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蛋鸡产蛋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产蛋率,维持产蛋曲线平衡是蛋鸡养殖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从多年的养殖经验和社会调查研究中,总结出影响蛋鸡产蛋量的制约因素与解决对策,供蛋鸡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蛋鸡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开产后5~7周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能维持半年左右,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很多蛋鸡养殖户由于对蛋鸡产蛋性能认识不深和技术不到位影响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导致出现蛋鸡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不稳定、产蛋率下降、产蛋高峰期缩短等现象。作者近年来通过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分析发现,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有望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制约蛋鸡产蛋率高低的因素很多,本文从环境、饲养管理和疾病等方面因素来分析引起蛋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供蛋鸡养殖户参考借鉴。市场衡量蛋鸡养殖效益的指标主要是产蛋量,在同样消耗饲料的情况下,产蛋量高,经济效益就高,若产蛋量不能达到一个正常指标,蛋鸡养殖效益就会大打折扣,找出真正影响蛋鸡产蛋率的原因,并加以防治,就会实现蛋鸡养殖的经济目标。1影响蛋鸡产蛋率的因素1.1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4.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鸡,尤其是产蛋高峰期的笼养蛋鸡,对浙江省开化县产蛋高峰期的蛋鸡产蛋性能影响较大,是制约蛋鸡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提高农户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促进蛋鸡养殖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本文就开化县蛋鸡养殖中出现的蛋鸡脂肪肝综合征进行探析,从营养、遗传、管理、应激、环境、毒物、激素等各个方面分析了蛋鸡脂肪肝综合症的致病因素,并着重从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在正常情况下,蛋鸡开产后5~7周即达到产蛋高峰并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的产蛋率逐渐下降。但有的鸡场或养殖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却出现开产日期、产蛋高峰期延迟或产蛋高峰期缩短的现象,产蛋率不稳定,甚至达不到产蛋高峰期。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的原因很多,如某些传染病、饲养管理不善、用药不当、各种应激因素存在等,都会引起产蛋量下降。现将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们一般注重蛋鸡产蛋前期和高峰期的饲养管理,往往疏于产蛋后期的管理,使整个生产周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导致蛋鸡的产蛋率急剧下降,从而影响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方式,加强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当使产蛋周期过早结束,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蛋鸡产蛋率受生物、化学、物理以及人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准确地预测蛋鸡产蛋率的变化趋势,建立蛋鸡的产蛋率预测模型对蛋鸡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将蛋鸡采食量、蛋鸡鸡龄、体质量、温度、光照时间以及是否服用营养素等6类影响因子进行处理,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输入数据,对蛋鸡的产蛋率进行预测,得到了一个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预测结果准确的蛋鸡产蛋率模型,且预测结果符合蛋鸡的实际产蛋情况;同时为评估和分析SVM蛋鸡产蛋率预测模型的性能,以同样样本建立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并用网络训练、测试用时、均方误差MSE以及相关系数r作为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蛋鸡产蛋率预测模型精度和耗时均优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日粮蛋氨酸、赖氨酸水平对蛋鸡中后期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以豆粕及杂粕为基础的无鱼粉蛋鸡日粮中,不同蛋氨酸,赖氨酸水平对海兰褐商品蛋鸡产蛋中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二因素(蛋氨酸、赖氨酸)4水平的完全交叉分组试验设计,选取46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2 160只用于试验,试验分为1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试验为期9周,从蛋鸡46周龄开始至54周龄结束.蛋氨酸的4个水平分别为0.28%,0.33%,0.38%,0.43%,赖氨酸的4个水平分别为0.65%,0.72%,0.79%,0.86%.结果表明:①日粮蛋氨酸水平对蛋鸡产蛋中后期产蛋率有显著影响(p<0O.01),随蛋氨酸水平增加,产蛋率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蛋氨酸水平为0.33%时,产蛋率表现最好.日粮赖氨酸水平对蛋鸡产蛋率没有影响(p>0.05),但高水平的赖氨酸有提高产蛋率的趋势.日粮蛋氨酸及赖氨酸对产蛋率的影响具有交互效应(0.01<p<0.05),蛋氨酸0.33%与赖氨酸0.65%组合产蛋率最好.②蛋鸡产蛋中后期,蛋氨酸水平在0.28%~0.43%,赖氨酸水平在0.65%~0.86%,各组蛋质量无差异(P>0.05).③日粮蛋氨酸水平对蛋鸡产蛋中后期采食量没有影响(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对蛋鸡产蛋中后期采食量有显著影响(0.01<P<0.05).④日粮蛋氨酸水平对蛋鸡血清总蛋白有影响(0.01<p<0.05),蛋氨酸0.33%组血清总蛋白明显高于蛋氨酸0.38%及0.43%组(0.01<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对蛋鸡血清总蛋白无影响(p>0.05).日粮蛋氨酸、赖氨酸水平对蛋鸡中后期产蛋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于蛋鸡养殖户来说,蛋鸡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多少。但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很多蛋鸡养殖户因为认识不到位的原因,影响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导致蛋鸡的产蛋率下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现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及所应采取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对广大蛋鸡养殖户有所帮助,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越来越快,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农民朋友们快速致富的一种选择。蛋鸡的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从育成期到产蛋期的过渡管理即产蛋初期的管理关系到产蛋期的整个水平。为了加强鸡群的总体性能,提高产蛋率,注意预产期(产蛋初期)的管理,也成为养鸡生产中关键控制点。1、产蛋鸡的产蛋规律产蛋母鸡在第一个产蛋周期体重、蛋重和产蛋量均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依据这些变化特点,可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1.
4种神经递质调节剂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4种神经递质调节剂对黄羽肉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对200只健康的27周龄新兴黄3号父母代种母鸡随机分为组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溴隐停、左旋多巴和氯丙嗪处理后第1周能够提高试验鸡群的产蛋率,但在第2周后这种效应则消失;4种药物处理均能提高种蛋合格率和平均蛋重;4周内溴隐停和赛更啶处理后的合格数种蛋高于对照,而左旋多巴和氯丙嗪处理后的合格种蛋数则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 500只28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15%土霉素、001%微生态制剂、01%中草药提取物和5%新型生物复合预混剂为试验Ⅰ\|Ⅳ组,研究几种添加剂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指标的影响,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中草药提取物和新型生物复合预混剂,其蛋鸡产蛋性能和蛋白质均优于对照组和添加土霉素组,且以添加5%新型生物复合预混剂组蛋鸡生产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限饲和补饲比较不同配比饲料对蛋鸡生长发育与产蛋量方面的差别。选用43周龄的封闭系统下饲养的普通级罗曼褐壳蛋鸡60只,体重2.1~2.3 kg,外观健康,剖检无临床病变。按体重配对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各组间体重无显著性差异。Ⅰ组为正常对照组,Ⅱ组限饲,Ⅲ组补饲。试验期4个月。试验完毕统计产蛋量,测定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产蛋量和产蛋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限饲组Ⅱ产蛋量和产蛋率均高于补饲组Ⅲ(P<0.05),后期限饲和补饲均可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整体补充饲养有利于蛋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4.
应用抗热应激添加剂在夏季高温 ( 2 9.5℃以上 )条件下对 43 2羽 2 60日龄的新罗曼褐产蛋鸡群进行分组防制试验 ,结果显示 :抗热应激添加剂Ⅰ号能显著提高产蛋率 (P <0 .0 5 ) ,极显著增加平均每枚蛋重 (P <0 .0 1) ,极显著降低破蛋率 (P <0 .0 1)及平均料蛋比 ,可以认为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白子金  宋良敏  高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424-3425,3518
[目的]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在产蛋鸡饲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30周龄海兰褐蛋鸡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1组(基础日粮+0.10%微生态制剂)、试验2组(基础日粮+0.25%微生态制剂)和试验3组(基础日粮+0.50%微生态制剂)4个处理,饲养试验期为42 d,考察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使用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降低不合格蛋率和料蛋比;同时可降低鸡蛋的蛋白比率,提高蛋黄比例,并可改善蛋壳厚度和蛋形指数,对鸡蛋的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也表现出良好的改善效果。[结论]使用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改善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蛋品质,其中0.25%的添加比例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选择500只健康、2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预饲30 d后随机平均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进行如下处理:生理盐水仅第1天注射一次组(A组,对照组)、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ART)特异性双链RNA(dsRNA)仅第1天注射一次组(B组)、CART dsRNA每40 d注射一次组(C组)、CART dsRNA每20 d注射一次组(D组)、CART dsRNA每10 d注射一次组(E组),120 d后对各处理组蛋鸡的产蛋性能、蛋品质、蛋组分和体重变化进行测定,研究CART对产蛋期蛋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之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在产蛋率上均存在差异(P0.05);B组的日产蛋量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蛋料比来看,B、C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D组与E组的差异不显著,但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各试验组蛋品质、蛋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束后,各试验组蛋鸡的体重变化与对照组均存在差异(P0.05).总之,CART dsRNA对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和体重变化的影响显著,对蛋品质和蛋组分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将450日龄笼养蛋鸡转为林下散养90天,并在后期蛋鸡饲料中分别添加发酵豆渣和豆渣及饲料桑混合发酵物,以达到提升后期蛋鸡肉用价值的目的。结果表明,添加10%豆渣及饲料桑混合发酵物能维持后期蛋鸡体重(P<0.05),有减缓产蛋率下降速度的趋势(P>0.05),显著提升日产蛋重(P<0.05),降低料蛋比(P<0.05),显著提升鸡胸肉中鲜味氨基酸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日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种鸽产蛋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体质量和产蛋性能相近的180对种鸽,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5个处理组种鸽分别饲喂含粗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5%、16%、17%、18%和19%的日粮,试验期包括种鸽产蛋期、孵化期、乳鸽哺育期和种鸽再产蛋期,共计1个生产周期。【结果】与其他处理组相比,饲喂18%粗蛋白质日粮组在乳鸽1~14日龄和1~21日龄平均日增质量均为最大,比15%粗蛋白质日粮组分别增加7.3%(P0.05)和3.2%(P0.05)。试验期间,各处理组间种鸽的采食量和料质量比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与15%粗蛋白质日粮组相比,18%粗蛋白质日粮组乳鸽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分别显著增加2.7%和6.4%(P0.05);胸肌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降低10.5%和11.4%(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18%和19%粗蛋白质日粮组种鸽的产蛋间隔可缩短1 d(P0.05);在种鸽哺育期间和乳鸽上市后1周内,18%粗蛋白质日粮组产蛋种鸽的比例最高(P0.05)。【结论】综合各指标和二次曲线回归分析结果,18%粗蛋白质日粮组乳鸽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种鸽的产蛋性均较好,建议孵化和哺育期种鸽日粮适宜的粗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8%。  相似文献   

19.
酸菜水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珺  秦玉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28-1029
[目的]研究酸菜水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方法]将2 520只同日龄、同品种、同饲养条件的蛋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酸菜水、恩诺沙星、蜡样芽孢杆菌和正常水4种不同的饮水剂。试验期为8周,记录各组蛋鸡的死亡情况、产蛋数及淘汰只数。[结果]通过4种不同饮水剂的对比研究发现,饲喂酸菜水组蛋鸡的死亡率和淘汰率均降低,且产蛋率得到显著提高,与饲喂常水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饲喂恩诺沙星和蜡样芽孢杆菌饮水剂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有一定影响,但与饲喂常水差异不显著。[结论]酸菜水能较好的调节蛋鸡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对蛋鸡的成活率、产蛋率和抗病能力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蚕蛹的饲用价值.选用同日龄罗曼商品蛋鸡90只,每组45只,分为试Ⅰ组;豆粕-进口鱼粉型日粮(2%)和试Ⅱ组;豆粕-蚕蛹型日粮(2%).两组饲料价格相同.舍内自然通风.平均温度23℃,平均相对湿度66%,日喂3次,自由采食与饮水,每日分别记录各组的采食量、产蛋量、蛋重.结果表明,鱼蚕蛹组粉日粮组产蛋率(87.9%)和产蛋重(142.38kg)高于(P<0.01)蚕蛹组(分别为87%和139.06g);但蚕蛹组第只鸡每天多收入0.017 元(P<0.01).结论认为,以经济效益来衡量,蚕蛹优于鱼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