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为研究中国中规模生猪生产的成本与收益,探究提高生猪产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更好地指导生猪产业发展,运用2004—2013年数据,分析了中国中规模生猪生产环节每头生猪的成本与收益的各项具体指标,总结了中国中规模生猪生产环节成本收益的现状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物质与服务费用占生猪产业总成本的90%以上,饲料费用和仔畜进价不断上涨以及其所占成本比例较大是导致生猪生产成本上涨和效益低下的原因,生猪生产收益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最后提出了提高养殖技术与研究投入、推进规模化经营与组织化程度等降低生猪生产成本和保障食品安全与价格稳定、增强产业链联系、促进生态养殖等提高生猪生产收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每单位主产品成本利润率为切入点,对2000—2018年我国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规模生猪养殖的成本利润率呈现不断高于中小规模养殖的趋势,而且其收益风险最小,究其根本原因是成本利润率的差异趋势主要来自人工成本差异的变化趋势;同时,大规模生猪养殖的每核算单位用工数量始终最低,平均饲养天数始终最短。基于上述结论,并结合现实,提出有序发展不同规模生猪养殖,进一步压缩生猪养殖成本,稳定市场,推行适度规模养殖,谨慎发展特大规模养殖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兽药在生猪养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兽药的不当使用将导致生猪体内兽药残留,同时引起耐药细菌产生并在食物链体系中蔓延,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以江苏省阜宁县654个生猪养殖户为样本,基于收益预期的分析方法,运用MVP(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生猪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殖户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超量使用兽药、不遵守休药期的行为较为普遍,其中不遵守休药期的养殖户约占样本比例的70%;养殖户的性别、年龄、家庭人数、养殖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养殖规模、养殖年限,生猪销售对象、对兽药残留的认知与对政府违规处罚的了解程度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兽药的使用行为,而政府监管仅对养殖户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人药兽用的行为发生作用,对养殖户超量使用兽药与不遵守休药期的行为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成本收益分析——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淮安市水产养殖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水产养殖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养殖规模下的3类水产养殖户的生产成本与收益差距很大。原因是养殖结构不合理和大规模养殖户存在着规模不经济,而养殖户又缺乏足够资金去改变既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养殖户的信贷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这对提高养殖户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提高养殖户收入、实现水产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以昌吉州239份生猪养殖户实地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猪养殖户选择不同纵向协作形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生猪政策了解程度、养猪年限、养殖规模、生猪疫病防控的难易程度、买方付款及时、买方价格高等因素对养殖户选择不同纵向协作形式均有显著性影响。为提升养殖户紧密的纵向协作关系,激发养殖户生产积极性,特提出生猪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入成本—收益理论,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的欺诈问题进行研究,比较该制度中各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构成,分析各影响因子对欺诈与反欺诈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欺诈与反欺诈行为受行为成本、行为收益大小的制约,且有其相应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反欺诈对策。 相似文献
8.
西甜瓜作为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幅的重要路径。基于2009—2019年 吐鲁番西甜瓜成本收益面板数据,运用比较分析及SFA-Malmquist方法测算及分解西甜瓜全要素生产率,多角度对比分析吐鲁番各县区投入弹性、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新疆地区吐鲁番西甜瓜生产总体呈现出“低成本、低产量、高收益”特征。吐鲁番西瓜和甜瓜生产劳动投入均低于新疆整体水平,但劳动生产率分别高于新疆1.78%和8.29%,且西瓜的劳动投入和劳动生产率均高于甜瓜。吐鲁番西甜瓜生产中劳动投入比例不断上升,资本投入和土地投入比例不断下降,呈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吐鲁番各县区西甜瓜生产技术效率呈递减,技术进步呈增加的态势,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表现为“技术进步”推动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9.
以克拉玛依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将其划分为14个土地储备潜力评价区,构建土地储备成本和收益科目计算体系,引入圈层理论与空间引力模型对土地储备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克拉玛依市区土地储备总成本为247 241.73万元,平均单位面积土地储备成本355.86万元/hm~2,土地预期总收益为213 546.92万元,平均单位面积土地储备收益307.36万元/hm~2。一级圈层土地储备成本每公顷上涨1万元,将带动二级圈层土地储备成本平均每公顷增加0.46万元,单位空间距离上的波动衰减量为0.27万元/km;二级圈层与三级圈层单位空间距离上的波动衰减量为0.19万元/km。一级圈层土地储备收益每公顷增加1万元,对二级圈层黑油山片区和风华片区波动引力值达到0.62万~0.64万元,衰减幅度达到36%,引力衰减量为0.19万元/km;一三级圈层与二三级圈层引力衰减幅度分别为89%和90%,衰减力量相当。土地储备成本随着城市外扩呈递减趋势,克拉玛依市当前应合理配置土地储备财政资金,科学布局土地储备规划规模,主要选取市场需求较热、基础设施配备较完善、土地储备成本较低的土地进行储备,并在制度范围内突破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将环境成本纳入分析范畴,对规模化养猪场进行效益分析,为全面揭示与评价养猪场的费用效益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环境价值理论和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问题,构建规模化养猪场环境成本的计算方法;用构建的环境成本计算方法,计算陕西咸阳市某规模化养猪场2006年的环境成本,并对其进行了费用效益分析。【结果】该养猪场当年环境成本高达13万元多,其利润的50.2%以上是以环境损失为代价的,效费比低于1.07,利润较差的年份其效费比则更低。【结论】构建了基于环境成本的规模化养猪场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全面揭示和评价养猪场的费用效益,有助于引导养猪场改善生产条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中国花生生产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生的成本是生产花生所消耗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的总和,花生的收益是花生的销售收入扣除生产成本及税金后的余额,即减税纯收益.建国以来,由于生产花生所消耗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持续大幅度上升,花生单位面积成本的增长速度快于主要粮食和油料作物;同时,在单产和价格提高的共同作用下,花生的收益也明显高于多数大田作物.目前,作为为数不多的净出口大宗农作物品种之一,中国的花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数量竞争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但是,花生成本的上升会抵消这种价格竞争优势.通过对中国花生生产的成本收益及其历史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今后保持花生产业的竞争优势和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工厂化养猪中的生产静态分析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各分场(分区)各项养猪指标上的对比分析,是猪群生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种猪存栏对比、各类猪存栏对比、公母猪配种对比、母猪产仔断奶对比、乳仔猪死亡对比、大中猪死亡淘汰对比、种猪死亡淘汰对比等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14.
黄浦江流域漂浮死猪的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病死猪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关注与担忧。目前,我国在处理病死畜禽过程中仍存在无害化处理池数量不足、技术单一、二次污染严重和补偿机制欠缺等问题。通过归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及我国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系统总结病死畜禽好氧发酵技术的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提出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推广病死畜禽好氧发酵技术,并进行病死畜禽好氧发酵工艺优化、有害气体控制等相关研究,探索好氧发酵处理规程及补偿机制。同时,建议应注重因地制宜及多种方式的综合,合理选择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以中粮集团江苏金东台猪场粪污沼气工程为例,介绍工程对猪粪粪污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产沼气及其脱硫净化的工艺和工程实际运行情况,为今后类似养殖厂的沼气工程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彬;陈映;李强;郭芝忺;何志平;杨东丽;钟志君;张顺华;朱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9,37(2):266-270
【目的】对我国11个省市的34个大型猪场的主要生产水平进行抽样调查。【方法】对不同区域间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地理位置分布的猪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当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的总体母猪繁殖性能与生产水平较好,并且南北方各规模化猪场的母猪繁殖性能与生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不同规模猪场间存在较大差异,大量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水平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且,同一集团公司内部的不同猪场间的生产水平差异较大。【结论】地理环境不会对各猪场的母猪总体繁殖性能与生产水平造成显著影响,但我国部分种猪场以及同一公司内部不同场间的母猪繁殖性能与生产水平存在显著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管理水平的差异,故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7.
利用能值理论和经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北京郊区农户常规种植、企业常规种植和企业有机种植3种大棚蔬菜的生态经济可持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能值评价方面,企业有机种植模式能值年总投入为6.81×1016 sej/hm2,低于农户常规种植模式(1.19×1017 sej/hm2)和企业常规种植模式(8.53×1016 sej/hm2);能值投资率为44.20,分别是农户常规种植和企业常规种植模式的2.41和3.81;环境负载率为2.14,低于农户常规种植模式(3.76)与企业常规种植模式(6.29);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48,高于农户常规种植模式的0.28和企业常规种植模式的0.19。在经济方面,企业有机种植模式的利润(1.45×106元/hm2)高于农户常规种植模式(3.34×105元/hm2)和企业常规种植模式(负利润)。综合能值与经济2个方面,企业有机种植模式是京郊大棚蔬菜的3种模式中生态经济可持续性最优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生猪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津市蓟县等主要区县部分养猪小区与养猪户生猪生产情况的调查,发现普遍存在的猪场(舍)设施简陋,养殖人员技术水平差,猪病防疫观念落后,生猪价格风险大,资金紧张、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对母猪上保险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天津市又好又快发展养猪生产提出十条建议,主要包括引导农民及时补栏,稳定猪价,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或通过贷款扶持生猪生产,启动天津市生猪健康养殖科技入户工程,推广立体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模式,加强引种管理、推进生猪品质提升,加大防疫力度,扎实抓好猪病防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