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11月份福建省共检测生猪尿样16454头份 ,阳性905头份 ,阳性率5 5 % ,2002年11月份共检测生猪尿样561头份 ,阳性19头份 ,阳性率3 4 % ,比2001年底进一步降低。其主要做法是 :一、目标明确针对因“瘦肉精”等违禁药品滥用而导致的“餐桌污染”问题 ,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于2001年2月对治理“餐桌污染”作出了专门批示 ,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餐桌污染”的治理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集中整治。习省长代表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做出庄严承诺 :用3年时间在全省23个城市基本消除主要食品的“餐桌污染” ;用5年时间在全省基本…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期省外发生的几起"瘦肉精"事件,为确保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肉食品,省畜牧食品局在全省组织开展"瘦肉精"拉网式监测和交叉大检查. 8月21日,省局在成都召开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在全省开展"瘦肉精"拉网监测,实施交叉大检查工作.全省21个市(州)畜牧部门畜产品质量安全分管领导、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处)长及省局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饲料处、兽医兽药处、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省兽药监察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近期省外发生的几起"瘦肉精"事件,对进一步加强饲料兽药生产环节、养殖和流通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 8月22日至9月22日,各地畜牧部门按照省局要求,对辖区内所有饲料、兽药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生产的产品开展"瘦肉精"拉网式检测、排查;对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肉牛10头以上、肉羊20只以上适度规模养殖场(户)开展"瘦肉精"拉网式监测;进一步加大运输和屠宰环节"瘦肉精"监测力度.全省监测"瘦肉精"总量达到20多万头份,均无实验室检测确认阳性.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从8月21日召开的商务部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 ,为加强食品流通管理工作 ,商务部将于年内制定《牛羊屠宰管理办法》、《肉品流通管理办法》等规章 ,同时还在加紧制修订一批肉类、蔬菜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过程中的标准。据透露 ,上市销售食品将引入安全责任制 ,有害物超标食品和违规经营者市场退出机制也将尽快落实。商务部将重点抓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蔬菜农药残留和畜产品“瘦肉精”污染等定点监测。商务部紧锣密鼓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牛羊肉品等屠宰流通规范即将出台  相似文献   

4.
据媒体报道,2003年1月起省物价局将对生猪定点屠宰税费进行规范。我省将与生猪定点屠宰有关的所有税费规范为5个项目,即:增值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及个人所得税、工商管理费、检疫检测费和屠宰场(厂)加工服务费。其税费标准,除增值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附加及个人所得税外,其他所有收费,按固定金额每头猪全省不得超过21天。同时,为促进我省猪肉检疫检测工作的开展,使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猪肉,对列为全国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开展“瘦肉精”检测的城市,即长沙、株洲、湘潭等地市,其收费标准不得…  相似文献   

5.
《饲料与畜牧》2005,(1):5-5
从商业部获悉,商务部会同中宣部、科技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了《三绿工程五年发展纲要》。 《纲要》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使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形成有利于食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自觉地购买安全放心食品、绿色  相似文献   

6.
《中国动物保健》2006,(6):31-31
“从即日起一直到10月上旬,全省要全面展开一场‘百日会战’,严厉打击非法制售、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坚决遏制当前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反弹的势头!”省畜牧水产局局长曹英华6月2日下午在湖南省“瘦肉精”专项整治会上表示,全省将展开地毯式清查,全面围剿“瘦肉精”。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是全国农资打假和“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农业部、公安部于4月5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表彰大会,浙江省畜牧兽医局荣获全国“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浙江省各地切实加大了打击“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力度,从源头、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层层把关,将受“瘦肉精”污染的生猪挡在了市民餐桌之外。各级农业和公安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组织开展了饲料、兽药和盐酸克伦特罗等违禁药物的专项整治,查处了一批制售和…  相似文献   

8.
肉用动物包括猪、牛、羊、家禽等,其安全性在食品供应链中涉及多个行业、环节或对象。例如,肉制品生产、饲料、动物保健以及政府和消费者等。目前,常见的肉类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疯牛病、瘦肉精、猪链球菌感染、禽流感、抗生素残留、激素和防腐剂等,其中,大部分可通过饲料途径污染食品,因此,在饲料行业建立和实施先进的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北美地区在这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发布的《2006年31个城市食品放心工程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尽管2006年消费者对食品的放心率比上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但仍有约65%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状况表示担忧。刚刚过去的2006年,“红心鸭蛋”、“瘦肉精中毒”、“多宝鱼”事件,使得人们对动物性产品安全已经达到濒临恐慌的地步。  相似文献   

10.
<正>猪肉产品是我国人民肉类食品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肉类食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产品的需求量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稳定增加,同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在发生转变,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性的关注意识普遍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从自身营养、健康和安全的角度考虑,要求猪肉产品具有更好的品质和更高的安全性,希望吃的好、吃的健康、吃的放心。但是,猪肉产品具有易腐败的特点易导致猪肉遭受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特别是猪肉生产加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导致肉品的卫生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为了保护消费的健康,许多地方都实施了“放心肉工程”,对猪、牛、禽等定点屠宰,严格检疫,加强监督管理,防止病害肉进入市场,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肉”。但是,所谓“放心肉”,只能保证肉类产品无病害,这是对肉类产品质量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而不能保证肉类产品确实安全、卫生。所以,现在的“放心肉”只是相对而言,并不能让人真正放心。  相似文献   

12.
今后5~10年,肉类食品的生产与消费会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会有一些放慢,特别是城市部分,而农村的消费将取决于农民收入的提高程度。消费结构将上档次,向安全、卫生、营养、方便、快捷和制品化方向转变。预测2005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为7200万吨左右,比 “九五”末增长21%;熟肉制品的产量将达到400万吨,比“九五”末增长1倍左右。中国的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今后5年加速发展,如果达到两者一致,肉类食品的需求,特别是精深加工的肉制品、冷却肉、小包装肉类食品会有较大的增长。 我国肉类行业的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13):49-49
6月18日上午,江苏省政府向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在畜禽生产中禁止使用违禁药物的决定(草案)》,以确保群众吃上放心畜禽产品。到会对草案进行说明的省农林厅厅长刘立仁指出,从国外的疯牛病、二恶英食品污染事件,到国内的含“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这些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省政府提交省人大的这一决定草案,规范的重点是禁止使用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其被列入畜禽养殖禁用药物中的第一项,为目前重点打击目标。据专家介绍,盐酸克伦特罗毒性并不是很强,但用量过大或无病用药则可…  相似文献   

14.
日前,天津市质监局食品处有关人员来到市质检院就“放心奶”工程检测工作进行现场办公。市质检院主要负责人、食品检测中心及院“放心奶”工程工作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牧业通讯》2009,(13):I0001-I0001,I000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潘耀国 金融危机自由落体式的直线下滑已经过去,但其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还在持续。它对畜牧业的冲击,直接与间接的影响都是存在的,但最终还是消费左右市场,市场决定生产。中国肉类生产呈现鲜明的区域性特征;肉类消费和生产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一致性;肉类主产区一般都是主要消费地区:高收入地带也是肉类消费的主体带;农村肉类消费与城镇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肉类消费的增长潜力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的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动物检疫》2011,28(12):31
2011年11月2日至3日,为总结交流全省动物卫生和兽药工作成效,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围绕抓发展、保安全、促增收的要求,对生猪"瘦肉精"、兽药GSP实施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在德阳市召开了"全省动物卫生和兽药监管工作会议"。省畜牧食品局党组书记、局长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肉食品已成为人类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肉类食品的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近几年来市场上出现了注水肉、掺假肉、病害肉、降低人们对食肉的安全感,导致肉类消费量下降,使群众产生了对政府工作的不满情绪,同时也阻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加强肉类卫生管理,使群众吃到“放心肉”已成  相似文献   

18.
浅谈未来动物性食品的消费、生产、贸易和卫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化、收入增加和人口增长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中国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已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肉类总产量高于美国。肉类生产和消费的增长会影响世界禾谷类饲料和动物性食品的价格。如果中国自身肉食品不能满足需求,将影响亚洲的其他国家和非洲国家从发达国家进口肉类。发展中国家肉类消费的大幅度增长又将促进粗放型和(或)产业化体系为基础的动物生产体系发展。这种改变也将导致更多的环境问题,如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污染。在发达国家实行集约化养猪和养牛的地区中,污染问题早已存在。到2020年,人类将通过摄食更多的动物蛋白而增进健康。然而在非洲仍有1/3的儿童营养不良。发展中国家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也会随都市化和动物生产体系变化而改变。通过自由贸易可满足全球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因此控制疾病将很必要。国际兽疫局(OIE)已将疾病划分为A、B两类,若A类疫病发生,尤其是非洲内部,通过控制疾病促进非洲内部贸易将获益非浅。然而,其他问题如交通不发达和高税率仍阻碍了非洲动物和动物性食品的市场,这些问题必须首先解决,这不仅有利于贸易本身,而且有助于必需的动物蛋白能在多数人的膳食中更公平的分配。  相似文献   

19.
信息集萃     
省局领导率队督查瘦肉精监管工作3月23日,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副局长宾军宜率省局饲料处、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相关人员到成都市大邑县、邛崃市开展瘦肉精督查工作。督查组详细了解了两县(市)开展瘦肉精专项检查的有关情况,查阅了相关文件和工作记录,调阅了大邑金正食品公司对待宰生猪的瘦肉精检测记录,检查了大邑县王泗镇、苏家镇和邛崃市桑园镇的5家养猪场以及邛崃市鞍桥养殖有限公司,现场抽取了育肥猪尿液12头份,对盐酸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20):17-17
我省是家禽生产大省,也是禽肉消费大省。2003年,全省家禽饲养量为128233.16万只,出栏95093.22万只,其中肉鸡出栏65575.99万只,鸭出栏19935.09万只,鹅出栏4730.22万只;禽肉产量112.09万吨,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31.3%;禽蛋产量则不断下降,2003年只有32.52万吨,其中鸡蛋18.67万吨,鸭蛋13.39万吨,鹅蛋0.46万吨。我省家禽业的主要特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