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和珠江公园进行实地踏查,通过调查其游客需求及分析公园功能区的规划现状等,来研究综合公园功能区的规划合理性,结论是:城市综合公园功能区的设置应与市民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相适应,并随着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断调整更新。  相似文献   

2.
蔡盛林 《广东园林》2020,42(5):46-51
深圳西湾红树林公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岸,针对其现存的红树林生态脆弱、海防功能特殊、场地环境复杂等问题,提出以红树林生态、地域文化和海滨风情三大特色元素为支撑,通过修复自然生态、转译地域文化、构筑立体海防、营建互动科普和转化场地资源五大设计策略,总体规划了奇林护海、霞兴绮梦、听潮忆月、彩沙扬笑、运动配套五大景观功能区域,把公园建设成集生态、文化、休闲、运动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滨海公园。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英国爱丁堡的王子公园、科帕的科帕公园和格拉斯哥的人民宫公园三个不同时期建设的公园的考察,简要归纳和分析了英国公园的内容、园林景观元素的一些特点,以期对英国公园有所认识和对我国公园的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深圳光明区各类资源进行的详细本底调查,立足于“携光明山水之灵气,建最美公园之城区”的战略目标,以“青山绿水,绿廊连接,以人为本,特色发展”的规划策略,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融入城市双修理念,积极探索生态绿地公园化,维护山水格局;构建水域蓝脉网、绿道网及修复生态断点,构筑绿色生态网络;完善各级公园服务布局及其与各类公共空间的共建共享,提升生活品质;打造地域特色公园及植物风貌营造,实现多元统一复合,探索新时代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的路径,以期为我国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历史公园具有历史意义与纪念价值,其发展是城市园林历程的写照。八一公园是南昌历史最为悠久的公园之一,是反映南昌公园发展演变历程最为典型案例。通过史料搜集、复原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梳理八一公园变迁过程,将其分为人文景观逐步形成时期、公园初步建设时期、公园建设曲折发展时期和公园建设接续发展时期4个阶段,指出公园发展受城水互动、政治教化、社会探索、生态实践4个因素推动,呈现古典园林风格到中西融合的风格转变,再到古典园林风格回归的变迁特征。最后总结了城市历史公园景观演变发展动因共性和变迁特征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青城公园的改造为例,重点谈了老公园改造建设的必要性及在改造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口岸公园中营造具有多种表现力的景区格局,构筑具有海滨浪漫城市特色的生态景观,并结合城市发展、自然生态、海洋文化等题材,展示具有珠海城市特色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城市公园景观。  相似文献   

8.
在公园城市理念下,老城区的城市公园更新的价值观从单纯的物质更新转向内涵式发展。老城区公园的更新利用一方面能盘活公园存量空间,使老公园焕发新活力;另一方面促进老城区公园融入公园城市的更新发展,作为区域公共服务功能的补充和优化。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提出适用于老城区公园更新的边界连通、综合渗透和智慧赋能3种更新策略,并以广州老城区公园为例,通过“公园+”模式赋能,使公园的存量低效空间向“以人为本”的多功能空间转变,从而实现公园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绿化与生活》2010,(6):22-29
<正>北京市于2007年启动实施了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的建设,并着手编制了《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环总体规划》。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指导下,郊野公园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丰台区2007年建设的卢沟桥文化公园、2008年建设的御康郊野公园、天元郊野公园、绿堤郊野公园、高鑫郊野公园、海子郊野公园5处公园分别于2008年"五一"、2009年"五一"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2009年丰台区又建设了槐新郊野公园、晓月郊野公园、经仪郊野公园、看丹郊野公园、桃苑郊野公园5处公园,也于今年"五一"节向社会免费开放。截至目前,丰台区已开放郊野公园11处,总面积达547.84公顷。  相似文献   

10.
北湖公园园址位于满洲里市北部。小北屯以南东临树林路、南接六道街、西临通河街、北湖北街。公园的湖面东、西、北三面与外界无明显分界线,景点集中于湖南侧,故公园仅可半面观赏。公园面积:27.5公顷,其水域面积21.98公顷、陆地面积5.52公顷。 一、公园性质及规划原则 公园位于市区规划范围之内,交通方便,属市级公园。根据满洲里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满洲里市总体规划部署,又依北湖公园的现状进行规划,以适应沿边开放的需要,充分体现北方园林特色。 规划设计应突出植物景观,在改造地形的基础上,做到丘陵起伏、碧水长流…  相似文献   

11.
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至俄勒冈州,沿太平洋海岸一带,是世界红木之“最”的红杉林区。这里的红木公园特别多,如大盆地红木公园、苗雅红木公园、穿山洞红木公园、理察逊红木公园、烟囱红木公园、老祖父红木公园等。这些森林公园的红杉古树参天,树梢耸入云霄,林木高大得惊人,树干异常通直,森林密茂,甚为壮观。这些红木公园的气候非常特殊,参观时虽为夏天,林外烈日当空,异常炎热,而且非常干燥,可是林内几乎不见阳光,早上有雾,午间空气也比较湿润,气温清凉,不但没有干热的感觉,而且还需要穿上较厚的外衣。壮观的森林,加…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城市公园颠覆了传统封闭式公园的模式。开放式公园作为城市的一个生活场景存在,与整个城市相融合。以青岛市海泊河公园的改建规划为例,来探讨现代开放式公园的改建规划。立足开放式的定位,探索开放式布局的规划设计、开放式空间的绿化设计以及开放式灯光景观设计;并在改建规划中展现海泊河公园独有的魅力,使公园的立交文化和水文化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竹子公园指以竹文化为主题,以竹子造景为主要特色的城市公园。竹子公园的类型不拘一格,既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公园或街头小游园,也可是附属于综合公园或专类公园的园中园。典型的竹子公园有北京紫竹院公园、上海万竹园、南京菊花台公园、成都望江楼公园及广州晓港公园等等。以竹景为主的“园中园“主要有北京植物园的“集秀园”、杭州黄龙洞圆缘民俗园的“方竹园”、马鞍山采石矶公园的“万竹坞”等等。  相似文献   

14.
公园城市不仅仅是简单的“公园+城市”,而是以生态理念引领城市发展,把生态要素引入城市,使城市融入自然,构建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实施“公园+”模式将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是打造公园城市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探究公园城市理念和公园城市建设实践经验,从多角度探索“公园+”模式,提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公园生态完善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立足于黄花岗公园,提出该公园生态完善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对黄花岗公园的生态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借鉴新加坡公园建设经验,提出黄花岗公园的号观、植物配置规划构想,并对未来公园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公园事业发展规划正在编制,本文仅就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公园的定义、公园的分类、北京公园建设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北京公园体系的建设目标等专题展开的讨论进行了纪实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山巅公园位于鸡西市平岗矿中心地带,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它已逐渐显现出了它的不足之处。对山巅公园进行重新规划,布局以自然式为主,运用了太阳、月亮、星星以及它们的抽象图形作为基本的设计图案,整个山巅公园功能分区也比较齐全,有风景观赏区、安静休息区、娱乐健身区,各个功能分区根据人们的需要展开造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察北美地区文森特卢戈公园(Vincent Lugo Park)、巴尔波亚公园(Balboa Park)、史丹利公园(Stanley Park)三种不同类型公园,总结了北美社区公园、城市公园和自然公园在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分析比较了三种类型公园在占地规模、受众群体、项目设施和公园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从国内外城市公园的数量指标,看我市公园建设的紧迫性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关于“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同样符合公园建设事业的现状。据统计,我国八十年代中期的城市公园数量指标,与世界各国七十年代中期的同类指标相比,按城市人口平均公园面积,美国1976年全国人均公园面积30平方米,新加坡7.2平方米,西德汉堡28.9平方米,而我国至1985年底,人均公园面积仅1.8平方米,相比之下,悬殊甚大。而我市至1993年底,全市计有公园八个,总面积共72.82公顷,比不上中山市一个面积达88.5公顷的紫马岭生态公园,人均公园面积仅1.18平方米,公园建设的现状,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市民游览休息和健身娱乐活动的需要,与我市地处沿海开放地带最前沿的优越地理位置很不相称,与市委在去年市第六次党代会上提出的“把汕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差距甚远。可见,加快我市公园建设这一绿色文明窗口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0.
公园是由国家或地方市镇经管作为自然或人文风景区、供公众游憩用的绿地,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公园环境容量的研究可为维护和评估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指导。文章选取广州市有代表性的公园进行公园游人量抽样调查,在应用生态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生态环境容量与实际游人数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广州市公园游人空间上分布不均,广州市天河公园、广州动物园和越秀公园的年游人量超生态容量50%以上,而珠江公园等其它公园年游人量相对较少;广州市公园游人时间上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导致部分公园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其中外来务工人员、本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剧增是引起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最后建议广州市应加强公园的管理,增加排他性措施,控制游人量,实行游人分流,加强公园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