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
农业合作开发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内容,新疆棉花"走出去"具有现实基础和实践经验,可以统筹应用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加大与巴基斯坦农业合作力度。基于此,文章运用SWOT理论模型,分析新疆棉花"走出去"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结果显示,新疆与巴基斯坦在棉花合作资源上互为需求,技术上互为支撑,市场上互为补充,双边棉业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与协同发展,合作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种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在全球范围内谋划农业布局,目的就是争取农业的主动权,掌握农产品贸易的话语权,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指出,要加快我国农业"走出去"步伐,鼓励农业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担当重要角色。农业企业是实施"走出去"的主体之一,拥有先进的生产力,具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充足的资本实力,还有较强的人才资源优势。但由于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和实地了解调查,近年来,广西种业凭借区位的优势,"走出去"的重点放在东盟国家,主要以出口杂交水稻、杂交鲜食玉米和热带亚热带蔬菜种子为主,种子出口量和出口额保持较稳定的发展,为我国农作物品种在东盟国家的推广和双边农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广西种业"走出去"仍面临出口的品种老旧、竞争不强;出口成本逐年提高,效益逐步下降;种子出口模式单一,种子出口规模小,以及海外直接投资资金短缺和缺乏跨国经营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等问题。通过总结,建议广西种业在今后"走出去"过程中,通过增加投资,潜心研发和产权保护,提高"走出去"品种的竞争力;积极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逐步转变种子出口模式,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探索新的种业"走出去"方式,加快广西种业"走出去"步伐。为我国种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中央"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给中国种子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种子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全球配置资源做大做强我国种业,不仅能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而且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种业走出去作为农业外交先导,是新形势下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有效手段,因此,种业走出去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将分析当前我国种子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建议。1我国种子企业走出去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邓岩 《中国种业》2016,(12):5-7
中国种业"走出去"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然而,"走出去"的总量偏小偏弱,作物品类单一,涵盖的国家和区域比较集中。并且,随着种子出口数量和效益逐渐下降,单纯依靠种子出口参与种业国际竞争的模式将难以为继。因此,中国种业亟需拓宽"走出去"模式与路径,逐步实现"走出去"路径多元化,提高海外种子市场占有率。本文在分析中国种业"走出去"的内在优势与发展机遇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种业"走出去"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种业"走出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柴玮 《种子世界》2014,(11):1-3
<正>杂交水稻种子是我国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既能对农产品出口创汇起着积极的作用,又能引领种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我国杂交水稻种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1我国杂交水稻种出口贸易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是农业外经工作面临挑战最大和面临困难最多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山西省各级农业部门始终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积极组织外向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面对国际金融风暴的多种影响沉着应对,克服资金、贸易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的困难,努力化"危"为"机",使得全省农业外经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王琦  远铜  何君  冯勇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193-198
农业“走出去”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两类规则”的重要途径,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良好外部机遇。发展境外农业合作园区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企业投资效率,有利于发挥企业集聚效应,实现较快发展。本研究对当前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境外农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概况,探讨未来境外农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分析认为,境外农业园区建设是农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之一,应积极引导园区建立开放型招商机制,提升园区内企业的产业化水平,形成产业链配套,带动区内企业集群式发展,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提高农业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棉花产业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支柱性产业。棉种企业为新疆棉花优良品种推广,优质种子供给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新疆农业的长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兵团深化团场改革,"五统一"政策的取消,棉种企业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问题和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种业品种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棉花产业,树立走出去发展理念是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种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种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自20世纪80年代通过"引进来"促进了自身的大发展,到30年后的今天,必须推动"走出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才能实现种业"强国梦"。我国杂交水稻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具有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研发团队和种子生产加工推广等综合优势。得益于技术驱动,国内杂交稻种子企业发育良好,隆平高科等种子企业已经具备成为跨国种子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发展,我国种子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种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非常迫切。本文介绍了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的范围及其特点,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意义,提出了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剖析了广西种子企业"走出去"的成效,并总结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为广西乃至中国种子企业"走出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农药行业走出去的基础好、起步早,已经初步形成世界影响力。同时,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农业对外合作进展迅速,也为我国农药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外向突破机遇。一、国际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我国农药走出去提供广阔空间1.全球农业生产力现状根据FAO统计数据(2014),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五种主要农作物的全球种植面积分别为2.2亿公顷、1.6亿公顷、1.8亿公顷、1.1亿公顷和0.33亿公顷。其中,种植面积排名前10位的国家占全球的比例小麦为  相似文献   

14.
速递     
<正>中国农科院筹建海外农业研究中心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式筹建海外农业研究中心。该中心将作为该院农业科技"走出去"的公共平台,采用"小核心、大网络"的组织方式,通过整体布局、任务牵引、协同创新、项目驱动等方式,实现农业科技的联合集成、交叉研究与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新疆是我国的大型农业生产地区,为进一步提升气象部门对农业的优质、高效的生产信息服务工作,本文阐述了新疆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新疆气象部门为农服务工作提供借鉴参考,为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贸易的深入发展,种子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实施种子"走出去"战略,对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越南农作物种子市场需求,推动广西种业走向东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农业国家,对越南主要作物生产现状及主要农作物种子的需求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就广西种业走出去,进入越南,推进东盟市场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种子"走出去"品种区试管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农业国际化是农业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具体体现。完整意义上的农业国际化,必须要有种子产业的国际化。农作物品种跨国区试作为种子“走出去”的首要环节,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地位。本文着重阐述了中国农作物种子跨国区试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了解决跨国区试管理的一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10多年来在非洲多个国家开展的杂交谷子试验示范情况,剖析了中国农业科技“走出去”的经验,为今后我国农业科技在非洲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记者从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获悉,为加强中越农药管理技术交流合作,助力我国农药"走出去",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周普国所长一行4人于近日在上海与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植保局黄忠局长为团长的代表团就农药登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