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某鸡场暴发主要以侵害鸡肾脏的疾病,引起肾脏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有白色尿酸盐沉积,伴有下痢。产蛋鸡产蛋下降,雏鸡的死亡率达25%~90%。从感染鸡分离到1株疑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接种鸡胚,鸡胚出现侏儒化、卷曲等特征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青岛地区暴发了侵害鸡肾脏的疾病,引起肾脏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有白色尿酸盐沉积,伴有下痢.产蛋鸡产蛋量下降,雏鸡的死亡率达25%~90%.从感染鸡分离到1株疑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接种鸡胚,鸡胚出现侏儒化、卷曲等特征性病变,暂定名为NIBV_AH111.  相似文献   

3.
青岛地区暴发主要以侵害鸡肾脏的疾病,引起肾脏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有白色尿酸盐沉积,伴有下痢。产蛋鸡产蛋下降,雏鸡的死亡率达25%-90%。从感染鸡分离到1株疑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接种鸡胚,鸡胚出现侏儒化、蜷曲等特征性病变,暂定名为NIBV-AH111  相似文献   

4.
从某一疑似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鸡场的病死鸡的肾、肝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鸡胚连续传代和动物回归实验,初步确定该病毒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IBV-RZ株。  相似文献   

5.
1病原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病毒属,有囊膜,单股正链RNA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能在10~11日龄的鸡胚中生长,用自然毒辣初次接种鸡胚,多数鸡胚存活,但随继代次数的增加,对鸡胚的毒力增强,到第10代时,可在接种后的第9天引起80%的鸡胚肾细胞、鸡肾细胞和鸡胚肝细胞上生长,经多次传代(6~10)后,可引起较明显的细胞病变;表现为胞浆融合,形成合胞体及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6.
鸭流感的发生与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是多种家禽的一种传染性综合征。近年来,欧州、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从鸡、鸭、鹅、火鸡、鸽及鹌鹑等分离到许多A型流感病毒。1 病原禽流感病毒在分类上属于正粘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病毒颗粒呈短杆状或球状,直径约80~120nm。所有流感病毒都能凝集鸡和某些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禽流感病毒能在发育鸡胚中生长,有些毒株接种鸡胚尿囊腔,可以使鸡胚死亡,并引起鸡胚的皮肤和肌肉充血和出血。有些禽流感病毒能在鸡肾细胞和鸡成纤维细胞上生长。流感病毒以其核衣壳和包膜基质蛋白为基础,可以分为A、B和C三个抗原…  相似文献   

7.
采用以南京等地发病鸡场分离的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若干毒株和鸡新城疫Lasota(N-79)疫苗毒株为种毒,分别接种于非免疫的鸡胚,收取含毒的鸡胚尿液,经福尔马林灭活后,以矿物油为佐剂,研制成鸡新城疫-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油乳剂灭活苗,试用后经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免疫后第10天HI抗体明显上升,至第30天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经IBV强毒攻击,免疫组能获得全保护,区域试用300余万头份,证实本疫苗安全可靠,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采用以南京等地发病鸡场分离的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若干毒株和鸡新城疫Lasota(N-79)疫苗毒株为种毒,分别接种于非免疫的鸡胚,收取含毒的鸡胚尿液,经福尔马林灭活后,以矿物油为佐剂,研制成鸡新城疫-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油乳剂灭活苗,试用后经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免疫后第10天HI抗体明显上升,至第30天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经IBV强毒攻击,免疫组能获得全保护,区域试用300余万头份,证实本疫苗安全可靠,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乌骨鸡体内鸡肾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具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病变特征的乌骨鸡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经鸡胚盲传代后,可引起40%上鸡胚死亡,并出现典型的侏儒胚;人工感染雏鸡表现为肾肿大和尿酸盐沉积;能干扰新城疫LaSota株在鸡胚中的繁殖;病毒对氯仿和乙醚敏感,56℃水浴30分钟被灭活,而PH3和PH11;不能直接凝集红细胞,但经1.5%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1;52),这种血凝性可被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澳大利亚T株阳性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通过电镜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测定、致鸡胚矮小化试验、血凝试验、NDV毒株干扰试验、中和试验和致病力试验,分离、鉴定出1株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当地毒株(IBV JL株),为下一步进行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制备的研究提供了毒种.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临沂地区某鸡场25日龄鸡群发病,临床表现为气管啰音、咳嗽、打喷嚏,剖检肾脏有大量尿酸盐沉积,疑似感染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为了探究发病鸡群的病因,试验选取120只该场疑似鸡肾型传染性气管炎病毒致死的病死鸡,进行剖检,取肾、肺和气管等组织器官经过无菌处理后,分离得到若干株病毒,通过临床检查、病毒分离、血凝试验、鸡胚传代试验等方法鉴定。试验表明,所得结果与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病毒的临床特征和特性基本一致,说明引起该鸡群发病的病原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2.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分离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自冀南地区发病鸡群分离到的4株(H株,W株,S株,S株)病原经鸡胚培养传代后的鸡胚病变,死亡及侏儒胚的出现,胰蛋白酶处理前后对鸡红细胞的凝集性及幼鸡攻毒试验证明,此4株病原均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采集发病鸡九病死鸡和脾和肾制成灭活组织液治疗NIB,对两市46000只发病鸡治疗后的死亡率为7.83%~14.86%,而同地邻近鸡场发未注射组织灭活液的鸡群死亡均高于30%,其差异极  相似文献   

13.
鸡肾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野毒对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影响李瑛莹(牡丹江市郊区畜牧局·15700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侵害肉仔鸡肾脏时表现肾苍白、肿大有尿酸盐沉着.肾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不仅可以在鸡胚内于扰新城...  相似文献   

14.
鸡肾细胞培养分离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吕昌琳高登慧(贵州农学院,贵阳550025)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作者用琼脂扩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鸡胚、雏鸡接种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荧光抗体试验,反向间接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鸡胚接种盲传,从重庆某地疑似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能导致鸡胚出现侏儒胚。用本病毒对10日龄雏鸡做回归实验,可使试验鸡出现典型的花斑肾。试验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了该病毒的特异性基因M和N,从分子学角度进一步证实了引起鸡群死亡的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6.
在成都大邑县,从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难群中 采集样品,接鸡胚,经盲传分离出一株致鸡肾产生严重病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用该病毒经气管滴注雏鸡,复制出当地流行的疫病相同的症状和病变。  相似文献   

17.
球虫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在生物学和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建立了柔嫩艾美耳球虫(Eineria tenella)体外培养的鸡胚模型和细胞模型,建立了一株柔嫩艾美耳球虫鸡胚适应株和交替传代的原代鸡肾细胞培养适应株,采用细胞模型探索出E.tenella有4代裂殖生殖阶段,采用细胞模型培养E.necatrix能发育至第3代裂殖阶段,完善了鸡胚筛选抗球虫剂的方法,测定出药物最小抑制浓度(MIC)和最小毒性浓度(MTC)并分析出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关系。在熔剂的  相似文献   

18.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从安徽省巢湖地区鸡群中出现的以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中分离到1株病毒,易感雏鸡,病死鸡出现肾肿大、苍白呈花斑状、大量尿酸盐沉积;鸡胚连续盲传至第5代时开始出现死亡和侏儒胚.电镜观察可见80~120nm的病毒颗粒.分离病毒在鸡胚上可干扰新城疫病毒clone-30株的增殖.上述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暂定名为NIBV-AH99.  相似文献   

19.
在平邑地区某鸡场出现严重呼吸道病症状和肾脏病变的肉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分离毒接种胚发育迟滞,胚体卷缩,肾脏尿酸盐沉积;对酸不敏感,对氯仿敏感;能干扰NDV在鸡胚中的增殖,尿囊液毒攻击鸡具有呼吸困难,气管罗音,气管环出血及花斑肾等病特征。这些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病毒是一株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暂定名为IBV-SPY株。  相似文献   

20.
从天津市某肉用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NIB)病鸡中取肾组织,按常规处理后接种9-10日龄鸡胚,连续传代培养至第7代,并对4-7代分离毒株的致病性、血凝性、EID50及对DNV的干扰性和乙醚敏感性进行测试,同时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4-7代分离毒株可使85%-90%鸡胚于接种后8-9d死亡,多数死胚和残存活胚胚体出血、蜷缩、矮化等具有IBV感染特征;该分离毒株无直接血凝性,但经10g/L胰酶处理后可集鸡红细胞;分离毒株对乙醚敏感;动物回归试验中有65%的感染鸡在15d内发病或死亡。剖检病死鸡可肾苍白、肿胀,肾小管内充塞大量尿酸盐,外观呈菜花样。经鉴定,分离的病毒株JH9801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