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单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铁棍山药和太谷山药的代谢成分进行分析,以期为山药的功能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利用Masslynx软件能将铁棍山药和太谷山药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到的代谢物进行很好的分组,这表明,铁棍山药和太谷山药代谢物差异较大;进一步对其差异代谢物质进行S-Plot分析,发现有8种差异代谢物质,通过数据库比对,其中3种为植酸、麦角甾醇和豆固醇,分别属于酸类和醇类,有5种代谢物需要进一步鉴定。由此可见,通过对山药代谢物的差异化分析,可以对山药的药效属性进行评估,这为保持山药的地道性提供了重要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滕井通  高翔  薛建平  李紫薇  张爱民  盛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17-10818,10877
[目的]测定怀山药及其零余子中薯蓣皂苷元成分的含量。[方法]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对照品,浓度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混合液为显色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47 nm处对怀山药及其零余子的皂苷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怀山药中薯蓣皂苷元含量为0.016 4%,怀山药零余子中薯蓣皂苷元含量为0.021 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46%,RSD为1.36%;零余子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略高于怀山药。[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用于怀山药零余子中薯蓣皂苷元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从非靶向代谢组学角度分析延边黄牛臀肉与眼肉组织代谢物谱的差异。试验以6头同月龄、同生长条件的延边黄牛屠宰后的臀肉和眼肉为试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代谢物进行分离,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统计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筛选出差异代谢通路,分别为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通路,磷酸戊糖途径通路,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通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嘌呤代谢通路。臀肉组与眼肉组的差异代谢物单变量统计分析(UVA),筛选出差异代谢物20种,其中11种差异代谢物发生上调(P<0.05),9种差异代谢物发生下调(P<0.05)。综上,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揭示,臀肉与眼肉在代谢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油酸等差异代谢物将作为风味化合物的前体物质进而影响风味。  相似文献   

4.
滕井通  薛涛  薛建平  张爱民  盛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12-2912,2928
[目的]测定怀山药及零余子中尿囊素成分的含量。[方法]以尿囊素为标准对照品,采用HPLC法在波长224 nm处对怀山药及零余子的尿囊素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35%,RSD为1.29%;怀山药中尿囊素含量为0.533%,怀山药零余子中尿囊素含量为0.848%;零余子中尿囊素含量略高于怀山药。[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用于怀山药零余子中尿囊素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正>武穴佛手山药为湖北武穴特产,于2009年被农业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湖北省农业厅2011年组织的全省首届名优蔬菜评比中,武穴佛手山药被评为"首届湖北名优蔬菜金奖"。武穴佛手山药为薯蓣科山药属普通山药种,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是我国鄂东独有的一种传统特色农业栽培品种。以肥大的地下块茎供食用,地下块茎扁且有褶皱,如掌状,且产于道教四祖诞生地,故取名武穴佛手山药。武穴佛手山药块茎外表黄褐至淡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GC-TOF-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茶叶做青工序对武夷肉桂茶树叶片代谢物的影响,探究做青对乌龙茶品质形成的作用机制,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摘武夷肉桂中开面3、4叶,经短时间晒青后,按照闽北乌龙茶的做青工艺制成做青组样品,将叶片自然摊放作为对照组(CK),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样品,运用多元统计分析OPLS-DA和单变量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并进行代谢通路KEGG富集分析。【结果】与晒青叶相比,对照组及做青组样品中能够鉴定出的差异代谢物分别为21个和14个,其含量主要呈现上调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做青组样品中显著上调和下调的差异代谢物分别为9个和3个;检测到的差异代谢物包括莽草酸、柠檬酸、L-苹果酸、棉子糖、麦芽糖等有机酸和糖类物质。【结论】做青工序显著刺激了三羧酸循环中部分中间产物以及莽草酸途径中莽草酸含量发生变化,这主要与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物质代谢有关;其中莽草酸含量在做青结束时显著降低,而苯丙氨酸含量有所提高,这可能与茶叶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以饲用西瓜(Citrullus var. citroides)‘1555、947’、药西瓜(Citrullus colocynthis)‘W1-49、W1-60’、野生西瓜(Citrullus lanatus var. lanatus)‘W1-51’和栽培西瓜(Citrullus lanatus.)‘W1-1’为试材,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饲用西瓜、药西瓜、野生西瓜与栽培西瓜果肉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6份西瓜材料果肉中共鉴定出580种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苯丙素、醇类、多酚、酚胺、核苷酸及其衍生物、花青素、黄酮、黄酮醇、黄酮类、黄烷酮、醌类、生物碱、糖类、萜类、维生素及衍生物、酚酸、异黄酮、吲哚及衍生物、有机酸及衍生物、甾体和脂质等初次级代谢物质。可知,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黄酮、黄酮醇、有机酸及衍生物等差异代谢物可能与4种西瓜果肉颜色和风味等方面不同有关。研究分析西瓜属4种近缘种果肉差异代谢物,对合理利用和改良西瓜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野生草鱼与养殖草鱼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子鼻技术和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质联用仪(GC-MS)探讨草鱼肉中背肉、腹肉和红肉的挥发性成分,并对野生草鱼和养殖草鱼肌肉部分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电子鼻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除养殖草鱼的背肉和腹肉间不能较好地区分外,能有效地区分出野生草鱼背肉、腹肉、红肉、养殖草鱼背肉(或腹肉)和红肉间挥发性成分的差别;固...  相似文献   

9.
宫内生长受限湖羊新生羔羊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羊是我国珍贵的肉毛兼用的绵羊品种,并具有繁殖率高和宜舍饲等特点。在生产中,往往因其多胎性易导致妊娠期湖羊营养不良,造成新生羔羊宫内生长受限(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应用代谢组学一维氢谱核磁共振技术(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研究新生羔羊的血浆代谢谱。根据出生体质量筛选出14只湖羊新生羔羊,分为正常出生体质量组(normal birth weight,NBW)和IUGR组(n=7),采用1H-NMR分析其血液样品。将代谢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鉴定的代谢物进行表达差异分析以及代谢途径归属。NBW组和IUGR组新生羔羊血浆样品共获得32种代谢物,16种代谢物在2组间差异表达,IUGR组有10个代谢物含量显著低于NBW组(P<0.05),6个代谢物含量显著高于NBW组(P<0.05)。2组间差异显著的代谢通路主要为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物质等代谢通路。应用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确定了IUGR新生羔羊与正常羔羊血液代谢物之间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IU...  相似文献   

10.
以厚朴为试材,设置露晒根、包埋干根干反向生长模拟处理,以未作任何处理的根皮、干皮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总酚,采用LC–MS技术分析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包埋干、露晒根处理的干皮和根皮总酚含量均增加;厚朴中检测到873种代谢物,其中,对照的根皮组与干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107个,露晒根皮与对照干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71个,包埋干皮与对照根皮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有76个,各处理组间差异代谢物以上调为主;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脂质和类脂化合物、有机酸及衍生物、有机氧化物、木脂素、新木脂素及其相关化合物,且主要聚集在β–丙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等途径;根干反向生长模拟处理能诱导处理部位与模拟部位之间差异代谢物数量显著降低,并引起氨基酸类物质和代谢途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1.
主要探讨了三种嘌呤型细胞分裂素:呋喃氨基嘌呤(KT)、苄氨基嘌呤(BAP)和异戊烯基腺嘌 呤(2ip),对怀山药的两个品种:淮山药和凤山药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在MS KT2mg/L (单位下同)或2ip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均较好,当附加NAA0.2时,一般可促进生根;但在培养基上,两 品种差异明显,淮山药表现腋芽生长受抑制,而凤山药则易形成丛生芽,而当此培养基附加NAA0.2 时,NAA与BAP可协同作用促进淮山药的腋芽生长,增加芽苗数,但对凤山药的生长则基本无影响。 通过不同培养基对凤山药快繁效果的比较,筛选出MS KT1 NAA0.2 0.1%活性碳为凤山药快繁较适 宜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山药组织培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山药组织培养的茎尖培养、零余子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等方法;总结山药组织培养的条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3.
张义  刘吉武  杜丽 《贵州农业科学》2012,(2):142-144,147
为了探明新引进的温州蜜柑品种山下红与目前国内主栽品种在品质特性方面的差异,以山下红和国庆一号、兴津为试材,通过感官分析、色差测定及化学分析等检测方法,研究了3个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色泽与色素含量、果肉中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3个品种的果皮叶绿素含量均持续下降且以成熟前期下降最快,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果实成熟时这两种色素的含量在各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国庆一号和兴津的果皮着色速度快于山下红;国庆一号、兴津的可溶性糖积累速度比山下红快,达到峰值早,而山下红在测定期间平稳持续升高;国庆一号减酸较兴津和山下红早;国庆一号和兴津从10月20日开始果实糖酸比上升幅度变缓,而山下红一直持续升高。综合判断,国庆一号成熟最早,兴津其次,山下红成熟最晚。  相似文献   

14.
滑皮金柑是融安金柑的实生变异品种,为探明其品质特性,本研究以融安金柑为对照,比较二者果实外观、风味和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滑皮金柑单果质量、纵横径、果皮油胞数和色泽CCI值均显著低于融安金柑。滑皮金柑果实剪切力较低,其他质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糖酸含量分析表明:滑皮金柑果皮和果肉中葡萄糖、果糖、蔗糖以及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融安金柑;滑皮金柑果皮中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乙酸、马来酸和富马酸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在果肉中,滑皮金柑的柠檬酸和丁二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酒石酸、草酸、乙酸、马来酸、富马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此外,滑皮金柑果皮和果肉中VC含量相对较低,但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同时滑皮金柑中积累了更多香豆酸和阿魏酸,总酚酸含量也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美人酥’和‘云红梨1号’红皮砂梨果实的着色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红皮砂梨品种在其着色过程中色素的变化与相关酶活性及糖积累的关系,旨在了解砂梨果实着色的一般规律。【方法】选择两个云南地区主栽的红皮砂梨品种‘美人酥’和‘云红梨1号’,系统研究果实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果皮中花青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总酚等色素含量和花青苷积累相关的酶活性,以及果肉中糖含量的变化。花青苷含量采用pH示差检测法测定,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总酚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类黄酮半乳糖苷转移酶(UFGT)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在果实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两个品种呈现了相似的生理变化趋势。果实生长前期,果皮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不断上升,几乎没有花青苷的积累;果实生长中后期(花后13周)开始,叶绿素急剧降解,花青苷不断积聚并在成熟时达到最高值。在果实着色始期,PAL和UFGT活性相继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花青苷的快速合成,PAL活性急剧下降,但UFGT活性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持续上升,其中蔗糖开始有明显积累的时期与花青苷开始大量积累的时期相吻合。【结论】红皮砂梨花青苷的合成积累主要是在果实生长发育后期,伴随着果实的成熟,花青苷含量达最大值。PAL与花青苷合成的启动有关,UFGT与花青苷的积聚密切相关。花青苷的积累伴随着果肉中可溶性总糖的上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给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欧李提供理论参考,以红皮红肉欧李、红皮黄肉欧李和黄皮黄肉欧李3种不同资源类型欧李果实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成熟阶段不同部位欧李果实的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欧李资源类型果皮、果肉和果实中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花青素和黄酮醇含量均基本表现为硬熟期高于完熟期,其中硬熟期红皮红肉欧李果皮中各酚类物质含量分别比完熟期多124.95、30.21、99.39、264.28和6.93 mg·100 g-1。在果实的不同部位,除黄皮黄肉欧李总酚含量在果肉中最高之外,3种欧李资源类型各酚类物质含量均表现为果皮中最高,其中红皮红肉欧李果皮中的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花青素和黄酮醇含量分别比果肉多471.99、48.19、75.42、111.33和3.79 mg·100 g-1。以上结果显示,不同欧李资源类型均表现出硬熟期果实各酚类物质含量高于完熟期的特性;多数欧李资源类型果皮中的各酚类物质含量高于果肉,果皮是果实中各酚类物质主要分布和积累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茄子果色与商品果外观品质和价值密切相关,花青素是决定茄子果色的重要天然色素之一。通过基因表达和代谢物差异比较,解析上位基因互作调控茄子果皮花青素合成的作用机制,为不同果色茄子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花青素合成结构基因ANS突变的白果色母本19141、花青素合成关键调控基因MYB1突变的白果色父本19147及其紫红果色F1代E3316茄子为试验材料,对商品果期果皮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广靶代谢组分析。【结果】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19141_vs_19147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最多,其次是E3316_vs_19141,两个比较组DEGs均在类黄酮途径富集程度最高;E3316_vs_19147筛选到的DEGs最少,未在类黄酮途径富集。广靶代谢组共检测分析到218个代谢物。E3316_vs_19141共检测到差异代谢物(DAMs)113个,E3316_vs_19147共检测到差异代谢物98个。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发现花青素生物合成关键结构基因CHS、CHI、F3H、DFR和ANS,关键调节基因MYB1、AN1和AN11,修饰基因3GT、5GT、AT和OMT,还有转运基因AN9(G...  相似文献   

18.
以海南本地黄皮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0.5%、1.0%、1.5%和2.0%壳聚糖作浸泡果实处理,以0%壳聚糖浸泡果实为对照,研究壳聚糖浸泡处理对黄皮果实贮藏效果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0%以上壳聚糖处理能将果实贮藏期延长至28 d,好果率在84%以上,能明显抑制果实质量损失;1.5%以上浓度壳聚糖浸泡处理能使果实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较高的固酸比;壳聚糖浸泡处理果肉和果皮的MDA含量和PPO活性表现低于对照的趋势,SOD、POD和CAT活性表现高于对照的趋势,表明壳聚糖浸泡处理能减轻果实活性氧自由基损伤和增强果实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1.5%为壳聚糖浸泡处理的最宜浓度。  相似文献   

19.
山药内生菌的分离及菌种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和方法]分别采用5种培养基对山药根根中的内生菌进行分离,得到了10株内生菌,通过形态学分析其为4种微生物,16S rRNA比对分析确定其分属为欧文氏菌属(Erwini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未发现放线菌和真菌.[结果]表明山药内生菌极为单调.其中,能在山药浸出液培养基中大量产生多糖的菌株SS2的16S rRNA与模式菌株Erwinia pyrifoliae Ep1/96~T 最大同源性为97.1;.[结论]极有可能为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