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新农科人才"的时代特点的基础上,梳理了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新农科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新农科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科研素养,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分析了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旨在为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和关键举措,也是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针对我国地方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的现状与弊端,提出“三进三出”校企深度融合培养新模式,构建学校、科研院所、现代涉农企业的共商、共建、共享新农科协同育人共同体,对整合优化校内外教育资源、创新办学机制和培养模式、提高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示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深化产教融合是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战略性举措。近年来,地方农业高校围绕培养知农爱农人才,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实践探索。然而,地方农业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和障碍,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通过认真梳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企业参与意愿低、教师参与积极性低、缺乏必要的场所和经费等问题,剖析高校办学理念、教育制度设计、办学师资力量、学生就业认知等方面的障碍和制约,提出政府制定支持性政策、高校完善产教融合制度、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强宣传等对策思路,以期为高等农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农科”建设是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新动力和推动力,实践教育是农业高校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 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促进本科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本文以沈阳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为例分析 了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型专业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阐述了光合现代农业产业学 院在“新农科”背景下建立的意义,以及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的重点建设内容、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期实现培养的专 业人才达到符合社会需要和服务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业科学》2020,(4):265-268
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对开设动物医学专业的院校而言,探索兽医人才培养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兽医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产教融合对应用型兽医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从加强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创新办学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课程及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师资质量和搭建各类平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兽医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产教融合是涉农高职院校完成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涉农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为服务“三农”提供优质资源、助力国家优化农业人才配置、加快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作用。梳理了涉农高职院校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机制与乡村人才需求不匹配、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乡村产业布局不平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与乡村振兴理念不契合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产教融合发展新要求,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厚植服务“三农”情怀;搭建校地教学平台,健全激励保障体系4个方面提出实践路径,推动涉农高职院校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涉农高校如何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改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研发智慧农业监测站系统,向“课堂”实时传送生产管理数据;搭建“校地”远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使教师很方便“演示”和“讲解”来自生产基地的“生产管理”知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来解决“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的远程协同问题,帮助教师随时“切换”教学场景,将“教学阵地”从教室快速“转移”到“生产基地”,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及“校地”协同育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大国工匠"和"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必然选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联合行业知名企业,积极开展产教融合的"大国工匠"育人模式,在培养方案修订、产教融合实体平台、企业教师进课堂、"四维度"实践育人模式、资源与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改革,在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的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
涉农院校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需要立足于新农科的建设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一方面,贯彻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突出“三农”特色,构建学生的“三农”知识体系,并与耕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能力,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建功立业、大有可为的大舞台。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在分析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创新的必然性以及模式创新的四项原则目标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经验教学+锦上添花"模式、"空白教学+雪中送炭"模式、"线下教学+线上实践"模式等三种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3.
师范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可以丰富师范毕业生就业创业结构类型,拓展其就业创业途径,可以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与产业技能有效深度融合.但一些高校的师范教育出现了产教融合协作虚化、研习指导不积极、教育研习环境的师德伦理教育缺位等现象.对此,提出了师范教育产教融合路径优化策略:一是打造教师教育学科高地,提升产教融合领导力和向心力;二是...  相似文献   

14.
聂桦 《河南农业》2021,(18):22-23
产教融合培养高职人才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证券投资课从改革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及评价入手,结合长期投资理念,模拟职业仿真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积极性,以促进教书育人双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16.
新农科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农业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高等农业院校要树立核心理念实现高质量内涵发展。研究从数学类通识基础课的角度出发对通专融合展开理论研究,对高等农业院校通专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沈阳农业大学通专融合实践展开讨论,从消解通识基础课与专业课融合障碍的角度提出实现通专融合范式的契合路径,以期为高等农业院校的通专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产教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而且已成为当今我国教育发展的既定方针。粮油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需要大量懂技术、精技能、能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构建"三融合",实施"三对接",推行"三进入",形成了粮油工业现代工匠育人体系(333模体系),为解决校、企点对点合作,企业参与性不高、人才培养规格不准确及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实战能力不强的教学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通过双创教育,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是“新农科”建设重要方向,并以此推动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建设。本文首先探索“新农科”背景下涉农类大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其次揭示涉农类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中遇到的困境,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对“新农科”建设下的涉农类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聪颖  杨乙丹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1):269-271,274
新农科的建设为我国涉农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涉农高校助力农民培训带来了新契机.针对涉农高校助力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出现的主体意识不强、培训机制不活、培训内容老套、配套保障政策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提出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充分发挥涉农高校优势、构建农民教育培训新模式、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地位、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新方式、完善农民教育保障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新农科建设的指导下,涉农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尤其是地方高校,在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中,注重学科融合,突出行业特色,重点服务地方和产业。本文重点阐述了新农科的时代内涵及其赋予地方高校的任务,对地方高校开展新农科改革提出了实施路径,同时,重点以大连海洋大学的水产类专业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实践为例,从专业集群化建设、专业思政融合教育、产教及科教融合、学科交叉课程体系、高水平教材建设以及实践教育等6个方面,总结地方高校实现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