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颗粒饲料之所以很快在我国规模兔场或养兔专业户中推广普及,原因有如下几点:①喜食粒状料是家兔的食性之一,符合家兔的啮齿行为,家兔往往拒食粉状料。②可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家兔的生产不平。据报道,生长兔用粉料、颗粒料作对比试验,结果颗粒料组干物质采食量提高14.6%,日增重提高21.2%,饲料转化率提高5.4%。③防止挑食,减少饲料浪费。兔采食精、粗料压在一起的颗粒料,无法挑食,而传统的精、粗分开或用混合粉料,兔刨食现象增多,浪费严重。④采用全价颗粒饲料喂兔,一般只给饮水即可,不用再喂其他饲料,极大减…  相似文献   

2.
<正> 颗粒饲料喂养大白耳兔,目前国内报导较少,本试验采用90K—GR型多功能饲料机生产的颗粒饲料喂养大白耳家兔,结果显示,家兔体重增加,死亡率下降,精料节省.  相似文献   

3.
颗粒饲料是将配合好的粉料经颗粒机械压制而成的圆柱饲料.用颗粒饲料喂家兔,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4.
颗粒饲料中药物及粗料品质对家兔饲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粗饲料粉碎后与精料混合制成全价颗粒饲料饲喂家兔,可大大减少饲料浪费,明显降低饲养成本.由于颗粒饲料便于饲喂,含水量低,可减缓饲喂过程中的饲料变质,并且可减少家兔采食过程中对其鼻腔的异物性刺激,故被广泛地采用.  相似文献   

5.
颗粒饲料是将饲料配方中的各种原料粉碎,混合均匀后,采用一定的生产工艺,经加工处理而制成颗粒饲料.这种饲料具有密度大,体积小,适口性好,养分分布均匀,防止家畜挑食以及饲料报酬高的特点.颗粒饲料在养兔业中的优点是由家兔本身特性和颗粒饲料的加工特性来决定.  相似文献   

6.
目前发达国家多以全价颗粒饲料喂兔,即只要用颗粒饲料并保证饮水供给即可满足家兔的营养需要.但这种饲养方式成本较高,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  相似文献   

7.
影响饲料制粒工艺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颗粒饲料是一种由全价混合粉料或单一原料(如牧草、饼粕等)经挤压作用而制成的粒状饲料.颗粒饲料虽然制造成本较高,但是经过大量的畜禽饲养试验,证明它的饲养效果好,经济效益明显.近年来,随着饲料工业的飞速发展,颗粒饲料已逐渐被广大养殖户所接受,用量有继续增长的趋势.颗粒饲料的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早在1992年Reimer就曾报道了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其中饲料配方占40%、粉碎粒度占20%、调质占20%、环模规格占15%、冷却干燥占5%.可见饲料原料的选择对颗粒饲料的质量影响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省嘉善晨晨饲料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浙江省嘉善县大云镇康兴西路383号,地理位置优越,东临上海,距G60沪杭高速公路嘉善出口处不到3公里,水路、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家兔饲料产品的研究开发,是一家专业生产家兔全价颗粒饲料的生产厂家,目前共有獭兔、长毛兔、肉兔、实验兔四大系列15个品种。产品销往浙江各地、安徽、江苏、上海、福建、江西,远销山东、四川、贵州、湖南等各地,深受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公司拥有年产8万吨兔料全价颗粒饲料的自动化生产线,电脑配  相似文献   

9.
饲料颗粒化对家兔摄食行为及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峰 《家畜生态》1995,16(1):33-34
饲料颗粒化对家兔摄食行为及增重的影响张明峰〔甘肃省平凉地区农科所744000)饲料颗粒化有利于饲料的储存、运输和饲喂。家兔饲用颗粒饲料对其生产性能及生长发育有影响,尤其是对家兔的摄食行为及增重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对家兔饲用颗粒饲料的效果研究报道较...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2017,(7):1-4
中国养兔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由小规模向集约化养殖过渡的关键时期,饲料是这一过渡期的关键。文中概括了养兔业较发达的欧洲家兔饲料质量控制技术和经验,包括饲料原料质量的控制、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饲料种类及其稳定性、颗粒饲料成型度与质量控制、自由采食与控料技术、完善服务发挥饲料效能等6部分,希望对中国家兔饲料的科技进步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颗粒饲料是将配合好的粉料经机械压制而成的圆柱状饲料。用颗粒饲料喂家兔,有以下优点: 1.适口性好 颗粒料在加工过程中,使淀粉糊化,产生一定的香味,能刺激家兔食欲,增加采食量。据测定饲喂同一种配方的饲料,颗粒料比粉料多采食10%~  相似文献   

12.
颗粒饲料是将配合料经颗粒机械压制而成的一种圆状的饲粒,用颗粒饲料喂兔,有以下几个优点; 1.保持饲料的质量颗粒饲料在成品运输、贮存饲喂过程中,避免了分级现象,也减少了粉尘污染和工作强度。 2.适口性好颗粒饲料在加工过程中,使其淀粉糊化,产生一种香味,能刺激家兔的食欲。增加其采食量。家兔具有啮齿行为,习惯啃咬较硬的物体,来研磨不断生长的牙齿。因而家兔喜欢食用颗粒饲料。 3.提高饲料利用率家兔在采食饲料时,咀嚼的时间较长,可刺激消化道的分泌物和肠道的运动,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4.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目的颗粒饲料的营养价值较全面,家兔很喜欢吃,有促进食欲,减少浪费和预防疾病等优点,是提高养兔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有时新配制的湿颗粒饲料得不到及时烘晒,含水量较高,容易发霉变质;即使当时烘晒干燥,亦因南方气候温暖潮湿,特别是霉雨季节,容易使颗粒饲料受潮霉变,失去饲用价值。如不小心用霉料喂兔,兔的食欲下降,腹泻,甚至中毒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使用高效低毒的防霉剂抑制霉菌的生长,延长颗粒饲料的保存期,很有必要。据报道,丙酸钙可作食品防腐剂,且毒性低,而在颗粒饲料中的添加情况未见报道,本试验拟通过观察添加不同剂量丙酸钙  相似文献   

14.
一、渔用颗粒饲料机简介 目前常用的颗粒饲料机械,主要有3种类型,即软颗粒饲料机、硬颗粒饲料机和膨化颗粒饲料机。 (一)软颗粒饲料机 是最早、最普通的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它对原料的适应范围广,可将多种配方的精料(米糠、麸皮、鱼粉、大麦粉等)、粗料(稻草、麦秸等农作物秸秆粉)、青料(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及各种蔬菜类)以及各种添加剂的混合原料加工成渔用颗粒饲料。饲  相似文献   

15.
<正> 兔用颗粒饲料在国外早已普及。我国目前已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开始用颗粒饲料喂兔,笔者在从事家兔科研工作中,使用颗粒饲料喂兔为时虽不长,但在实践中确实感到有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16.
在养羊业中,传统的"精、粗分饲"或TMR散料(湿拌料)饲喂增重速度较慢,出栏周期长,为提高育肥羊的增重速度,缩短出栏时间,推广TMR颗粒饲料快速育肥技术意义重大。为研究湖羊羔羊颗粒饲料育肥的影响因素,本试验以常见的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的TMR散料为对照,针对目前江苏省市场上流通的3种颗粒饲料在3~5月龄育肥湖羊上进行对比试验,比较了料型、性别、剪毛等因素对湖羊羔羊育肥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颗粒饲料的增重效果明显优于TMR散料(P0.05),母羔的日增重略低于公羔但差异不显著(P0.05),剪毛对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含有木薯酒精渣、油糠等的Ⅲ组颗粒饲料育肥湖羊的效益最高。本试验为推广颗粒饲料育肥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颗粒饲料的优缺点及应用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颗粒饲料是配合饲料产品中的一种,是一种由混合料或单一饲料(牧草、饼粕等)经挤压作用制成型的粒状饲料,通常是圆柱形,根据饲喂动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各种尺寸。国外颗粒饲料最早出现在欧洲,近十多年来在许多国家都有较广泛的应用,在美、日、德等国颗粒饲料约占配合饲料总量的60 %  相似文献   

18.
犬用颗粒饲料是一种膨化、干燥的配合饲料料型.国外早在五十年代后期就已研制成功并推广使用,如今已成为犬的主要饲料。近年来,国内一些单位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功.我们从1984年起,正式研制成年警犬颗粒饲料,并对生产加工工艺、饲料配方等进行了研究。为了检验颗粒饲料的饲喂效果,探讨颗粒料取代常规料(即大米、牛肉、奶粉等混合蒸煮的饲料)的可行性,给颗粒饲料以科学评价,我们于1985年底至1986年初,用颗粒料同常规料进行了饲喂对比试验,对表观消化率、经济效益、体重、粪便及食欲等进行了全面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采用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对400只AA肉鸡进行饲养试验,试验分为两组,每组各200只,设一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颗粒饲料的平均日增重为54.65 g,比粉料组的平均日增重47.67 g高出14.6%.对各周龄雏鸡活重的比较表明,颗粒饲料组极显著优于粉料组(P《0.01).但两组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随着日龄的增加,料重比呈现增大的趋势.粉料组的总料重比为1.87较颗粒饲料组的1.76高出6.25%,颗粒料较粉料饲喂经济效益为好.  相似文献   

20.
1青料与精料不宜单一喂猪要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 ,青料必须搭配40 %的精料。精料即为一般猪用全价料 ,可在饲料中加入10 %的糯米米糠。在饲喂时 ,一般先喂精料 ,再喂青料 ,每天4次 ,每次以半小时内吃光为佳。采用这种方法每天可增重800克。2颗粒饲料喂猪不宜加水有不少农户在用颗粒饲料喂猪时 ,仍和喂各种粉料一样 ,先加水拌成粥 ,有的甚至用开水冲料或在锅里煮熟 ,这不仅不能体现颗粒饲料的优越性 ,还会使颗粒饲料营养遭到破坏。颗粒饲料是全价配合粉料经颗粒饲料机压制而成的。它与粉料相比 ,具有适口性好 ,消化率高 ,发病率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