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应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探究补饲精料对哺乳期牦牛犊牛胰腺发育的影响。选取体况健康、体重相近、断奶30日龄左右的20头牦牛犊牛(公),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其中对照组饲喂代乳粉和苜蓿干草,试验组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添加精料。2组的固体干物质采食量相同。在经过预试期30 d,正试期100 d后,牦牛犊牛平均日采食量达到1 kg时,2组各选取5头牦牛犊牛进行屠宰试验。屠宰试验中记录体重和胰腺重量并计算其器官指数,利用显微镜进行组织切片观察。采集牦牛犊牛胰腺组织样品,运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小分子差异代谢物分析。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体重、胰腺重量、器官指数、胰腺外分泌部面积总占比、胰腺内分泌部面积总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胰腺内外分泌部面积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在牦牛犊牛胰腺组织代谢通路中,试验组相较对照组在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中,差异代谢物L-苯丙氨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苯丙酮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在苯丙氨酸代谢中,L-苯丙氨酸、2-苯乙酰胺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苯...  相似文献   

2.
旨在通过测定注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后热应激奶牛血清代谢组学,分析血清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为APS缓解奶牛热应激作用提供参考依据.选取6头健康的荷斯坦奶牛,颈部肌肉注射APS注射液(30mL/d),连续注射4d,停止3d为1个周期,试验期共3个周期.试验期前后采集奶...  相似文献   

3.
代谢组学可对某一生物体或细胞内的大量低分子量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组学技术。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随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核磁共振(NMR)等检测技术的突飞猛进,代谢组学技术已成为植物生态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为此,在简述代谢组学的概念和来源,介绍代谢组学的研究策略和技术平台及分析流程后,分析了代谢组学技术在植物与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趋势,指出了代谢组学技术与其他生物学技术结合在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193-1200
代谢组学是利用高通量检测技术对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挖掘代谢物与相应生物学变化的相对关系。目前,代谢组学在药物研发、疾病研究、药物毒理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液相-质谱联用平台,检测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大、分辨能力强、扫描速度快,拥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较宽的动态范围,其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是代谢组学试验中至关重要的步骤,直接决定着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由于样本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对样本采集和制备过程中细节的忽视,往往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偏差,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充分验证样本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在试验中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质谱平台的代谢组学常用生物样本的采集和制备方法,为代谢组学试验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1H核磁共振(~1H NMR)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分别分析奶牛在患有急性腐蹄病时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研究腐蹄病的发生对奶牛代谢过程的影响,寻找差异表达的代谢物。运用~1H NMR技术获得两组奶牛血清代谢谱。所采集的数据经过模式分析获得差异代谢物。结果急性腐蹄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奶牛血清内差异性代谢物为21个。结果显示,在奶牛发生腐蹄病时体内糖类、氨基酸、脂类和能量代谢均发生了改变。表明结合~1H NMR谱检测分析的急性腐蹄病组对照组比对的差异代谢物,全景式地揭示了腐蹄病发生过程中奶牛机体内发生了广泛的代谢紊乱,为今后深入探究腐蹄病的发病机理和新的防治策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检测围产期牦牛血清酮体的消长规律,并分析其对产后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选择25头年龄[(7.00±1.23)岁]、胎次[(2.00±0.07)次]和体况相近的经产母牦牛,自产前第28天至产后第28天每7 d采集1次血清,共设9个时间点,检测血清中酮体指标[β-羟丁酸(BHBA)]、肝功能指标[游离脂肪酸(NEFA)、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谷草转氨酶(AST)]、蛋白质营养状况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研究各指标的消长规律;随后继续跟踪试验动物至产后第49天,每7 d采集1次血清,检测产前第28天至产后第49天血清中生殖激素指标[雌二醇(E2)、孕酮(P4)、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并监测发情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明确围产后期母牦牛生殖激素分泌情况,并结合BHBA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BHBA与生殖激素分泌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娩当天、产后第7天和产后第14天的血清BHBA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点(P0.05)。分娩当天、产后第7天和产后第14天的血清GLU浓度显著低于产前各时间点(P0.05)。产后第7天和产后第14天的血清NEFA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点(P0.05)。分娩当天和产后各时间点的血清TP浓度和AST活性显著高于产前各时间点(P0.05)。分娩当天和产后各时间点的血清FSH和LH浓度显著高于产前各时间点(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BHBA浓度与E2和LH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可见,母牦牛的分娩造成其机体能量的大量流失,导致机体脂肪过度动员产生了能量负平衡,围产后期蛋白质也参与了供能过程,血清BHBA浓度的升高会影响E2和LH的分泌模式,使经产牦牛产犊间隔较长而引起其繁殖率低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后粪便代谢物的变化情况,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的代谢通路,本研究运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GC/TOF-MS)检测对照组和病毒组小鼠的粪便。结果显示: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模型中,对照组与病毒组的得分图呈现明显差异,病毒组中一些代谢物发生了显著性的改变。α-酮戊二酸、甲硫氨酸、果糖-6-磷酸、苯丙氨酸、草酸、乳糖、棕榈酸、正缬氨酸、腺嘌呤、胆固醇、葡萄糖-6-磷酸、油酸、甘油、十五烷酸、β-丙氨酸等代谢物显著降低,而L-苹果酸、天冬氨酸、乳酸等代谢物显著上升。结论:病毒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及糖代谢的差异,代谢组学的研究可以为流感病毒引起的肠道损伤机制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验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LC-MS)对出房的1日龄工蜂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以明确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对蜜蜂生长发育期代谢的影响。采用蜜蜂幼虫人工室内饲养技术,选取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为研究对象,用含0.00001μg/μL亚致死剂量吡虫啉的日粮饲喂1日龄幼虫直至排便。记录蜜蜂的羽化率、初生重、出房时间;测量蜜蜂血淋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采用LC-MS方法检测亚致死剂量浓度吡虫啉处理蜜蜂羽化出房时的代谢物差异,对检测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引起蜜蜂出房时间显著延长(P<0.05);使蜜蜂血淋巴的SOD和POD活性显著升高(P<0.05);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方法(supervised partial least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分析代谢组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明显分离。试验共鉴定出18个蜜蜂差异代谢物。本结果可对进一步研究吡虫啉胁迫蜜蜂代谢物的代谢规律、阐明蜜蜂解毒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代谢产物是基因转录翻译为蛋白质后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因此,机体代谢产物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出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变化。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以清晰并直观地对机体代谢物的变化进行检测。奶牛生产性疾病一直是畜牧兽医行业关注的重点疾病之一。奶牛出现生产性疾病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对养殖业造成危害。代谢组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准确检测出参与疾病发生的物质和代谢通路,使兽医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防控和治疗。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奶牛生产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奶牛生产性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组学及其相关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又称代谢物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产物谱变化的一种新的系统方法。它借助高通量、高灵敏度与高精确度的现代分析技术,分析细胞、组织和其它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唾液和体液中内源性代谢物整体组成并通过其复杂的、动态的变化,从整体上反应代谢物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围产期小尾寒羊血清T-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20只年龄在2~5岁之间的小尾寒羊,其中10只为待产母羊,10只为空怀母羊,分别于产前20d、产前10d、产前1d、产后1d、产后10d、产后20d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T-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围产期小尾寒羊在整个围产期内血清中T-SOD活性呈先下降后逐渐升高的动态变化,其中,在产前1d出现最低值且围产期小尾寒羊T-SOD活性均低于空怀小尾寒羊;围产期小尾寒羊在整个围产期内血清中MDA含量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动态变化,其中,在产后1d出现最低值且围产期小尾寒羊MDA含量均高于空怀小尾寒羊。[结论]怀孕和分娩对小尾寒羊T-SOD活性和MDA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初胎奶牛围产期某些血液生化成分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2头初胎荷斯坦乳牛,在预产期前10d、7d、产后3d、10d和17d采取血样,测定血浆中葡萄糖、尿素氮、谷丙转氨酶(GPT)和胆固醇的含量。结果表明:①分娩前第3d和产后第3d、10d、17d的血糖含量分别比预产期前10天显著降低(P<0.01),分别降低26.05%、53.01%、39.87%和75.95%;②尿素氮含量分娩前第3d比预产前第10天降低46.08%(P<0.01),产后3d、10d提高13.43%%和3.85%,产后17天则低11.16%;③预产前3dGPT水平较预产前10d高30.99%(P<0.01),而产后第3d、第17dGPT水平分别较预产前10d低29.11%和25.2%(P<0.01);④血浆总胆固醇在分娩前第3d、产后的第3d和10d分别比预产期前10天低31.35%(P<0.01)、13.41%(P<0.01)和10.40%,而产后第17d的含量较预产前10天提高10.40%。以上结果提示:初胎乳牛围产期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均发生改变,以促进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加强蛋白质的合成,适应机体泌乳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是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该项工作不仅影响奶牛泌乳量和生鲜乳品质,还直接决定新生犊牛的健康水平和奶牛的产后恢复情况.因此,各牧场需要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让奶牛在分娩前后平稳过渡.本文从营养需要、分群、饲养和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奶牛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管理需要,以期为围产期奶牛的科学饲养管...  相似文献   

14.
12头初胎荷斯坦牛,经颈静脉采取预产期前10天、3天和产后3天、10天、17天血样,测定血浆中TSH、T_3、T_4和胰岛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从预产期前10天开始到产后第17天,①T_3的水平呈平稳稍升高的趋势;②T_4的水平以预产期前10天的为最高,随后均显著下降(P<0.01);③TSH在产后的第3天和17天均显著高于预产期前10天的水平(P<0.05);④预产期前10天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时间的水平(P<0.01)。以上结果提示:初胎荷斯坦牛围产期TSH、T_3、T_4和胰岛素的含量均发生改变,以促进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加强蛋白质的合成,适应机体泌乳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大豆黄酮对荷斯坦牛围产期某些代谢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2头的初胎荷斯坦乳牛,分为对照期(添喂前)和试验期(添喂后)。于预产期前10d一次添喂大豆黄酮(80mg/d·头),在添喂前、添喂后的7d、产后3d、10d和17d采取血样,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TSH、T3、T4和胰岛素的含量。①添喂大豆黄酮后,T3的水平在第7d、产后3d和产后10d显著低于对照期(P<0.05/P<0.01),而产后17dT3含量则高于对照期21.60%(P<0.05);②试验期中T4的水平除分娩后第10d外,均显著低于对照期(P<0.05/P<0.01);③TSH水平仅在添喂大豆黄酮后的第7d显著低于对照期,而分娩后与对照期差异不显著(P>0.05);④胰岛素在大豆黄酮处理后的第7d和分娩后的第17d显著低于对照期,其余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大豆黄酮能影响分娩后初胎奶牛的代谢激素水平,促进营养物质的转化,加强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以适应机体泌乳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利用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植物乳杆菌发酵黄芪的代谢产物,并探索其互作发酵机制。分别采取植物乳杆菌发酵黄芪(FT组)和未发酵黄芪固态粉末(CT组),经样本前处理、LC-MS分析、生物学信息分析等探寻差异代谢物并分析代谢通路。结果显示,总离子流图峰图重现性良好,发酵黄芪主要代谢物共鉴定出183种代谢成分,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样品间关系PCA图均能良好区分。火山图分析表明,FT和CT组间的代谢物变化具有差异性,正离子模式上调的1 416个代谢物富集到83个代谢途径;下调的935个代谢物富集到83个代谢途径;负离子模式上调的1 040个代谢物富集到52个代谢途径,下调的809个代谢物富集到45个代谢途径。发酵黄芪差异代谢产物酸类、脂类、酮类等氨基酸显著增加,烯类等氨基酸显著下调,其中上调代谢物15个,下调代谢物2个,关键代谢产物主要为α-硫酸二乙酯、2-甲基柠檬酸、3-异丙烯基-6-氧代庚酸等,涉及到丙酮酸代谢、丙酸代谢、半乳糖代谢等途径。本研究结果为发酵黄芪的代谢产物、发酵互作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血液pH、尿液pH、采食量及产后瘫痪、胎衣不下、产褥热等健康指标的影响。选择10头预产期相同,体重、体况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试验1组(CS组)饲喂以玉米秸秆为粗饲料来源的日粮,日粮精粗比接近6:4;试验2组(MF组)饲喂以羊草、苜蓿和玉米青贮为粗饲料来源的日粮,日粮精粗比接近4:6。试验结果显示,CS处理组奶牛产前、产后干物质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MF组(P<0.01),且CS处理组奶牛产后干物质采食量增长较快、幅度较大。另外,试验结果还发现,MF处理组尿液pH显著高于CS处理组(P<0.05),两处理组奶牛产前、产后血液pH没有差异(P>0.05)。此外,MF处理组产后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S组。试验结果表明,围产期奶牛饲喂精料水平较高的日粮对奶牛产后的健康状况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菊苣酸对放牧牦牛围产期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接近(195~205kg)的围产期牦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燕麦青干草,试验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燕麦青干草+0.15kg/d菊苣酸。试验期60d(从产前30d到产后30d),于产前第15天、产前第7天、分娩当天、产后第7天、产后第15天采集血液,进行相应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在产后第15天,试验组牦牛血清尿素氮(BU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和产后第7天,试验组牦牛血清葡萄糖(GLU)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试验组牦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试验结果,添加菊苣酸能有效缓解围产期放牧牦牛氧化应激状态,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of productive performances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between primiparous and mulitiparous dairy cows during the perinatal period, ten primiparous and ten multiparous healthy dairy cows were selected and were fed the same total mixed ration.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audal vein before the morning feeding on -7, -4, -2, -1, 0, 1, 2, 4, 7 and 14 d after parturition, and serum glucose, triglyceride and calcium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rmined. Milk yields were recorded every day from 11 to 40 days after parturition. Mil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each experimental cow on 30th day after parturition and milk compositions and somatic cell count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serum triglyceride, milk fat, milk protein, milk lactose and milk dry matter between primiparous and multiparous dairy cows (P>0.05). Mutiparous cows had greater daily milk yield and higher milk somatic cell count than primiparous cows (P<0.05). Primiparous cows had significant higher serum glucose level on -4, 2 and 4 d after parturition (P<0.05), but significant lower serum glucose level on calving date (P<0.05) when compared with multiparous cows. Higher serum calcium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on -2, -1 and 2 d after parturition in primiparous cows than multiparous cows (P<0.05).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头胎奶牛与经产奶牛在围产阶段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本研究选取临床健康的头胎和经产奶牛各10头,在同等条件下饲喂全混合日粮,于预产期前7、4、2、1 d及产后0、1、2、4、7、14 d晨喂前尾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测定血糖、甘油三酯和血钙浓度,产后11~40 d记录产奶量,于产后第30天采集乳样,测定乳成分和体细胞数。结果显示,头胎奶牛与经产奶牛血清甘油三酯、乳脂、乳蛋白、乳糖和乳干物质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产牛产后日均产奶量和乳体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头胎牛(P<0.05);在分娩前第4天和分娩后第2、4天时,头胎牛血糖浓度显著高于经产牛(P<0.05),但在分娩时,头胎牛血糖浓度显著低于经产牛(P<0.05);头胎牛在产前第1、2天、分娩当天及产后第2天的血钙水平显著高于经产牛(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