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启昌 《蜜蜂杂志》2010,30(3):33-33
中蜂抗巢虫能力远远低于意蜂。每年6、7月份中蜂巢脾上就会出现星星点点的“白头蛹”,我一直找不出原因。后来一次查蜂时,在一个快灭亡的小蜂群蜂脾上发现线条状的虫子,用蜂友介绍的敲打法,敲打巢脾,可见巢虫爬出。一般巢脾上出现零散的白头蛹,可说明已有巢虫。通过实践,  相似文献   

2.
治螨不当谈     
郑大红 《蜜蜂杂志》2005,25(11):27-27
“白头蛹”是蜂蛹死后被工蜂咬破封盖,露出苍白色的头部,因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白头蛹”。养蜂人对“白头蛹”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存在不同的见解,有的蜂友认为有白头蛹存在,就一定有巢虫危害,于是便专心致力于治疗巢虫,但“白头蛹”仍不断出现,有的甚至因此全场覆没。之后断言,不是巢虫抗药性增强,就是药物是假货。对此,笔者不完全苟同,曾多次在培训课堂上发表了我的看法,其主要观点有3个,分述如下。1巢虫危害产生的“白头蛹”巢虫又叫绵虫,常见有大小巢虫。被巢虫危害的蜂群幼虫不能正常封盖,形成“白头蛹”。中蜂抗巢虫能力弱。巢虫以蜡…  相似文献   

3.
"白头蛹"是蜂蛹死后被工蜂咬破封盖,露出苍白色的头部,因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白头蛹".养蜂人对"白头蛹"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存在不同的见解,有的蜂友认为有白头蛹存在,就一定有巢虫危害,于是便专心致力于治疗巢虫,但"白头蛹"仍不断出现,有的甚至因此全场覆没.之后断言,不是巢虫抗药性增强,就是药物是假货.对此,笔者不完全苟同,曾多次在培训课堂上发表了我的看法,其主要观点有3个,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据笔者近几年的观察,“白头蛹”与工蜂的体质关系极大,它出现的时期大都在蜂群患病或病前后期。特别是患有中囊病和麻痹病的蜂群更易出现。去年中囊病席卷了我地区,一些旧法饲养中蜂群全部飞逃,逃后留下的巢脾皆被小巢虫毁坏。据调查,发病前,许多蜂场都出现了严重的“白头蛹”。我的十多群蜂经药物治疗控制了病情后,也出现了大量的“白头蛹”。但在病情治愈后,工蜂积极清理巢  相似文献   

5.
中、意蜂子脾上出现白头蛹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此时掌握时机进行治疗。会一举消灭引起蜜蜂子脾上出现白头蛹的病变。现将我们的观察及采取防治的措施介绍给同行,供同行参考。1中、意蜂白头蛹形成的原因1.1中蜂的白头蛹形成的原因:中蜂白头蛹主要是巢虫危害严重的先兆。如果把发生  相似文献   

6.
每年6~9月间,正是闽西山区养蜂的收获季节,同时也是大小巢虫严重危害蜂群的季节。受巢虫危害的蜂群,封盖子被工蜂啃开,形成许多不规则的白头蛹。取出蛹观察,巢房底部穿了小孔,巢脾被巢虫蛀食。如果是即将出房的老蛹被侵害,幼蜂啃开房盖后却爬不出房,原因是其尾部茧衣不能脱落,一层干枯了的白色粘膜紧紧粘住幼蜂  相似文献   

7.
<正>初学养殖中蜂时觉得巢虫危害很严重,动不动就在巢脾上发现巢虫,吐丝钻洞,毁坏巢脾,弄得中蜂不得安生,有时巢脾上还出现"白头蛹"造成危害,有时还造成整群飞逃和消亡。真是防不胜防,很是麻烦。自从2008年开始使用泡沫塑料蜂箱和杂木巢框制作的立式蜂箱养殖后,由于蜂箱使用的材料和结构的改变,也使巢虫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  相似文献   

8.
巢虫(大蜡螟,又称绵虫)是与中蜂囊状幼虫病并列的2大中蜂病敌害之一。巢虫在中蜂蜂巢中隔内蛀食巢脾,使大批蜂蛹"白头"死亡,成为"白头蛹"。被巢虫危害的蜂群,轻者采蜜、育子能力下降,群势受到严重削弱;重则停止产卵,继而全群飞逃[1]。为防治巢虫对中蜂的危害,自1996年以来,我们在贵州省中蜂主产县、黔东南州中蜂野桂花蜜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一不小心让巢虫上了脾,正常子不多的脾就不要心痛未出的子了,所以应毫不犹豫地抖蜂毁脾,或用水浸法彻底消灭脾上的巢虫,越快越好,以免巢虫爬到其他脾上危害。也可囚王喂糖浆,待巢虫都被蜜蜂逼出巢脾落到箱底后再放王产卵。不过毁脾新造恢复更快。对于巢虫危害,如果只有少量白头蛹,怎么办呢?巢虫是蜂群的寄生虫,无论用什么药物杀,都  相似文献   

10.
正巢虫是中蜂群的寄生虫,无论施用什么药物,都会对蜜蜂幼虫造成伤害。比如,有的蜂友认为在500 m L瓶装矿泉水中滴2~3滴20%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即1∶1 000)后对白头蛹喷治,能有效杀死巢虫,但是巢虫不一定就躲在白头蛹底下;也有的在正常封盖的蛹里面藏着,这是不能喷杀完的,而且白头蛹附近的幼虫一样会被喷药杀死的。所以,我不赞成用药喷杀巢虫。少量的,采取手工捕捉效果好。用镊子夹出白头蛹,往往可看到巢房  相似文献   

11.
<正>中蜂清巢和抗巢虫力弱,巢虫上脾后蛀食蜡质、蜜汁和花粉,在巢脾上穿凿隧道,吐丝做茧,毁坏巢脾,伤害蜂蛹和幼虫,形成"白头蛹",严重时,造成蜂群不安,甚至迁飞。我对巢虫的防治进行了一些探索,以期抛砖引玉。1综合预防尽量使用新箱、新脾。木制蜂箱设计寿命一般为5年,对超期使用及接近到期的老旧破损箱要及时修补和更换,对无子的老劣旧脾要适时淘汰。饲养强群,并保持蜂多于脾。饲养群势为5~9  相似文献   

12.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1,30(2):20-20
巢虫以蜂群巢脾内的茧衣、花粉和蜜汁为食,并在巢脾上面吐丝作茧,毁坏巢脾,危害幼虫和蛹。意蜂抗巢虫能力强,中蜂抗巢虫能力弱。在低温时,巢虫一般很少发生,高温时,巢虫危害严重,在每年芒种至处暑时,巢虫的危害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13.
小蜡螟是为害蜂群的一种常见虫害,中蜂比意蜂受害严重。小蜡螟的幼虫蛀食巢脾,潜入蜜蜂子脾底部,穿成隧道,吐丝作茧,毁坏巢脾,杀害蜜蜂的幼虫和蛹,常使蜂蛹封盖被咬开,出现“白头蛹”。受害严重的蜂群,群势下降,有的由于内勤蜂清巢不及,受扰弃巢逃亡。小蜡螟的发生与蜂群的饲养管理、饲料、  相似文献   

14.
正巢虫~([1,2])是蜡螟的幼虫,属鳞翅目、螟蛾科。蜡螟分大蜡螟和小蜡螟。两者都是中蜂的主要敌害,以蜡屑为食,并钻入巢房底部蛀食巢脾,逐步向房壁钻孔吐丝,使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被蛀毁产生白头蛹,常造成蜂群逃亡或大批封盖蛹死亡。受巢虫危害的蜂群,群势较弱,繁不起蜂,生产力下降或消失,给蜂农造成极大的损失。巢虫为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3])。卵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初产时白色,  相似文献   

15.
巢虫危害蜂群很厉害。它吃食蜂蜡 ,咬毁巢脾 ,在巢脾上作隧道。并且吐丝作成网 ,套在隧道内 ,破坏虫蛹生长。严重者中蜂会全群弃巢而逃。当小巢虫在巢脾上活动时 ,意蜂抵抗巢虫能力较强 ,能口衔小巢虫飞出箱外丢弃。中蜂抵抗巢虫能力较弱 ,只能在巢脾上驱逐小巢虫。小巢虫离开巢脾 ,跌落在箱底。此时如果箱底光滑洁净 ,无蜡屑、房盖可供其潜藏 ,又会东爬西爬 ,爬到巢箱壁 ,沿着箱壁又会爬到巢脾上进行危害 ,蛀蚀巢脾。如果箱底有蜡屑、房盖等物 ,巢虫就能在这里栖身。我们可以利用它这个弱点 ,用长 33cm ,宽2cm的旧纸或旧报纸 ,卷成 3cm直径…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答     
建木 《中国蜂业》2006,57(11):34
问:我养的中蜂有几框蜂群势老是起不来。见子不见蜂,发现巢脾上有很多头朝上的白头蛹,数量很多,挑出白头蛹,肉眼观察不见蜂螨,未见其它异常现象。请问这是为什么?怎样处理?  相似文献   

17.
陈德霞 《蜜蜂杂志》2020,40(2):26-27
1巢虫巢虫是严重危害养蜂业的害虫之一,尤其对中蜂影响大,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巢虫是蜡螟的幼虫,分为大蜡螟和小蜡螟2种。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发育阶段。北方地区小蜡螟发病较多,小蜡螟雌螟长9~11 mm,寿命可达25~30 d。白天隐藏于蜂箱、巢脾缝隙或箱外隐蔽处,夜间在巢内活动,常在箱底蜡屑中产卵。1只雌螟每分钟可产卵60~80粒,一生总产卵量200~1600粒。卵于1周后孵化成幼虫(巢虫),1~3 d爬上巢脾后,食量猛增,蛀食巢脾、蜜粉,钻隧道毁坏巢脾,咬伤、咬死幼虫,致使蛹不能封盖,造成所谓的"白头蛹"。  相似文献   

18.
王志忠  王巧红 《蜜蜂杂志》2005,25(10):31-31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属螟蛾科,有大小两种,在巢脾上蛀食蜂蜡,穿成隧道,毁了巢脾,伤害虫蛹,还会损坏蜂具。中蜂抗巢虫能力弱,经常普遍受其危害,是饲养上比较头痛的问题。漳州市、县在防治巢虫方面推广了清除巢箱、饲养强群、使用新脾、人工清除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巢虫的危害,但效果不显著。我们从南靖县中蜂场和各村养蜂户的重点抽查中发现,巢虫发生率仍为43%。怎样才能比较彻底地防治巢虫呢?从意蜂断子期治螨效果好的方法中得到启发,选择中蜂断子期和巢虫盛发期,燃烧硫磺熏烟巢脾和蜂箱,对巢虫进行较为彻底地毒杀,连续进行了两年的重复…  相似文献   

19.
<正>巢虫,是蜡螟的幼虫,是中蜂的主要敌害,它以蜡屑为食,并钻入巢房底部蛀食巢脾,逐步向房壁钻孔吐丝,使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被蛀毁产生"白头蛹",常造成蜂群逃亡或大批封盖蛹的死亡。因此掌握防治巢虫技术,对中蜂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中蜂饲养管理中,控制巢虫对中蜂群造成的危害,主要从糊牢蜂箱无缝隙、勤扫箱底无蜡屑、饲养强群无脾露3个方面着手。1糊牢蜂箱无缝隙巢虫一般在夏秋两季较多。蜡螟多在夜间从蜂  相似文献   

20.
中蜂咬脾一般是因为巢脾太旧,或者是在秋季蜂量下降,出现脾多于蜂的情况下发生。我用抽出老牌和劣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的方法,制止了中蜂晈脾的现象,并且防止和减少了巢虫和露头病的发生。对抽出的巢脾,除过老无用的可以熬煮化蜡外,其余全部用硫磺熏烟后保存起来。第一次熏烟要多熏一些时间,要求熏透,严防巢虫孳生。以后每隔3—7天再熏一次。这样保存下来的巢脾,不会生巢虫。熏脾的方法和意蜂保存巢脾的方法一样,但须防止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