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5个土样的短期好气培养试验表明:(1)灌漠土氮素矿化势N_o为260.3~392.4mg/kg,约占全氮的23.9%~34.4%。(2)两周矿化氮量N_1与盆栽小麦的吸氮量、籽粒产量及相对产量具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可以用2周矿化氮量N_1作为土壤氮肥力指标。(3)N_1与碱解氮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可以用碱解扩散法代替短期好气培养法,以确定土壤氮肥力指标。  相似文献   

2.
河北平原土壤有效氮测定方法的改进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NO_3~-—N 包括到碱解氮的测定结果中,可以更好地反映土壤供氮能力。为此,研完了在碱解扩散条件下,各种还原剂对标准NO_3~-—N 的回收率。结果表明:FeSO_4、饱和Ag_2SO_4—FeSO_4、Zn 粉、Zn—FeSO_4均不理想,而Devarda 合金(D.A.)可使NO_3~-—N 还原率稳定在95%左右,用它作还原剂所测得的碱解氮可以解释冬小麦吸氮量变异的92%,是衡量土壤供氮水平的可靠指标。其测定条件为2.00g 1 mm 土样,0.05gD.A.,5m11.0mol/L NaOH,40℃扩散24h.  相似文献   

3.
于2019年4月,在贵阳、普定两地,分别采集喀斯特地区常见的蕨类植物毛蕨(Cyclosorus interruptus(Willd.)H.Ito)、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Smith)、金粉蕨(Onychium japoni-um(Thunb.)Kze.)为实验材料.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植株不同器官的磷质量分数、凯氏定氮蒸馏法测定植株不同器官的氮质量分数,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P=0.05),采用简单相关性分析估算蕨类植物中氮磷与土壤中氮磷的相关性.依据试验数据,分析蕨类植物中氮磷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供给的关系,探讨蕨类植物对喀斯特生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①普定、贵阳样地蕨类植物,地上部分氮质量分数与磷质量分数之比(w(N):w(P))分别为10.13:1.00、13.58:1.00,这种差异与两个区域土壤养分的供应状况有关,也是植物长期对生境适应的结果.通过与其他喀斯特地区植物w(N):w(P)的比较发现,贵阳区域蕨类植物的生长受氮素的限制,普定蕨类植物的生长受到氮、磷的双重限制.②两个研究区域土壤氮、磷质量分数差异明显,且异质性较高.普定样地土壤有效磷、碱解氮质量分数,分别为9.73、366.56 mg·kg-1;贵阳样地土壤有效磷、碱解氮质量分数,分别为10.82、270.48 mg·kg-1.与贵阳研究区域相比,普定样地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相对较高,但其分布的蕨类植物生长却受到氮、磷的双重限制.这与研究区域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较低,限制了植物对氮素的吸收有关.③两种生境的蕨类植物,氮、磷素分配特征不同.与普定研究区域相比,贵阳样地蕨类植物,地上部分氮质量分数较高,其中毛蕨、贯众地上部分磷质量分数也较高.④贵阳样地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与蕨类植物地上部分磷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分w(N):w(P)呈极显著负相关.普定样地蕨类植物地上部分磷质量分数,与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下褐土及其微团聚体氮素肥力变化规律,从各级微团聚体全氮和碱解氮储量角度探讨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氮素肥力的变化实质.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由于10~50μm粒级全氮储量和<10μm粒级碱解氮储量降低(分别减少51.8mg·kg-1和31.4mg·kg-1),而造成土壤氮素肥力下降;单施常量NPK化肥和增量NPK化肥处理通过提高<10μm粒级碱解氮储量(分别上升5.7mg·kg-1和9.3mg·kg-1),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处理则通过增加大粒级特别是10~50μm粒级全氮和碱解氮储量(分别上升41.2~69.7mg·kg-1和8.0~9.2mg·kg-1),而使土壤氮素肥力水平得到提高.采用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是改善褐土氮素肥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N_2O释放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以湖南祁阳摞荒地(Cko)、不施肥对照(CK)、单施氮磷钾化肥(NPK)、施有机肥(M)、有机肥配施化肥(NPKM)和秸秆配施化肥(NPKS)6个处理的红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0 d的培养,测定其N_2O释放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NH_4~+-N、NO~-_3-N含量及其pH值.结果表明:6个处理的N_2O释放量差异显著(P<0.05),大小排序为NPK>NPKS>M-NPKM>CK>Cko.施用有机态氮与等量无机态氮相比,前者N_2O释放量较低.N_2O释放量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较为复杂,其与铵态氮、硝态氮和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C/N、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进一步显示,全氮、C/N、碱解氮、硝态氮和pH值与N_2O的释放量直接相关.本研究表明长期施肥及其土壤性质显著影响红壤N_2O释放量.  相似文献   

6.
施用有机肥对植烟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育试验结果表明:4种植烟土壤在施用5种有机肥后,加还原剂测定的土壤碱解氮(+H)含量变化有持续递增型、抛物线型和直线型三种类型,而不加还原剂测定的土壤碱解氮(-H)含量变化仅有峰值型和持续递减型两种类型;施用等量有机肥,土壤碱解氮(+H)含量大于土壤碱解氮(-H)含量;有机肥氮素最大释放率依次为饼肥>鸡粪>牛粪>稻草>猪粪,且出现在灰砂泥田壤土的频率较高;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依次为饼肥>鸡粪>牛粪>稻草>猪粪,施用饼肥至培育末期的土壤碱解氮增加量远高于其它有机肥,且碱解氮含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7.
测量土壤碱解氮含量过去一般使用碱解扩散吸收法,试验研究旨在使用德国GERHARD凯氏定氮蒸馏法测定土壤碱解氮,对凯氏定氮蒸馏法进行了改进,确定了合适的蒸馏时间和蒸馏效率,与传统碱解扩散法相比,测量结果更准确,紧密度更高,操作简便,节省时间,为土壤碱解氮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准确、快速、高效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研究确定旱田土壤碱解氮侧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室内化学分析,~(15)N示踪盆栽试验与质谱分析,对吉林省29种旱田土壤的供氮性能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碱解氮同玉米生物产量及土壤其它形态氮素间呈显著正相关,同施氮增产百分数呈显著负相关;其含量平均为土壤全氮量的9%,接近常数;在施氮盆栽条件下玉米对碱解氮的利用率为40%左右,对碳铵的利用率为37.5%,二者相接近。由此认为以碱解氮作为旱田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标是可靠又合适的。  相似文献   

9.
石灰性土壤的有效氮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碱解扩散法和碱性高锰酸钾法两大类方法在石灰性土壤有效氮测试中的适用性。各种碱解扩散法和经过我们修改包括NO#-3-N的碱性高锰酸钾法,都能很好地预测土壤中的有效氮。旱地土壤的有效氮测试中应把NO#-3-N的测定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10.
土壤氮库由多种形态氮组成,不同形态N素的季节变化是影响土壤氮素植物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紫色土肥力定位监测点,研究了全氮、碱解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的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原土全氮(TN)季节性波动不显著,变异系数为2.31%;而碱解氮(MN)、微生物量氮(MBN)在原土与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模式,原土中碱解氮在秋季最高为131.8 mg/kg,而原土微生物量氮在冬季最低为21.9 mg/kg.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全氮、碱解氮、微生物量氮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10月)和夏季(7月)团聚体土壤中微生物量氮较低,而冬季(1月)和春季(4月)微生物量氮较高.2007年秋季土壤大团聚体(2.0~0.25 mm)中MBN最高为24.2 mg/kg,其余粒径之间差异不显著,为12.2~17.0 mg/kg.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团聚体土壤中全氮(TN)和碱解氮(MN)相对较高,冬季(1月)和夏季(7月)相对较低.2008年冬季土壤小团聚体(0.25~0.053 mm)中TN最低为1.10 g/kg,其余粒径之间差异不显著,为1.40~1.45 g/kg,而粉砂和粘粒(<0.053 mm)中MN最高为136.7 mg/kg,其余粒径之间差异不显著,为105.5~112.5 mg/kg.微生物量氮的季节变异系数是全氮和碱解氮的2倍左右.研究认为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季节性变化大于全氮和碱解氮,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微生物量氮、全氮和有效氮量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模式;土壤全氮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而土壤碱解氮的变化则和作物生长,秸秆分解有关,气候变化和作物生长周期则是土壤微生物量氮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分别用碱解蒸馏法和扩散吸收法对礼县29个乡(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29个土样样品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对比,发现二者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达到3个9以上,说明用碱解蒸馏法替代常规扩散吸收法测定土壤碱解氮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黔北山地烤烟土壤条件下适宜的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方,通过塑料网框框栽试验,同时设不施肥和当地生产常规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自制有机无机复混肥在黔北山地烤烟土壤中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碱解氮的释放迁移。结果表明:在烤烟整个生育期内,不施肥处理土壤的0~20 cm、20~40 cm和40~60 cm深度垂直方向和7㎝处、14㎝水平方向碱解氮均呈线性下降趋势。在同一取样时期,2∶1有机无机复混肥、1∶1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当地生产常规肥在7㎝处和14㎝处的3个深度土壤碱解氮差异不明显;烤烟栽后50 d,3种肥料距离施肥点越近土壤碱解氮均越高,和不施肥处理相比,有机无机复混肥比当地生产常规肥差异大。栽后0~125 d,3种肥料施肥区外土壤的碱解氮在0~25 d上升,25 d下降,施肥区外氮素释放强度为2∶1肥料≈1∶1肥料>当地常规生产肥,H1、H2比CK土壤碱解氮分别增高10.9%和10.7%。因此,不施肥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土壤碱解氮呈线性下降,2∶1有机无机复混肥、1∶1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当地生产常规肥在不同深度土壤中的碱解氮差异不明显,有机无机复混肥中的碱解氮在水平方向上扩散迁移速度比当地生产常规肥慢,养分释放较适合烤烟生长所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添加生物质炭对红壤氮素供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明显提高土壤的pH值和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数量,减缓土壤氮素供应强度,促使土壤中矿质态氮向微生物生物量氮转化,但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较小。氮素较低的土壤中施用生物质炭可导致速效氮素的明显下降,在施用生物质炭同时应配合施用氮素;而对于氮素偏高的土壤施用生物质炭,可降低土壤中的速效氮的水平,减少土壤氮素的淋失或NH+4 N和NO-3 N在土壤中的过度积累。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宁县农田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宁县11个乡镇农田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采集91个土样,测定土壤全盐、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容质量8项肥力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合理施肥、管理策略以及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和建议.结果表明:中宁县农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普遍偏低,磷素丰富,钾素中等...  相似文献   

15.
水蚀作用影响消落带土壤氮素的分布进而对库区水环境产生影响。以千岛湖消落带为研究对象,依据湖水水位变化时间与空间特征和土壤基质的差异性,设置13条代表性土壤样本采集带。采用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GB7173—1987,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LY/T1229—1999,硝态氮采用酚二磺酸比色法LY/T1230—1999)测定方法,分别测定样本消落带及林地上层(0~30cm),中层(30-50cm),下层(50-75cm)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和硝态氮的质量分数。通过建立拟合最小二乘、BP神经网络和偏微分扩散方程3种数值模型,对土壤样本测定所得数据分别进行计算分析。其中,拟合最小二乘法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水蚀作用对千岛湖消落带土壤中全氮和碱解氮流失贡献分别为80.13万t和10.95万t;硝态氮在消落带综合富积量为913.39t。从对千岛湖案例的分析中可见,消落带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需要加强对消落带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  相似文献   

16.
以钻井泥浆(N)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玉米秸秆加入量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钻井泥浆含量>30%时,土壤全盐量在1.13~ 1.38 g/kg,属于轻度盐碱化;随着秸秆(J)加入量的增加,土壤pH、全盐量均在下降,当土壤中钻井泥浆含量为50%时,添加5%秸秆(J5N50)处理的pH比未添加秸秆(J0N50)处理下降了1.37,全盐量下降相对较小.秸秆加入量增加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J5N50的有机碳含量达到24.09 g/kg,比J0N50增加了48.31%.随着秸秆加入量的增加土壤中3种酶活性均增强,3种酶的活性与土壤全磷、全氮、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和全盐量呈负相关,说明3种土壤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3种土壤酶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运用地统计学,结合GIS技术对海南省琼中县橡胶园土壤氮素营养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及分区管理研究。结果表明,琼中县橡胶园土壤全氮供应水平较低,碱解氮供应较为充足,各土层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最大相关距离在51.03~68.93 km之间,0~20 cm土层全氮养分含量具有较弱的空间相关性,20~40 cm土层全氮养分含量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两土层碱解氮养分含量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全氮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各等级的大块状分布较明显;应用空间叠加方法,对橡胶园土壤氮素进行了管理分区,琼中县胶园可分为5个管理分区,在胶园施肥管理中应根据不同管理分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氮素营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扩散法测定森林暗棕壤碱解氮中,为明确FeSO_4-Zn还原剂添加的必要性,在添加还原剂的情况下对土壤碱解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对照(不添加还原剂)进行比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处理测定值间相关极显著。当扩散时间在8、12、18、24、30、48 h时,土壤碱解氮扩散量与扩散时间呈直线相关,在24 h内,对照所测得的碱解氮结果快速、准确、稳定。测定森林暗棕壤碱解氮时不添加还原剂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气候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氮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选择半干旱地区(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和湿润地区(抚顺市、本溪市、大连市)生长的樟子松人工成熟林样地为研究对象(临近的原土地利用为对照),采集0~5、5~10、10~20、20~30、30~40 cm层的土壤样品,测定其氮、磷、有机碳、pH、含水率、土壤颗粒组成,研究土壤氮(全氮、碱解氮)随土层分布特征,并探讨土壤其他理化因子对土壤氮的影响.[结果]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氮含量随气候变化有显著不同,湿润地区土壤全氮增加,半干旱地区全氮含量降低;而土壤碱解氮含量在2类气候区均有所增加.土壤氮含量随土层分布方面,2类气候区的表层土壤氮变化高于其他土层.半干旱地区的5~10 cm土壤全氮、0~5 cm土壤碱解氮变化受土壤pH影响,5~10 cm土壤碱解氮变化受土壤速效磷影响;湿润地区的0~5、20~30 cm土壤全氮主要受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而10~20 cm土壤全氮受土壤细颗粒影响.[结论]相比于辽宁省半干旱地区,湿润地区营建樟子松人工林更有利于土壤氮的积累,半干旱地区土壤氮素的积累则相对较慢.应该促进该地区林地枯落物的分解,以免樟子松的生长发育受到氮缺乏的限制,确保不同气候区的樟子松人工林的经营可持续化.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材料包膜尿素对玉米生长及其缓释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通过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多年筛选的包膜肥料对玉米的生长及其氮素释放的影响。通过测定土壤中的速效N、脲酶、玉米生物量、氮肥利用率等,对包膜肥料进行评价。CRF-16的玉米生物产量最高,比ck提高了30.67%。CRF-16N肥利用率最高,与其它包膜肥料差异显著,比ck高19.1个百分点。在玉米生长前期,包膜肥料抑制脲酶活性;到了玉米生长旺盛期,脲酶活性增加,促进了氮的释放。在玉米生长中后期,4种包膜肥料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土壤碱解氮的含量,这与氮素前期抑制释放而中后期大量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