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研  侍书 《北方园艺》2005,(3):32-32
1 温湿度管理当夜温降至8℃以下时,除在棚内加盖二层膜,还应及时加盖草帘保温。管理中后期要让棚内辣椒多见光。即使阴天,也要注意适时揭除草帘让辣椒见光。量好天气,一般早晨8:30左右揭帘,见光增温,当棚内温度升至8℃至10℃时,可揭去二层棚膜,下竿一般3点半左右盖上大棚及草帘保温。中午温度高于28℃时应及时揭棚通风降温排湿。  相似文献   

2.
大棚番茄滴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示范推广大棚番茄膜下微灌技术,对番茄膜下滴灌与沟灌两种方式下灌溉用水量、棚内温湿度、发病率以及番茄产量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膜下滴灌比沟灌省水54.8%,棚内气温提高2.4℃,地温相对提高3.6℃,棚内湿度降低14%,增产15.7%,增加收入11.4%。  相似文献   

3.
1 调控棚内光照和温湿度1 1 温度 果树自然休眠后 ,必须经过低温春化作用才能解除自然休眠 ,可于 10月下旬到 11月上旬覆棚膜、盖草苫 ,让棚内白天不见光 ,降低棚内温度 ,并于夜间打开通风口 ,创造 0 6~ 4 .4℃的低温环境 ,约1~ 1.5个月时间即可 ,使果树顺利通过自然休眠。休眠结束后 ,便可开始升温 ,温度高低的调控主要通过开闭通风口来实现 ,在花前和花期 ,如果棚内达不到所需的温度 ,则需要采取临时性加温设施 ,达到适合所种植品种萌芽开花的温度。1 2 湿度 在果树催芽期 ,棚内空气湿度可达 70 %~ 80 % ;在花芽分化期 ,湿度要小…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3月 2 7日 ,我地遭遇冷空气 ,白天下了雨加雪 ,为了防止雨水淋湿草帘 ,学校试验基地的杏树冬暖大棚 2 7日傍晚未放草帘 ,夜间气温骤降 ,至 2 8日凌晨 2时 ,降至 - 4℃ ,棚内温度降至 6℃ ;凌晨 4时降至- 6℃ ,棚内降至 5℃ ,为保持棚内温度 ,2 8日凌晨 4点在棚内后墙根处点燃两堆木柴 ,半小时后棚内积满烟雾 ,2 8日上午 7点 30分 ,棚内浓烟未散 ,完全打开上通风口排烟。1 烟害的症状  2 8日上午发现 ,凯特杏果实表面已部分或全部堆积黑灰 ,用手擦不掉 ,1周后黑色逐渐褪去 ,覆盖黑灰处变成浅褐色 ,严重者果皮爆裂。烟害发生后 ,前…  相似文献   

5.
草莓设施促成栽培的目的是为了早结果早上市,关键措施是促花芽分化和促开花。促开花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管理好温湿度。棚内气温白天控制在30℃,夜里10℃以上。尽量提高地温,促进根系活动。  相似文献   

6.
桂南地区冬季单栋塑料大棚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栋塑料大棚内外的冬季小气候条件进行观测,并且分析棚内小气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棚内透光率为70%~80%,阴天较高,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增温1.3~1.9℃,最高气温增温3.9~8.4℃,最低气温增温0.8~1.3℃,棚内日较差高于棚外2.7~7.1℃,晴天及多云天夜间出现0.2~0.9℃的"温度逆转"现象;棚内0,5,10,15,20 cm各土层地温平均增温2.8~3.6℃;棚内地表最高温度增温0.1~3.6℃,最低温度增温2.2-5.2℃.日较差大于棚外-5.1~2.2℃,晴天12:00棚内0 cm地温出现0.5℃的"温度逆转"现象;棚内日平均相对湿度高于棚外10%~23%.  相似文献   

7.
1日光温室温度变化特点 1.1气温 1)受天气影响大。晴天,室内平均气温增加很多,即使在严寒的冬季,白天棚内气温仍可达到20~30℃;阴雨天,棚内气温较低,室内外差异不大。一天中,上午9:00-11:00气温上升速度最快,每小时可升高7~10℃。棚内最高温度出现在13:00,14:00后棚温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8.
越冬保护是观赏盆栽苹果栽培的关键环节,现采用了塑料大棚加盖薄膜+草帘(间隔0.6m盖1个草帘)法研究观赏苹果越冬影响。结果表明:塑料大棚加盖薄膜+草帘(间隔0.6m盖1个草帘)可使冬季棚内温度总体提高5~10℃,棚外气温为-10~-18℃,棚内温度为-3~-8℃,地温为-4℃,明显高于苹果根系受害温度-12℃,也能满足观赏苹果越冬的低温要求,而且湿度达到85%左右,盆栽观赏苹果可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9.
温室番茄上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等。 1番茄早疫病 早春定植的番茄应重点调整好棚内的温湿度,尤其是定植初期,闷棚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棚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减缓该病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10.
大棚西瓜移栽后管理主要是创造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加强肥水管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1缓苗期瓜苗定植后缓苗期一般5~7天,此阶段以提高地温为主,密闭大棚和小拱棚,要求棚内白天气温不高于32℃,地温保持15℃以上,促使瓜苗早发新根。早春夜间温度低或遇到连阴低温天气,要采取保温措施,夜间棚内气温低于10℃时,小拱棚上可再加一层薄膜或草苫。要及时清理棚膜上灰尘,增加光照。缓苗后10天左右,若墒情不足可选在晴天上午浇一次跑马水,促使扎根。2伸蔓期缓苗后瓜苗进入伸蔓期,此期白天气温要保持在23~28℃,超过30℃开始放风。…  相似文献   

11.
正大棚越冬黄瓜定植后的管理,应掌握以下原则:前期促根壮秧;中期御寒保秧争瓜;后期促秧促瓜,延缓衰老。1温湿度管理定植后缓苗前,一般5~7天内不通风,白天保持棚温28~30℃,夜间18~15℃,10厘米地温应在18℃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5℃。当棚内夜间最低气温达不到14℃时,要覆盖草苫,盖草苫的量要依外界天气变冷的生活方式,逐渐增加,此时草苫应早揭晚盖,尽量增加苗子见光时间。若定植后1~2天内午间苗子有打蔫  相似文献   

12.
春茬实用型大棚樱桃番茄安全优质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安琴  卢昱宇 《中国园艺文摘》2012,(10):130-131,145
樱桃番茄营养价值高,色味具佳,菜果兼用,深受消费者喜爱。春茬大棚番茄5月以后正是果实成熟期,外界气温急剧升高,棚内温湿度增大,番茄易发生病害,给生产造成一定困难。通过对钢架大棚的结构进行改造和调整,降低了棚内温湿度,配套栽培技术,即可降低病害发生,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既保证食用安全性又能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1加强苗期管理保护地育苗重点在温湿度管理,育冬苗的关键是控制好育苗棚内的温湿度,播种出苗后至"冬至"(12月下旬),此期气温偏高,苗棚以敞风排湿为主;"冬至"至"立春"至定植(2月初),此期气温偏低,苗棚以保温为主,  相似文献   

14.
正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光照比较充足,大棚蔬菜生产管理进入关键时期。春季大棚蔬菜管理关键环节及其技术措施如下:1光照和温湿度管理阳光是植株叶片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植株的长势,春季大棚内空气湿度较大,温度高、湿度大常会引发各种病害的发生,适时通风降温降湿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放风方法为: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14~16℃,当棚内温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沂水县现有甜樱桃栽培大棚204个,保护地栽培面积达13.33hm2.利用大棚栽培甜樱桃初期,由于管理经验不足,特别是棚内温湿度调控不当,先期建立的几个大棚均未成功.近年来,通过不断总结探索,各项栽培管理技术特别是棚内温湿度调控技术已逐渐成熟,保护地甜樱桃的产量和质量也迅速提高.盛果期树666.7m2产量达1000kg,4月上旬果实成熟,比露地栽培提前2个月上市,经济效益提高5~10倍.现将温湿度调控标准及调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云南省元谋县夏黑葡萄"跑花"情况,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为:树体养分积累不充足,棚内温湿度变化频繁,棚体设计不合理,地膜覆盖太早,破眠过早等。同时提出了加强管理,确保树体养分贮藏充足;前期增加氮肥施用量,后期偏重磷钾肥;加强棚内温湿度调节;建造大棚时应预留通风口;适时覆地膜;适时破眠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多层覆盖是甘肃渭河流域冬季塑料大棚保温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试验通过在塑料大棚内搭建不同小棚并覆盖塑料薄膜,对塑料大棚多层覆盖的冬季保温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塑料大棚多层覆盖可以提高棚内气温和地温,随着覆盖层数的增多棚内气温的升高幅度降低。每增加1层棚膜,棚内日最低温度提高1.84~4.48℃,日平均温度提高1.38~3.72℃。采用4层覆盖,棚内日最低温度可提高5.69℃,平均温度提高13℃左右;单层覆盖时会出现逆温现象。不同覆盖层棚内温度与外界气温间关系密切,随着保温层数的增多,棚内温度受外界气温的影响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8.
塑料大棚葡萄生长与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塑料大棚葡萄为研究对象,观测了2016年大棚内葡萄生长期以及大棚内外小气候数据,研究分析了塑料大棚内葡萄生长特性和气象要素特点。结果表明:棚内外气温温差约15℃,棚内气温于14:00左右达到最高值,较棚外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早1~2h;棚内20cm地温普遍较棚外高5~7℃,棚内地温达到葡萄根系活动的时间较棚外早13d;棚外葡萄从发芽至成熟用时110d,棚内葡萄用时101d,较棚外提前9d成熟;萌芽至开花棚内较棚外用时明显减少,棚内较棚外提前了13d,着色至成熟棚内较棚外用时长,棚内较棚外推迟了2d;根据品质检测结果得知棚内外的葡萄品质差异较大,棚内葡萄的糖、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棚外,棚外的维生素C含量具有明显的优势,棚内葡萄较棚外着色要好。  相似文献   

19.
1症状 在黄瓜、西瓜、冬瓜等瓜类蔬菜棚室越冬茬和冬春茬栽培中,遇到连续阴雪天气,光照弱,时间短,甚至每天不足6小时光照;棚室内温度低,连续几天昼温14~20℃,夜温8-10℃,甚至凌晨棚内气温短时间低至6—7℃;因放风时间短,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达85%-95%.甚至几乎达饱和状态。在上述棚室保护地环境条件下,瓜类作物的叶片因夜间结露叶面呈水浸状,叶色黄绿.新叶白黄甚至黄白色;  相似文献   

20.
1)适时扣棚。到盛果期后,树体营养积累多,成花饱满,待树体达到需冷量后扣棚升温,升温不要过早过快,要保证樱桃发芽开花整齐,坐果率高。2)配置好授粉树。大樱桃棚内要配置3种以上授粉树,做好授粉树搭配试验,应选择与主栽品种花粉亲和力好、花粉量大、丰产性强的品种作为授粉树。3)搞好树体促控和温湿度控制。揭膜后,及时施肥浇水,恢复树势。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树势恢复,六七月份后不施或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喷15%多效唑150倍液控制树体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早施基肥,使树体积累足量养分,保证翌年开花结果。升温后,控制好棚内温湿度,棚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