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雁北地区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土壤侵蚀特点、土地利用现状以及煤田开发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了宏观分析,并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治理措施和防治对策。目的在于减轻水土流失对下游官厅水库的威胁,更好地为能源基地服务。  相似文献   

2.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具体编制实践,从综合说明、方案编制总则、项目概况、项目区概况、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和防治分区的划分、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等8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相似文献   

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和治理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从空间分布上分为本体工程水土流失和附属工程水土流失,从时段上分为建设期水土流失和运行期水土流失。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在建设期,但部分本体工程及影响区在运行期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机构通过宣传、监督执法和技术服务等,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指导、管理和督促建设单位防治其造成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东省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调查统计资料,分析和阐述了山东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现状、发展趋势、基本特征及主要危害,结合防治实践,提出了从建立完善水土保持法规体系入手,通过严格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强化监督检查、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及抓好宣传的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建立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体系,广泛应用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水土保持监测评价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对有效预防和治理生产建设活动导致的水土流失,减少水土流失危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现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二类别、三等级、三阶段、六指标体系在某些方面已不适应新时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需要。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完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体系的主要思路和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6.
根据具体实践和方案评审情况,从综合说明、项目及项目区概况、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等8个方面分析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梨温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梨温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工程水土保持的监测范围、内容、方法和结果,并对该工程项目区环境状况动态变化情况、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情况、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水土保持防治效果等进行了监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开发建设工程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可有效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明显降低水土流失危害,较好地保护和改善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开展江苏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有效防治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以输变电类开发建设项目为例,在对近5年内50个输变电类开发建设典型工程项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摸清了江苏省此类项目水土流失特点以及环境影响因素,总结出该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水土流失分布情况,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水土保持防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发建设项目不断引进外资或与外资企业合作。由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与我国的不同,致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有效地贯彻实施我国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确保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得到全面落实,控制和减少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是贯穿于整个开发建设过程的问题。水土保持监理在项目建设中应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以确保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水土保持科技工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福建省的水土保持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开展了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山地开发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水土保持重点县小流域普查等基础工作;二是建立了水土流失预测模型和小流域数据库;三是筛选出水土保持先锋植物,研究出多项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四是推广了治理新模式,加强了交流与合作。近期研究的重点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侵蚀劣地植被快速覆盖技术研究,面源污染水土保持控制技术研究,水土保持优良植物的筛选、引进及推广,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和水土保持治理示范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输变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扰动地面,造成土壤侵蚀,而山丘区自然条件复杂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为明确山丘区水土流失特征,以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与实地勘测,探讨了其侵蚀环境、不同建设阶段、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侵蚀动力系统中,输变电工程以人为扰动为主,塔基区和站区、施工道路及弃土(渣)场是输变电工程的主要侵蚀单元;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可达自然恢复期的1.3~16.1倍,施工期的侵蚀模数是自然恢复期的1.5~25.3倍;站区和塔基区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占比均高于其他侵蚀单元,山丘区土壤侵蚀模数均大于平原区域,是平原区的1.2~1.9倍;在众多建设区域中以变电站建设、塔基开挖、线路施工临时道路为重点,着重山丘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不同建设期、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差异显著,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时应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西藏地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主要受降水、大风、温度、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等自然因素及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掠取资源、破坏环境等人为因素影响.为防治西藏地区复杂多样的水土流失,结合西藏地区的自然属性和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将西藏地区分为藏东南水力侵蚀为主区、藏西风力侵蚀为主区、藏北冻融侵蚀为主区及藏中复合侵蚀区,并针对各区的自然属性及影响因素,提出在不同时期以防治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复合侵蚀为主的防治措施和发展方向,并提出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宣传、研究水土流失机制和防治对策、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等举措,以达到防治西藏地区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作为路径长、跨度大的典型线型工程,在生态环境脆弱的丘陵地貌、山地地貌等山丘区进行建设,会破坏该区环境,加剧水土流失。为顺应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以沿线涉及黄土丘陵地貌、山地地貌和平原地貌的陕北—湖北±8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和测钎法监测水土流失,对其水土流失特征、强度及其治理体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具有点状线型分布特征; 其工程空间跨度大,侵蚀环境差异显著,侵蚀类型多且复杂。(2)输电线路工程在黄土丘陵地貌的土壤侵蚀模数〔12 000~25 000 t/(km2·a)〕明显高于山地地貌〔3 600~9 500 t/(km2·a)〕和平原地貌〔950~2 000 t/(km2·a)〕,是该工程重点土壤侵蚀防治区。(3)站区和塔基区是输电线工程造成最大土壤侵蚀量的水土流失单元,其土壤侵蚀量分别为27 267 t和37 478 t,应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单元。(4)在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基础上,融入近自然治理思想,优先选择乡土草、灌、树种,以此集成针对山丘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输电线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研究结果可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南方红壤区不同植被措施坡面的水土流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是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措施,为了研究不同的植被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以及对坡面侵蚀的抑制效果,在福建省长汀县选择乔灌草、灌草、草本、农作物、乔灌、封山育林、经济林等各植被措施下的标准径流小区,通过观测各种植被措施坡面的产流产沙情况,分析比较各小区的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植被能较好地调控坡面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不同植被措施下坡面产流产沙分异规律明显,相对裸地,盖度高的乔灌草、灌草、草本等措施的水土流失量最小,水土保持效果最为明显。在不同的降雨量条件下,不同植被措施的坡面水土流失情况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因此,在未来南方红壤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通过各种植被治理措施的逐步实施,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对原地貌扰动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直接影响周围环境安全及资源安全。为研究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治理技术,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与野外实地调查,对不同侵蚀类型区典型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输电线路工程塔基和施工便道占地类型复杂,黄土丘陵区占地类型最多(5种),以耕地和草地为主,分别为49%和28%;红壤丘陵区以林地为主,占比为69%;黑土低山丘陵区占地主要为耕地、林地,分别为42%,40%;青藏高原占地主要为草地,占比达78%;新疆山地则主要是以裸地为主,占比高达98%。(2)输电线路工程不同水土流失地貌单元水土流失量差异显著,表现为塔基区和施工便道水土流失量较大,其次是牵张场,跨越施工场地水土流失量最小;塔基区土壤侵蚀模数表现为黄土丘陵区最大,是红壤丘陵区的2倍,黑土低山和漫岗丘陵区的5倍。塔基边坡的修复应该依靠自然与人工相结合方式,施工便道注意排水沟布设,牵张场土地恢复过程中应先进行深松翻处理。(3)对山丘区输电工程形成的各侵蚀单元进行近自然的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采取临时措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等组合。综上,研究结果可为山丘...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风沙区综合治理关键措施组合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黄土高原风沙区已治理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总结 ,选择基础资料比较详实的典型区 ,从土壤侵蚀、治理目标、关键措施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等方面进行典型调查分析比较和效益评估 ,探讨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关键措施与组合方案。目前 ,在西部大开发中 ,风沙区的生态环境势必要优先考虑 ,统筹安排。否则不仅西部大开发难以顺利进行 ,也将会直接影响到东部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研究风沙区综合治理对实施以减沙治沙、恢复重建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黄土高原风沙区已治理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总结,选择基础资料比较详实的典型区,从土壤侵蚀、治理目标、关键措施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等方面进行典型调查分析比较和效益评估,探讨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关键措施与组合方案。目前,在西部大开发中,风沙区的生态环境势必要优先考虑,统筹安排。否则不仅西部大开发难以顺利进行,也将会直接影响到东部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研究风沙区综合治理对实施以减沙治沙、恢复重建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仑 《水土保持通报》1991,11(3):38-39,55
将水土流失和水分利用两个方面的问题统一解决是搞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基础。为此,必须寻求同时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降水、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结合点、可行途径及关键措施。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在基本农田建设和提高降水利用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坡地林草植被阻止降雨径流侵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林草调控措施对坡面降雨径流侵蚀的影响及其对坡面侵蚀动力的调控效果,该文在重庆开县选择栾树+黄花槐、传统农作、植物篱、封山育林、自然恢复、经济林以及裸地对照7种林草治理措施并修建标准径流小区,通过观测产流产沙状况,分析比较其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林草调控措施深刻影响降雨侵蚀动力,并对坡耕地径流侵蚀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林草调控措施中,均以裸地对照样地产流、产沙量最大,而以栾树+黄花槐和植物篱措施的产流、产沙最小,水土保持效果最为明显。以洪峰流量模数和径流深表示的坡面径流侵蚀功率与侵蚀产沙量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径流侵蚀功率能够较好的模拟侵蚀动力;以径流侵蚀功率/侵蚀量表示不同林草调控措施对侵蚀结果的影响,可以成为评价植被侵蚀动力调控效应的指标。在未来三峡库区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通过各种林草调控措施的逐步实施,重视和发展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