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禽类养殖相结合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与水稻单作相比,稻田综合种养降低了化学氮肥施用量,起到了减氮节肥效果,但氮肥减施对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果并不一致。本研究收集了2009—2021年间发表的以水稻单作为对照,以稻田综合种养水稻为处理的111篇相关文献;将综合种养模式分为甲壳类、鱼类、两栖类和水禽类共4类,应用整合分析方法评估了氮肥减施对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在不影响水稻产量前提下不同综合种养模式的合理减氮范围。结果表明,在0~150和150~180 kg/hm2施氮(N)区间,甲壳类、鱼类和水禽类综合种养模式水稻产量分别比水稻单作提高1.15%~19.00%、1.45%~27.00%和3.47%~10.59%,其中,甲壳类和鱼类综合种养模式会降低水稻有效穗数,而通过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来增加水稻产量。相比于水稻单作,甲壳类、鱼类、两栖类和水禽类综合种养模式减氮范围的上限分别是26.24%、21.64%、14.04%和41.94%时,可确保水稻产量不低于7.5 t/hm2...  相似文献   

2.
稻田综合种养稻米质量特性形成及调优机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稻田生态环境变化入手,对稻田综合种养生产模式下提高稻米品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稻田种养耦合能够优化田间温、光小气候,改善田间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环境,有利于稻米品质的形成和稻米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稻田不同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稻田不同生态共作方式,包括稻蛙种养、稻鳅种养、稻鳖种养、稻蟹种养、稻鸭种养等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态种养模式均能显著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时提高碱消值,但处理间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生态种养模式能改善了稻米品质,为水稻的优质生产提供了一条较好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灌溉对杂交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灌溉方式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出现差异,造成对稻株水分供应的不同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亏水较重、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杂交水稻产量明显减少,稻米品质下降。减产的原因主要是每穗谷粒数少。米质主要是加工品质、蛋白质含量降低及胶糊化变劣。长期湿润灌溉由于使土壤沉降收缩,造成含水量长期偏低,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品质不利。  相似文献   

5.
稻田综合种养作为中国稻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上千年的演变逐步由散养形成了现代种植与养殖的配套技术体系,主要模式已由稻鸭、稻鱼发展为稻虾、稻蟹、稻鳖、稻蛙等多种种养结合模式,并取得较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综述了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历程、应用及其种养模式,以及稻田综合种养下水稻生长及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并且从田间工程改造、种养结合技术、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论述了稻田综合种养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要强化政府引导、技术支撑和产业开发等,以期充分挖掘稻田综合种养的生产潜力,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播种期对超级稻产量形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炜 《中国稻米》2008,14(5):41-43
以两优293和两优培九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对杂交稻生育期、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杂交稻组合的生育期、产量及品质均表现出较大的播种期差异。  相似文献   

7.
全程深施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超级稻东农423为试验材料,设全程深施肥、全层施肥、表层施肥及无肥4个处理,研究水稻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包括分蘖消长、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动态变化,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米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味度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全程深施肥方法能够促使水稻生育前期平稳生长,后期优势生长,延长有效分蘖期,增加有效分蘖数,提高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2)各处理的产量和稻米蛋白质含量间均达极显著水平,并呈现全程深施>全层施>表施>无肥的趋势;各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味度值之间均达极显著水平,并呈现无肥>表施>全层施>全程深施的趋势;3)全程深施肥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穗数、每穗粒数和蛋白质含量,却降低了结实率、千粒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及味度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旱直播模式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光合生理特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杂交稻旱优73和常规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全生育期内旱管和水管两种水分管理模式,综合考查旱直播模式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水稻旱直播模式下进行旱作栽培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稻产量,降低了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与淹水灌溉相比,旱作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SPAD值和齐穗期净光合速率,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增加了茎秆和叶片干物质转运量和对籽粒贡献率,进而提高了水稻有效穗和千粒重。其中,黄华占和旱优73产量分别增加14.0%和11.9%。旱作处理对加工品质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蛋白质含量;同时降低籽粒中重金属砷的含量,增加了重金属镉的含量。【结论】水稻旱直播模式为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水稻适应性栽培提供了可能,但稻米品质与产量协同提升因品种而异。因此,旱直播模式下高效优质栽培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鳖对水稻产量形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稻田养鳖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于2018年在湖南省长沙县明月村采用田间试验,比较黄华占稻鳖共作再生季(RHT)、Y两优800稻鳖共作再生季(RYT)、黄华占常规单作再生季(RHN)、Y两优800常规单作再生季(RYN),4种模式的稻米产量和品质(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品质、食用品质).结果显示:稻鳖共作模式有利于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实粒数,显著提升再生稻的产量;提高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提升稻米的外观品质;但对于稻米RVA特性和蛋白质的含量及组成两个品种的作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单硅酸对滨海稻区水稻产量、稻米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在水稻生长分蘖末期和破口前分别喷施单硅酸(≥100 g/L)50 ml/667 m2,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调查水稻的产量性状和测定稻米的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单硅酸能够显著提升稻谷产量,增加水稻的千粒重、实粒数以及实粒率;能够提升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增加水稻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并降低垩白度;对稻米的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及食味值等营养品质无显著影响;在水稻整个生长过程中没有出现倒伏、药害等症状。因此,在滨海稻区使用单硅酸用于水稻生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浙江、江西、安徽、湖南四省342户农户水稻种植的微观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影响长江中下游稻区农户用种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农户用种行为受水稻种植规模、农户年龄、从事水稻种植年份、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和是否拥有农业保险等因素影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通过育种政策引导培育广适性品种,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补贴政策引导鼓励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农业保险以提升稻农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双季晚粳稻在长江中下游不同生态区产量表现、生育期及温光资源配置差异,为早籼-晚粳模式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8-2019年在浙江富阳(30.13°N,海拔41.7 m)和温州(28.52°N,海拔83 m)开展.选择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品种,以高产籼稻(IR)为对照,设置常...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稻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同时又是单、双季稻混作区。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大米,尤其是优质粳米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在双季稻生产中引入粳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的温光资源特性,总结了现有双季晚(籼/粳)稻品种的种植表现,从产量、产量结构、干物质积累、群体动态、生育期、温光利用率、稻米品质等方面比较了长江中下游稻区晚粳与晚籼的可能差异。总体来说,双季晚粳在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方面均显著高于晚籼;前期干物质积累两者无显著差异,但是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晚粳要高于晚籼,晚粳的灌浆率显著高于晚籼,这预示着双季晚粳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粳稻比籼稻有着较平稳的茎蘖动态,这使其具有更强的后期光合能力、更高的后期光能利用率;全生育期晚粳比晚籼长,主要体现在推迟抽穗结实,延长结实灌浆期;粳稻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均显著高于籼稻,粳稻后期叶面积指数大于籼稻,光合势亦高于籼稻,而在生育前期(拔节至抽穗期)两者对温光资源的利用基本相当,因此温光利用率晚粳显著高于晚籼;另外,晚粳的稻米品质要优于晚籼。因此,相对于双季晚籼,双季晚粳具有更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籼稻稻瘟病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比较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中籼稻稻瘟病抗性在六个省抗性鉴定点的表现及差异。【方法】试验材料为2013-2017年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800个籼稻参试品种(其中早籼111个、中籼468个、晚籼221个),在浙江、湖南、湖北、安徽、福建和江西共六个鉴定点进行稻瘟病(苗叶瘟和穗瘟)的抗性鉴定。【结果】800个籼稻品种中有47.5%表现为中感稻瘟病,其次为中抗、感和高感,表现为抗的品种所占比例只有0.2%,没有表现为高抗的品种。早籼、中籼和晚籼稻瘟病综合指数六点平均值分别为4.95、4.85和4.54,均属于中感水平。在六个抗性鉴定点中,浙江点综合指数最低,湖北点苗叶瘟最重、穗瘟损失率最低,安徽点苗叶瘟最轻,福建点穗瘟发病率最低,江西点穗瘟发病率、穗瘟损失率和综合指数均为最高。根据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分析,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五个鉴定点均表现为中感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福建点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根据穗瘟损失率病级分析,浙江、湖南和湖北点均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安徽点表现为中感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福建点表现为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且抗和高感的品种所占比例均为六点中最高,表现为感的品种所占比例为六点中最低;江西点各抗性类型品种的所占比例差异不大。【结论】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籼稻参试品种的稻瘟病整体抗性水平一般。相同的一套品种在不同的鉴定点表现有所不同,用各点的平均值评价参试品种的抗性可以充分、客观地反应参试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梅雨季节阴雨时间长、降水量大而集中常常引发涝灾和造成棉花渍害的现象,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棉花防涝防渍及灾后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与要求,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棉农提供技术指导,促进当地棉花产业的发展和植棉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品种根系特征,以该地区71个历史和现代主推品种为材料,采用改进透明盆播法种植小麦,在苗期观测初生根数量和角度。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初生根角度和根数存在显著差异。小麦品种初生根平均数量和平均角度分别为4.8条和106.9°,变化范围分别为3.6~5.6条和  78.8~124.1°。植株的初生根系数量和角度分别为3~6条和54.2~143.3°。不同品种的初生根数与角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但5条与6条初生根的植株间初生根角度差异不显著。初生根角度和根数在半冬性与春性品种间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育成年代品种间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 f. sp. tritici Eriks.& Henn.)引起的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小麦的重要病害。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和重要的小麦商品粮基地,也是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的重点防控地区。准确评价该地区小麦品种(系)对当前小麦条锈病流行小种的抗性,了解抗条锈基因在各个品种及所处麦区内的分布状况,对及时调整抗病育种目标、指导抗病品种及抗病基因的合理布局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了2019-2021年间苏、皖、鄂等长江中下游麦区103份小麦材料,包括34份当地主栽品种和69份参加新品种区域审定试验的高代品系,于2021年分别在陕西杨凌混合小种(CYR32、V26-lab)人工病圃及四川江油自然诱发病圃进行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以当前流行条锈菌小种条中32(CYR32)和G22致病类群(V26-lab)对参鉴品系进行苗期分小种鉴定,利用16个已知抗条锈基因的19个SNP标记进行分子检测,其中包括11个全生育期抗病基因[Yr5aYr5b (YrSP)、Yr6Yr7Yr9Yr15Yr26Yr28Yr81YrZH84YrAS1676]和5个成株期抗病基因(Yr18Yr30Yr78Yr86YrLT26),推测小麦品系可能携带的抗病基因。结果表明,34份主栽品种中,23份表现成株期抗病。在69份高代品系中,苗期对CYR32和V26-lab小种表现抗病的品系分别有11份和13份,对CYR32和V26-lab均表现免疫或者近免疫的品系仅有2份。根据品系成株期抗病DS值的聚类热图结果表明,在杨凌表现抗病的品系有44份,在江油表现抗病的品系有25份,在两地均表现环境稳定抗病的品系有17份。分子检测表明,参鉴品系中可能携带Yr5bYr6Yr7Yr9Yr30Yr78Yr81Yr86YrZH84YrLT26YrAS1676,其中只有Yr6Yr81YrLT26显著影响抗病性,没有发现可能携带Yr5aYr15Yr18Yr26Yr28的品系。此外,Yr78Yr81Yr86YrAS1676组合表现可有效抗条锈病。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系对小麦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的抗性整体水平较2010年前明显提高,抗病基因的使用呈多样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高产品种上农粳2号和镇稻18为材料,采用常规毯苗机械栽插,分别设置20 d、24 d、28 d、32 d等4个秧龄处理,研究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秧龄天数增加,参试品种的绿叶数、茎基宽和根系盘结力均逐渐升高;与20 d、24 d和28 d秧龄的处理相比,32 d秧龄处理的成熟期提前4~5 d,茎蘖高峰期提早15 d左右,结实率显著升高;与24 d秧龄处理相比,上农粳2号和镇稻18在32 d秧龄处理下的产量分别提高10.26%和20.82%。在秧苗强化化控和苗床管理的条件下,安徽沿江地区常规毯苗机插的栽插秧龄可延长至32 d。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超级杂交稻产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业部认定的6个超级杂交稻组合、3个省级主推超级杂交稻组合、2个苗头超级杂交稻组合和普通高产杂交稻汕优63(对照)为材料,研究了超级杂交稻在长江流域7个生态试验点的产量稳定性.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红莲优6号、C两优87和Y两优1号4个组合表现超高产且在各试验点产量稳定性较高,结实率高而稳定,在8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其它组合则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表现较高的产量和结实率.对超级杂交稻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分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的洪涝常常导致安徽水稻生产田受淹并成灾。本文研究比较了不同淹水深度和淹水天数对两系杂交籼稻两优240生育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深度和淹水天数的增加,两优240的生育期推迟、有效穗数减少、产量下降。该研究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中稻在受涝后及时补改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