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明确贵州省道真县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及其防治药剂。[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验证,利用形态学与rDNA-ITS对致病菌进行鉴定,之后通过大田防治试验测定5种杀菌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引起道真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杀菌剂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最佳,病害防治效果为81.63%;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效果为74.49%;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差为30.61%~51.02%。[结论]道真大沙河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南山地区菩提树叶斑病多次分离培养,根据症状和致病特点以及病原菌的显微形态,表明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为假尾孢属Pseudocercospora sp.真菌。室内药剂毒力测定表明,防控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25%腈菌唑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3.
观赏凤梨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引起观赏凤梨叶斑病的病原和选择有效的药剂进行防治。[方法]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标本,根据柯赫氏法则分离病原物,并观察病原物形态特征;同时,分别测试了5种供试杀菌剂在2种不同浓度下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结果表明,半知菌亚门的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和弯孢霉(Curvularia sp.)均能够引起观赏凤梨叶斑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可有效地抑制炭疽菌菌丝的生长;而80%大生可湿性粉剂和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则可有效抑制弯孢霉菌丝的生长。[结论]要同时防治炭疽菌和弯孢霉导致的凤梨叶斑病,应该选用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不同类型的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方法]以斑马鱼为试材,采用半静态法在室内测定了10种不同类型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价。[结果]不同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差异较大,但所测药剂的LC50值均随时间延长而变小,毒性增加。[结论]根据96 h的LC50值,25%氟虫腈悬浮剂和8%精喹禾灵微乳剂对斑马鱼高毒;10%吡唑草胺乳油、5%己唑醇悬浮剂、40%乙草胺可湿性粉剂、30%三环.异稻可湿性粉剂和6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斑马鱼毒性中等;25%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3、00 g/L双酰草胺乳油和35%吡.异可湿性粉剂对斑马鱼低毒。该研究为药剂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6种杀菌剂对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单剂及2种复配杀菌剂对镰刀菌(Fusarium spp.)的毒力,并得到了6个毒力回归方程及抑制中浓度(EC50).结果表明,4种杀菌单剂对镰刀菌的EC50由低到高依次为40%福星乳油、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40%福星乳油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为0.053 8 ug/ml;2种复配剂中对镰刀菌高效的最佳配方为40%福星乳油:10%世高可分散粒剂=3:1,其EC50为0.014 2 ug/ml.  相似文献   

6.
运用菌落生长法比较8种杀菌剂单用及混合使用对4株枣缩果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为田间有效防治新疆枣缩果病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8种供试药剂使用对4株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有一定差异,其中400 g/L氟硅唑乳油和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对4株病原菌有明显的毒力作用,且其EC_(50)值分别为0.47~0.56、1.24~1.63 mg/L。等量混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4株病原菌的毒力有增效作用,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组合对病原菌的毒力则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区人工种植华重楼每年5-7月常发生叶斑病害,严重危害华重楼的质量和产量.该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华重楼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室内11种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确定病原菌为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 11种药剂对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药剂之间抑菌效果有差异.其中, 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80%乙蒜素乳油、 68%宁南霉素水剂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最好,EC_(50)值分别为11.921 mg/L,13.511 mg/L,25.772 mg/L; 2%春雷霉素水剂、 5%氨基寡糖素水剂、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值分别为11.921 mg/L,13.511 mg/L,25.772 mg/L;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 30%己唑醇悬浮剂、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0.5%几丁聚糖水剂4种药剂的抑菌效果一般,EC_(50)值分别为48.08 mg/L,54.169 mg/L,65.939 mg/L,76.521 mg/L; 20%井冈霉素水溶粉剂的抑菌效果最差,EC_(50)值为131.737 mg/L.根据室内毒力测定表明, 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80%乙蒜素乳油、 68%宁南霉素水剂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求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最佳方案。[方法]测定8组不同处理,即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 ml/hm2(对照)、30%爱苗乳油15 ml/hm2、2.5%纹曲宁水剂200 ml/hm2、满穗0.24 g/ml悬浮剂15 ml/hm2、18%稻曲净可湿性粉剂35 g/hm2、25%使百克乳油50 ml/hm2、15%秀谷可湿性粉剂40 g/hm2、嘉润0.3 g/ml乳油15 ml/hm2、空白对照,对水稻纹枯病与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结果]30%爱苗乳油15 ml/hm2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最优,其次为嘉润0.3 g/ml乳油15 ml/hm2、15%秀谷可湿性粉剂40 g/hm2,增产效果也较明显。[结论]经综合考虑,嘉润0.3 g/ml乳油15 ml/hm2、15%秀谷可湿性粉剂40 g/hm2可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有利于提高稻谷的商品性能,可替代30%爱苗乳油。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8种药剂对新疆厚皮甜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筛选出环境友好药剂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叶面喷雾方法,测定25%腈菌唑乳油、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翠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福星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武夷菌素水剂对新疆厚皮甜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翠泽)和40%福星乳油的平均防效分别达到72.77%和70.28%;其次是2%武夷菌素水剂,防效为60.17%;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腈菌唑乳油,防效分别为50.78%、50.55%;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平均防效分别为48.65%、48.33%;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效为46.88%。由试验得出,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翠泽)、40%福星乳油和2%武夷菌素水剂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分别达到72.77%、70.28%和60.17%,3种药剂均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合大田防治番木瓜疮痂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8种药剂进行室内药效筛选。结果表明:8种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25%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丙环唑乳油的EC50极显著或显著差异优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而25%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间的EC50无显著差异,其中25%咪鲜胺乳油的EC50最小。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25%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1.
通过90.9%禾大壮乳油在水稻插秧田防除杂草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田间试验,表明禾大壮可安全有效地防除稻田全生育期内稗草,对异型莎草和牛毛毡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持效期达40天以上,但对扁秆镳草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农得时混用可显著提高对扁秆镳草的防效,是一组优良的稻田杂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通过90.9%禾大壮乳油在水稻插秧田防除杂草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田间试验,表明禾大壮可安全有效地防除稻田全生育期内稗草,对异型莎草和牛毛毡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持效期达40 d以上,但对扁杆镳草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农得时混用可显著提高对扁杆镳草的防效,是一组优良的稻田杂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地黄土壤中主要病原真菌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省主要地黄种植区域的土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和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的结果鉴定,得到9个属的10种有害菌株,其中腐皮镰孢菌和齐整小核菌出现频次较高,分别占总出现频次的24.6%和21.0%;其次是灰葡萄孢菌,出现频次为15.9%;其余病原菌出现频次为1.7%~8.8%之间。致病性测定表明,立枯丝核菌和腐皮镰孢菌占优势,致病力强,发病指数分别为40.6和30.6;其余病原菌致病力较弱,发病指数为13.9~26.4。杀菌剂抑制病原菌效果测定结果为:菌病一支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甲基立枯磷和绿亨2号,对侵害地黄的7种主要真菌菌丝的生长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相对抑菌率为80.7%~100%,抑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广西杧果象牙品种发生的果腐病,经病原鉴定,其种类为杧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和杧果大茎点菌(Macrophoma mangiferae Hingoroai et Sharma)。这2种菌均可侵染杧果引起果腐病,其病状虽有相似性,但病症有明显差异。杧果炭疽菌果腐病病斑上生轮纹状小黑点,其顶端有黄褐色颗粒状物;杧果大茎点菌果腐病病斑生小黑点,小而密,其上无颗粒状物。  相似文献   

15.
 通过1986~1988年对浙江、江苏两省主要产梅区的梅树流胶病病害标本的采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证明了引起梅树流胶病的病原真菌有两种: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ung. ex Fr.) Ces. &; de Not(Syn B. ribis Gross &; Dugg.)]和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Syn.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 Griff &; Maub 1.)]分别引起枝腐型流胶和干腐型流胶。两种病菌的菌落只有在有光照射下才能形成分生孢子。B.dothidea的分生孢子萌发后通过皮孔、伤口和叶痕侵入枝干、枝梢,该病原除危害梅树外,还能危害桃、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Bd.theobromae在梅树上的寄生危害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活体组织法及盆栽法对鳞柄小奥德蘑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鳞柄小奥德蘑发酵产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分布于菌丝体提取物中。在供试浓度为0.5 mg/mL(菌丝干重)时,其菌丝体丙酮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sp.)、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ries) Keissler)、苹果炭疽病菌(G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Penz.et Sacc.)、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Nisikado.et Miyake)Shoem.)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rerea Pers.et Tris.)等5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高于80%;在活体组织法测定中,菌丝体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 d的治疗效果和保护效果分别为71.2%和76.2%;在盆栽试验中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Suggs)和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DC.)Speer.f.sp.tritici Marchal)的治疗效果和保护效果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对采自陕西锦葵科豆科大戟科植物上炭疽病菌的鉴定结果表明,在这三科植物上有以下炭疽病菌的种、专化型和型“①黑线炭疽菌[Coltotrichumdematium(Pers.exFr)Grov];②菜豆炭疽菌[Coletotrichumlindemuthianum(Sac.etMogn)];③黑线疽豆类专化型[Col letotrichumdematium.f.truncota(Schw.)v.Arx].首次发同了锦葵、蜀葵为炭疽菌的新寄主。另外,在蓖麻上发现了一个可疑种。  相似文献   

18.
宁夏炭疽菌属真菌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疽菌属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菌,研究碳疽菌属真菌不仅能为植物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丰富真菌资源多样性研究。通过实地考察、采集标本和分离培养菌种,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共鉴定发现炭疽菌属真菌13种,分别是粒毛盘孢、菊刺盘孢、葱炭疽菌、盘长孢状刺盘孢、禾生刺盘孢、木槿刺盘孢、希金斯刺盘孢、葫芦科刺盘孢菌、豆刺盘孢、亚麻刺盘孢、豌豆刺盘孢、三叶草刺盘孢,及未定名刺盘孢属一种。它们在分布上没有地域特征,都为植物病原菌,引起植物炭疽病。  相似文献   

19.
根据调查和鉴定,明确了福建地区大花蕙兰常见的5种真菌性病害:炭疽病、叶枯病、灰霉病、白绢病和疫病。描述了这5种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及病情。  相似文献   

20.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斑病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大田防治橡胶树棒孢霉落叶斑病的高防效低成本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4种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表明:50%多菌灵WP(可湿性粉剂)和25%惠博EC(乳油)的半致死浓度EC50最小,抑菌效果最好;22.7%博青、75%百菌清和50%硫磺胶悬剂的EC50最大,抑菌效果最差;通过对药剂抑制效果和使用成本的分析,建议在生产上可使用50%多菌灵WP、70%甲基脱布津WP、25%斯高EC、50%福美双WP、18%保治达EC和80%大生M-45W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