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不同贮藏温度下油桃果实的冷害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秦光2号油桃为供试材料,在不同贮藏温度(1,3,5和7℃)下,研究了油桃果实的冷害生理。结果表明,油桃对不同冷害温度的敏感性不同,以5℃时最为敏感,在该温度下贮藏10 d即表现出冷害症状;冷害发生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显著降低,果实的褐变指数、相对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冷害使油桃果实的硬度在贮藏后期异常增加,呼吸和乙烯代谢异常(二者的最大值提前10 d出现);冷害发生后,油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不同贮藏温度下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冷害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冷害发生的温度、时间及症状,确定其适宜贮藏温度,防止贮藏过程中造成的冷害损失.[方法]观察3、5及8℃三个不同贮藏温度下,西州密25号果实冷害发生规律,统计贮后的冷害率、失重率及好果率,测定贮期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SOD、CAT及POD等相关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西州密25号果实的冷害指数随贮藏温度的下降而增大,3℃贮藏21 d后果实易遭受冷害;5℃贮藏可降低果实的冷害率和失水率,保持较高的好果率,有利于延缓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圆形物、可滴定酸及VC含量的下降,维持SOD、CAT及POD酶的活性;8℃贮藏虽未发生冷害,但果实失重率较大,品质下降较快.[结论]3℃进行西州密25号果实短期贮藏,5℃下进一步探讨果实的冷藏适温.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湿度的热空气处理对西葫芦果实低温贮藏品质抗冷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西葫芦果实采后分别经40℃,80%、60%和20%三种湿度的热空气处理1h,复温后在冷库贮藏5、10、15d监测果实品质冷害症状、活性氧代谢水平及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湿度为80%、60%的热空气处理组能延缓西葫芦果实硬度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抑制电解质渗透率、MDA含量、LOX活性的上升以及CAT、POD、APX活性的下降,同时促进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其中80%组的冷害指数、硬度、MDA含量、抗坏血酸含量、LOX、CAT、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优于其他组,表明80%组是实验中的最佳处理湿度.该研究为西葫芦的贮藏保鲜提供新的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热水处理对低温逆境下西葫芦不同组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选用‘绿丰’西葫芦为供试材料,采用42℃热水中浸泡30 min,并以室温下(20±1)℃未经处理的西葫芦为对照,处理后转移至(4±0.5)℃、相对湿度(80±5)%低温环境下贮藏,将西葫芦按不同组织划分为外果皮、中果肉和内果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果肉和内果心有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得以有效维持,而内果心在同期组织中保持有显著最高的相对电导率,并且西葫芦在贮藏5d后外表皮更容易积累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同时带动抗坏血酸(ascorbic-acid,As A)、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非酶物质含量的上升,并有效激发5 d后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提升了可溶性蛋白含量。此外,研究发现该热处理可有效减轻西葫芦果实冷害,延缓果实衰老,减轻氧化损伤,提高贮藏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徐香’猕猴桃0℃贮藏期间冷害和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的采后贮藏保鲜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徐香’猕猴桃果实为材料,用0.5μL/L的1-MCP在20℃下处理果实24h,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然后将其置于0℃下贮藏90d,每隔10d取样测定冷害指数、冷害率、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分析1-MCP处理对猕猴桃冷藏冷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0.5μL/L的1-MCP处理显著延缓并减轻了猕猴桃冷害的发生,1-MCP处理的果实较对照晚20d发生冷害,0℃贮藏90d后的冷害率仅为对照的32.35%;贮藏10d后果实出现呼吸高峰,1-MCP处理和对照果实的呼吸速率分别为7.25和7.98mg/(kg·h),果实的乙烯释放高峰则在贮藏60d时出现,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乙烯的释放,1-MCP处理和对照乙烯释放速率分别为0.016和0.048μL/(kg·h);1-MCP处理可以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明显;1-MCP处理显著抑制果实贮藏后期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增加;贮藏90d后,对照和1-MCP处理果实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0.603%和0.278%,腐烂率分别为10.3%和2.7%。【结论】0.5μL/L 1-MCP处理可以减轻‘徐香’猕猴桃果实冷藏冷害的发生,并能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青椒属冷敏性果实,贮运中不适宜的低温易引起果实冷害发生。以克新6号青椒为试材,测定了1、5、10℃贮藏温度下青椒果实品质及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下贮藏果实,20d后果面开始出现冷害症状,冷害果细胞膜透性增大,丙二醛积累峰提早出现,果实维生素C和叶绿素损失加快,但低温明显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与1℃处理相比,5℃处理下青椒果实冷害发生更早,程度更严重。10℃下贮藏果实未出现冷害,是克新6号青椒冷藏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7.
黄瓜是冷敏型蔬菜,其果实在冷藏期间容易发生冷害,从而严重影响采后果实的商品性。为了探究阶段降温处理对冷藏黄瓜耐冷性的诱导作用,在采后黄瓜冷藏前,依次于10℃处理24 h、5℃处理48 h。结果表明,阶段降温处理显著降低了冷藏黄瓜的冷害指数、相对电导率、次生病害病情指数,显著提高了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表明阶段降温处理有效诱导了冷藏黄瓜的耐冷性,从而减轻了冷藏黄瓜的冷害程度。阶段降温处理明显增加了冷藏黄瓜的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冷藏黄瓜的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含量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显著增强了冷藏黄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相关酶基因的表达量。由研究结果可知,阶段降温处理诱导的黄瓜耐冷性与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及黄瓜抗氧化系统被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青椒果实低温贮藏及冷害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试验研究了辣椒果实采后在10℃、7℃、4℃、1℃四个不同温度下的生理生化变化、贮藏效果、以及低温下冷害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10℃是辣椒果实冷藏的安全温度,采后初期的低温虽明显地抑制了辣椒果实的后熟,但随贮期的延长,7℃及以下的低温均对果实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冷害,表现为果实的呼吸强度、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异常开高;冷害指数的变化与腐烂指数的变化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4℃处理的辣椒果实冷害发生更早,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温和膜袋包装对瑞玉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特性和品质的影响,为瑞玉冷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将瑞玉猕猴桃果实分别放入(0±0.5),(1±0.5),(2±0.5) ℃,相对湿度(90±5)%的冷库以及常温(CK1)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冷害指数等指标,果实出库后统计失重率、腐烂率和冷害率,筛选适宜贮藏温度;在适宜温度下,采用不同厚度(0(CK2),0.01,0.03,0.05 mm)聚乙烯(polyethylene,PE)膜袋密封包装果实,贮藏在相对湿度(90±5)%的冷库中,定期测定上述指标,分析膜袋包装和低温贮藏对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低温可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淀粉含量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0±0.5) ℃处理效果最佳;与(1±0.5) ℃处理相比,(0±0.5) ℃处理果实冷害提前10 d出现,出库时果实冷害率约是(1±0.5) ℃处理的1.85倍,贮藏期间(2±0.5) ℃处理果实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始终保持较低水平且未发生冷害;贮藏10 d时,CK1处理果实出现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低温贮藏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均推迟20 d出现,且峰值显著降低;贮藏25 d时,CK1处理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最高,分别为13.2%和13.0%。与对照CK2相比,用不同厚度PE膜袋包装均可抑制果实淀粉酶活性,减缓淀粉含量和果实硬度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0.03和0.05 mm PE袋内O2体积分数保持在9.54%~12.72%,果实呼吸和乙烯释放高峰均较CK2和0.01 mm处理推迟10 d出现;0.03 mm PE袋内CO2体积分数稳定在3.91%~4.51%,果实冷害相比CK2和0.01 mm处理推迟20 d出现,贮藏110 d时冷害率仅为7.67%,且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0.05 mm处理。【结论】在(1±0.5) ℃下,用0.03 mm PE膜袋贮藏(CO2:3.91%~4.51%+O2:11.57%~12.72%)有利于保持瑞玉猕猴桃果实品质,抑制冷害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梯度热水处理减轻低温贮后的黄瓜果实冷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梯度热水处理对贮后黄瓜品质的影响及冷害减轻机理,以4℃贮藏4d后不做热处理的黄瓜为 对照(CK),研究了梯度热水处理TG,10(Temperature gradient 10)(黄瓜依次在14、24、34和44℃分别浸泡4 min;),TG,20(黄瓜依次在24和44℃分别浸泡8 min)和TG,40(黄瓜在44℃下浸泡16 min)后对贮后黄瓜(4℃±0.5℃、湿度85%±5%)失重率、冷害指数(Chilling injury,CI)、质构特性、电解质外渗率(Electrolyte leakage,EL)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TG,10和TG,20处理组黄瓜相比于CK,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冷害指数、失重率、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而TG,40处理黄瓜相比于CK品质更差.说明适当梯度的热水处理可能使低温贮后黄瓜冷害发生一定程度的减轻,从而延缓了果实可见性冷害的发生,有利于维持果实品质,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研究可为梯度热水处理在贮后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西葫芦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西葫芦为研究对象,在5℃下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溶液对其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西葫芦冷害发生、贮藏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壳聚糖涂膜在控制果蔬冷害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采用壳聚糖涂膜处理可以延缓西葫芦冷害的发生时间,减轻冷害程度,在贮藏第8天,水洗对照组冷害指数达到0.42,而10g/L壳聚糖处理组冷害指数只有0.08,抑制冷害效果最佳。壳聚糖涂膜还可以降低西葫芦采后呼吸强度,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升高和丙二醛的积累,减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贮藏第16天,10g/L壳聚糖处理组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为15.04%,丙二醛含量为0.806μmol/g,叶绿素含量为0.135 3mg/g,而对照组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为30.23%,丙二醛含量为1.573μmol/g,叶绿素含量已降至0.053 8mg/g,壳聚糖涂膜还可以抑制CAT和POD活性下降,并降低其活性高峰。用壳聚糖处理西葫芦可以减轻其冷害发生和贮藏品质下降的程度,以10g/L壳聚糖处理组抑制冷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南方水蜜桃贮藏生理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贮藏模式对南方‘湖景蜜露’水蜜桃贮藏生理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探索适宜的贮藏温度,为南方软质型水蜜桃贮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设置不同贮藏温度25℃、5℃、2℃和0℃,测定桃果实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总酸以及Vc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0℃贮藏与25℃、5℃和2℃相比,能较好保持‘湖景蜜露’桃果实整个贮藏期间TSS和TA的含量,显著降低果肉硬度的下降,明显抑制果实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的增加,推迟呼吸峰出现的时间,延缓桃果实膜脂过氧化的发生,果肉未出现糠化等冷害症状,表现出较好的贮藏效果。同时经0℃贮藏28 d出库后,桃果实在常温3 d的货架期内,果肉可以正常软化,食用品质未发生明显劣变。【结论】南方软质型水蜜桃较适宜的贮藏条件为0℃贮藏28 d,出库后放置在20℃条件下货架期约为3d。  相似文献   

13.
贮藏模式对大久宝桃果实冷害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久宝桃在4种不同贮藏温度模式下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久宝桃在0℃恒温贮藏条件下,30d以后开始出现冷害症状,20℃货架期3d的果实软化能力下降,出汁率下降;8℃预冷15d的果实没有出现冷害症状,但显著促进了果实的后熟软化,导致果实的商品性能下降,失去应用价值;而8℃预冷5d的果实在贮藏期间能够保持一定的硬度和TSS含量,出汁率较稳定,出库后能够正常后熟软化,在预防冷害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冷害对采后"大五星"枇杷果实贮藏品质及木质化的影响,旨在阐明冷害温度下枇杷果实品质劣变,特别是木质化败坏的规律,为枇杷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大五星"枇杷采后分别于冷害温度[(3±1)℃,简称3℃]和非冷害温度[(8±1)℃,简称8℃]贮藏30d,定期测定贮藏期间两组的品质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3℃条件下枇杷果实在第10天开始出现冷害症状,随后日趋严重,而在8℃条件下的果实30d内发生冷害程度很轻。冷害会加速枇杷采后失重率、膜透性、木质素、PAL、POD活性的上升,促进TSS、TA和VC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青椒的冷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不同低温贮藏条件下青椒果实的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和冷害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青椒果实呼吸异常升高,丙二醛含量积累峰提前出现。与0℃贮藏条件相比,3℃下贮藏的青椒其冷害发生更早,程度更严重。单果套袋和DPA处理可将青椒在0℃下的贮藏期延长到45d。  相似文献   

16.
马文平  倪志婧  任贤  任玉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96-15000
[目的]探讨贮藏温度对果实品质及生理的影响。[方法]以宁夏中部干旱带‘玉金香’甜瓜(Cucum is meloL.var Yujinxiang)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5、10和20℃)条件下其成熟期果实主要品质、生理代谢和采后病害发生的情况。[结果]采后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果实硬度均呈逐步下降趋势,5℃贮藏硬度值下降最慢,说明低温有利于保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呈逐步下降趋势,低温贮藏可延缓TSS含量下降的趋势。贮藏初期,果实呼吸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温度越低呼吸强度下降越快,采后4 d呼吸发生跃变,在8 d时达到高峰,贮藏温度越高呼吸跃变峰值越大。低温贮藏可部分抑制呼吸强度的增加。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呼吸强度的变化趋势相似。采后可溶性果胶含量呈逐步增加趋势,贮藏温度越高增加越快。采后贮藏期果实病害严重,7 d后普遍发病,20℃病害最严重,10℃病害最轻,5℃贮藏后期果实有冷害现象,反而加重了病害。10℃是玉金香采后的最佳贮藏温度。[结论]为甜瓜的保鲜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间歇加温温度和加温时间对低温下贮藏的李子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的影响,通过这些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合货架期果肉褐变及腐烂的观察,对李子的冷害发生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间歇加温可有效地降低呼吸、乙烯的产生,减轻或延缓了果实的低温冷害。但加温的温度不同对李子的腐烂影响不一致.30℃加温虽可减轻冷害,但由于温度过高,软化、腐烂严重;而20℃加温处理不但可减轻冷害,有利于品质保持,而且腐烂轻。因此,李子在低温下贮藏的最佳间歇加温处理为:每隔15天,在20℃中加温1~2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室温(28-32℃)和10℃条件下不同湿度(低湿、饱和湿度)对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西葫芦表皮颜色趋于黄化,水分含量下降,萎蔫和腐烂程度加深.低温和饱和湿度处理可以延缓颜色指数、萎蔫指数和腐烂指数的上升以及叶绿素、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减少西葫芦瓜肉和表皮水分的损失,较好地保存西葫芦的外观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以桂龙1号红龙果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红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探寻红龙果的最适贮藏温度,为延长红龙果的贮藏保鲜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0~5℃低温可显著抑制红龙果果实的呼吸强度,减少果实的重量损失,有效延缓可溶性糖的分解消耗,保持红龙果果实的风味和品质;3℃以下低温会引起红龙果冻害的发生,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红龙果最适宜贮藏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