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新农人成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以浙江省为例,分析新农人在乡村旅游中的创新活动类型,探讨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浙江省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表现分布为经营型、平台型和知识型3种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集聚状态,已初步形成四大特色鲜明的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空间集聚区,在县域分布差异上,浙北县域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整体上比较活跃,而浙东南县域较弱;浙江省新农人乡村旅游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仍受区位条件、旅游发展水平等传统因素影响,但是在信息时代,知识创新能力、社会资本等新因素的作用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2.
孙月  俞建飞 《农学学报》2020,10(12):18-20
近年来,我国农村创业创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短板。本文通过分析新农人创业创新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农村“双创”背景下通过培育各类新农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并对未来新农人对农村“双创”引领示范作用做出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技术的新农人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流砥柱。经济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与乡村社会的“水土不服”导致新农村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市场经济逻辑与乡村生产模式脱节、外来精英群体与熟人关系网络脱节的理念困境和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公共资源等资源困境。新农人需要扎根乡土,从结构、资本、文化和政治等多维度嵌入到乡村社会,才能实现创新创业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保障,针对新农人创业中存在的农业知识与技术缺乏、创业融资难、金融知识不足、电商创业技能薄弱等制约因素,从线上线下融合辅导、多方发力协同育人、建设农业众创天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等角度,探索新农人创新创业的培育路径,以打造更多服务“三农”的能工巧匠,促进农产品高效畅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5.
开展“新农科”教育,培养双创型“新农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等问题,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农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围绕“新农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针对双创型“新农人”人才培养发展趋势,通过对“新农科”内涵及乡村振兴对人才需求的全面解析,构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涉农专业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模块三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分别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和科研创新能力训练等4模块分层次结合农科教推进双创教育,并从“专创结合”人才培养、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创平台搭建、实践经费渠道拓宽和双创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相关文章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内涵进行界定,并选取创业计划、创业资源获取、人际关系、风险承担、创新变革5个维度作为实证因素,以长沙市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相关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创业资源、创新变革与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创新意向有显著正向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提出整合高校、社会、政府创业生态,改革创业教育模式,产业研协同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赋予了新的使命和机遇,“文旅+体育”新业态为拥有丰富文化、旅游、体育资源的地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而乡村文旅体育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阻碍“文旅+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与创新实践的主要因素,也极大影响了乡村振兴中产业融合发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效能的发挥。因此,积极发挥政府、企业、专业院校等作用,构建完善的“地方政府+企业+专业院校”的合作机制,培养具有文化旅游和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推动“文旅+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大学生农村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可以为有效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农村创业提供理论依据。在构建大学生参与农村创业活动的行为意愿结构方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在实证层面对大学生“农村创业”意愿进行检验与评估。结果显示:创业效能感、农村创业态度、农村创业主观规范都对大学生的农村创业意愿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乡村振兴创业政策感知以农村创业主观规范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农村创业意愿,农村创业态度部分中介了创业效能感与创意意愿的关系,创业效能感部分中介了农村创业主观规范与农村创业意愿的关系。基于此,应帮助学生理解乡村振兴战略,邀请专家、农村创业精英等开展讲座、交流和指导,促成正面的态度认知;增设农村创业教育内容专题,增加农村主题的创业实践模拟,既营造农村创业氛围,又提升自我效能感知;建设统一的大学生农村创业服务中介机构平台,积极宣传乡村振兴支持政策,并提供融资、信贷、扶持等中介服务,强化乡村振兴创业政策感知。  相似文献   

9.
从高校文科教育现状看,无论是人才评价、师生关系等内部因素,还是校企合作、家校关系等外部因素,都存在着一定程度“对立”视角下的相对价值分割,与新文科建设内涵相悖。以H校文科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针对“师生关系”“校企合作”“家校关系”三个层面测量了学生对学校人才培养路径的主观感知,并运用SPSSAU在线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采用分数衡量学生学习效能在受访学生中广受争议;教师仍然扮演着学生心中的权威角色,但家庭成员与行业精英也同样被受访学生期待参与到大学专业教育中。新文科建设是多方行动者缔造教育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创过程。通过建构高校主导教育改革体系、企业主导人才评价体系和家庭主导意识培养体系,打造“三个共建”网络,明确不同行动者在新文科建设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可逐步形成“校、企、家”三维一体的立体式、多维度行动者教育网,有助于各方行动者在新文科建设进程中形成互惠共赢的获益关系,最终实现新文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使新农人成为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而提高融资贷款规模对破解新农人融资困境、促进其创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利用2020年浙江省新农人实地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有序Logit模型,分析新农人融资贷款规模的影响因素,探讨不同创业经营类型的影响因素差异。结果表明,浙江省新农人融资贷款规模不大,以10万元~50万元为主,且合作经营与企业经营的新农人融资贷款规模大于个体经营的新农人。农业技术培训参与状况、中共党员身份、亲友在银行或信用社工作、年营业收入、互联网获取创业信息、互联网社交频率和政府创业补贴显著正向影响新农人融资贷款规模,而融资利息成本显著负向影响其融资贷款规模。从不同创业经营类型来看,农业技术培训参与状况、年营业收入、融资利息成本、互联网获取创业信息和政府创业补贴显著影响个体经营新农人的融资贷款规模,而中共党员身份、亲友在银行或信用社工作和互联网社交频率对合作经营与企业经营新农人的影响较大。据此,提出鼓励新农人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完善农村互联网服务体系、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政策等建议,助力新农人提升融资贷款能力和规模。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创业成为乡村发展的助推器。社会资本作为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有助于提升农民工的创业绩效,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者的创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借鉴社会资本、自我效能感等相关理论,提出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的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创业绩效之间的研究假设,运用陕西省宝鸡市、渭南市、安康市以及铜川市722名农民工创业者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层次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由关系资本、资源资本和结构资本3个维度构成,社会资本各维度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农民工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创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贯彻与响应。通过实地调研、实证分析等方法,对“互联网+”背景下“南京高淳国际慢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网络营销不足、智慧化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特色产品开发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助力高淳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优化升级,也为我国其他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DPSIR模型,以张家界市马儿山村为研究对象,构建马儿山村乡村旅游转型DPSIR模型框架,探究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演变历程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马儿山村依靠政策、区位、文化、人才等资源优势,以乡村旅游为转型发展模式,经历了“文化+”观光体验旅游和“创新+”休闲度假旅游两个阶段。(2)驱动马儿山村乡村旅游转型的作用因素包括政策导向因素、交通连通因素、资源本底因素、人才行动因素、市场根本因素、宣传增效因素。(3)乡村转型发展是动态平衡的过程。当驱动力和压力发生转变,乡村系统将采取系列措施来调整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状态,促使乡村系统在演化中趋向平缓、增长乃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阳春三月,笔者在去浙江杭州参加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2018年度工作总结交流会时,听到了海归“农二代”葛雯回乡创业的故事。《农业信息化》杂志关注各地“新农人”的成长和创业创新,正有意在基层挖掘“新农人”典型以作重点宣传报道。于是,这位海归“农二代”、浙江省特色养殖能手、“云彩农业”创始人葛雯便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本刊以《山谷里飘来一首歌》为题,为广大读者献上一首催人奋进的创新创业之歌。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抓住“十四五”时期信阳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发展契机,深入剖析信阳红色资源发展现状问题,通过对信阳文旅融合发展现状的实际调研,并结合“豫风楚韵·山水信阳”的设计理念,以“文化+旅游+交通”优势发展路径,提出深入挖掘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优化“红色文旅+交通”的发展格局、拓展“文旅+多产业”发展新空间、叫响信阳红色文旅品牌等新对策,为信阳红色文旅的转型升级,整体性带动绿色、文化、社会等方面多效益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的商业运营模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调研发现,农村电商直播新农人的电商理念较为薄弱、人才流失速度快、资源整合能力欠缺、驻乡创业电商人与农村社会化存在割裂等问题。人才是农村电商直播发展的关键,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对河南省农村电商直播的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聚焦农村电商发展背景下的人才问题,从内部破局和外部助力两方面探索解决人才缺失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是产业振兴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分析了乡村文旅产业集群的发展基础,其中包括产业基础资源、旅游核心资源和文化融入资源。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受限于主导产业规模小、产业关联度不足、产业竞争优势弱、产业协同不明显的“小、散、弱”发展困境。依据乡村文旅产业集群的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困境,提出高质量发展对策:加强引导培育,强化核心主导产业;增强文化融入,促进文旅耦合互动;提升服务质量,培育区域文旅品牌;促进创新驱动,打造文旅产业示范。  相似文献   

18.
《河北农业科技》2021,(1):13-14
乡村振兴需要依靠产业发展,依托休闲农业示范点开展康养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秦皇岛区位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依托多家休闲农业示范点,可以发展“农旅融合”“林旅融合”“文旅融合”“体旅融合”“医旅融合”等各种模式的康养旅游。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赋能机制成为助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也成为催生旅游新业态的内生动力。本文阐述了数字赋能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认知,分析了数字赋能在驱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传统产业转型困难,文旅产品同质严重,人才支撑不足等现实挑战。因此,要以政策引领,优化数字文旅发展环境,夯实基建弥合城区数字“鸿沟”,融合产业加速旅游经济数字转型,创新业态提升文旅产品质量以及驱动人才释放内生活力,进而积极发挥数字效能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以6所部属农林院校为例,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组成要素来分析农林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提出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建议,即要引导涉农林专业学子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将“论文”书写在大地上;构建涉农林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机制,服务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构建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