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峰 《中国林业》2012,(18):43-43
为了增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手段,提高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控制能力,及时监测农林业有害生物,实现农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植保部门大胆创新、锐意进取,通过建立长效防治机制、及时预测预报病虫发生动态、加强检疫等一系列措施,对天水市麦积区区域内农业生产环境同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相关的自然因子作出动态分析和趋势预警,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引导农民科学防治,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为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进步、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对威胁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不断恶化的全球生态环境以及改善自身生存质量和提高食(用)品安全等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农业无害化生产、农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理念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意义,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的原则,我国的农药生产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回顾与概述。  相似文献   

3.
该文分析了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施用农药对人畜、植物和非靶标生物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农药污染现状和害虫病原菌对农药产生抗性原因和表现,对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也可以是从生物体内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农林有害生物的农药。合理使用生物农药能有效控制有害生物,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不产生抗药性,对人和其他高等动物安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今后取代化学农药防治有害生物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森林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与措施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从森林生物灾害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森林病虫害防治历史、社会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的需求出发,论述了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新策略一生态控制,定义了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分析了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理论基础和特点,对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及其措施进行了讨论,包括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途径——森林生态系统分析与设计,森林生态系统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监测、风险分析、预测、决策、维护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森林生态系统更新与重建;生态控制措施一立地调控措施,林分经营管理措施,寄主抗性利用和开发措施,生物控制措施(生物(源)农药、生物肥料、天敌利用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天敌昆虫),信息素控制措施,应急调控措施(以环境协调性农药控制为主,兼用低毒高效化学农药)等。最后对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及其适用条件进行了评价,认为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是未来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主要方向,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介绍了东港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论述了林业建设发展和农民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需求,提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防治中的农药选择与使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由无公害农药和无公害技术组成。本文讨论了无公害防治的定义和内涵,介绍了无公害农药的概念和范畴,阐述了选择与使用农药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农药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危害以及目前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又不得不用和使用不科学等问题的阐述,提出了精准使用农药技术的建议以及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特色林果业是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新疆大力推进林果业发展,截止2009年,全疆林果面积已达106.67万公顷(1 600万亩),但随之而来的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蔓延对林果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2009年全区林果有害生物发生面积35.2万公顷(528万亩),对林果产品的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为减少损失,果农又采用不恰当的林果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盲目采用单—化学防治措施,用违禁药品、超浓度使用农药等现象大量存在,加剧了林果产品质量的下降,污染了果园生态环境,大量杀伤天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达8000余种,能造成严重危害的近300种,每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约1.73亿亩。一直以来,农药在防治有害生物方面是绝对主角,如果  相似文献   

11.
有害生物剧毒农药防治,影响林产品尤其是干鲜果品的食用安全。介绍了结合营林技术措施搞有害生物防治,既节省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又避免农药残留、生产出无公害产品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3月28日自治区召开全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新时期我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大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和应急反应体系建设,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程度大幅度下降,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的态势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13.
孙锋 《陕西林业》2010,(1):26-26
为确保山林资源的经济产出、确保劳动成果不因林业有害生物危害而付诸东流,农民越来越关心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问题。同时,为了保护劳动成果、保证良好的经济收益,林农也将自觉地增加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投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和水平将会大幅度提升,从根本上改变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发生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及相关设施设备的完善,无人机在各个领域均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农业智能方面发展较快并形成了完善的标准,同时应用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优化和更新。本文通过对无人机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综合应用情况的分析,结合无人机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实际案例,为探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智能化、集约化、高效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乐都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面积、强度,阐述了本地区的防治现状,分析了防治过程中出现的3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有害生物普查、开展有害生物针对性防治、加强专项执法、加大有害生物监管广度、针对有害生物做好宣传、开展多渠道有害生物防治培训、开展有害生物无人机除治工作等7条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药是一种用于防治有害生物的特殊产品,使用管理得当,能保护植物生长,不会危害人类及养殖动物,使用管理不当,可能造成人畜中毒死亡,污染环境食品,乃至破坏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茶园的病、虫、草综合防治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植保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利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有害生物孽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各类病、虫、草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之内。其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农业、物理、生物、农药防治等4项。 1 农业防治 1.1 适时采摘:对于栖居在茶树蓬面上的病虫,如假眼小绿叶蝉、叶螨类及部分茶叶病害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1.2 合理修剪:既有利培育树冠,又可改变病虫的生存…  相似文献   

18.
浅析辽宁中东部地区豚草分布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和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是影响人类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危险性杂草,被我国列为《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文章阐述了豚草的生物学特性、危害、分布情况、防控方法,提醒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出台具体防治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共同防治豚草的蔓延趋势,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药是化学、生物学、医学、环境、生态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按其来源和性质分为生物农药、生物源农药、光活化杀虫剂、仿生农药和特异性杀虫剂.因其具备高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特点,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被广泛的使用.该文对此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草地有害生物对草原为害极大。以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辖区草地有害生物防治为例,介绍了草地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以期为同朔地区加强草地有害生物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