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新台糖ROC22号为试材,对甘蔗全生育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和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蔗随着植株的生长,其干物质积累逐渐增加,其中以茎的积累最快。整个植株的氮素积累随着植株生长不断上升,在生长稳定期达到顶峰后下降;茎中氮素的积累从拔节开始不断上升,但叶片中氮素的积累表现出先升后降。氮素在叶片的分配比例是随着植株生长而下降,而茎则相反。随着生育期的延长,氮素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茎和根的浓度先升后降。  相似文献   

2.
3.
氮素水平对甜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氮素水平对甜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影响的研究表明:甜菜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r=0.979**。提高施氮量能增加甜菜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但施氮量超过120kg/hm2时,再增施氮肥的处理则块根增长幅度减少。干物质分配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呈现出T/R比增加的规律,只有适宜施氮,使叶根生长协调,才会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同一肥料水平下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于2018-2019年在防雨棚条件下,以石麦26、藁优2018和冀麦418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不灌水(W1,0 mm)、起身水(W2,60 mm)、拔节水(W3,60 mm)、开花水(W4,60 mm)、起身水+开花水(W5,60 mm+60 mm)、拔节水+开花水(W6,60 mm+60 mm)共6个水分处理,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特点。结果表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干物质积累量呈上升趋势,成熟期达到最大值;起身水显著增加拔节期干物重,开花期和成熟期不同处理间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成熟期W1处理下干物质积累量最小。开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的贡献率因品种而异,冀麦418在W6处理下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最高。W5和W6处理显著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说明在小麦营养生长阶段水分正常供应的前提下开花期水分对小麦氮素吸收和向籽粒转运影响较大。W6处理为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的灌水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季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效果,以安徽淮北平原砂姜黑土麦区主栽小麦品种烟农19为供试材料,设置W0M0(小麦、玉米双季秸秆均不还田)、W0M1(小麦秸秆不还田,玉米秸秆还田)、W1M1(小麦、玉米双季秸秆还田)和W1M0(小麦秸秆还田,玉米秸秆不还田)4个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季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W0M0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W0M1、W1M1和W1M0)的冬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了7.9%~25.4%和17.0%~33.3%,花前干物质转运效率提高了4.5~9.7个百分点,花前干物质对籽粒产量贡献率增加了10.8~18.5个百分点;(2)秸秆还田处理可增加冬小麦产量4.3%~12.7%,且W1M0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3)W0M1和W1M0处理均能提高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总体而言,单季小麦秸秆还田有利于实现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冬小麦高产与氮高效。  相似文献   

6.
减量施氮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新疆滴灌春小麦氮高效利用特征,于2019年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减氮对强筋型小麦品种新春38号和中筋型品种新春49号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新春38号和新春49号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的各器官及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前干物质转运效率及其对籽粒产量贡献率随减氮比例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7.
8.
在大田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济麦22号和花生品种花育25号为材料,设置4种不同追施氮肥的方式,分别为:(A)拔节期施纯氮160kg/hm~2、(B)拔节期施纯氮80kg/hm~2+开花期施纯氮80kg/hm~2、(C)孕穗期施纯氮160kg/hm~2、(D)开花期施纯氮160kg/hm~2;施肥方法均为开沟追施。研究了小麦季4种不同追施氮肥方式对下茬花生各生育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成熟期各器官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周年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处理的氮肥运筹方式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荚果中氮素和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分配比例均较高;小麦籽粒产量最高、花生荚果产量较高;氮素内部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最高。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周年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前茬小麦基施纯氮105kg/hm~2、孕穗期追施纯氮160kg/hm~2和花针期追施25kg/hm~2(C处理)是小麦套种花生种植模式下最佳的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9.
施氮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北疆地区滴灌春小麦生产中氮素管理提供依据,以新春6号为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施纯氮0、150、300、450和600 kg·hm-2,分别用N0、N1、N2、N3、N4表示),分析了施氮量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春小麦植株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特征符合Logistic曲线,施氮能促进其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以N2处理表现最佳,其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分别达到19 745.03和310.97kg·hm-2,比其他处理分别高4.42%~60.74%和3.68%~79.65%.滴灌春小麦产量和氮肥当季利用率受施氮量影响均显著,且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产量以N2最大,比N0增产45.04%.经函数拟合,施氮量为366.83 kg·hm-2时,滴灌春小麦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氮肥施用时期对马铃薯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铃薯克新13号脱毒种薯为材料,在相同氮肥用量下,设置不同生育时期施氮的田间小区试验,通过测定主要生育期植株各器官干物重和含氮量,研究施氮时期对马铃薯不同器官氮素积累、分配及块茎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在营养生长期的吸氮素量仅为全生育期的1/3,块茎形成中期达到马铃薯的吸氮高峰期,块茎增长后期至成熟期块茎中的氮素主要来自营养器官的二次分配。与N 150 kg/hm2全部做基肥相比,将1/3的氮在块茎增长初期追施可使商品薯产量提高25%(P<0.05),达到30.01 t/hm2。氮肥利用率达到44%(P<0.05)。适宜氮肥用量下,基肥和追肥的合理分配是获得马铃薯高产优质的重要条件,基肥氮不足,氮肥集中在苗后施用,则易导致植株贪青。试验在肥力中等的土壤种植马铃薯,150 kg/hm2氮素用量条件下,将2/3的氮作基肥施用,1/3的氮在块茎增长初期追施,较有利于养分在块茎中的分配,同时也能获得最高的块茎产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验证青阳县茂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缓释肥料田间使用效果.[方法]以不施氮肥和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3种不同用量缓释肥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缓释肥料处理水稻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多出19.95万穗/hm2、6.2粒和0.55 g.缓释肥料处理水稻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增...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氮时期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以提高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污染为目标,研究了不同施氮时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子粒产量和穗粒数,以3叶期施氮结合12展叶追氮处理的子粒产量最高,但对千粒重和单位面积穗数影响差异不显著。施氮使各处理植株的叶面积指数(LAI)均在生育后期保持较高值,延缓了叶片衰老,促进了干物质的积累。3叶期施氮结合12展叶追氮处理的夏玉米氮肥利用率最高,较3叶期施氮和12展叶施氮分别提高了21.8个百分点和22.8个百分点,较好地提高了夏玉米当季氮肥利用率,能够有效降低因氮素损失而造成的农田污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16个玉米品种在施氮(225 kg/hm2)和不施氮条件下的产量及其节氮潜力等筛选高产氮高效品种.结果表明,两年中晋玉18、登海605、先玉335增产潜力在5%以上,节氮潜力为15.48%~18.39%(2018年)和14.26%~29.47%(2019年).根据供试品种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的产量平均值作为分界...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同等氮量,不同基肥、追肥比例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产量以追肥质量比为75%的处理(N4)最高,全部用作基肥的处理(N1)最低,依次为N4>N2>N3>N1;50%氮肥作追肥的处理(N3)硝酸盐含量最高,75%氮肥作追肥的处理(N4)硝酸盐含量最低,依次为N3>N1>N2>N4 ;氮肥利用率随追肥质量比增加而增加,其中N4的利用率比N1 高出9.9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同等氮量条件下,以N4的基肥、追肥质量比最佳。  相似文献   

15.
以农大108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子粒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增产效果差异显著,其中,1/3氮肥底施、2/3氮肥两次追肥(N3)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1/4氮肥底施、3/4氮肥3次追肥(N4)处理,氮肥全部作底肥(N1)处理增产效果最小。分次施肥有利于子粒粗蛋白含量、子粒蛋白质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加,子粒粗蛋白含量、子粒蛋白质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均呈上升趋势,以N4处理最佳,其次是N3处理。氮肥不同运筹方式氮素表观损失量差异显著,N1处理其表观损失量最高,N3处理最低。因此,N3处理有效促进了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显著增加了产量和子粒蛋白质产量,降低了氮素表观损失量,是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肥处理下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析了四种水肥处理下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下,冬小麦干物质在全生育期内变化相似,总体表现为“慢-快-慢”的增长趋势.高水、中水处理的干物质净积累量(NDMA)和群体生长率(CGR)峰值均出现在拔节-抽穗期,而低水、零水处理(低水中肥、零水零肥)的NDMA和CGR峰值均出现在抽穗-灌浆期.不同的水肥处理条件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干物质在根、茎、叶和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变化显著.水肥胁迫严重时,在根中的分配系数增大,而在籽粒中的分配系数减小,从而影响产量;中水以及中、低肥水平下可以获得较高的籽粒分配比例.干物质的积累过程拟合精度排序为:三次曲线模型> Logistic模型>S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17.
灌水对不同小麦品种物质生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黄淮海地区小麦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选用3个小麦品种(泰山23、潍麦8号和山农1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下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灌水条件下,泰山23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高于开花后同化物,潍麦8号和山农12的籽粒产量主要来源于花后同化物。随灌水量的增加,泰山23和山农12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的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降低,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潍麦8号则反之。不灌水条件下,泰山23和潍麦8号的旗叶初始荧光强度(Fo)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高于山农12,表明缺水对泰山23、潍麦8号光系统PSⅡ的影响小于山农12。随灌水量的增加,泰山23的旗叶光合速率、Fo、Fv/Fm和Fv/Fo的变化幅度较小,表明泰山23的旗叶光合性能较其他品种稳定。同一灌水条件下,籽粒产量和灌水利用效率为泰山23>潍麦8号>山农12,收获指数为山农12>泰山23>潍麦8号。综合考虑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泰山23最优,潍麦8号次之,山农12最低;底墒水+拔节水是小麦获得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的最佳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   

18.
依托28年长期定位试验,采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剖面样品,测定土壤硝态氮含量,结合产量计算氮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显著增加玉米子粒产量、地上部总吸氮量及氮收获指数。化肥+有机肥(NPKM)处理产量最高,较单施化肥(NPK)处理提高8.7%。各处理硝态氮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硝态氮主要积累在0~100 cm土体,NPK、NPKM处理硝态氮积累量占比高于55%。因此,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显著提高子粒产量,增加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素淋溶。  相似文献   

19.
以先玉335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分别设0(CK)、50(C1)、100(C2)、150(C3)、200 kg/hm2(C4)5个不同的钙肥(以Ca计)施用水平处理,探讨不同施钙水平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子粒产量和商品品质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2~C3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量、花前营养体干物质转运量和花后同化物输入子粒量,2016和2017年子粒产量分别较CK处理显著提高12.48%~17.15%和8.76%~11.58%,产量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百粒重的明显提高。同时,C2~C4处理下子粒粗淀粉含量增加7.0~13.5 g/kg,C2~C3处理下子粒容重提升7.7~35.7 g/L,子粒钾含量在C2~C3处理下提升0.32~0.83 g/kg,锌含量仅在C3处理下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