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养蛋鸡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蛋前期一般为21~24周龄;产蛋中期为25~42周龄;产蛋后期为43~72周龄。蛋鸡饲养的各个阶段对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应加以注意。1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和饲料调配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蛋鸡产蛋能力,为了提升蛋鸡的产蛋能力,需要在前期做好营养管理。刚刚转入产蛋鸡舍的育成蛋鸡,其生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受饲养管理水平的影响较大,需要结合以往的饲养经验,适当补充各类营养元素,促使其生殖系统快速发育完全,早日产蛋。如果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供应会使蛋鸡的发育迟缓,不仅会影响产蛋量,也会对蛋的品质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市蛋鸡养殖户李某饲养蛋鸡10余年,精心管理,在目前微利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良好的效益。究其原因得知,不能仅仅注重蛋鸡产蛋前期和高峰期的饲养管理,更要注重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一般来说,产蛋后期指的是48周龄到淘汰时期  相似文献   

3.
<正>蛋鸡产蛋期是提高盈利的关键时期。蛋鸡养殖户要提高产蛋效率,鸡蛋体积较大,需要在蛋鸡的产蛋期加强饲养,蛋鸡的产蛋期管理会对其产蛋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对蛋鸡产蛋期进行良好的管理,并做好相关饲养以及疫病防治工作,是提高蛋鸡产蛋效率的关键。1蛋鸡的产蛋阶段对蛋鸡进行产蛋阶段划分的主要目的是判断蛋鸡在产蛋期时的行为特点以及生理状态特点,并按照这些状态对产蛋情况进行合理的管理,从而提高产蛋效率。一般来说,蛋鸡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蛋鸡业的快速发展,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因素越来越多的凸显出来。提高蛋鸡饲养经济效益,在竞争中获胜,向规模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蛋鸡养殖户必须考虑的问题。充分发挥蛋鸡的遗传潜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成本、增加产蛋总量等则是有效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1产蛋期的饲养管理1.1产蛋高峰前期和产蛋高峰后期产蛋高峰期间,应注重营养的补充特别是氨基酸、钙质和维生素的补充。强化日常饲养管理,在蛋鸡开产后,切忌为达到产  相似文献   

5.
刘生梅 《中国家禽》2006,28(21):32-32
商品蛋鸡产蛋高峰前期,是蛋鸡从育成期到产蛋高峰期之间的重要过渡时期,做好蛋鸡产蛋高峰前的饲养管理,是事关蛋鸡产蛋高峰期是否提前,并能否持久的重要环节。笔者就商品蛋鸡产蛋高峰前的饲养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蛋鸡在产蛋高峰前期,要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采用科学的方法保障鸡群正常生长,确保蛋鸡在产蛋高峰时期的生产性能。产蛋高峰前期饲养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产蛋鸡能充分发挥产蛋遗传潜能,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期,提高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适时科学转群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蛋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转群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影响蛋鸡的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商品蛋鸡产蛋性能直接关系着蛋鸡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要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取决于其良蚓的遗传性能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在实践中,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只要科学地分析和判断,采取有i效措施,定能改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8.
<正>育成期饲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育成期的饲养目的是保证蛋鸡正常的生长发育、促进性成熟,保证高产、稳产和顺利的到达产蛋高峰期,同时还要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期,因此要加强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现介绍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1控制好鸡的体重蛋鸡育成期的体重是评价育成鸡品质的最直观指标,育成期蛋鸡的体重达到标准或者处于标准体重与上限值之间,则日后的产蛋成绩一般都较好,因此要做好育成期蛋鸡体重的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9.
刘潇 《湖南饲料》2021,(1):34-39
产蛋率是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 市场调研发现, 产蛋率不理想, 主要表现在开产到高峰难,病愈后的恢复产蛋不理想,及产蛋高峰维持较短.春季是母鸡产蛋高峰季节,要取得好的饲养效益,必须调整好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进入夏季后有的蛋鸡常产软壳蛋,鸡群虽然产蛋率不低,软壳蛋的数量却增多.蛋鸡生产性能受品种、环境、疾病与饲养管理等影...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蛋鸡产蛋前后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就产蛋前期、后期的饲养管理总结了10条做法,并详细分析了蛋鸡没有产蛋高峰及产蛋高峰维持不住的原因,以期为广大蛋鸡养殖户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蛋鸡是一种通常以产蛋为主要目的,以产蛋数量和质量为标准,衡量其饲养价值的经济类家禽。提升蛋鸡的饲养环境,为蛋鸡提供舒适、安逸的生长、产蛋环境,保证蛋鸡自身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降低蛋鸡的患病率、死亡率,是蛋鸡饲养工作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工作,更是提升产蛋率和产蛋质量的前提。1 饲养环境对蛋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1.1 良好的饲养环境是蛋鸡的天堂,糟糕的饲养环境是疾病的温床在选择饲养场建设地址时,应充分考虑到光照、通风、排水排污等条  相似文献   

12.
薛华 《江西饲料》2007,(5):41-41
采用蛋鸡高产高效饲养新法,可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长达5个月左右,比一般的饲养方法产蛋高峰期延长1倍多。同时,采用此法还可以蛋鸡的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高达96%以上,即使是二龄蛋鸡,产蛋率也可达到85%以上。现将此蛋鸡高产高效饲养新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蛋鸡养殖中,蛋鸡产蛋高峰期保持的时间指数影响着蛋鸡养殖的直接利润值。蛋鸡在鸡产蛋率为80%~90%时进入了产蛋高峰期,一般产蛋高峰期只有4个月左右,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大大延长蛋鸡产蛋高峰,可直接提高蛋鸡的年总产蛋量。  相似文献   

14.
根据几年来的养鸡生产实践.笔者认为只有在蛋鸡育成期、预产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高峰期后.有针对性地实施科学的饲养与管理,才能充分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从而有效提高蛋鸡的饲养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产蛋鸡开产后的产蛋量随着周龄的增长呈低——高——低变化,一般在30周龄左右达产蛋高峰期。高产期后,产蛋量下降的速度视管理的好坏而定。蛋鸡一般可利用1—2个产蛋年。对商品蛋鸡多主张养500天,采取全进全出的方式饲养。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鸡的第一个产蛋高峰年,同时处理后又能增加一笔收入。对有价值的种鸡可利用2个产蛋年。因第1个产蛋年产蛋量最高,以后逐年下降,所以一般不利用第3个产蛋年。此外蛋鸡饲养时间过长,活动能力变差,饲料利用率降低。一般老龄蛋鸡产相同重量的蛋要比新蛋鸡多消耗15%—  相似文献   

16.
产蛋鸡在临近产蛋高峰期时,要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用科学的方法保障鸡群正常生长,确保蛋鸡在产蛋高峰时期的生产性能,提高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产蛋高峰期是鸡群产出回报率最高的阶段,也是鸡群产蛋期最为脆弱的阶段。在商品蛋鸡的整个生产周期内,即使育雏、育成期以及产蛋高峰期前后的饲养管理做得好,但如果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不善,则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啄肛、软骨病等时有发生,会严重影响蛋鸡的养殖效益。本文就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做一简单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常饲养的蛋鸡,一般在春季达到产蛋高峰。如果管理不好,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脱肛、啄肛、软骨病等时有发生,就会严重影响蛋鸡养殖效益。针对春季蛋鸡产蛋期易发的问题,从饲养管理、禁用药物、疫病防治等几个方面都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芦绪峰 《中国家禽》2008,30(5):41-42
正常饲养的蛋鸡,一般在春季达到产蛋高峰。如果管理不好,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脱肛、啄肛、软骨病等时有发生,就会严重影响蛋鸡养殖效益。针对春季蛋鸡产蛋期易发的问题,从饲养管理、禁用药物、疫病防治等几个方面都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蛋鸡的饲养量增加较快,年产蛋量位居世界首位,国内鸡蛋的供给量趋于饱和,价位不高,饲养蛋鸡的利润已较低。所以,要提高饲养蛋鸡的经济效益,关键是尽最大可能发挥蛋鸡的产蛋潜力,提高产蛋率。影响蛋鸡产蛋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广大养鸡户(场)应特别注意。1选择好雏鸡雏鸡品质与育雏成活率乃至将来成年产蛋力密切相关,而且与种鸡的饲养管理、孵化场的条件息息相关。首先,孵化用的种蛋要来源于生产性能高、无经蛋传播疾病、受精率高、饲喂全价饲料、管理良好的种鸡群。其次,孵化场要求孵化机性能良好、孵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