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园地铺银色反光膜.主要是为了促进果实着色,提高其含糖量,增加果实的单果重量:有利来年花芽分化,也可以使成品果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现就苹果园地铺反光膜方法介绍如下:1铺膜时期从苹果摘袋后果实开始着色至采收。2铺膜位置  相似文献   

2.
铺地膜和反光膜对桃树物候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露地栽培'湖景蜜露'桃为试材,进行开花前铺地膜和果实成熟前铺反光膜试验。结果表明:桃树开花前铺地膜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使花期提前3 d,但是对果实成熟期没有显著影响;桃果实成熟前铺反光膜可以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尤其在多雨的年份效果更明显,高温干旱年份铺反光膜可以有效保持土壤水分,使果实成熟期提早。  相似文献   

3.
果实着色期间 ,在树冠下铺设银色反光膜 ,摘掉果实上的遮光叶片 (遮盖梗洼处叶和紧贴果实的叶子 ) ,可改善光照条件 ,使果面充分着色 ,提高果品外观质量。为此 ,我们于 1999年在潮泉乡张庄村长富 2红富士苹果园进行了铺设反光膜和摘叶试验 ,效果极好 ,现总结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设 4个处理 :1铺膜 ,2摘叶 ,3铺膜 摘叶 ,4对照 (不摘叶 ,不铺膜 )。于 1999年 9月 2 5日在行间铺设银色反光膜 ,同时进行摘叶。首先摘除靠近果实的遮荫叶片 ,1周后再摘除树冠上部和外围果实周围 5cm以内的叶 ,以及树冠内膛下部果实周围 10~ 12 cm以内的…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采前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及着色机制,以容易着色的晚熟桃品种‘霞 晖8 号’为试材,采收前12 d 除去外黄内黑双层袋,研究了不套袋不铺反光膜、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 铺反光膜对果皮色泽、色素含量以及与果实着色相关的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袋不铺反 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红绿色差值(a*)、红绿色差/黄蓝色差值(a*/b*)、色饱和度(C) 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降低色调角(h),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处理花色素苷含量更高(P < 0.05); 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UFGT 和CHS 在试验之初即上调表达,而DFR、LDOX 和F3H 则随试验的进行而 上调表达。此外,不套袋不铺反光膜处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而其他两个处理呈先 升高后下降趋势,且采前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的处理活性更高。据此推测,除袋不铺反光膜 和除袋铺反光膜条件下果皮花色素苷的合成是多个基因协同调控作用的结果,尤以除袋铺反光膜处理促 进花色素苷积累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黄俊 《西南园艺》2010,(2):65-67
通过透气膜和银黑反光膜两种覆盖材料的橘园地面覆盖试验发现,在早熟温州蜜柑果实膨大着色期,果园覆盖透气膜或者银黑反光膜相对控制土壤含水量,在促进果实增糖、促进果实着色及改善果实化渣性方面有较明显的效果,而且覆盖透气膜效果优于覆盖银黑反光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大棚梨园铺设银色反光膜,研究了反光膜对‘翠冠’梨树叶片光合作用、果实可溶性糖积累的影响,为改善大棚梨光照条件和提高果实含糖量的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0 a生大棚‘翠冠’梨为试材,沿树行铺设银色反光膜,以不铺膜为对照,测定了叶片净光合速率、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糖含量和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铺膜处理可显著增加树冠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而对上部叶无显著影响。铺膜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果实单果质量,对果实4种可溶性糖和总糖,尤其是蔗糖含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检测了参与蔗糖代谢的5种酶,铺银色反光膜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高于对照,而中性转化酶(NI)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结论】铺设反光膜可以提高果实单果质量,促进果实糖积累。  相似文献   

7.
采前除袋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着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采前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及着色机制,以容易着色的晚熟桃品种‘霞晖8号'为试材,采收前12 d除去外黄内黑双层袋,研究了不套袋不铺反光膜、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对果皮色泽、色素含量以及与果实着色相关的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红绿色差值(a~*)、红绿色差/黄蓝色差值(a~*/b~*)、色饱和度(C)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降低色调角(h),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处理花色素苷含量更高(P0.05);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UFGT和CHS在试验之初即上调表达,而DFR、LDOX和F3H则随试验的进行而上调表达。此外,不套袋不铺反光膜处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而其他两个处理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采前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的处理活性更高。据此推测,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条件下果皮花色素苷的合成是多个基因协同调控作用的结果,尤以除袋铺反光膜处理促进花色素苷积累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红象牙木亡果大,型优美,味清甜,果实向阳面有深桃红色的红晕,外观极美,但美中不足的是只有向阳面有红晕,背阴面着色较差,影响了果实的整体外观。银色反光膜具有反光、隔热、降温和除草作用,对阳光的反射率可达70 %~10 0 % ,在许多果园中已证明果树专用反光膜能明显地改善树冠下层和冠内光照强度,从而提高果实的着色面积,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果品质量。铺反光膜于富士苹果等着色较难的苹果树冠下部,采收时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升高了5 %~10 % ,但在广西区内还没有应用反光膜改善果树果实着色和品质的相关研究报道。鉴于此,笔…  相似文献   

9.
<正>桃园铺设反光膜既可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品质,又可调节桃园小气候,已开始在生产中应用。1反光膜的选择反光膜宜选用反光性能好、防潮、防氧化、抗拉力强的复合性塑料镀铝薄膜,一般可选用聚丙烯、聚酯铝箔和聚乙烯等材料制成的薄膜。这类薄膜反光率一般在60%~70%,使用效果比较好,可连续使用3—5年。2反光膜的铺设1铺设时间套袋园一般在去袋后马上铺膜,没有套袋的桃园宜在桃果实着色前进行。  相似文献   

10.
在成年瓯柑园,研究了于果实采前6周左右进行树下两边或全园地面铺设反光膜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反光膜可促进果实着色,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进风味,化渣性更好,品质明显改善.反光膜顺行铺在树下两边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与地面全覆盖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苹果园适期铺设银色反光膜,既可改善树冠下部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着色,增加全红果数量,提高含糖量,提高内在品质,大幅度提高商品果率,又利于来年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2.
苹果园铺设反光膜技术已经在全国各主要果区得到大量推广应用。此项技术由日本引进,经山东、辽宁、陕西等地果区的生产实践证明,确实是一项促进苹果全面着色,增加全红果率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果树生产上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 1 反光膜促进果实着色原理 果实着色与果园的光照条件关系非常密切。生产实践证明,凡是光照条件好的果园果实着色效果就比较好。果园铺反光膜是通过反光膜对阳光的反射,改善整个果园  相似文献   

13.
苹果园适期铺设银色反光膜,既可改善树冠下部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着色,增加全红果数量,提高含糖量,提高内在品质,大幅度提高商品果率,又利于来年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4.
果田园铺反光膜,促进果实着色,是一种果园小气候调节技术。试验表明,这项措施促使树冠层的总辐射量增加,改善树冠层光照强度的分布,使中下层和内膛的光照强度增加,光质改善,有多种有益的气候效应。对果品着色、增糖、增重,提高果品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露地巨峰葡萄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容易发生着色不良。2009—2010年连续2年我们对6年生露地栽培巨峰葡萄进入着色期后铺反光膜(试验地点设在浙江省临海市大石惠农水果专业合作社梅岙山葡萄基地)。试验证明,露地巨峰葡萄铺反光膜后可以促进提早上市和浆果着色,操作简便,经济效益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13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探讨反光膜铺设时间长短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园地面铺设反光膜能显著提高苹果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着色程度,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且铺设时间越长效果越好;铺设反光膜能显著增加果实红色度,反光膜铺设时间20天时,果实着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果农之友》2013,(4):44
设施条件下光照差、湿度大、产量过高等因素常常导致李的果实含糖量降低、风味变淡、着色差。提高其果实品质的管理措施主要有:1积极改善光照在棚室内可采用吊果枝、合理修剪、铺反光膜等措施改善光照。①吊果枝。先用16号铁丝在棚内结成2米×2  相似文献   

18.
应用反光膜提高红富士苹果冠内反射光、促进果实着色的效果试验在山东省招远市4个乡镇5个村的红富士苹果园进行,面积共33.3hm2(公顷),以相同面积不铺反光膜为对照.红富士均为8年生树,采用小冠疏层形整形,株行距4m×4m。辅设反光膜前先将套袋的果实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套袋、应用反光膜、喷施增红剂、摘叶等措施,研究其对新嘎拉苹果含糖量、花青苷、着色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措施都明显提高了果实色泽,且増红剂可显著提高果实红色,反光膜可增大树冠内照幅度,摘叶可减少叶片遮荫造成的果面绿斑。  相似文献   

20.
王俊伟 《果农之友》2003,(10):38-38
桃果实着色好坏是衡量果实外观品质与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棚膜反射、吸收棚膜污染等原因,温室内的光照条件一般较露地差,为了提高温室桃树果实的着色度,应注意以下几点:1每隔7~10天擦洗棚膜1次,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及着色期应缩短擦洗棚膜的间隔期。2在肥水管理过程中,果实硬核期的追肥应以钾肥为主,加大钾肥的追施比例,对生长势强的桃树,硬核期以后可只追施钾肥;采收前20天减少或停止灌水,以提高果实的含糖量,促进花青素的形成和着色。3果实着色期,对枝梢过密的树进行疏梢和摘叶,疏梢的标准是树冠下部产生光斑,疏梢的方法,首先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