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甘蓝型油菜小塔品种的胚胎发育,作了较系统的观察,要点如下:1.胚囊的发育属蓼型;配子融合属有丝分裂前型;胚乳的形成属核型;胚胎发生属十字花型。2.在成熟胚囊中,助细胞的丝状器很显著,卵细胞及合子的极性明显,两个极核也很显著。3.在授粉后18-24小时,卵细胞开始受精,在授粉后54-58小时,合子开始分裂,但初生胚乳核则在授粉后32小时已开始分裂。4.从合子开始分裂到形成8分体原胚,为线形胚时期,以后胚体逐渐膨大,直到多细胞球形胚时期,为辐射对称器官分化之前,属于原胚阶段。5.由球形胚进一步分化为心形胚、鱼雷形胚、手杖形胚到马蹄形胚,为胚体两侧对称的分化阶段。6.胚乳游离核在胚囊内作彩带状分布外,密集于珠孔区,围绕着原胚,及密集于合点区,形成游离核群,在心形胚时期,游离核开始形成胚乳细胞。7.少数胚珠在原胚时期由胚柄细胞分裂形成裂生多胚现象,平均出现频率为2.49%。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欧洲丁香杂交授粉后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欧洲丁香胚的发生类型为茄型。合子分裂通常发生在初生胚乳核分裂之后,其卵细胞受精后,合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于授粉后15d左右分裂形成3-细胞原胚,后经线状原胚、棒状原胚、球形原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子叶状胚,至授粉后60d左右发育为完全成熟胚。球形胚时期胚柄最为发达,此后逐步退化。胚乳发育类型为核型,授粉后9 d左右初生胚乳核先于合子分裂形成游离核,并且游离核细胞分裂较快;授粉后21 d左右,珠孔端游离核开始细胞化;授粉后33 d左右,早期球形原胚周围的胚乳细胞开始解体;授粉后36 d左右,球形原胚周围形成空腔;此后未被降解的胚乳细胞则发育为营养丰富的大型细胞。  相似文献   

3.
美味猕猴桃“海沃德”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美味猕猴桃“海沃德”受精、胚和胚乳的发育。结果表明,授粉后2~3h,大量花粉在柱头上萌发,授扮后2d花粉管进入胚囊,破坏一个助细胞,精核与次生核融合成初生胚乳核,另1精核与卵核结合成合子。授粉后3d,初生胚乳核开始分裂,授粉后5~7d,合子分裂形成2细胞原胚。花后20d、29d和40d分别观察到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的发育。花后40~50d,胚已基本发育完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受精及胚发育过程,采用荧光显微、整染透明及石蜡切片法观察菠萝蜜的花粉萌发和胚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菠萝蜜授粉6 h后,花粉粒开始萌发;授粉12 h后,花粉管开始进入花柱;授粉72 h后,花粉管通过花柱进入子房;2)谢花后第9天,胚乳先于合子分裂;谢花后第16、18和21天,胚依次发育至球形胚、心形胚和子叶胚,胚乳为细胞型胚乳;3)菠萝蜜不形成种子的主要原因有胚囊败育、胚珠败育及胚囊未受精。  相似文献   

5.
簇毛麦花粉粒在大麦柱头上的萌发,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以及双受精过程均基本正常,但受精过程的时间以及胚和胚乳初期发育的过程,均较自交的缓慢。授粉后36~48小时,杂交合子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细胞的原胚。授粉后8天,多数杂交原胚的细胞开始解体。授粉后5~6小时,杂交的初生胚乳核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授粉后6天,胚乳游离核开始解体,比原胚败育早。因此在授粉后6~7天将尚未败育的杂交原胚进行离体培养也许是较为合适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太和樱桃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太和樱桃大鹰紫甘桃品种雌雄配子体、授粉受精和胚的发育阶段及时间。结果表明,3月初花粉粒发育成熟,3月13日开花时胚囊发育成熟,授粉后26h花粉管进入子房,然后进行双受精作用,形成初生胚乳核和合子。至4月初合子发育成原胚,原胚经分裂与分化,形成幼胚,4月中旬胚发育完全。胚胎发育与樱桃结果关系密切,树体营养和外界气候条件对胚胎发育过程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授粉后4~5天完成受精作用。原胚初期常有发育不规整原胚,但后期趋于正常。原胚期分化较慢,持续时间较长。成熟胚较小,直立型,位于种子基部;胚乳发育属细胞型。次生极核于合点端受精后,逐渐分裂形成细胞。前期胚乳细胞自合点端向珠孔端纵向延伸,并于胚囊中央形成网络状,后期在原来细胞的基础上大量增殖,形成区域化现象。成熟种子的胚乳极为发达。  相似文献   

8.
玉米果穗顶部籽粒败育的形态解剖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正常粒和败育粒胚胎发育的形态解剖观察,明确了凡是能抽出花丝的各部位小花,在授粉前基本上均可发育成完整的成熟胚囊,仅在胚囊大小上有所差别。授粉后不同位势间胚乳和胚的分化发育存有一定差异,开始表现在时间早晚、数量多少、形态及大小不同等方面,最终导致劣势位粒(穗顶部)的败育。发生粒败育的重要原因是在发育过程中籽粒间的营养竞争和物质分配不均衡、穗顶部籽粒缺乏足够的养分所致。籽粒败育首先是胚乳发生败育,使胚的分化发育失去了物质供应来源,胚的分化发育受阻。籽粒败育的决定时期以胚乳败育为转折点,早者在授粉后8-12天,晚者在授粉后16-21天。  相似文献   

9.
苹果大多数品种属异花授粉结实,在授粉过程中,如有半边柱头授粉不良,或因花粉管发育不良而未能受精的,便造成子房内的胚和胚乳败育式是雌蕊虽然授粉受精,子房内的胚和胚乳也已开始发育,但因多倍体、营养不足、水分失调或低温伤害等某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胚和胚乳发育受阻,以致既不能形成种子,也不会产生促进果实细胞分裂的生长素。然而,另一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石蜡制片法,对糜子的受精过程与胚的发育进行研究,结论如下:开花2h 后后,精核进入卵细胞;开花4h 后,精核的染色质逐渐分散,并出现核仁,受精卵内有一大而明显的雌性核仁和一较小的雄性核仁,此时合子形成,开花10h 后,合子进行1次分裂,糜子合子静止期长达4h 左右。2细胞原胚时,胚乳处于6个游离核时期。糜子的胚胎发育为紫菀型。合子无极性,第1次分裂为横分裂。胚发育经过原胚、椭圆形胚再经胚分化期和成熟期发育为成熟胚。受精前,两极核紧贴,不合并,位于卵细胞的合点端。受粉2h 后,精子进入一个极核,精核与极核融合过程同精核与卵核的融合过程相同;开花4h 后,形成初生胚乳核;开花5h 后初生胚乳核进行第1次分裂;胚乳发育为核型,游离核分裂为有丝分裂,球形胚期胚乳开始细胞化。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金银忍冬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银忍冬胚胎发生类型为柳叶菜型.其卵细胞受精后,合子经过了约2个月的休眠期,干7月中下旬进行第1次分裂.第1次分裂为横向分裂,其顶细胞纵裂,随后经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至果实成熟时发育为成熟胚.基细胞横分裂1次,形成胚柄,胚柄发育缓慢,至球形胚时期,胚柄完全退化.合子分裂发生在初生胚乳核多次分裂之后. .胚乳发育属核型,当发育至8细胞原胚时,游离胚乳核周围逐渐形成自己的细胞壁.成熟胚乳细胞富含油脂类物质.  相似文献   

12.
(1)大麦花粉在小麦柱头上萌发良好并能长入胚囊。但受精过程缓慢且往往发生不正常的现象。(2)正常的双受精过程缓慢而且频率低。授粉后12小时的材料观察到合子和第一次分裂的初生胚乳核。授粉后一天,观察到具有10—16胞原胚及多数游离核(206×原早1号),在206×早熟3号授粉后2天的材料中,观察到2——胞原胚。授粉后6天观察到有梨形胚和胚乳细胞30个左右。授粉后10天的梨形胚,细胞数目达80个左右。但胚乳细胞内原生质贫乏,中央部分的胚乳细胞似在解体。(3)授粉后15天和20天的胚囊完全退化。(4)作者认为,胚乳的退化,因而使胚得不到营养物质,终至死亡,可能是杂交后不能形成种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红丁香在北京城区引种栽培条件下种子败育发生的时期,对其有性生殖过程进行了形态和胚胎发育解剖观察。授粉试验显示,北京市植物园引种栽培的红丁香人工自花授粉及去雄套袋授粉均未坐果,人工异花授粉坐果率为31.86%,天然授粉坐果率为8.32%,表明栽培条件下红丁香自交不育,传粉媒介不足导致坐果率低,但是各种授粉方式均未获得种子。胚胎发育过程解剖观察显示:红丁香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腺质绒毡层,胞质分裂为同时型,2-细胞成熟花粉;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胚囊发育为蓼型,核型胚乳,胚发育类型为紫菀型,先后形成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但后期子叶胚发育停滞,其细胞逐渐降解,随后胚乳细胞也出现降解。可见,栽培条件下红丁香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传粉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初期均正常,但后期胚、胚乳均发育停止,是红丁香引种栽培条件下种子败育的关键环节,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黑麦和小黑麦花粉诱导普通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延迟授粉和石蜡切片的方法,研究了黑麦花粉、小黑麦花粉以及黑麦和小黑麦花粉分段授粉诱导小麦孤雌生殖的频率及特点。结果表明:(1)用黑麦花粉授粉时,小麦卵细胞单性分裂的频率以及形成胚乳的频率都比较低。(2)用小黑麦花粉授粉时,较易形成胚乳、卵细胞单性分裂的频率相对较低。(3)用黑麦和小轩麦花粉分段授粉时,不仅易形成胚乳,而且易同时具有胚和胚乳的胚囊。  相似文献   

15.
晚籽银桂胚和胚乳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晚籽银桂的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晚籽银桂的胚胎发生类型为柳叶菜型.卵细胞受精后,合子经过一段时间休眠,于10月下旬进行分裂,经棒形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至果实成熟时发育为子叶胚.心形胚时期,胚柄最为发达.晚籽银桂的胚乳发育类型为细胞型.初生胚乳核先于合子分裂,胚乳细胞分裂较快,胚周围的胚乳细胞有降解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东方百合杂交种胚囊发育与双受精过程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和元帅(Acapulca)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和荧光显微技术研究其胚囊发育,观察花粉管生长和双受精过程,研究适合百合的授粉及进行胚抢救的时期.结果表明:百合大孢子的发育形式为贝母型,其胚囊发育最终形成育性正常的7细胞胚囊,-2级的胚囊已经发育成熟,适宜授粉受精.异花授粉后花粉管3~5d到达胚囊,并释放出2个精核进行双受精.百合胚胎发育经过合子、原胚、球形胚、子叶型最终发育成熟.胚乳发育与胚胎同步,属于核型胚乳,在形成球形胚后胚乳细胞逐渐形成细胞壁.授粉后45d进行胚抢救较好.  相似文献   

17.
栽培亚麻×野生亚麻种间杂交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亚麻种间杂交不易亲和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有效的克服措施,本试验以栽培亚麻和野生亚麻为材料,采用单次授粉、重复授粉和重复授粉+生长调节剂3种杂交技术,通过胚珠整体染色与透明法,结合微分干涉衬显微镜观察,对栽培亚麻×野生亚麻杂交授粉后胚乳及胚的发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单次授粉多数胚囊内未形成正常的胚乳及胚,重复授粉和重复授粉+生长调节剂处理后胚囊内可形成胚乳及胚,但发育进程比对照(栽培亚麻自交)较为滞后。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子房,能刺激子房膨大,延缓子房脱落,有利于形成杂交种子。由此可见,重复授粉+生长调节剂处理是克服亚麻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磨盘柿杂交种种皮异常突起形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磨盘柿是优良的育种资源,然而与日本甜柿杂交,正常种子仅有8%左右,大部分种子败育。败育种子中80%以上由异常突起引起。异常突起于授粉后40 d左右在种孔处产生,以后不断膨大,导致种孔附近的种皮腐烂、破裂,胚乳退化外漏,最终种胚死亡、种子败育。本实验旨在研究异常突起形成的原因,揭示磨盘柿杂种败育的机制,以期提高磨盘柿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此,从形态学、组织学上对突起种子的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突起产生在相邻子房室的孔隙内,一般在受粉后40 d发生,并在突起处种皮腐烂变黑;2)授粉后45 d,带突起的种子在突起处的胚乳细胞个体大、细胞壁薄且破裂,细胞核退化;3)在授粉后132 d,带有异常突起的种子发育速度快,胚乳分裂旺盛,种子饱满;种胚分化速度快,且分化时期比正常胚提前5 d以上。研究认为种子发育速度比子房室的生长过快。在胚乳和果肉的双重挤压下,种皮在2个子房室间的孔隙中突出,产生了异常突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石斛属的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半薄切片显微观察石斛属模式植物金钗石斛雌配子体和胚发育过程.[结果]在授粉前,胎座未发育;授粉后30 d,位于胚珠原基末端的细胞体积增大变为孢原细胞;授粉后40 d,孢原细胞变为细胞核明显的大孢子母细胞;授粉后60 d左右,大孢子母细胞体积不再继续扩增,开始进行减数分裂;从授粉到雌配子体成熟大约需要70 d的时间;授粉后80 d合子进行第一次分裂,分裂为两个细胞,包括一个基细胞和一个顶细胞;授粉后110 d,多次分裂后顶细胞形成早期球形胚;授粉后120 d,胚细胞已填满囊腔,胚柄开始液泡化;授粉后150 d,球形胚结构稳定,胚柄已消失;授粉后180 d,胚成熟.[结论]金钗石斛为侧膜三胎座,倒生型胚珠,薄珠心,单孢子蓼型胚囊.授粉前,胚珠原基未发育,授粉后180 d,胚才能完全成熟,即形成成熟的种子.  相似文献   

20.
以雪柑×福桔、雪柑×芦柑、雪柑×(福桔+芦柑)、雪柑×枳壳、芦柑×柚、柚×枳壳等6个组合为实验材料进行胚胎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授粉后30d.合子处于单细胞状态;授粉后40d,合子开始分裂;授粉后50d,合子形成球形胚,珠心胚尚未侵入胚囊;授粉后55d,合子胚为球形胚或早心形胚,开始有少数珠心胚侵入胚囊;授粉后60d,合子胚为心形胚,珠心胚已大量侵入胚囊;授粉后80d,合子胚为珠心胚所包围,分不清合子胚与珠心胚.不同授粉组合对合子胚、胚珠及果实发育均有一定影响,主要取决于杂交亲本.与种间杂交相比,属间杂交其合子分裂较迟,合子胚发育较慢,珠心胚侵入时期也较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