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2019年,明确了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在玉米田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2018~2019年,对此害虫的田间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在2018年的试验过程中,选取短稳秆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氯虫苯甲酰胺进行该害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好的药剂是1.2%烟碱·苦参碱,防治效果达90%以上.为...  相似文献   

2.
在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高峰期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①35%奥得腾WG10 000倍液;②35%奥得腾WG 8 000倍液;③40.7%毒死蜱EC 1 500倍液;④4.5%高效氯氰菊酯EC 1 000倍液;⑤80%敌敌畏EC 1 000倍液;⑥空白清水对照。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EC 1 000倍液对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防效高,见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为防治该虫首选药剂,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为害情况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双斑长跗萤叶甲为陕西省岐山县玉米及秋田作物上的一种新害虫。该虫自2001年在岐山县部分玉米田发现为害以来,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加重。笔者通过对其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的观察研究,分析了该虫趋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在黑龙江省的发生动态,2012年和2013年采用田间网捕和定点方法调查了黑龙江省哈尔滨、佳木斯和牡丹江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田间发生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趋势一致,表现为6月底、7月初成虫开始为害,8月中下旬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期,危害株率达80%~100%,百株虫量达625头,9月中上旬开始消退。其中哈尔滨地区发生最为严重,但扩散现象并不明显,高粱田危害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5.
赵秀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134-135
通过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谷糜田双斑长跗萤叶甲形态特征、发生危害情况、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的观察研究,初步分析了该虫趋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在玉米双斑长足跗萤叶甲危害盛期,即7月下旬到8月上旬,施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浓度1 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对双斑长足跗萤叶甲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分别为87.8%和82%,对玉米安全性好,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kica(Motschulsky)],属鞘翅目,叶甲科,又名双斑萤叶甲。该虫在北疆奎屯地区棉花上的发生基数逐年增加。2010年6月下旬在玛纳斯县平原林场一块玉米田发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成虫,发生较重,平均百株有虫5头.单株最高14头,危害株率8%。近年来.双斑萤叶甲在玛纳斯县玉米病虫害调查中并未发现.如果不被重视.  相似文献   

8.
新疆棉花新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论文对近几年来新疆棉田新发生的重要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影响其发生因子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辽宁玉米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双斑长跗萤叶甲在辽宁省部分玉米产区发生危害严重,对玉米产量造成一定的损失,成为危害玉米生产的一种新害虫.针对其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害虫发生危害趋于严重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双斑长跗萤叶甲在吉林省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在我省主要为害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文章介绍了该虫生物学特性及为害特点,同时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斑长跗萤叶甲为害玉米、大豆、向日葵、马铃薯等多种作物的叶片和花穗.笔者通过7 a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该虫属高温、干旱型突发性害虫,并总结出一系列极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哈尔滨地区大豆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种群动态,2021年和2022年在哈尔滨地区利用马氏网和田间扫网法调查监测哈尔滨地区大豆田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种群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在大豆田的始见期是在7月7日至7月14日之间,高峰期是在8月4日至8月11日之间,2021年双斑长跗萤叶甲始发期和高峰期比2022年提前7 d,结合2年监测发现盛发期为7月21日至8月25日,长达35 d。综合以上结果,哈尔滨地区大豆田双斑长跗萤叶甲田间始发期为7月初开始在大豆田出现,盛发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中旬,8月初到中旬达到高峰期。因此,哈尔滨地区大豆田双斑长跗萤叶甲最佳防治时期为7月下旬(始盛期)。建议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在田间调查和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整理出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寄主植物名录,主要涉及蕨类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共计3纲45科218种(含亚种和变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前后的玉米叶片挥发物组成和含量,为进一步研究玉米叶片挥发物对双斑萤叶甲的防御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并分析健康玉米叶片及双斑长跗萤叶甲不同取食时间(6、24、36和48 h)下玉米叶片挥发物组分变化。【结果】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0、6、24、36和48 h后,分别检测到29、30、33、36、26种挥发物,主要为醛类、萜类、醇类及酮类等化合物。1-石竹烯、顺-11-十六醛、α-石竹烯、正己醛等20种挥发物随该虫取食为害后消失;新收集到2-己烯醛、(E)-2-己烯醛、α-蒎烯、β-月桂烯等42种化合物。α-蒎烯、2-己烯醛、β-蒎烯等物质是虫害6及24 h释放的主要化合物;十六醛、十四醛、正十五碳醛、β-紫罗酮、(E)-3-己烯-1-醇是虫害36 h释放的主要化合物;β-红没药醇、橙花叔醇、(1R)-α-蒎烯、β-罗勒烯、β-檀香烯、β-月桂烯、葎草烯是虫害48 h释放的主要化合物。【结论】双斑长跗萤叶甲不同时间取食玉米叶片的挥发物的组分和含量影响较大,取食6及24 h主要释放烯烃类化合物,取食36 h主要释放醛类和酮...  相似文献   

15.
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是危害夏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在陕西省关中有范围扩大之势。作者介绍了其为害特点,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危害与环境的关系,结合关中玉米生产特点,提出防治策略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智能人工气候箱等设施分别测定温度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取食量和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虫取食量随着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适取食温度在25~28℃之间;取食玉米花丝时,28℃取食量最大,为(17.47±3.94)mg/d;取食大白菜时,25℃取食量最大,为(18.88±1.68)mg/d。在15℃时双斑长跗萤叶甲丧失飞行活动能力;17℃时该虫基本丧失飞行能力。结果表明,温度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取食量和活动能力均存在较大影响,是制约该虫活动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双斑长跗萤叶甲对13种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反应,为筛选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有活性的信息化合物.[方法]采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测定双斑长跗萤叶甲雌、雄成虫对13种棉花、玉米和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粪便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双斑长跗萤叶甲雌雄虫均对庚烯,橙花叔醇,水芹烯,β-蒎烯,反-2-己烯醛,反-2-...  相似文献   

18.
王磊  姜婷  曹骞 《农村科技》2021,(4):28-29
本文依据近年来对昌吉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在玉米田的调查研究,总结双斑长跗萤叶甲在昌吉地区发生情况、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并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为玉米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伦  杨陈  陈静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6):1103-1112
【目的】研究从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tschulsky)成虫粪便挥发性化合物中,筛选对该叶甲具有电生理及行为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通过GC-MS采集鉴定双斑长跗萤叶甲粪便挥发性化合物的组分和含量,利用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测定该叶甲雌、雄成虫对其粪便中4种挥发物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结果】该叶甲成虫粪便挥发物中含有包括烯类、醛类、酯类、酸类、醇类等共29种化合物;其雌、雄成虫均对α-石竹烯、α-蒎烯、α-红没药醇的EAG反应较明显,且雌雄虫均对10 μL/mL的α-红没药醇和α-蒎烯有较为明显的趋性。【结论】α-红没药醇和α-蒎烯可能为该叶甲成虫粪便中的有效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的空间分布型,2011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山西省晋中市的玉米田对土壤中的越冬卵进行调查。通过频次分布检验、聚集度指标的测定、改进的Iwao m*-m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对越冬卵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并对聚集均数(λ)进行检验,分析越冬卵聚集的原因。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在土壤中的理论分布型符合负二项分布,各项聚集度指标均满足C>1、CA>0、I> 0、k>0、m*/m>1,空间分布图式在低密度下为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单个个体,个体间相互排斥。基本成分的相对聚集度随越冬卵种群密度而变化的速率为3.52m-15.61。种群密度越大,相对聚集度的变化速率也越大,而且聚集的程度随着卵密度的增大而增高。聚集均数(λ)的测定表明,聚集是成虫的产卵习性和田间植被的生长情况、土壤性质、温湿度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主要在近土表的土壤中产卵,在距土表15 cm以上的土壤中,有94.2%的越冬卵分布在距土表0-10 cm的土层中,其中以距土表2-5 cm的土层中的卵量最多,平均每个样点有卵25.56粒,占总数的64.7%,显著高于其他深度土层的卵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