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温度下苹果蠹蛾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15、20、25、28、31、34℃的恒温条件下,测定了苹果蠹蛾Cydiapomonella(L.)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产卵量,组建了苹果蠹蛾实验种群生命表,以探讨温度对苹果蠹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15~31℃范围内,苹果蠹蛾各阶段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世代平均发育历期在15、20、25、28、31℃时分别为112.0、46.8、33.3、29.6、26.2天;在34℃时,苹果蠹蛾发育受阻,世代平均发育历期延长为31.4天。成虫寿命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单雌平均产卵量在25℃时最高,为92.7粒;在15和34℃条件下,没有有效卵产生。生命表分析显示,种群趋势指数(I)在20~31℃时均大于1,25℃时苹果蠹蛾种群内禀增长率(rm)和种群趋势指数最高,分别为0.0972和39.70。研究表明,25℃左右是苹果蠹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温度过高或偏低均不利于苹果蠹蛾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2.
菜粉蝶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建了菜粉蝶(Pieris rapae L.)在16、19 、22 、25 ℃和28 ℃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且在16~28 ℃内,菜粉蝶的各虫态均能正常发育。在16 ℃下世代的发育历期最长为49.52 d,而28 ℃时仅为20.38 d。成虫寿命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16 ℃时最长为8.62 d,在28 ℃下最短为3.01 d;单雌产卵量在25 ℃时最高,平均为120.13粒,16 ℃和28 ℃最低,平均为110.01粒。在恒温22~28 ℃内,种群趋势指数较高,这说明在该温区较适合于菜粉蝶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度下的豌豆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6种温度(12、15、18、21、24℃和27℃)和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豌豆蚜发育和增殖的影响。组建了生命表,并统计出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世代平均周期、种群加倍时间和周限增长率等种群动态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豌豆蚜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在24℃条件下最大(rm=0.281 0),相应的种群净增殖率(R0)、周限增长率(λ)、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分别为17.030 9、1.324 5、10.089 3 d和2.466 7 d。  相似文献   

4.
5种杀虫剂对甘草萤叶甲成虫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叶法,分别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甘草萤叶甲成虫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甘草萤叶甲成虫对辛硫磷反应最敏感,其致死中浓度LC50值最小,相对毒力指数最大,其次是天霸、乐斯本和氧乐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最差,其致死中浓度LC50值最大,相对毒力指数最小。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温度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种群动态的影响,建立东方粘虫种群动态模型,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得到了室内不同温度下东方粘虫种群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生命表参数,并基于种群生命表参数预测了2个月内东方粘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东方粘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产卵前期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缩短。24℃下,东方粘虫单雌平均产卵量为717.1粒,显著高于其它温度下;成虫寿命也显著高于其它温度下,且雄蛾寿命显著长于雌蛾,分别为15.3 d和13.0 d;卵孵化存活到成虫的概率、幼虫存活率和化蛹率均最高,分别为66.7%、68.9%和96.8%。内禀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平均世代周期则显著降低,18、21、24、27、30℃下分别为0.051、0.077、0.113、0.121、0.156 d-1和77.2、61.3、49.0、40.3、31.5 d;周限增长率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分别为1.05、1.08、1.12、1.13、1.17 d-1;净增殖率在24℃下为257.1,显著高于其它温度下,其它温度条件下无显著差异。表明东方粘虫在18~30℃范围内都能完成生长发育和生殖,24℃下种群存活率高、繁殖力大、世代周期较短,更适合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下褐带卷蛾茧蜂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温度对褐带卷蛾茧蜂Bracon adoxophyesi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研究了该蜂在6种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褐带卷蛾茧蜂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36℃下产卵前期略高于32℃下的产卵前期,说明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卵巢发育。随温度降低,其世代历期显著延长,说明低温会显著抑制该蜂发育。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该寄生蜂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高于其他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在24℃下单雌产卵量最高,为619.86粒,16℃和36℃下的产卵量最低,分别为139.60粒和154.43粒。在24、28和32℃时,其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101.78、74.25和73.41,在36℃和16℃时,其种群趋势指数较低,说明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其种群繁殖,且低温的影响大于高温。在24~32℃下,褐带卷蛾茧蜂的种群趋势指数较高,说明24~32℃是适宜该寄生蜂种群增长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tschulsky)]有不断扩张之势。该虫为害玉米、棉花、水稻、马铃薯等作物,致使作物减产、质量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随其种群数量的扩大而不断增加。为减小或消除该虫对农作物的为害,许多学者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对该虫的有效防治策略。本文综述了该虫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扩张原因及生物防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研究与防治工作提供方向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梯度恒温14~35℃下,温度对刺足根螨实验种群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组建了生命表。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温度对卵孵化率、幼螨和若螨存活率等参数的影响显著,26~29℃为刺足根螨生长发育最适温度范围;刺足根螨的雌成螨平均产卵量、种群趋势指数和世代存活率与温度的关系均可用二次抛物线表示,拟合方程分别为y=-1.3434x2+64.881x-602.81(R=0.9596),y=-0.574x2+28.359x-288.19(R=0.9819),y=-0.564x2+28.934x-295.01(R=0.9630)。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葡萄十星瓢萤叶甲交配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恒定条件下,测定了3种不同温度对葡萄十星瓢萤叶甲Oides decempunctata Billberg成虫的交配节律、交配次数和交配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葡萄十星瓢萤叶甲成虫在白天各时间段均有发生,但只有25℃下才出现有交配的高峰(14:00和18:00),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均无明显的高峰期出现.(2)每日平均交配次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然而,每日耗费在交配中的总时长在25℃时达到最大(227.74 min),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均使其受到抑制.(3)交配持续时间在22℃下最长(146.84 min),在28℃下最短(42.83 min),表现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缩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在江汉平原地区危害严重,本研究旨在探明温度对该地区茄二十八星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组建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为该虫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室内恒温饲养方法,分别设置19℃、22℃、25℃、28℃、31℃和34℃等6个温度,测定各温度下用马铃薯饲养不同虫态的生长发育历期。结果表明,茄二十八星瓢虫在不同恒温条件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19℃恒温下发育历期最长为32.19 d,31℃恒温下仅为13.15 d。幼虫期和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93和12.13℃,日有效积温为186.04和57.06 d·℃。在19-31℃5个温区下幼虫和蛹的存活率都很高,并依据该温区内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建立了发育历期预测式与Logistic模型。在25℃时单雌平均产卵量达到最大值1074.50粒,世代存活率和种群趋势指数最高,分别为93.33%和501.47,高温和低温均不利于其种群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腐食酪螨在5个温度梯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2.5℃和30℃时,该种群的瞬时增长力和周限增长率均较小,分别为0.0556、1.0572和0.0568、1.0585。说明温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该螨的发育繁殖。20℃虽然世代净生殖率最高,但由于产卵时间较长,平均日产卵量较少,瞬时增长力也较小。25℃时,该种群的存活率最高(0.7292),瞬时增长力和周限增长率最大(0.2638和1.3019),日均产卵量最多,达21.87粒。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不同温度对草地贪夜蛾种群动态的影响,建立草地贪夜蛾种群动态模型,本研究通过建立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得到了室内不同温度下草地贪夜蛾种群的生命表参数,并以此为基础预测了未来2个月内草地贪夜蛾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不同温度(20、24、28、32、36℃)条件下草地贪夜蛾各阶段发育历期、存活率及繁殖力有显著差异。草地贪夜蛾的世代周期随温度降低而显著延长。20℃条件下世代周期最长,为(75.25±1.23)d;36℃条件下最短,为(24.79±0.36)d。草地贪夜蛾从卵存活到成虫的概率32℃下最高,为80%;20℃下最低,仅为24%。24℃条件下单雌平均产卵量为(1 448.83±97.64)粒,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条件下。24℃条件下,种群净增长率(R_0)最高,为420.16±71.48。内禀增长率(r)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28℃时达到最高值。根据种群生命表参数预测未来60 d内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较高温度有利于草地贪夜蛾种群世代数的增加,适当低温下产卵量大,更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有较广的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在20~36℃温度范围内均能完成生长发育和生殖。24~32℃是幼虫的最适生长发育温度范围,24℃是成虫最适的繁殖温度。  相似文献   

13.
豆天蛾是一种日益受到人们青睐的食用昆虫。本实验在室内测定了豆天蛾各虫态及整个世代有效积温、发育起点温度和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9~31℃内豆天蛾的各虫态均能正常发育。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19℃发育历期最长,为100.89 d,而在31℃下仅为47.10 d。种群趋势指数在25.63 ℃时最高,为74.36,说明在此最适温度下豆天蛾可大量繁殖,解决市场供不应求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温度对韭菜迟眼蕈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文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研究了该虫北京种群在4种温度(15、20、25和30℃)下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以及其他的种群参数。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各虫态发育历期以及产卵前期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25℃条件下的单雌产卵量为85.34粒,显著高于其他3个温度。内禀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平均世代周期(T)则出现相反的趋势,在25℃下净增殖率(R_0)最大,为45.77。韭菜迟眼蕈蚊在15~30℃范围内都能完成生长发育和繁殖,但25℃下种群存活率高、繁殖力大、世代周期较短,更适合种群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