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秀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134-135
通过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谷糜田双斑长跗萤叶甲形态特征、发生危害情况、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的观察研究,初步分析了该虫趋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kica(Motschulsky)],属鞘翅目,叶甲科,又名双斑萤叶甲。该虫在北疆奎屯地区棉花上的发生基数逐年增加。2010年6月下旬在玛纳斯县平原林场一块玉米田发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成虫,发生较重,平均百株有虫5头.单株最高14头,危害株率8%。近年来.双斑萤叶甲在玛纳斯县玉米病虫害调查中并未发现.如果不被重视.  相似文献   

3.
王磊  姜婷  曹骞 《农村科技》2021,(4):28-29
本文依据近年来对昌吉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在玉米田的调查研究,总结双斑长跗萤叶甲在昌吉地区发生情况、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并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为玉米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7~2019年,明确了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在玉米田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2018~2019年,对此害虫的田间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在2018年的试验过程中,选取短稳秆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氯虫苯甲酰胺进行该害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好的药剂是1.2%烟碱·苦参碱,防治效果达90%以上.为...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在黑龙江省的发生动态,2012年和2013年采用田间网捕和定点方法调查了黑龙江省哈尔滨、佳木斯和牡丹江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田间发生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趋势一致,表现为6月底、7月初成虫开始为害,8月中下旬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期,危害株率达80%~100%,百株虫量达625头,9月中上旬开始消退。其中哈尔滨地区发生最为严重,但扩散现象并不明显,高粱田危害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6.
新疆棉花新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论文对近几年来新疆棉田新发生的重要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影响其发生因子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斑长跗萤叶甲为害玉米、大豆、向日葵、马铃薯等多种作物的叶片和花穗.笔者通过7 a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该虫属高温、干旱型突发性害虫,并总结出一系列极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辽宁玉米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双斑长跗萤叶甲在辽宁省部分玉米产区发生危害严重,对玉米产量造成一定的损失,成为危害玉米生产的一种新害虫.针对其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害虫发生危害趋于严重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高峰期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①35%奥得腾WG10 000倍液;②35%奥得腾WG 8 000倍液;③40.7%毒死蜱EC 1 500倍液;④4.5%高效氯氰菊酯EC 1 000倍液;⑤80%敌敌畏EC 1 000倍液;⑥空白清水对照。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EC 1 000倍液对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防效高,见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为防治该虫首选药剂,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为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属鞘翅目,叶甲科,又名双斑萤叶甲。该虫自2001年在岐山县部分玉米田发生以来,为害逐年加重,2004年虫田率90.0%,虫株率10.6%,平均百株虫量14.6头,2005年则分别上升为94.4%、21.3%和36.8头,严重田块虫株率达95%以上,玉米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发生危害情况、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的调查研究,初步分析了该虫趋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原因及规律,研究了粗缩病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并根据生产实际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对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tschulsky)成虫有生物活性的植物挥发物。【方法】通过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对棉花和玉米挥发物进行鉴定及定量分析,采用触角电位技术 (EAG)测定双斑长跗萤叶甲雌、雄成虫对10种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双斑长跗萤叶甲雄虫对α-长叶蒎烯、α-红没药醇、α-蒎烯、月桂烯、3-蒈烯、1,3丁二烯、棕榈酸反应较为明显;雌虫对10种挥发物部分浓度均有明显反应。【结论】双斑长跗萤叶甲雄虫对3-蒈烯反应最敏感,雌虫对α-红没药醇反应最敏感。  相似文献   

14.
玉米黑粉病是由玉米黑粉菌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又称玉米瘤黑粉病。广泛分布于各玉米产区,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在全国大面积发生,给玉米生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如2000年全国玉米发病面积180万hm^2,绝收3万hm^2。一般减产10%~30%。2001年豫北山区发病率5%~10%,严重地块15%~30%。一般山区和丘陵地带比平原地区发病重。发病早,病瘤大,特别是果穗或植株中部发病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豫北地区夏玉米草害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夏玉米田草害发生原因的调查研究表明 :杂草本身的特性 ,麦垄套种 ,单一使用农药 ,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 ,引渠灌溉面积增大和管理粗放是草害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经过几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 ,摸索出一套以生态防治为基础 ,包括农业、机械、化学、生物等综合防治杂草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该文阐述了玉米纹枯病的发病及症状表现、流行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薇甘菊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薇甘菊,学名为假泽兰Mikaniacordata(Burm.f)B.L.Robinson;EupatoriumcordatumBurm.f;俗称粪箕藤,属菊科假泽兰属(Mikania.Willd),该属共有60余个种,目前我国仅发现假泽兰一种。一、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薇甘菊是一种攀爬型藤本多年生菊科恶性杂草,繁殖力极强,繁殖方式多种多样,既能产生大量的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又可以通过根茎进行无性繁殖。细小的种子上附有絮毛,可通过气流和风向远距离扩散传播;薇甘菊的生命力极强,根茎即使被切断仅保留1~2个…  相似文献   

18.
双斑萤叶甲成虫的取食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综合治理双斑萤叶甲的危害,拓展新的防治途径,对双斑萤叶甲成虫的取食选择性进行研究。试验中,采用四臂嗅觉仪测定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玉米品种中,双斑萤叶甲成虫对垦粘1号的选择性强,对庆单4和四单19的选择性弱,在供试的2种植物中,对紫花苜蓿的选择性强。总体表现为双斑萤叶甲成虫对紫花苜蓿的选择性强,垦粘1号次之,庆单4和四单19弱。  相似文献   

19.
To investigate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aflatoxins (AFs), deoxynivalenol (DON), zearalenone (ZEN) and fumonisins (FBs) in naturally infected maize, 25 samples of maize collected from fields in Hebei Province, China, were analyz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he maize samples were found to be frequently contaminated with DON (68%), ZEN (60%) and FBs (32%) in the range from 28 to 2533 μg/kg, 60 to 1239 μg/kg and 150 to 4480 μg/kg,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found for DON, ZEN and FB1 + FB2 were 605, 238 and 418 μg/kg,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DON (605 μg/kg) in our samples was below the maximum tolerable limit of 1000 μg/kg set as the Chinese standard for maize, while ZEN (238 μg/kg) was almost four times as high as the maximum tolerable limit of 60 μg/kg. The overall level of FB (FB1 + FB2) contamination was relatively low, with an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418 μg/kg in 32% (8 of 25) of maize samples from Hebei. AFs were not detected in any of the tested sample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natural occurrence of multimycotoxin in maize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