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棉花的生产成本是影响中国棉花国际贸易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等国家棉花生产成本以及品质的比较优势是中国从美国等国家进口棉花的重要原因。文章以棉花的生产成本为分析对象,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棉花生产成本差异现状; 根据时间序列趋势,估计2020年中国和美国棉花生产成本变化情况; 围绕生产成本结构组成情况,以提高中国棉花生产成本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提出中国棉花生产的技术创新及成果应用的需求,以期对棉花生产的农业科研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燕玲 《农业展望》2011,7(12):38-42
文章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全国14个主要棉花生产省(区)的现状指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进行分析.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划分出棉花生产的类型区域,从而为中国的棉花生产区域分工提供决策上的依据,以期提高中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劳动成本的不断上涨,植棉成本不断提高,以及国际棉花价格的冲击,我国棉花产业发展面临挑战。利用2004—2013年棉花成本收益数据,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11个主产棉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期间,我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0.7%,技术效率平均下降0.4%,技术进步效率平均增长1.1%。棉花全要素生产率波动比较大,近几年呈下降趋势,技术效率的下降是主导因素。通过分析提出:加大对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提高技术经济效益;调整棉花种植规模,适当规模化种植、组织化经营,提高规模效率,最终促进棉花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提高我国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我国棉花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几个有代表性国家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绿箱"政策支持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从WTO成员国调整"绿箱"政策支持结构,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支持,以及国际市场变化的趋势,就我国如何利用"绿箱"政策支持农产品市场营销,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棉花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棉花生产和市场供求现状,阐述了入世后对我国棉花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详细分析了我国棉花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找出了国产棉花与棉纺品及其生产过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棉花生产,提高国产棉花的市场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既带来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目前中国农业贸易政策根据要素禀赋论而制定。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正逐步从土地密集型产品向劳动密集,上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毕意与国际市场的产业竞争力不同。中国的贸易政策的取向最关键在于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贸易政策的调整必须同中国农业结构的比较优势的改变相联系,最终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2007年以来山东省棉花进口的特点,结果发现,2007年以来,山东省棉花进口增加、出口乏力,进口来源国集中,进口棉花质量并不稳定且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导致山东省棉花大量进口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缺口大,国内棉花生产下滑且缺乏国际竞争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棉花生产的应对策略:对国内棉花生产进行适当的补贴,推广棉花良种提高棉花质量,稳定棉花贸易环境、提高棉花国际竞争力,等等.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发展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新形势下,用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中的需求条件影响要素,来说明发展我国农村市场需求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并提出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把握棉花经济绩效动力转换特征,对推动中国棉花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12个棉花主产省份1985―2017年数据,实证考察生产要素对棉花经济增长的作用,揭示棉花经济增长的动力及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中国棉花经济增长整体为物质要素驱动,但在不同政策时期、不同棉区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棉花经济增长动力经历了从物质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双重驱动→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物质要素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和物质要素双重驱动的转换;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经济增长属于物质要素驱动型,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经济增长属于物质和机械化投入要素双重驱动型。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全国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增强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棉花产业安全,增加棉农收入,贯彻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中央财政于2007年启动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项目.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五因子五水平正交旋转二次回归组合设计 ,通过多因子田间试验和计算机模拟选优 ,提出了优质棉“GM1 2”高产、优质、高效的两套优化栽培方案。其中方案 1为 :种植密度 3 1 50 0株 hm2 ,施用尿素 562 .5kg hm2 、1 2 %钙镁磷肥 795kg hm2 、氯化钾3 52 .5kg hm2 ,果枝 1 8层。其目标是皮棉产量达 1 80 0kg hm2 ,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达优质标准 ,经济效益达 450 0元 hm2 。根据优化方案 ,并结合生产实际 ,提出了“GM1 2”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陈旭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830-4831
在波特模型的理论框架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政府作用、机遇作用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6个方面出发,分析了新疆棉花产业竞争力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13.
唐雯  张相琼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02-1404
综述了现阶段棉花"洞A"型核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研究概况,从形态学、细胞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总结了研究棉花"洞A"型核雄性不育败育机理的进展,并且对该领域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以氮肥、磷肥、钾肥为试验因子,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试图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肥料利用率等施肥参数,并提出了不同肥力棉田田间优化施肥方案,从而为建立山西省"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奠定基础,通过试验得出以下结果:一是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不同产量目标的数学模型;二是通过电算得出不同产量目标的田间优化施肥方案;三是通过田间产量得出不同肥料的增产效果和肥料当季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疆奎屯垦区棉田土壤养分吸附与有效性,为该地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通过土壤分析、吸附试验和盆栽试验,系统地研究奎屯垦区棉田土壤的养分状况、土壤对主要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和生物有效性。[结果]3种类型棉田土壤K、P、Cu、Mn、Zn拟合曲线均达到0.05显著水平,其固钾和固磷能力依次为草甸土〉风沙土〉灰漠土;钾肥的增产作用并不是很显著3,种棉田土壤中较为缺乏的元素是N和P,3种土壤的OPT处理每盆吸钾量均比CK高,钾的利用率也比CK高。[结论]在新疆棉田土壤钾素分级中属较高水平,理论上可以不施用钾肥。微量元素方面,草甸土推荐施用适量的铁肥,灰漠土和风沙土推荐施用锌肥,氮磷钾微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钾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赵梅  刘维忠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4):224-228
针对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问题,以贸易逆差和诱发性因素为研究对象,利用1992要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首先对中国棉花贸易逆差概况进行简要分析,然后从需求因素和竞争力因素两方面分别研究影响中国棉花贸易逆差的诱发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棉花贸易总额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贸易逆差总体而言呈现扩大趋势,并且贸易逆差额增长率明显大于棉花贸易总额增长率;需求因素是导致中国棉花贸易逆差存在的直接因素曰中国棉花贸易不具有竞争力因素袁其中棉花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一直维持在0.15 左右,贸易竞争力指数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指数越来越接近于-1,进一步说明中国棉花贸易竞争力较弱。  相似文献   

17.
红中牌生物有机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施用红中牌生物有机肥比对照处理(当地施肥模式)的籽棉产量明显增加,增产幅度为2.32%~10.43%,纯收入增长率为6.73%~24.59%。在施用红中肥的3个处理中,单纯施红中肥的方式比施“红中肥+化肥”的方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沉忧患,回应当代世界和中国新的发展变化,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其在基本理论层面主要表现为综合创新;在政策措施层面,则主要表现为继发性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由理论精髓、思想内核、学说本体和政策展开4个层面构成了严谨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丰水”梨二次开花过程中矿质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丰水"梨二次开花过程中矿质养分变化规律。[方法]以二次花发生严重的"丰水"梨代表性植株为处理株,以不发生或少发生二次花的植株为对照株,分析"丰水"梨叶片和枝条中的5种主要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变化规律。[结果]叶片中5种主要元素在5—8月总体变化平稳,在9月初返青发生时骤然升高;而枝条中5种矿质养分较对应的叶片中的养分含量低,且在二次花发生过程中保持平稳的状态。[结论]"丰水"梨二次花的发生与发生前后植株体内矿质营养水平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20.
5年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杂交棉稀植栽培,在棉花前期间套甜瓜,后期套栽冬季蔬菜所形成的“甜瓜/杂交棉/菜”种植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采用稀植发挥了杂交棉的优势,有利于棉花高产,也有利于甜瓜生长。该模式净产值是常规麦/棉模式的3.13倍。根据市场需求灵活更换与棉花间套的蔬菜品种是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