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绝经后骨质疏松(PMO)是一种随绝经年龄增长卵巢衰竭而出现的全身骨量减少、病理性骨折危险性明显增高的代谢性疾病.雌、孕激素的缺乏导致绝经后骨吸收加速,是PMO的主要原因.激素替代疗法(HRT)是目前临床上预防和治疗PMO的主要有效方法,Notelovitz报道长期适当使用HRT,可使高龄妇女骨折的危险性降低50%~60%[1].但长期使用雌、孕激素使高龄女性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高,故HRT在PMO的防治中适应症的选择,用药剂量、间断时间均值得慎重考虑.本文观察了大剂量雌、孕激素对正常大鼠和停药去势后大鼠骨量的变化,为完善HRT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雌孕激素不同给药方式(分为联合疗法和序贯疗法)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序贯组各56例,联合组给予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序贯组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改善情况、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增加,其中序贯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联合组(P0.05);序贯组完全止血时间和均明显短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序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联合疗法和序贯疗法均可有效改善改善青春期功血患者子宫内膜水平,其中序贯疗法是根据女性卵巢的生理活动规律而适当补充体外源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成分,更适用于青春期功血患者。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己烷雌酚进行检测,采用混合酸酐法,合成具有己烷雌酚基本分子结构特性的半抗原。以己烷雌酚-牛血清白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了特异性的己烷雌酚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己烷雌酚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的摩尔比为12.93∶1。今后可将所得抗体用于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用于己烷雌酚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玉米单倍体雌穗育性自然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玉米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能力进行系统遗传分析,本研究以22个玉米自交系诱导产生的单倍体为材料对雌穗自然恢复能力进行观察,通过分类比较的方法分析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株率、平均结实籽粒数和2个雌穗育性恢复指标自然恢复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的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株率为89.54%,变异范围为73.56%~99.18%;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籽粒数为15.4粒,变异范围为2.67~59.82粒。单倍体雌穗结实株率的广义遗传力为0.67,平均结实籽粒数的广义遗传力为0.86。22个自交系材料中,B73的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能力较其他试验材料强,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株率为99.18%,平均结实籽粒数为59.82粒,基因型在单倍体雌穗育性自然恢复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通过对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与雄穗育性恢复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与雄穗育性恢复是2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诱导产雌孤雌生殖的Wolbachia(PI-Wolbachia)是否影响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的交配行为及生物学特性,以产雌孤雌品系和两性品系的雌蜂为试虫,对二者的雄蜂吸引力、交配行为、寄生能力、后代羽化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产雌孤雌品系的对雄蜂吸引力显著小于两性品系的雌蜂,而且与雄蜂无交配行为(两性品系的雄蜂根本不选择产雌孤雌品系的雌蜂作为交配对象;两性品系的雄蜂有交配企图,但是产雌孤雌品系的雌蜂会躲避雄蜂);产雌孤雌品系后代羽化率和雌蜂率分别为(95.60±0.71)%和100%,显著高于两性品系的(80.22±1.89)%和(86.46±1.68)%;产雌孤雌品系雌蜂的全发育历期显著比两性品系长约1d;产雌孤雌品系雌蜂的产卵器插入频率为每小时(15.80±0.66)次,显著低于两性品系的每小时(23.73±1.74)次;产雌孤雌品系雌蜂的寄生率和寿命分别为(22.90±1.33)%和(10.05±0.72)d,两性品系为(25.47±1.2)%和(9.86±0.74)d,两品系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产雌孤雌品系和两性品系的松毛虫赤眼蜂可能存在行为上的生殖隔离;PI-Wolbachia既能够对松毛虫赤眼蜂造成正面影响(降低产卵器插入频率;提高后代羽化率),也能够造成负面影响(延长全发育历期),但从整体影响考虑,产雌孤雌品系可能具有更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6.
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33-8235
介绍了哺乳动物孤雌激活的方式,阐述了孤雌激活的方式机制及提高孤雌激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同种成虫的气味对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交配期间性比调节的影响,设置对照(无气味)、已交配雌虫、未交配雌虫和已交配雄虫等4种气味源,分别处理单对刚羽化成虫24 h,然后用幼嫩豇豆(Vigna unguiculata)豆荚单头饲养被测雌虫,观测每日所产子代的性别和数量,计算子代性比。结果表明:已交配雌虫气味处理的子代雌虫数(22.80头)最少,跟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同对照的子代性比(0.31)相比,已交配雌虫和未交配雌虫的气味分别导致子代性比显著提高和降低,子代性比分别为0.48和0.22,而已交配雄虫气味对子代性比无显著影响。4个处理中,仅已交配雌虫气味处理的雌虫在产卵最后1天的日性比达到1.00,即雌虫体内的精子已消耗殆尽。成虫气味源对雌虫产卵天数没有明显影响。实验结果说明,普通大蓟马在交配期间能依靠嗅觉判别周边雌虫的交配状况,然后通过调控雌虫的获精数量,实现对子代性比的自调节。  相似文献   

8.
1娃娃穗 即一个大玉米棒附着多个小玉米棒的现象。原因为玉米雌穗苞叶的叶腋中也能形成腋芽,在雌穗生长点受到外界条件影响,特别是在玉米雌穗幼穗分化敏感时期,受到高温、干旱影响,雌穗分化异常,出现分杈。加之后期阴雨寡照,雌穗主穗授粉和灌浆速度缓慢,有利于雌穗分杈生长。另外,出现病害腐烂、虫害啃食等情况也不能正常发育,腋芽就发育成多个果穗,遂称为“娃娃穗”。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全雌苦瓜诱雄效果,开展了硝酸银不同浓度和不同喷施次数对全雌苦瓜诱雄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雌苦瓜小苗用0.02%硝酸银液喷2次,诱雄效果好;不同浓度的硝酸银液诱雄数量等效果不同,但用其给全雌苦瓜雌花授粉得到的全雌苦瓜种子用于杂交制种效果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0.
为培育XY型吉富罗非雌鱼,探索XY型雌鱼与正常XX型雌鱼在激素水平上的差异,利用浓度为100μg/g苯甲酸雌二醇对卵黄囊刚刚吸收完的吉富罗非鱼苗进行转性诱导.性成熟后随机抽取50尾生殖孔明显具有雌鱼特征转性鱼进行测交,对F<,1>代雄性率为70%~75%的母本进行再次测交验证,并用化学发光法对已验证为XY型雌鱼与XX型雌鱼进行睾酮和雌二醇2项激素检测.通过第1次测交试验初步获得5尾XY型雌鱼,雄性率分别为71.5%、72.1%、72.8%、71.4%、72.5%;5尾XY型雌鱼第2次测交试验其雄性率分别为72.5%、73.1%、73.2%、73.4%、73.8%,2次测交结果证明5尾转性鱼为XY型雌鱼.5尾XY型雌鱼雌二醇在753.96~1937.18 pg/mL间,睾酮在2.52~10.01 ng/mL间;5尾XX型雌鱼雌二醇在225.86~3600 pg/mL间,睾酮在3.48~16.50 ng/mL间,血液睾酮和雌二醇在XY型雌鱼与XX型雌鱼间无明显差异,2项激素检测不能用于鉴别XY型雌鱼与XX型雌鱼.  相似文献   

11.
大蜡螟的室内人工饲养技术及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38-40,119
大蜡螟的养殖一般在30℃,60%~70%RH,全黑暗条件下。以中蜂旧巢脾为饲料饲养的大蜡螟,其卵、幼虫、蛹、雌蛾、雄蛾的历期分别为7.9±1.3、38.6±3.4、8.8±1.2、6.7±2.1、11.2±2.2d。雌蛾平均产卵量为864.55±98.6粒(258~1 489粒)。雌蛾产卵前期平均1.2d,雌成虫平均寿命6.7d,产卵期平均4.25d,占雌成虫期的63.43%;雄成蛾平均寿命9.95d,大于雌成蛾。雌蛾平均每只产卵率199.19粒/♀/d。雌蛹平均体重及初生体重均极显著地大于雄蛹的平均体重。本实验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大蜡螟发育周期缩短,为生物测定提供优良的、标准的供试虫体。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分析了蒙城县植保站 2 7年的粘虫发生资料 ,结果表明 :当地 1代粘虫多年实际雌虫率的平均值 ,即为“最佳雌虫率”。当地 1代粘虫种群的实际雌虫率愈接近“最佳雌虫率” ,其生长率愈高 ;反之 ,则愈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线粒体对孤雌激活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比较了异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的牛孤雌激活胚胎、胚胎培养液移植的孤雌激活胚胎和正常孤雌激活胚胎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异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组和胚胎培养液移植组的牛孤雌激活胚胎的激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正常激活组(P<0.05);异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组与正常激活组的孤雌激活胚胎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明显高于胚胎培养液移植组(P<0.05);异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组的孤雌激活胚胎桑椹胚率极显著高于胚胎培养液移植组和正常激活组(P<0.01)。可见牛异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可改善牛孤雌激活胚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与雄性信息素有关的棉铃虫的交配行为可分为雌蛾求偶、雄蛾反应、接近雌蛾、打开味刷以及交配成功等阶段,雌、雄蛾单独放置,雌蛾求偶行为正常进行;雄蛾的前期交配行为如触角前伸、振翅、飞行等行为,即使在没有雌蛾刺激的前提下也能在确定的黑暗周期如期发生。光周期紊乱的雄蛾不能同正常雌蛾交配,处于求偶高峰期的3日龄雌蛾与1~4日龄雄蛾配对时,3日龄雄蛾与雌蛾交配率高达80%,而其它几个日龄的雄蛾与雌蛾的交配率明显偏低,去掉雌蛾触角交配率下降至40%;除去一根雄蛾触角仍能交配,但交配率下降;去掉两根雄蛾触角则完全不能交配,雄性信息素组分对雌蛾求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交配对扶桑绵粉蚧雌虫发育及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交配对扶桑绵粉蚧雌虫发育及产卵的影响,比较了不同交配条件下扶桑绵粉蚧雌虫的寿命、产卵习性和产卵量。结果表明,交配对扶桑绵粉蚧雌虫的卵巢发育和产卵有促进作用。与延迟交配的扶桑绵粉蚧相比,正常交配的扶桑绵粉蚧雌虫卵巢内总产卵量、孕卵期、产卵期和首次产卵量均显著提高;而未经交配的雌虫体内的卵细胞不能受精。延迟交配的雌虫可以通过对营养的重新分配延长自身寿命,一旦发生交配,体内生理发生重导向可再次产卵,产卵量显著低于正常交配雌虫。  相似文献   

16.
蝎子雌、雄异体,两性差别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雌蝎个体比雄蝎长,雄蝎体长约4.8厘米,而雌蝎体长在5.2厘米以上。2.雌蝎触肢的钳细而长,可动指的长度与掌节宽度之比为2.5:1;雄蟹触肢的钳粗而短,可动指的长度与掌节宽度之比为2.1:1。3.触肢可动指的基部不同,雄蝎该部位的内缘有明显隆起,而雌蝎不明显。4.雌蝎的躯干宽度超过尾宽的2.0~2.5倍,而雄蝎不到2倍。5.雌蝎胸板的下边较宽,而雄蝎较窄。  相似文献   

17.
1娃娃穗 1.1发生原因。玉米雌穗苞叶的叶腋中也能形成腋芽,并发育成果穗。在雌穗生长点受到外界不良环境影响时,雌穗分化异常,出现多个腋芽,如连续出现阴雨寡照情况,雌穗主穗授粉和灌浆速度缓慢,有利于腋芽生长,腋芽发育成多个“果穗”。  相似文献   

18.
从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猪卵母细胞的激活,猪孤雌胚死亡主要原因,提高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技术途径,以及对孤雌激活的研究意义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对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玉米雌穗和雄穗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对40份材料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雄穗主枝长度与雌穗穗长的相关系数为0.642,达显著水平,说明雄穗的主枝长度越长,雌穗的穗长也就越长。其他各性状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但雄穗主枝长度与雌穗穗粗、行粒数的相关关系为正相关,与雌穗穗行数的相关关系为负相关;雄穗分枝数与雌穗穗粗的相关关系为正相关,与雌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的相关关系为负相关。正相关说明此性状出现的可能性大,在玉米田间套袋授粉时可有目标地选择单株,从而提高育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87年对雌株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通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穗粒数是雌株玉米的增产关健,其中雌株顶穗的穗粒数与顶穗的穗粒重r_(X~(2M))=0.9879,P_(M·X~2)=0.9439;雌株腰穗粒数与雌株腰穗的穗粒重r_(X5N)=0.9999,P_(N·X5)=1.1528。而千粒重却是雌株后代正常玉米产量构成至关重要的因素,其r_(X9B)0.9095,P_(B·X9)=0.66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