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 1日 ,省引大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常泽国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议 ,专题研究引大灌区林草开发示范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有关处室负责同志 ,投资林草示范项目的甘肃省丰隆实业开发中心、河南绿桥公司的经理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现场参观考察了灌区林草示范项目栽植、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2.
20 0 5年 ,对引大灌区林草基地来说 ,是不寻常的一年。笔者认为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 ,在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招商引资、重视人才开发使用的同时 ,应下决心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和奶牛场的草销售合同。 2 0 0 5年的草销售 ,任务艰巨。从种草规模看 ,仅根据目前已承包的土地 ,面积是 2 0 0 4年的 2倍还要多一些。从经营看 ,现今的投资者比过去的投资者实力强 ,年龄大一些 ,经验相对丰富 ,估计总产草量是去年的 4~ 5倍。如果销售工作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就有可能出现夏秋季草多而过剩、秋冬青贮草不足市场紧缺等现象 ;或者草…  相似文献   

3.
《甘肃农业》2005,(5):1
2004年,引大灌区林草基地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为社会提供了3000多吨鲜草,草的收入还清了2003年欠老百姓的劳务费,为林草业的下一步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些思路,但是,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主要有以下方面:(1)林草企业自己没有资金投入,也没  相似文献   

4.
大灌区的林草基地建设仅仅一年多时间,伴随着强大的宣传舆论作用,当地政府有关政策。如今这里已成为林草及与林草有关产业开发的热闹地区。特别是好为尔乳品公司建大型及一家上市公司搞大型草产业加工项目的进入,将草业基地建设推向高峰。本人原来设想引台场出牛的奶  相似文献   

5.
前一段时间,笔者在引大灌区的永登县的沟沟岔岔组织实施林草基地建设.正在育苗的紧要关头,似乎是在一夜间,各村路口都布满了"防非"点,守点人大都是村社干部,不准外村人和车辆通行,不少地方将交通要道挖断.我们心焦火燎,心急如焚,时不我待,但无论怎么解释,对他们都是白费口舌,给我们干活的当地人仍不让通过.在通往清水乡红砂村--我们和中国林科院合作的育苗基地的路口,点上人扬言:如果送苗子的车敢向前走一步,就要把车砸掉.  相似文献   

6.
近日,笔者与引大管理局杨天军处长就丰隆中心和引大管理局联合建立林草基地情况,向贠小苏副省长进行了专题汇报.贠省长详问了每一个细节,对林草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站在全省的高度,谈了具有指导性、建设性、前瞻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浅析引大灌区群管组织已不适应当前灌区发展要求,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阐明只有深化改革,引大才能发展。用水产“参与式”灌溉管理可促进灌区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灌溉管理水平,减轻权民负担,增强水管单位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8.
因地制宜发展引大灌区节水灌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因地 ,制宜发展大型自流灌区节水灌溉 ,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节灌模式 ,是发展灌区节水农业的—个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引大灌区各种节水方式的适应性分析 ,提出了适合引大灌区节灌发展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方永惠 《甘肃农业》2004,(10):131-131
一、工程概况引大灌区配套工程是整体工程建设的主要部分 ,也是引大灌溉工程发挥效益的最终目的 ,全灌区截止 2 0 0 3年底 ,永登县发展面积为 5 3 .0 4万亩 ,其中东一干 2 6.2 3万亩 ,东二干 2 0 .4l万亩 ,总干 0 .68万亩 ,电干 5 .72万亩。自 2 0 0 0年实施节水灌溉以来 ,累计  相似文献   

10.
梁仲锷 《甘肃农业》2004,(10):65-66
引大灌区灌溉面积由原设计 86万亩扩大至 10 3万亩后 ,年总用水量不能超过 4 .4 3亿 。研究表明 ,灌区在原设计运行方式下运行 2 5年后 ,可能发生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面积将达到 17.5万亩。这就要求引大灌区改变原设计运行方式 ,在灌区全面推广实施节水灌溉 ,开展节水灌溉是灌区“两高一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探索适合引大灌区实际的高新节水技术 ,为大面积发展节水灌溉提供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科学依据 ,使引大入秦工程在高效和可持续节水农业方面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已建成的示范区进行了有关试验研究和监测 ,对示范区内的多种节水灌溉方式做出筛选和科学评价 ,并从技术、经济、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测、评价。  相似文献   

11.
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大通河水流域调至兰州以北 6 0 处的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自流灌溉工程。工程设计总流量 32 /S,加大流量 36 /S。支渠以上渠道设计总长度约 880 ,其中总干渠、干渠、抽水分干渠合计总长2 0 5.7 ,支渠总长 6 75 。引大灌区规划灌溉面积 86万亩 ,年引水量 4 .4 3亿 ,设计净灌溉定额 2 95.4 /亩 ,毛灌溉定额 50 8.4 /亩。由于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 ,近 50 %的水损失于蒸发和渗漏 ,水浪费特别严重 ,节水潜力很大。根据测算 ,若实行节水灌溉 ,最大限度发挥引大水资源优势及投资效益 ,进一步挖潜灌区可耕面积 ,灌区面积由 86万亩可扩大至 10 0万亩以上。同时对于有效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及缓解黄河全流域缺水现状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极为显著。渠道防渗衬砌作为一种传统的节灌方式在灌区已完成配套工程的农田中特别适应 ,是一种投资低 (亩投资30 0~ 4 0 0元 )、见效快、施工简单、群众乐于接受的灌溉方式。引大灌区于 1998年开始 ,在灌区内全面组织实施以渠道防渗衬砌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截止 2 0 0 ...  相似文献   

12.
观光农业是城市化、工业化的产物,属于现代文明旅游的一种,体现出知识经济的载体。它的出现,拓展了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旅游业的开发模式有:观赏型、实践型和综合型等三种。观光农业的发展要求,要有良好的配套服务、强有力的经济后盾、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 “引大灌区”交通便利,高速公路直通市区,距离省会兰州60公里.中川机场雄具其中,灌区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之引大入秦工程本身创造的人文景观,沿线穿越青海、甘肃的著名风景区,自然风光旅游十分丰富。“引大灌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发展观光“农家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简要概述了引大入秦灌区工程现状及防洪工作情况,指出了防洪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灌区防洪能力建设和做好防洪工作的措施,以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灌区防洪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灌区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 2 0 0 0年初初步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 ,在 2 0 0 1年的“七·一”讲话中 ,对其进一步作了全面、具体、深入而系统的论述 ,从而为解决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将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要达到该思想提出的预期目的 ,取得实际成效 ,各级党组织、各个党员必须找出具体的实施办法而将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否则 ,便会只打雷不下雨 ,只开花不结果 ,表面上轰轰烈烈 ,却并不能取得实际成效。因笔者身处高校 ,对高校的情况比较了解 ,现谈一谈高校党…  相似文献   

15.
引大灌区胡麻氮磷配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引大灌区对胡麻品种天亚 5号进行的氮磷配比试验结果表明 ,以施纯氮 90 .0 kg/ hm2 、五氧化二磷90 .0 kg/ hm2 (即 N∶ P2 O5=1∶ 1)的处理胡麻生长表现最好 ,有效分茎数、分枝数、蒴果数和单株籽粒数分别为7.7、1.3、2 5 .0和 2 0 1.9个 /株 ,分别较单施氮肥增加 2 .2、0 .3、10 .3、84 .0个 /株 ;单株粒重和千粒重分别为 1.6 1g和8.10 g,分别较单施氮肥增加 0 .6 4、0 .19g;折合产量最高 ,为 314 8.9kg/ hm2 ,较单施氮肥增产 17.4 %。该施肥方案可在引大灌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渝东南一区四县山地丘陵区退耕还林还草技术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既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五个重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通过多年调查,特提出适合本地区立地类型的两个退耕还林模式:即中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模式和中低山丘陵区林草栽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乐都县是青海省主要农业县之一,引湟灌溉历史悠久,今天引湟灌区已成为青海省主要粮食产区和最大蔬菜生产基地。通过对乐都县引湟藻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提出了今后灌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引大入秦灌区平田配套面积已多达4万hm^2。该灌区土地平整,便于地膜铺设;沟渠良好,便于配套滴灌;气候干旱,土壤蒸发量大,十分适合推广膜下滴灌节水灌溉栽培模式。甜脆豆、荷兰豆复种娃娃菜高效栽培模式就是地膜与膜下滴灌组成的提高地温、节水灌溉的一种高效栽培模式。通过几年连续试验,采用该模式每年可增收12000元/hm^2至30000元/hm^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3县5区的农作物套种蔬菜栽培模式多种多样,特别是榆中县的宛川河流域,永登县的庄浪河流域、引大灌区和大通河灌区,皋兰县的西电灌区、大沙沟、引大灌区、沿黄灌区,红古区湟水河流域,七里河区、西固区、城关区、安宁区的沿黄灌区,榆中县、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秦王川引大灌区自 1994年引大工程竣工以来 ,水浇地面积猛增至5 73 0 0h 。当地的主栽作物为小麦、蚕豆、马铃薯、胡麻和豌豆等。由于当地海拔较高 ( 180 0~ 2 40 0m)、气候冷凉、土壤盐分含量高 ,几乎没有种植玉米的历史。近五、六年来 ,由于农业科技的渗透和当地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