的B2L基因序列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3份病料经GSFs培养48 h后出现明显病变,分离的病毒经负染后在电镜下观察呈卵圆形,病毒粒子长220~250 nm,宽125~200 nm,符合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粒子的形态特征,并将其命名为NM-ORFV-1株、NM-ORFV-2株、NM-ORFV-3株。分离株经B2L基因PCR鉴定获得1 137 bp的扩增产物,与预期一致;系统发育树及同源性分析显示,NM-ORFV-2株与NM-ORFV-3株遗传关系密切,处于同一分支,且与ORFV KP336704(中国)分离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到99.4%;NM-ORFV-1株与NM-ORFV-2株及NM-ORFV-3株处于不同分支,NM-ORFV-1株与NM-ORFV-2株的同源性为99.1%,与NM-ORFV-3株的同源性为99.0%,且与ORFV JQ904789(中国)疫苗株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6%。[结论] 内蒙古地区规模化养殖场疑似羊口疮病例的病原是ORFV。  相似文献   

13.
The Armed Forces Health Surveillance Center (AFHSC), Division of Global Emerging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 System conducts disease surveillance through a global network of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research laboratories and partnerships with foreign ministries of agriculture, health and livestock development in over 90 countries worldwide. In 2010, AFHSC supported zoonosis survey efforts were organized into four main categories: (i) development of field assays for animal disease surveillance during deployments and in resource limited environments, (ii) determining zoonotic disease prevalence in high-contact species which may serve as important reservoirs of diseases and sources of transmission, (iii) surveillance in high-risk human populations which are more likely to become exposed and subsequently infected with zoonotic pathogens and (iv) surveillance at the human-animal interface examining zoonotic disease prevalence and transmission within and between human and animal populations. These efforts have aided in the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burden of zoonotic diseases such as anthrax, brucellosis, Crimean Congo haemorrhagic fever, dengue fever, Hantaan virus, influenza, Lassa fever, leptospirosis, melioidosis, Q fever, Rift Valley fever, sandfly fever Sicilian virus, sandfly fever Naples virus, tuberculosis and West Nile virus, which are of military and public health importance. Future zoonotic surveillance efforts will seek to develop local capacity for zoonotic surveillance focusing on high risk populations at the human-animal interface.  相似文献   

14.
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个复杂的基因重配病毒。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尤其是病毒囊膜蛋白血凝素(haemagglutini,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研究,为控制和预防H1N1流感病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中国流行的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病毒株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从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下载所需要毒株的序列,采用Lasergene 6.0软件包中的EditSeq和MegAlign进行序列分析,进化树分析采用MEGA4.1软件。进化分析表明,中国流行的2009 H1N1流感病毒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率分别在98.8%~99.7%和98.6%~99.6%之间;裂解位点处为I/VPSIQSR↓G,不具备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特征;有1株NA抗性病毒。尽管与疫苗株相比,中国流行株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有部分突变,但这些突变并不是重要的。本研究首次详细分析了中国流行的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株与疫苗株的HA和NA基因的分子特征,对实时监测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Tick-borne zoonotic pathogens are well known in many areas all over the world. Among the tick-borne transmitted diseases in Switzerland, Lyme disease caused by Borrelia burgdorferi, ehrlichiosis caused by various species of Ehrlichia and tick-borne encephalitis caused by the 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 (TBEV) are the most important zoonotic diseases.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fatal infections and chronic damage to various tissues. Due to the variety of uncharacteristic clinical signs, tick-borne diseases are not easily recognized. Diagnosis is based on clinical findings, a record of tick exposure, and direct or indirect detection of the pathogen. Here we discuss briefly the most important tick-borne infections and their diagnosis with emphasis on a new molecular diagnostic tool--the real-time TaqMan PCR--and its importa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tick-borne pathoge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塔里木马鹿体表蜱及其圈舍环境游离蜱种类及分子遗传特征。[方法] 收集新疆尉犁县某规模化养殖场塔里木马鹿体表寄生和圈舍游离蜱共69只,使用体视显微镜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种类初步鉴定;基于蜱线粒体SSU rRNA基因位点和COX I基因位点对其DNA进行PCR扩增,通过序列比对数据鉴定其种类,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解析其分子遗传特征。[结果] 经形态学观察,鉴定69只蜱均属璃眼蜱属,雌蜱和雄蜱分别有37只和32只。基于SSU rRNA基因位点,对成功获得的63只蜱序列进行比对,鉴定出18只为残缘璃眼蜱,均为同一序列型,命名为SCtype1(n=18);45只为亚洲璃眼蜱,具有4种序列型,分别命名为SYtype1(n=3)、SYtype2(n=40)、SYtype3(n=1)和SYtype4(n=1)。基于COX I基因位点,对成功获得的64只蜱序列进行对比,鉴定出24只为残缘璃眼蜱,具有2种序列型,分别命名为CCtype1(n=22)和CCtype2(n=2);40只为亚洲璃眼蜱,具有5种序列型,分别命名为CYtype1(n=25)、CYtype2(n=7)、CYtype3(n=4)、CYtype4(n=3)和CYtype5(n=1)。种系进化分析显示,在SSU rRNA基因位点,亚洲璃眼蜱序列单独形成一个亚群分支,与其他璃眼蜱属蜱的序列形成一个大的亚群分支;在COX I基因位点,亚洲璃眼蜱序列和残缘璃眼蜱序列单独形成一个亚群分支,与其他属蜱的序列形成不同的亚群分支。[结论] 新疆尉犁县塔里木马鹿体表蜱与游离蜱种类为亚洲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研究结果为鹿科动物寄生蜱的种类分布调查和遗传进化特征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饲粮中添加蒲公英、益母草、金银花和连翘4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24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3%/(头·d)复合植物提取物。试验期共75 d,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于试验正式期第60天通过口腔采集奶牛瘤胃液,提取瘤胃液样品总DNA,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瘤胃微生物在OTU水平上可相互分离。试验组奶牛瘤胃细菌的α多样性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改变奶牛瘤胃中17个细菌菌门相对丰度,但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2组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总菌群中占比最高;在属水平上,试验组瘤胃细菌相对丰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组优势菌属均为普雷沃菌属1(Prevotella 1)。通过LEFse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瘤胃中的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而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P<0.05)增加。[结论] 在泌乳期奶牛饲粮中添加0.3%的蒲公英、益母草、金银花和连翘复合提取物具有调节瘤胃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确定内蒙古某规模化奶山羊养殖场部分引进羔羊发病死亡的原因,为该场加强重点疫病免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的发病羊只进行病理解剖学观察,无菌采集肺脏病变样本,制备病理组织切片;无菌采集发病羊只的血液制备血清,采用高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的山羊痘病毒抗体;无菌采集发病羊只的肺组织、鼻拭子、眼拭子,利用PCR技术检测山羊痘病毒P32基因,对测序获得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剖检可见病羊口腔、鼻腔、喉头、气管黏膜有圆形疹痘;肺部明显水肿,表面存在红色疹痘,切开后呈不透明、灰白色胶冻样;瘤胃、网胃、瓣胃、皱胃黏膜均出现疹痘。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肺泡红色深染,间质变宽,腔内存在脱落的上皮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并化生为腺泡样状;支气管腔内存在大量的炎性细胞。发病山羊血清经高敏荧光技术检测,判定为山羊痘病毒抗体阳性。采集肺组织(GTPV-YP1)、鼻拭子(GTPV-YP2)、眼拭子(GTPV-YP3)样品各1份,3份样品经P32基因PCR检测均获得983 bp的扩增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GTPV-YP1、GTPV-YP2样品P32基因序列与山羊痘病毒中国分离株KC951854.1、Oman分离株 MN072621.1 P32基因的同源性为100%,GTPV-YP3与山羊痘病毒中国分离株EF514892.1、HM572329.1、JN596275.1、MG817382.1的同源性为99.0%。结论 经病理解剖学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学检测以及病原PCR鉴定,确定引起该场引进奶山羊羔羊发病的原因为山羊痘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球因人兽共患病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此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有专家指出:人类对动物“严酷的剥削与过度的利用”,是造成了人禽(人畜)共患流行性疾病不断暴发的原因。本文阐述了动物福利与畜牧生产的关系和非福利因素对动物生理健康的影响。以期引起全社会关注和促进动物福利事业的发展,积极为畜牧生产中的动物创造一个精神上协调一致、生理上完全健康的生存状态,减少动物疫病(特别是人兽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畜牧业的发展与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20.
人畜共患病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也会对畜牧养殖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如何有效预防、控制和消灭人畜共患病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主要概述了人畜共患病的分类、流行现状及危害,并针对一些重大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如SARS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加以阐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