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塘养鱼是淡水渔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出现不少亩产半吨以上池塘养殖成鱼的高产典型,这为发展我国池塘养鱼及应用高产技术提供了经验。但由于区域性特点不同(如自然条件、养鱼历史、技术素质等因素),致地区间养鱼单位面积产量极不平衡,差异很大。特别是苏北地区,养鱼起步较晚,目前池塘养鱼平均产量还很低,为了积极开发苏北,发展水产养殖事业,  相似文献   

2.
养殖池塘的污染与修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塘养鱼是淡水渔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也是世界上淡水养鱼最早的国家。池塘由于分布广、水体小、人力易于控制,便于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进行高度精养,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同时池塘养鱼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生产稳定等特点,因此易于广泛开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富含动物蛋白质的鱼类产品。但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加大,一味追求高产高效的养殖措施对养殖水环境(尤其是池塘底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破坏了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得池塘水体中的养殖对象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其生理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
近期,我们对牡丹江市近几年来池塘养鱼经济效益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分析,发现我市池塘养鱼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生产的发展不同步,投资回报益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虽然池塘养殖技术明显提高,单产不断增加,但由于养鱼成本的提高,整体效益不如前几年,池塘养鱼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从产量上看,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尚有部分池塘增产潜力大;从养殖品种上看,鲢、鳙、草、鲤占90%,品种单一,远不适应市场需求;从效益上看,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4.
《水产科技》1977,(1):18-22
当前,我县不少池塘养鱼单位面积产量较低,水体利用不充分,远远适应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进行小水面成鱼养殖高产技术措施的研究,提出成功经验,对提高我县池塘养鱼单位面积产量,促进鱼业生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前言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池塘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因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不一,养鱼生产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区池塘养鱼产量很高,渔民有一整套先进技术措施和较完整的经营管理经验;有的地区产量还很低。因此,总结稳产高产地区的生产经验是当前养殖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无锡市地处太湖之滨,附近水草、螺、蚬资源丰富,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池塘养鱼历来闻名全国。1957年以来,年年丰产,一千八百余亩池塘,平均亩净产量均在500斤以上。总结该地的养鱼经验对发展太湖流域养鱼生产有着普遍意义,同时亦可供其他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池塘养鱼的发展,鱼饵料的问题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当前我省池塘养鱼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养殖技术和生产更多的优质商品鱼。提高养殖技术的研究,已经在科研和生产单位中广泛开展起来了,出现了很多养鱼高产典型。在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感到现有的饵料和投喂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生产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池塘养鱼最早的国家。全国池塘水面占淡水养殖水面的26%,池塘养鱼产量占淡水养殖产量的70%以上。1986年,我省池塘养鱼水面260万亩,产鱼284875吨,分别占全省养殖水面和产量的51.3%和81.7%。但目前生产水平还很不平衡,发展潜力大。1983—1985年,我省组织沅江、华容两县商品鱼基地开展了万亩池塘增产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养鱼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我省养鱼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全省集约化养鱼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在全省各地推广应用的颗粒饵料驯化养鱼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水体,大大提高池塘的单位面积产量,使池塘单产由过去的10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公斤,甚至达到1000公斤以上。由此可见,发展驯化养鱼对挖掘养鱼生产的内涵潜力,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1992,(3):45-46
十多年来,我国的水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水产品总产量已突破千万吨大关,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更以淡水养殖中的池塘养鱼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现了水产养殖产量接近捕捞的产量。同时,池塘养鱼的发展水平与技术进步直接关系到本世纪末水产品总产量实现翻两番的目标。为了研讨在新形势下池塘养鱼发展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鱼是广西淡水渔业的主体。尽管近代淡水养殖方式朝多元化发展,如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养殖开发的兴起及网箱养鱼、稻田养鱼技术的迅猛发展,鱼产量比例逐年提高,但池塘养鱼产量近五年来仍占全区内陆养殖产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池塘养鲤在北方各省市迅速发展,并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对提高各省市的淡水鱼产量和加速淡水养鱼生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探索静水池塘养殖商品鲤的高产技术及其增产潜力,我们从1988年起利用本场  相似文献   

12.
从一九六三年起,我院养殖系池塘养鱼教研组,就在无锡市郊河埒公社渔业一队结合生产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在当地各级领导和有关单位的支持、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学习、研究和总结群众的生产经验,先后参与‘池塘高产稳产技术研究’的科研项目;撰写了《河埒一队成鱼养殖丰产经验总结》、《高产成鱼池蓝绿裸甲藻水华的研究》等十余篇论文;协助有关单位编写科普读物,举办培训班,等等。这些活动提高了池塘养鱼教学质量,推动了科研工作的进展(‘池塘高产稳产技术研究’项目荣获江苏省科技成果奖),对渔业一队一整套养鱼技术经验的形成、完善和推广,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养鱼经验,并使之理论化,池塘养鱼教研组的同志虚心向干部和渔民学习,想渔民所想,急渔民所急,在近二十年的时间中坚持了教学、科研为生产的思想,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十年动乱期  相似文献   

13.
养殖篇     
<正>养殖技术在农业发展史上,广东珠三角地区结合生产经验,创建了"三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养殖模式。上世纪80年代,佛山顺德"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被纳入联合国科学研究项目。上世纪60年代,"池塘多级轮养技术"为养鱼高产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第一次产量飞跃。上世纪80年代,"万亩连片池塘高产养殖综合技术"使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4.
《淡水渔业》1974,(8):6-10,21
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一步促进了淡水养殖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已有越来越多的社队塘鱼亩产过千斤.有的单位亩产超双千斤。为迅速发展我省淡水养殖生产.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必须变“稀放粗养”为“密放精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我国各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以求得更高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少农民自发调整一些稻田 ,改建成池塘进行养鱼 ,有的还配套以种草田、或建养猪、鸭棚舍进行综合养鱼 ,掀起农业综合开发的热潮。然而 ,新塘建成并放养鱼种以后 ,新建池塘设施出现一些严重缺陷 ,如养殖鱼类病害严重甚至批量死鱼 ,养殖鱼类生长缓慢产量低收益不好等等。养鱼者思想准备不足 ,缺乏经验技术 ,疲于修补新建池塘设施 ,病急乱用鱼药等 ,影响了进一步投资开发的信心。稻田改建池塘养鱼 ,养鱼者在新建池塘时和新塘养鱼后 ,除掌握池塘养鱼常规技术外…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工业化养鱼是世界养鱼业发展的新动向。这是一种与传统养鱼方法不同的新型养鱼方法,它利用机械、电气、化学、自动控制、甚至计算技术等现代化设施,人工控制鱼类的生活环境,使养殖的鱼类能够在最佳水温、水质、溶氧、光照、饲料等条件下生长,因而可强化养殖,提高放养密度,缩短养殖同期,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能降低饲料系数,节省劳力。工业化养鱼成本虽较高,但在一定条件下工业化养鱼比传统池塘养鱼有利。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适宜养鱼的湖泊、池塘等天然水域越来越少,因而对工业化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池塘养鱼有悠久的历史,渔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鱼经验,使池塘单位面积鱼产量达到很高水平。我国池塘养鱼的生产周期(轮养期)一般是二年或三年:第一年由鱼苗养成体长3—5寸的鱼种,第二年或第三年由鱼种养成食用鱼(第三年养成食用鱼者,一龄鱼种再饲养一年成二龄鱼种)。  相似文献   

18.
<正>鱼菜池塘共生养殖技术,是利用适宜在水中生长的蔬菜吸收池塘养殖鱼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残饵、鱼类排泄物等),转化成蔬菜生长所需的养料,实现水中养鱼、水面种菜立体生产,有效净化池塘水体,维持水体稳定,减少渔药使用,提高养殖鱼类品质和产量,并获得优质蔬菜。鱼菜共生技术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历史不长,笔者在吉林省长春市新立城水库经过1年的试验研究,利用豫选黄河鲤养  相似文献   

19.
闫旭  庞守忠 《内陆水产》2003,28(1):15-16
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水产技术项目,其核心内容是在淡水养鱼池塘中,8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杂食性鱼类;20%的产量来自于一种或几种服务性鱼类。它与我国传统的肥水池塘养鱼相比,能良好地控制养殖池塘水质,减少养殖污水的排放量和养殖的用水量;采用高质量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减少对水质的污染;按一定比例混养服务性鱼类,既可改善池塘水质,又可利用池塘内天然生物资源换取一定量的鱼产量,增加水产品养殖经济效益。湘云鲫是应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培育出的具有杂交…  相似文献   

20.
提高渔业效益一方面可以在池塘水体空间上做文章,即在养鱼品种、规格合理搭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主养鱼与其他养殖品种“混养”,最充分地利用水体环境及其天然和人工饲饵,增加主养鱼和搭养鱼种的产量,以期增加效益.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考虑池塘全年生产的不同周期,利用空闲或池塘鱼载量小的季节,因地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