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眼叶养小蚕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蚕期历来都是采用桑树新梢上的适熟叶养小蚕,并要求同色,同位,老嫩一致,看起来要求很高,实际上很难做到.不仅采叶不方便,工效也低.近年来有的还采用极幼嫩的桑叶养小蚕,因而在小蚕用叶上意见不甚一致,为了探索小蚕的合理用叶,我们在总结群众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对采用三眼叶养小蚕进行了试验研究.三眼叶,即桑树枝条中下部止芯芽上的片叶,成熟早,叶位之间距离小,老嫩较为  相似文献   

2.
1选好适熟叶适熟叶是指适合于各龄蚕生长发育的不同成熟度的桑叶。适熟叶的标准是随着龄期的变化而变化的,生产上小蚕时期适熟叶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小蚕适熟叶的鉴定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就眠率:取100头蚁蚕,放于28℃温度下,食桑40小时后,停止给桑,观察就眠率。就眠率高的叶质适熟良好。②含水量:一龄蚕适熟叶含水量以78%~80%为宜。③苗蚁食桑情况:取苗蚁食桑,30分钟以后观察残桑情况。据叶色、叶位判断。收蚁用桑:从枝条上数第2~3片叶,展开叶色黄中带绿,叶片带皱;一龄蚕用桑:枝条上数第3~4片叶,叶色嫩绿色;二龄蚕用桑:枝条上数第4~5片叶…  相似文献   

3.
潘志新 《广西蚕业》2002,39(3):48-48
一头蚕一生要吃 1 5~ 1 7.5克桑叶 ,每生产 1公斤蚕茧需要桑叶 1 2~ 1 3公斤 ,饲养一张蚕种 ( 2 .5~ 3万头 )需桑叶 375~ 52 5公斤。其中 1~ 3龄期所需桑叶占 5% ,四龄期占 1 0 % ,五龄期食量最大 ,约占 85%左右。小蚕期 1~ 3龄用叶应采适熟、有光泽、叶肉厚、含蛋白质较高的新鲜桑叶。一般根据龄期不同选采叶的标准也不同 ,一龄可采选自顶芽向下数第 3~ 4片叶 ,叶色呈淡黄绿色 ;2龄可采选第 4~ 5张叶子 ;叶色嫩绿色 ;3龄采选深绿色的成熟叶。大蚕期 ( 4~5龄 )除嫩叶、枯黄叶、泥叶和虫害叶外 ,其余均可采用。若采用条桑育 ,最好提…  相似文献   

4.
栽桑的目的是采叶养蚕,蚕与叶都有一个从幼龄到成熟再趋向衰老的生长发育过程,蚕龄不同对叶质的要求不同,叶龄不同光合能力的强弱有异,二者结合得好,或者说能做到合理采叶,桑叶不仅能满足各龄蚕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而且不会因采叶而影响桑树长势。习惯的采叶顺序是自收蚁至上簇,按蚕龄增加从枝条梢端依次往下采摘,即按上一中一下的顺序采,先采摘的是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的叶片,产叶量不高,又影响树势,还因桑叶还未充分成熟其营养成分也不能满足小蚕与中蚕期对营养的需求,到五龄期采光合作用早已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养蚕安全,尽量减少损失,对睢宁县姚集镇美国白蛾飞机防治(简称"飞防")区域不同地理位置的桑园和枝条不同部位进行采叶养蚕试验,结果表明:飞防美国白蛾30 d后,用距离飞防路径上、下风口不同距离桑园枝条上部的桑叶及距离飞防路径上风口300 m以上枝条中下部的桑叶养蚕,均未出现中毒症状。用距离飞防路径下风口40~50 m、250~300 m、450~500 m桑园枝条中下部的桑叶养蚕,5龄蚕的中毒率分别为100%、49.5%、10.0%;用距离飞防路径上风口40~50 m桑园枝条中下部的桑叶养蚕,5龄蚕的中毒率为26.5%。即用桑叶污染程度重的下风口桑叶养蚕,蚕当龄全部死亡;用污染程度较轻的桑叶养蚕,家蚕中毒有个积累的过程,饲喂被污染桑叶的时间越长,中毒率越高;随着龄期的增长抵抗力明显增强,5龄蚕的抵抗力最强。飞防后被污染30 d以上的桑叶,对家蚕仍然有很强的毒性;因此,要避免在蚕区采用飞防的方法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6.
<正> 为提高中秋稚蚕用叶的质量,我们对成林春伐桑园进行了二次伐条的对比试验。方法是:7月17日枝条留高2尺剪定,剪定后待新梢长5寸时,每条保留2~3个新梢芽生长,並同时齐拳剪定的作对照。剪后至中秋蚕共育用叶时(9月9日收蚁)生长期为53天。剪定后抽样5株桑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中秋蚕共育用叶量留高2尺剪定区的平均每株采叶1.46斤(亩栽800株),而齐拳剪定的只有0.87斤,留高2尺剪定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栽植育71-1的桑园在冬季进行不同程度剪梢,调查来年春季对产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育71-1桑树冬季剪梢时剪去枝条长度的1/5,留4/5条长(约140cm)的试验区,与剪去枝条长度的1/2(蚕农传统习惯),留1/2条长(约85cm)的对照区相比,平均株产叶量提高了15.4%,其中株新梢产叶量提高了7.5%,株三眼叶产量提高了30.8%,但对其春季桑树的发芽率没有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闯  张华东 《广西蚕业》2003,40(4):52-53
养中晚秋蚕,一般蚕病病原积累多,致病力强;桑树虫害严重,桑叶老化快,叶质差,加上农业用药频繁,养蚕很难获高产,怎样才能获得秋蚕高产丰收呢?应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1、养蚕前追肥灭虫 8月20日前,每亩追施粪肥1000公斤,硫酸铵20公斤。9月上旬用0.5%尿素溶液喷施两次,使桑叶转嫩变绿,提高桑叶质量。秋季桑蓟马、红蜘蛛、桑毛虫等危害较重,在养蚕前10天左右用20%灭多威乳剂加水2000倍喷洒,隔7天再防治一次。同时做好桑园抗旱工作,促进桑树旺盛生长,推迟桑叶老化,秋蚕1~3龄期,由上而下选采适熟叶,4龄期及5龄初期采摘枝条中部适熟叶,5龄中后期由…  相似文献   

9.
《广西蚕业》2000,37(3):54-54
1 划片采叶 计划中秋或晚秋蚕五龄采用条桑饲育的蚕户,要划出三分之一左右的桑地作为小蚕期用叶 ,其余部分桑地小蚕期不采叶,使枝条中、上部留有叶片,以便剪取桑条时留叶位次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
我县几年来农药使用单一,原有农药对虫害防治效果已不明显,本试验目的是测试40%丙溴.辛硫磷—保桑灵(以下统称40%丙溴·辛硫磷)三个不同浓度(1000倍、1250倍、1500倍)对家蚕安全间隔期及对桑树的安全性,为我县桑虫害防治寻找新农药,结合原有农药交替使用达到最佳防治。试验表明:三个不同浓度药液喷施桑树后,当天采叶喂收蚁第一天,蚕儿全部死亡;24h后采叶喂蚕也全部死亡;48h后采叶喂蚕出现一部分蚕儿萎缩死亡现象;72h后采叶喂蚕无异常现象。喷药6天后,喂3龄饷食蚕一直到上蔟累计死亡率均为零。说明40%丙溴.辛硫磷对家蚕的毒性随着喷药后间隔时间的加长死亡率趋向变低,建议使用浓度为1000~1500倍,采桑喂蚕的安全期为5~7天。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广东桑不同季节、不同条龄条桑收获后残留叶对枝条桑芽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分别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对桑树品种抗青10号进行伐条,伐条后分留叶和不留叶2种处理。通过测量残留叶的叶绿素含量变化,调查桑芽萌发和新梢生长的情况来了解伐条后残留叶的作用。残留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春季伐条,残留叶叶绿素相对值一直呈下降趋势;夏季和秋季伐条,残留叶叶绿素相对值先降后升;无论是春季、夏季还是秋季,伐条13天后残留叶的叶绿素相对值比初伐时还要低。不同条龄的伐条,老条和嫩条的残留叶片叶绿素相对值是上升的,伐条后13天叶绿素相对值比初伐时大;适熟条残留叶叶绿素相对值先降后升,伐条后13天比初伐时低。伐条后枝条发芽率:无论是春季、夏季,还是秋季伐条,留叶处理的发芽率比不留叶处理的发芽率高5%-7%。不同条龄伐条,嫩条的留叶和不留叶处理其发芽率差异不明显。适熟条伐条后留叶比不留叶处理的发芽率高;而老条伐条后不留叶处理的发芽率反比留叶处理的发芽率明显要高。新梢生长长度:春季伐条,残留叶促进新梢生长作用不显著,夏、秋季伐条,残留叶有促进新梢生长作用。不同条龄的伐条,适熟条和嫩条残留叶有促进新梢生长的作用,而老条的残留叶对新梢的生长有抑制...  相似文献   

12.
姜德义 《蚕桑通报》2009,40(1):36-38
5龄蚕饲养花工多且用工集中.约占整个蚕期的85%以上,传统多层片叶平面育,5龄蚕期间每个劳力一般只能承担1张种,还得起早带晚,费工费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根据蚕生理发育特点,海安县在改进提高春蚕5龄期新梢斜面育的基础上,着力试验研究秋蚕5龄期条桑斜面育技术。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形成了较为配套的操作技术规范,实现了秋蚕5龄期不采片叶,直接剪伐条桑,利用条桑搭成斜面养蚕,简称秋蚕5龄期条桑斜面育。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试40%丙·辛乳油(保桑灵)三个不同浓度(750倍、1000倍、1 500倍)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及对杂交桑的安全性.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喷三个不同浓度药液后1天分别采药叶喂3龄第二口叶蚕至上蔟,蚕累计死亡率100%;喷药后4天采药叶喂3龄第二口叶蚕至上蔟,累计死亡率为0.40%丙·辛乳油对家蚕的毒性随着喷药后间隔时间延长,家蚕死亡率趋向变低.用该药防治桑园低龄幼虫效果较好,建议40%丙·辛乳油在桑园使用浓度为750~1 000倍液,采桑叶喂蚕的安全间隔期为5~7天.  相似文献   

14.
<正> 生产上通常根据叶色、叶位、叶片的软硬等等来选采小蚕适熟叶、但选叶标准不甚统一。有的主张适熟偏老;也有的认为适熟偏嫩好;还有的单位从提高采叶工效或增产桑叶等角度考虑,提倡小蚕用三眼叶或混合采叶法等等。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不同桑品种及不同叶位的桑叶,在不  相似文献   

15.
<正>桑叶既是桑树的营养器官,又是家蚕的营养饲料。因此,秋蚕期采叶既要满足蚕的营养需要,又要注意保养桑树长势,以求桑叶的持续高产。只有处理好这两者关系,才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秋蚕期雨量充足,日照时间长,桑树生长旺盛,产叶量高,是一年中养蚕的重要季节,也是桑树积累休眠期和初春萌芽时所需养分的关键时期。因此生产上,除了应适当控制采叶量外,采叶顺序和方法合理与否,对整个蚕桑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大关系。过去,秋蚕1—4龄,人们习惯于先采摘枝条中上部叶,大眠之后才由上而下采摘下部叶。这种作法显然小蚕期用叶老嫩适宜,但5龄期用叶往往过于硬化,不完全适宜养蚕用叶,造成了桑叶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树体光合势弱,营养积累相对减少,限制了蚕桑总体经济效益的发挥。 根据蚕、桑生理特性的要求和生产实践证明,科学而又经济的秋叶采摘方法是:除1—2龄仍按生理适熟叶要求采摘上部叶外,从3龄期始,应先摘基部叶,以后随着蚕龄增长和桑叶成熟逐步从枝条下部依次向上采摘。同时注意摘叶留柄,每条枝稍保留6—8  相似文献   

16.
戴真松  丁恒  李俊  丁小娟  雷秋容 《四川蚕业》2019,(收录汇总):33-35
目前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新一代脲类杀虫剂防治虫害,但对蚕桑产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解脲类农药对家蚕饲养的影响,用1500倍液虱螨脲喷施桑树,施药后第2天采叶养蚕,从2~5龄起蚕开始分别饲喂,观察其中毒症状表现,结果显示试验蚕在各龄期中无急性中毒现象,但各龄就眠时均不能正常蜕皮,最后死亡;同时施药后90 d采叶饲喂,蚕就眠时仍然出现蜕皮困难而死亡,表明虱螨脲残毒期至少在90 d以上。11月封园药后,次年春4月采叶养蚕制种,结果表明:蚕的生长发育、发蛾制种等正常,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制种成绩与对照相当,无明显不良影响。但考虑其残毒期太长,作为封园药仍需慎用。  相似文献   

17.
将几种待试农药按一定倍数稀释后均匀地喷雾于桑叶上,相隔一定时间采叶喂五龄蚕,从喷药到采叶喂蚕的安全期间因农药种类不同而不同: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液为1天;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为7天;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10—12天;10%喹流磷500倍液20天以上;20%叶蝉散乳油500倍液喷药后随即采叶喂蚕,对家蚕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三龄蚕用桑的采摘与贮藏春蚕期桑叶的成熟与蚕的发育成正比例,所以没有必要特别的关心三龄蚕用叶的选择。夏秋蚕期的采叶方法: a.三令用叶以含水率75%左左为宜。b.如果以最大光叶为标准,则夏蚕和早秋蚕的采叶标准是从最大光叶以下的1—2片叶至7—8片叶,晚秋蚕则以最大光  相似文献   

19.
小蚕用叶的标准,各地观点不甚一致,如江苏省吴江县庙港公社红卫大队,小蚕(尤其是第1龄)提倡嫩叶,浙江省富阳县洞桥公社石羊大队倪金兰同志的标准是:1龄第1天叶片吃穿的占30—40%,留表皮的占60—70%,1龄第2天起,基本上都能吃穿,这也反映出一个嫩字。而浙江省海宁县钱塘公社云龙大队,小蚕用叶认为要适熟偏  相似文献   

20.
饲养大蚕关键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广华 《蚕桑通报》2010,41(1):61-62
<正>大蚕期一般指4~5龄,其饲育成绩直接关系到蚕茧产量的高低和茧质的优劣。1采叶给桑1.1采集桑叶大蚕期用叶多,应力求多采,松装快运,防止桑叶发热变质。贮桑室内外地面运、贮桑器具要保持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